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干线
境内干线公路有淮界、合阜、淮濉路3条。
1、淮(南)界(首)公路凤台段由淮南市安成铺,经蔡家岗、八公山、孔集、凤台县城、利辛、太和达界首,全长147公里,为省级道路,境内56.05公里,分为凤(台)利(辛)、凤(台)淮(南)两段:
凤利段:原为凤台到阜阳公路的东段,长75公里,旧称凤阜公路。1965年利辛县成立,故名凤利公路。由县城经桂集、顾桥、马店、阚疃到利辛县城。境内50.55公里。该路始建于民国22年(1933)年,由国民党县政府征集沿路两侧15华里内的民夫,在旧驿道的路基上改建而成。抗日战争开始,县政府曾几度征集民夫沿公路中心挖一条“之”字形的交通沟,毁坏路面以阻日军。抗日战争胜利后,于民国36年又动员民夫将交通沟填平,恢复原貌。民国38年初,人民解放军南下时,县人民政府发动群众5000余人,由区、乡负责人率领,义务整修路基、补修桥梁,经3天的奋战,始能勉强维持通车。1954年特大洪水,路基下降,县政府发动民工用30多万个工日,加高路基、拓宽路面。并于1956年开始,结合救灾用以工代赈的形式,动员群众拾砂礓、碎砖石3万多立方米。组织专业铺路队,按区、乡分界划段施工,到1957年全线完成3米宽的砂石路面,实现晴雨通车。1958年至1967年间,从顾桥西至清泉、东至袁集有3段线路进行了改弯取直,长17.1公里,铺设了砂石路面,并在柳沟上兴建一座10米长的双曲拱桥。同期,国家投资8000元,首次在中共凤台县委党校门前,自公路桥向西试铺1公里长、3米宽的渣油路面,获得成功。1968年延铺6公里至老圈行,路面加宽到6米,并将原铺1公里的路面补够标准。1971年大打公路翻身仗,民办公助,投资40多万元,共用35000个工日,一年时间,完成44.55公里的渣油路面,为全县最早的一条渣油公路。1972年,由社队义务出工培修全线路基,拓宽为15米。1981年、1982年先后将渣油路面拓宽为7米至9米;全线路基拓宽到16米,部分路段拓宽到24米,至1985年路貌无变化。
凤淮段:由县城过淮河轮渡至淮南市安成铺,全长33公里,境内5.5公里。建于1958年,砂石路面,路基宽8米。1970年民办公助拓宽路基为12米,铺成6米宽的渣油路面,次年5月竣工。1982年又将凤境东段3.2公里的渣油路面拓宽到12米,并将两边路肩镶上大砖牙。随后又经多次修整,成为境内的一流公路。1985年筹建的凤台淮河大桥座落在这条干线上。
2、合阜公路凤台段自合肥长途汽车站向西北行驶,穿过肥东县境,经长丰县的吴山、孤堆、寿县、凤台、颍上达阜阳市,并延伸到临泉县的关庙集。全程229公里,为省级道路,境内31.65公里,分为凤颍、凤寿2个路段:
凤颍段:从县城经西淝闸、毛集、夏集、直入颍上县境,旧称凤颍公路,境内24.65公里。1951年以部分驿道为基础建成宽6米的公路。1954年秋,加固淮北干堤,凤台到毛集段利用堤顶通车。1958年拓宽路基为15米。1964年始,民办公助,用一年半的时间,全程铺筑了3米宽的砂石路面,晴雨通车。1974年3月,国家投资20余万元,组织一支以道工为主、民工配合的筑路队伍,仅用10个月时间,将全程浇铺了6米宽的渣油路面。1977年秋至1978年,县公路站先后将毛集洼西村前的0.6公里路段改移村后,解除了村民出门横穿公路易肇事故的困扰,将车站到大孤堆的县城内街道路段改移淮北干堤上(旧称北大坝)行车。
