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凤台县推剧团
原名凤台地方戏大众剧团。1950年末,由苏秀礼、丁子龙等人的弦子班合并,吸收了颍上杨湖、寿县等地艺人组合而成。1957年元月定名为凤台县推剧团,1969年更名凤台县文工团,1977年8月恢复凤台县推剧团建制。
业余推剧团
1955年至1962年,各公社先后成立业余推剧团40多个。较有名气的有丁集公社业余推剧团、刘集公社业余推剧团、毛集公社业余推剧团等。主要演员有宋道林、张文香、朱淑芳、单文艺、王保秀、宋希英、张大英、黄德英、李全英、郭爱英、郭廷英、李继英、胡瑞英、周希英、丁怀娥等。当时流行有“九英加一娥,死人能唱活”的赞语。
代表艺人
杨敏(1936—),女,淮南市潘集区人。工花旦、青衣。表演上受严凤英影响颇深。戏路宽,演唱音色淳厚,行腔委婉,吐字清晰,以声传情。注意吸收吕剧、黄梅戏、民歌小调、曲艺琴书、坠子等戏曲的精华来丰富自己的演唱。曾获安徽省第一届戏曲会演表演三等奖,所唱推剧《蓝桥会》灌制成唱片,由中国唱片社发行全国。她塑造的杨香草、白素贞、陈秀英等众多妇女形象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群众称凤台县推剧团为“杨敏剧团”。她是推剧第一代女演员,为中国剧协安徽分会会员。
韩玲(1942—),原名韩华琳,女,颍上县人。主工花旦兼演青衣,师从郭立仙等。她聪慧机敏,乐感好,模仿力强,善于将曲剧、清音、道情等剧种唱腔揉入推剧唱腔中丰富自己的演唱。她声音宽厚,音色甜润,极富表现力,是最受观众喜爱的推剧演员之一。群众中流传:“凤台县推剧团,就数杨敏和小韩。”中国剧协安徽分会会员,曾任凤台县推剧团名誉团长。
朱冠江(1930—),男,凤台桂集乡人。16岁玩花鼓灯,艺名“白菜心”。1950年改演推剧,工小生。1956年在安徽省第一届戏曲会演中获表演二等奖。从艺40多年,塑造了田喜、张宝童、陈世美、许仙等角色形象。其表演朴实自然,演唱明快流畅,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为中国剧协安徽分会会员。曾任凤台县推剧团副团长、团长等职。
李兆叶(1926—),男,凤台县焦岗乡人。14岁学花鼓灯,16岁起在凤台、寿县、颍上等地演出。受陈敬之等人的影响改演“弦子灯”。他声音尖细明亮,善用衬字润腔,演唱极富特色。群众称誉他演唱的推剧唱腔为“猫春调”。舞台表演戏路宽,老生、小生、丑角皆演,塑造的邓炳如、熊友兰、郑老姣等角色形象深得观众喜爱。曾任凤台地方戏大众剧团副团长。
上一篇:第一节 沿革
下一篇:第三节 音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