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初,全县共有52个集镇,其中:顾桥、马店、桂集、丁集、毛集、张集等规模较大,历史较久。房屋建筑多为土墙草顶,少数富户建有砖瓦房屋或简易小楼,另有庙宇、祠堂建筑稍具特色。一般集镇街道短窄弯曲,平均长不足200米,宽3米,多为泥土路面。顾桥集为面积最大、街道最长的集镇。抗日战争时期,全县大部分集镇遭日军轰炸破坏,房屋和街道毁坏严重,只有陈集因国民党县政府迁此,一度有所发展。到1949年,因连年战乱和水灾,集市萧条,集镇建设呈停顿状态。
1949年至1977年,集镇建设步伐不大。大部分街道长不足500米,仍为泥土路面。机关单位、学校建房为砖墙草顶或砖墙瓦顶,居民建房多为土墙草顶或砌有“砖跟脚”,有的屋面铺一半瓦。1978年后,集镇建设掀起高潮。1982年,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在有关区、乡的配合下,对全县集镇进行了统一规划,各集镇按照规划开辟新街道,改造老街道,兴建改建房屋。马店、尚塘、丁集、毛集、夏集、张集、钱庙、曹集等街道相继铺设了碎石和沙石路面,桂集、顾桥等街道铺设了柏油路面,大山镇街道铺设了水泥路面。大部分街道由原来的300—400米增至1000米左右,街宽由原来的5—6米增至20米左右,街道两旁原来的土草房改建为砖瓦房或砖混结构平房、楼房。1985年,街道两旁砖混结构的房屋已占30%,市场面积比1978年大两倍多。全县37个集镇建设区总面积近10平方公里,比解放初大3倍多。房屋建筑总面积约为120万平方米,其中:砖混结构的42万平方米、砖瓦结构的70万平方米、土墙草顶的6万平方米,集镇人均住房面积12平方米。每个集镇都建有文化娱乐场所,其中:马店、杨村、顾桥、关店、刘集、毛集、夏集、曹集等建有容纳500至1000人的影剧院。顾桥、桂集、马店、夏集等建有下水道共2500米。全县集镇绿化率为20%,供电率达100%。主要集镇建设情况如下:
马店
马店始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当时称为“歇脚店”。民国时期,仅有一条街道,长500米,宽3米,泥土路面。
1955年将街道拓宽为5米,并延伸至凤利路。1980年集镇进行统一规划,拆除旧房,填平污水塘。乡政府投资近10万元开辟两条长1000米、宽20米的南北大街,铺设碎石路面,同时加宽东西街,把南北街道连为一体。34户农民在新辟街道两旁联建砖混结构的楼房136间,面积3168平方米。乡政府投资10余万元建两层砖混结构的办公楼一幢,面积1200平方米,为马店规模最大的建筑。1985年全集镇街道总长2810米,集镇面积达0.5平方公里,共有楼房8490平方米,交易市场扩建到31000平方米,比1978年大两倍多,集市贸易十分活跃。
顾桥
顾桥位于县境中心,原称“浮岗镇”,历史悠久。明成化年间(1465年至1487年)集市逐步兴起。清光绪年间(1875至1880年),为沟通四方交通,促进集市繁荣,在靠近集市的港河上筑起15孔拱桥。同时,进行了筑台、打井、立庙建设,故有“井上桥,桥上庙,三步二桥”之说。当时,东西街道形如卧龙,长1500米,宽5米,是本县最兴隆的集镇。优美的集镇环境,众多的名物胜迹,尽毁于清末及民国时期的战乱和水灾。
解放初,集镇街道长1638米,宽6米,为泥土路面。两旁房屋多为土草房。1954年特大洪水,全镇被淹。之后,集市东移,新辟一条街道长500米,宽8米,为泥土路。1981年,将东西街拓宽为18米,改铺为碎石路面。1984年凤利公路改道后,对集镇进行总体规划,把改道后的凤利公路做为主街,长近1000米,宽18米,为柏油路面,与老街成“T”字型。并在街道两旁建楼房5000多平方米。1985年,全集镇共有各类房屋近4万平方米,其中:楼房1.3万平方米、平房2.4万平方米、土草房不足3000平方米。商业统建楼3层,面积1200平方米,为该集规模最大的建筑,街道两旁有砖砌下水道1400米。
桂集
桂集于明朝万历二十年(1593年)启集,至民国时期,集镇有房屋不足500间,多为土草房,仅有一条长200米,宽3米的街道,为泥土路面。1949年至1962年集市面貌依旧。1963年,街道东延250米,仍为泥土路面。1978年后,将主街迁移至凤利公路东侧,修筑一条东西大街长300米、宽8米,为泥土路面。1983年,乡政府投资10万元,新辟一条南北街,长300米,宽8米,拓宽延伸东西街长1000米,宽15米,均为柏油路面。修下水道1000余米,两条街道成“T”字型。同时,街道两旁兴建砖混结构的楼房近5000平方米,区公所办公楼3层,1000余平方米,为规模最大的建筑。1985年,全集镇共有各类房屋近4万平方米,其中:砖混结构1.5万平方米,砖瓦结构两万余平方米,土草房不足3000平方米。集市建设区总面积为0.25平方公里。
张集
张集亦称岳张集。民国时期,集镇仅有街道一条,长500米,宽3米,泥土路面。街道两侧有房屋700余间,多为土草房,少数几户为砖基土墙,屋顶铺小波瓦。
解放初期,集镇变化不大,只是沿街有3户建土墙草顶木板两层小楼。1958年和1962年,两次整修街道,东西延伸200米,街道铺设块石碎砖,沿街房屋30%得到了整修。1980年后,对集镇进行了大规模改造。1983年,乡政府投资8万元兴建一幢3层办公楼1100平方米,为规模最大的建筑。1984年,对街道进行重新规划,把老街道取直加宽,东西延伸,扩修后,街长1200米,宽15米,为碎石路面。开辟一条南北街长300米,宽20米,为碎石路面。与东西街构成“+”字型街道。两旁建房408间。1985年,集镇面积为0.42平方公里,房屋建筑总面积为4.5万平方米,其中砖混结构1.5万平方米,砖瓦结构2.7万平方米,土草房近3000平方米。集镇居民人均住房10余平方米。百分之七十的家庭用了手轧井,绿化率为20%。
丁集
丁集原址张村铺,清代西移至现址。民国时期,面积甚小,一条街道长不足200米,宽3米,泥土路面。
解放后,集镇建设不断发展,1958年将街道拓宽为6米,两旁建土草房近500间。1980年,开辟东西、南北两条街道共长1000米,宽14米,为碎石路面,街道成“+”字型。之后,在街道两旁兴建房屋1.8万平方米,较大的建筑为乡政府办公楼,砖混结构,两层,面积650平方米。居民建房以砖瓦、砖混结构的平房为主。1985年,乡政府投资8万元整修街道,将街道加长至1200米,改铺为柏油路面。全集镇房屋建筑总面积3.5万平方米,其中砖混结构的楼房5000多平方米,砖瓦、砖混结构的平房2.6万平方米,土草房近4000平方米。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