凤寿段:由县城经拐孜集、锅碗厂、孔庄、高山东麓、驴蹄山、郝家圩至寿县城,境内7公里。民国14年(1925年),凤台县政府沿用寿蒙驿道路基改建成土公路,为境内南北交通的要道。改建时,因寿唐关以南的山埂店、半个店、圪垃店等路段低洼,改经驴蹄山、郝家圩至寿县。动工不久,因经费困难而中断。民国20年,以工代赈招募灾民重新开工,每工日10斤“洋面粉”招收一批临时工,后因面粉短缺停工。民国31年,日伪政权抓丁拉夫,强行开山修路,用半年时间修通了王岗孜到驴蹄山的一段路基。民国36年,由凤台县建设科主持铺修驴蹄山南段4公里的砂石路面,宽3米,终因经费困难,工程未就,仅修了全段路基。1951年至1955年间,县人民政府曾多次加修路基,维持晴雨通车。1982年到1983年,县交通局将王岗孜南北低洼路段改走由驴蹄山向北经高山东麓、孔庄、锅碗厂、拐孜集北的132K+800处,与淮界公路搭线至县城,并拓宽路基为9米,铺筑6米宽泥结石路面。其中锅碗厂至淮界路一段,路宽为20米,修建成1公里长的水泥路面,实现晴雨通车。至1985年底,凤寿段尚未铺筑渣油路面,从合肥发至阜阳的客、货车辆,仍绕道淮南市的泉山、望峰岗至谢二矿进入淮界公路达凤台县城。
3、淮濉公路凤台段自田家庵长途汽车站起,西行至安成铺接淮界路到凤台城,经蒙城达濉溪县城。全长137公里,为省级道路,境内长37.5公里,其中经淮界公路的凤淮段5.5公里,凤利段7公里至老圈行转北,沿丁集、关店、大兴集抵蒙城,旧称凤蒙公路。始建于民国11年(1922年)。初建时,由凤蒙两县的地方政府征集民夫利用寿蒙驿道路基整修而成。民国15年进行一次全面培修。抗战期间,丁集以南路段常年为黄泛淹没,路基冲断桥梁倒塌,加之战争破坏,北段交通断阻,直至民国35年尚未恢复。行人只好绕道走凤阜公路至桂集,转向东北经张葛庄、曹楼到丁集与老路衔接。民国38年初,解放军南下,县战勤指挥部动员民工2000余人,日夜抢修30公里,挖土方15000立方米,保证解放军胜利过境。1955年,进行全段整修。1964年至1965年,民办公助,动员群众捡砂礓15000立方米、碎砖石子9000立方米,全部铺成3米宽的砂石路面,晴雨通车。1974年至1975年间,先后在丁集试铺渣油路面长2公里、宽6米。接着向南北扩展,同时将丁(集)桂(集)路段改走丁集向南直达淮界公路的四叉路(老圈行)长11公里,一并浇铺成6米宽的渣油路面。1980年至1984年,又将丁集南渣油路面拓宽为7米,路基拓宽到16米。
支线
1、凤(台)杨(村)路为1956年利用淝左干堤顶修建而成的土公路。自县城长途汽车站起,通过合阜路(淮北大堤)至三叉头接淝左堤,经孤山、刘集、肖庙、白塘、李嘴孜、钱庙、店集、杨村达利辛县的阚疃,境内37公里。1975年10月,结合兴修农田水利,将缪郢孜沿淮堤到孤山段7公里至刘集改由谢郢孜直西经过前进村直达到刘集,缩短为5公里。用风化石3000立方米铺成3米宽的碎石路面。1979年铁四局投资,铺筑刘集到肖庙段5.5公里的砂石路面,与潘谢公路接通。1980年1983年,采用民办公助、以工代赈的形式,动员沿路乡村民工出平板车300余辆和部分手扶拖拉机,拉运15700立方米碎石,将自潘谢公路为起点至杨村西为终点长24.5公里的路段,铺成3.5米宽的砂石路面,实现全线晴雨通车。路基(堤顶)宽6至10米。
2、毛(集)张(集)路自毛集沿西淝河右堤向西北,经马新庄、韩郢孜、康庄、前岗达张集。全长18公里,兴建于1965年。南段12公里,宽6米,利用堤顶通行;北段由康庄到张集6公里,拓宽为10米的土大路通行。1974年7月,民办公助,县交通局投资8万元,沿路民工拾运砂石7000立方米,铺筑了3.5米宽,20厘米厚的砂石路面,晴雨通车。1980年为适应开采谢桥煤矿的运输,淮南煤炭会战指挥部资助5万元,由县公路站进行全线整修,将砂石路拓宽为4米。
