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初,县城区面积仅为0.2平方公里,仅有2条街道、7条巷道,大街(今中山街)南北向,小街(今顺河路)东西向,均系条石路面,大街长586米,宽6米,小街长420米,宽不足5米。巷道宽者仅2米,窄者1米余,均系碎石路面,高洼不平,最长的火巷140米。至民国20年(1931年),增修街道4条,即:东环城马路(今人民路)、西环城马路(今淝河路)、朝阳街和沿河街,长者不足500米,宽者不过5米,除沿河街为石铺路面外,其余均为泥土路面。
1949年,县城有6条街道,中山街、沿河街为条石路面,顺河街中间嵌3块条石,朝阳街、人民路、淝河路为泥土路面。中山街、淝河路、人民路为南北走向,顺河街、沿河街、朝阳街为东西走向。巷道20条,长度多在百米左右。解放后,县城建设迅速发展,城区逐渐向北扩展。到1960年,增修淮河路,为东西走向,横连人民路、中山街、淝河路、西菜市街、青年路和城河路。增修城河路,南接淮河路,北连北大坝。增修青年路,南连西菜市街,东接城河路。改铺西菜市街、人民路、淝河路为碎石路面。淮河路为最长、最宽的街道。修筑城防堤掩盖了沿河街,痕迹全无。此时,巷道已增至40条,是1949年的2倍。
1961年至1977年,又增修街道4条,即:望淮路、农水路、交通路、龙潭路,均系碎石路面。巷道增加18条。
1978年至1985年间,县城建设日新月异,共增修街道5条,改修街道8条,多为柏油和水泥路面。近百个巷道全部铺设了水泥预制小方板。旧城区改造成绩卓著,受到了省、市政府的表彰。1985年,县城共有21条街道,即:中山街、顺河街、淝河路、人民路、西菜市街、朝阳街、淮河路、城河路、望淮路、青年路、龙潭路、财税路、农水路、交通路、向阳路、钟声路、南新街、北新街、南门小街、凤芦路和凤城北路。以城河路为轴心,东西南北连为一体,淮河路、城河路为商品交易主大街,人民路、西菜市街为菜市街,是菜市交易主大街,望淮路、龙潭路、财税路为党政机关所在地。淮河路长1752米,为县城最长的大街,农水路宽30米,为县城最宽的大街。此时巷道已达99条,城区面积已达4.3平方公里。主要街道记述如下:
中山街
为县城古大街,北起人民饭店与淮河路衔接,南至南城门,长586米,北段宽6米,南段宽4.5米。1962年前为石铺路面,中间嵌条石稍呈“鱼脊型”,两边为排水阴沟。原为县城商贸中心,1963年将北段整修为6米宽的水泥路面。1983年将南段改铺为4.5米宽的水泥路面。
淝河路
原称“西环城马路”、“胜利街”。北起淮河路,南接顺河路,稍呈弧形,长439米、宽8.4米,其中街心宽6米、两边人行道各1米。1931年填平西寨沟后铺筑而成,为泥土路面。1958年进行整修,改铺为碎石路面。1983年改铺为水泥路面。
人民路
原名“东环城马路”。北接淮河路,南通城防堤,长540米,宽20米,其中街心宽10米,两边人行道各5米。原为泥土路面,1958年改铺为块石路面,1980年整个铺成水泥路面。1984年取直延伸至城防堤。现为菜市交易市场,人称“东菜市”。
西菜市街
北起淮河路,南抵城防堤,长396米,原宽4.5米,为块石路面。1958年整个铺成碎石路面,1972年翻修改铺为水泥路面。1984年拓宽为14米,其中街心宽6米,两边人行道各4米,并将街道延伸至城防堤。
淮河路
东起东城门,西至大孤堆和凤颍公路相接,全长1752米,宽18至21.5米。1958年开始修筑中段(百货大楼至物资局)15米宽;1965年修筑东段(东城门至百货大楼)15米宽和西段(物资局至大孤堆)13米宽,均系碎石路面。1973年修整拓宽东段、中段,街心宽10米,西段街心宽13米,两边人行道各为4米,并改铺为柏油路面。
城河路
南段原称“洼大路”,北段原称“北大坝”,北段为东西城河的分界线。南接淮河路,北至磨盘埂,长663米。解放初期,北段宽仅3米,雨天泥泞,行走不便,每逢大水,路面过流。1957年、1959年,县政府动员机关干部、市民、学生两次进行加宽加高,共填土4200立方米,铺成碎石路面。1967年对整个街道进行整修拓宽,改建后,街宽20.5米,其中街心宽12.5米、两边人行道各4米,为柏油路面。现为县城主干大街,1980年被县政府命名为“文明街道”。
青年路
原称“公园路”。东接城河路,南连淮河路,呈直角形,长396米。1957年由城内青年参加义务劳动铺筑而成,当时街宽8米,为碎石路面。1973年拓宽为18米,其中街心宽10米,两边人行道各4米,为柏油路面。
农水路
原名“磨盘埂”,原无路,是一桃园,东起大桥饭店,西至大孤堆,全长1010米。1976年开街铺路,当时宽为12米,为碎石路面。1978年改铺为柏油路面。1985年将东段拓宽为30米,其中街心宽20米、两边人行道各5米,改铺为水泥路面。设有快慢车道,建有花坛1000余平方米。
1985年县城巷道简况表
上一篇:第一节 城池
下一篇:第三节 房屋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