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初期,民众教育馆仅有二间平房,订有几份报刊。2个小戏园很少接待剧团,只在逢年过节时有地方戏班和花鼓灯班进场演出。
解放初期,县文化馆通过黑板报、幻灯机、图片展览、宣传画、土广播、唱革命歌曲以及组织业余剧团演出等形式,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宣传。业余剧团演出的主要节目有《白毛女》、《农民泪》、《穷人恨》等。文化馆配合阶级教育,举办“收租院”、“大地主刘文彩”、“大地主张艮清剥削史”(凤台清泉集人)等大型图片展览,巡回在全县各地展出。
1956年,全县城乡共发展30多个图书流动小组,开展图书阅览活动。其中河南林场王家鸣图书小组是图书活动中一面红旗。当时,她已60多岁。不顾老年体弱,背着图书包翻山越岭,把新书送到农民手里,并坚持每7天换书1次,那怕是冰天雪地也从不间断。群众把她誉为“雪里送炭的红色图书员”。《安徽日报》、《安徽文化报》曾以“白发红心图书员——王家鸣”为标题,刊登了她的先进事迹。此期,全县农村建立724个文化俱乐部,活跃了农民文化生活。农村业余剧团也由原来的17个发展到82个,他们以多种形式深入到田间、地头和水利工地开展宣传活动。
1958年“大跃进”中,全县俱乐部达1789个,图书馆、室186个,业余剧团和文艺队206个,当时文艺演出和诗画上墙两种文化活动最为活跃。文艺演出中,丁集公社业余剧团、刘集公社孤山剧团水平较高。当时要求“人人写诗,个个画画”,城乡遍设“赛诗台”。在水利和炼钢工地上,开展突击写诗,一个夜晚写诗达数千首,诗画的主要内容是歌颂“三面红旗”。文化馆还编印了《大跃进诗歌选集》。县在马店召开诗画上墙现场会。
1959年后,一哄而起的各种群众文化组织和文艺团体纷纷解体,全县文化活动陷于消沉状态。1963年至1965年,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变得灵活多样。除戏剧演出外,还有舞蹈方面的花鼓灯、龙灯、高跷、小车灯、旱船、黑驴、蛤蜊灯、狮子灯、大头和尚戏柳翠和莲箱舞等;演唱方面的大鼓、洋琴、坠子、快板等;书报方面的黑板报、大字报、光荣榜、过街匾、壁字、标语、专栏以及“跃进门”、宣传亭、宣传台等,不下数十种。其间,县文化馆馆长带领全体职工成立了“乌兰牧骑”宣传队,每人一根扁担,肩挑服装道具,深入全县城乡各地演出。每场演出观众都在3000人以上。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由“造反派”组建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遍及全县社队,占领城乡所有舞台。工厂、学校、机关、农村到处跳“忠字舞”,“大唱语录歌”,大演“样板戏”,大写“忠”字诗。当时最普及的“忠”字歌是《毛主席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毛主席著作闪金光》、《毛主席语录拿在手》、《老俩口学毛选》等。县文化馆在此期间,印发文艺宣传材料,举办“抗大”展览、“破四旧”展览。
1968年至1976年,“样板戏”几乎占领整个文艺舞台。演出场次最多的是《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1970年秋,在架河公社召开了普及推广“样板戏”现场会,全县有27个剧团和文艺宣传队参加了这次会演。
1978年后,各公社兴建和改建影剧院,解决农民看电影难、看戏难的问题。各农村文化中心相继开办图书阅览室、游艺活动室、电视室、科技室、展览室和篮球场。开展书报阅览、图片展览、科技讲座、文艺演出、电视放映以及篮球、乒乓球、棋类等文体活动。陈圩、曹集、顾桥等几个基础较好的文化中心,还经常为农民放映电影。苗圩文化中心,成立了红白喜事理事会,为农民节约筹办婚丧嫁娶事宜,受到省市领导表扬,《安徽日报》曾两次报道他们的经验。桂集乡阎王村图书室自1965年开办以来,已坚持了20年不垮。村委会为他们盖了6间瓦房,购置了一千多册图书,订了13种报刊,由退休大队书记李玉堂担任图书管理员,方圆几十里农民都到这里借阅图书。农民群众称之为“我们的图书室”。
1984年经过整顿,全县农村群众文化组织中共有业余剧团19个,演员407人;杂技团(队)21个,演员191人;曲艺队4个,演唱者74人;唢呐队7个,吹鼓手72人;农民篮球队109个,队员1356人;民间灯舞班36个,478人。1985年春节,文化馆在体委大院开辟了一个《新春大乐园》,院内有锣鼓、唢呐,有歌舞、杂技、魔术,还有溜冰、棋赛、球赛等。其中用360盏彩灯摆布成的“黄河九曲十八弯迷魂阵”最引人注目,很多观众入阵欣赏灯彩。从农历正月初一到初八,前往参加活动的群众达6万多人次。省电视台特地派员来此拍摄新闻专题片,向全省播放。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