3、三(岔头)曹(集)路由三岔头起沿永安坝至曹集,长7公里,以10米的堤顶做路基。兴建于1976年9月。县交通局以民办公助的形式,组织沿路民工拾运砂石5000余立方米,铺成3.5米宽的泥结石路面,晴雨通车,一直延用到1985年。
4、马(店)杨(村)路自马店北头,向南过港河直达杨村,长7公里。是1975年初在旧有的乡村土大路的基础上建成的,原路基不到5米,仅可通行太平车、平板车。9月民办公助加以整修,将路基拓宽到8米,拾运砂礓、碎石5000立方米,铺成4米宽、20厘米厚的砂石路面,达到晴雨通车。
5、界(沟)武(集)路由关店乡的界沟集向东至武集,长6公里。1979年3月,县交通局按县、乡交通网络规划,以民办公助的形式兴建而成。共组织民工拾运砂石4000立方米,在8米宽的路基上铺成3.5米宽、30厘米厚的砂礓路面,晴雨通车。
6、橡(树圩)王(集)路自橡树圩村至王集,长3公里,1974年修建成公路。路基原为凤颍古大路的一段,宽不足6米,修建公路时拓宽到10米,铺筑成3.5米宽的泥结石路面,晴雨通车。
厂矿工业专用路
1、潘(集)谢(桥)公路凤台段自潘集区袁庄长途汽车站起,西经庆丰、芦集,通过架河桥进入凤台境内达颍上县的谢桥。该路由两淮煤炭指挥部为开发谢桥煤矿,投资兴建而成。全长57公里,境内长19.87公里。县内分东西两段:西段从谢桥东凤、颍交界处到袁集,长18公里,于1978年兴建路基,宽20米,当年铺成9米宽的砂石路面;东段西接淮濉公路的凤蒙段50K北10米处,东到架河公路西(再东属潘集段),长1.87公里,路基宽12米,砂石路面宽9米。1985年竣工通车。中间利用凤蒙、凤利两线部分路段通车。
2、凤(台)芦(集)路自凤台党校东公路桥起,向北经陈大桥、庙集、特凿井工程处达芦集乡政府,长10公里。该路是1973年新建的一条通往芦集公社的土大路,宽10米,晴通雨阻。1978年,潘集三号井兴建施工,由淮南煤炭部门投资,将原路进行整修,路基由10米拓宽到12米,铺成9米宽、30厘米厚的泥结石路面,年底竣工,晴雨通车,成为潘集矿三号井的专用线。1982年,平圩河大桥通车,煤炭部门物资运输改走潘集区的淮潘公路。此段路因专用部门不愿出资维修,而交通部门又没接管,县、区也不愿拿钱补修。到1985年,形成无人过问的局面,致使路况日下,一到雨天,车辆难以通行。
3、县水泥厂路由水泥厂的矿石车间达淮河下,长3公里,路基8米,泥结石路面宽6米。原为山金家小煤窑专用线。1958年兴建水泥厂时,由两家共同使用和维修。1968年小煤窑撤销,直到1985年成为水泥厂运输原料和产品的自用线路。
乡村线路
解放前,境内的北部与沿淮、沿淝的洼地乡村,多为2米多宽的土大路。产稻区的东、西板埂湖一带和陈、夏、毛集之间三角地区,连同淮河南岸山区,多是田埂式的小道,最宽处0.7米,仅供挑担者、独轮车通行。1950年始,培修了部分路段,直至1958年,各乡村道路基本上仍沿旧路通行。
1960年始,境内在兴修农田水利的基础上以挖沟结合修路,以渠代路。并逐步将原有的土路普遍拓宽、加高培厚,同时各乡村根据生产需要,以集资、以工代赈兴建部分新路。于是全县乡村道路均能通行拖拉机、汽车,但晴通雨阻。1970年后,境内乡村道路逐年发展。1972年,茨淮新河路自尚塘路沟至萧集段,为首铺乡村砂石路段。1977年增铺到9条,全长18.36公里。随着经济的发展,到1985年全县共有乡村公路约250余条,总长为560公里左右。其中铺筑砂石和泥结碎石路面的193条,总长352.98公里。全县65%的行政村晴雨通车,其中有8个乡实现全部晴雨通车。
上一篇:第一节 古道
下一篇:第三节 航道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