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清雍正十年(1732年),县内食品、铁木加工、纺织、缝纫以及开山采石等手工业,其生产规模小,设备简陋,技术落后,自产自销,生产资料和经营利润归私人所有。清咸丰七年(1857年),山西省来一制醋艺人,到顾家桥传授制醋技术,两年内发展10余家。咸丰十年,顾桥朱窑村开始烧制土陶器,5年间,发展到25家,生产工人300余人。光绪年间,吴顺兴在城关镇开设油坊,雇员8人,自产自销。宣统三年(1911年),城关“义同生丝绸作坊”开业,工人8人,厂房3间,2台机器。
民国元年(1912年)至民国25年,县内私营手工业发展到16种行业,2056人。年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45%。1965年,私营手工业户已发展到2766户,从业人员达250多人,主要行业有木业、铁业、纺织业、食品加工业等。抗日战争期间,手工业生产因受内外势力压榨和掠夺,一度出现萧条。抗日战争胜利后,手工业生产得到发展,至1949年,全县手工业有10种行业,1675户,从业人员3577人。其中食品加工1089户,2556人;生产资料加工388户,620人;纺织业132户,252人,缝纫13户,25人。
1952年,全县私营工业发展到1778户,从业人员达3807人,年产值353万元,占全县全部工业产值的99.16%,比1950年增长10.7%。1955年,组建公私合营凤台酱醋厂,有职工23人,固定资产0.6万元,流动资金0.94万元。公方代表为县供销社的李胜良,私方代表为原酱园的张济宁,共同主持生产和经营。1957年,全县私营工业79户,从业人员376人。公私合营工业发展3家,从业人员67人。1958年,在“全民大办工业”“和“消灭私有工业”的口号下,县内各行业私营手工业户均转变为合作形式的集体经营。1961年,私营手工业相继恢复,又发展到589户,从业人员达2056人。年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45%。1965年,私营手工业户已发展到2766户,从业人员达7600余人,年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6.17%。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私营手工业再度受到冲击被逐步取消。
1975年,私营工业又得到恢复,当年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77%。1977年,凤台县社队企业局成立,私营企业得到发展。(有关内容见本编第四章第一节)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