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焦岗湖
位于县城西南15公里,为境内最大湖泊。南滨淮河,北近西淝河,东西长10公里,南北宽5公里,流域面积596平方公里(境内143平方公里),湖底高海拔16.5米左右。上承颍上县浊沟(又名涿沟),经龙潭口汇入湖。湖区南岸以陆家沟、北岸以贾岗村为界,以西属颍上县境。
焦岗湖,古称椒水,为沙河故道,历来洪水停汇,淤淀尤甚,灾害频繁。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知县李兆洛倡导乡民修水利。焦岗湖域村民集谷两千石,于湖东南近淮0.5公里(今白水滩)处建一座条石结构、1孔、门宽4米、木插板启闭的小水闸,定名“丰庆闸”,以防淮水倒灌和排泄内水,同时修筑湖堤。光绪十三年(1889年),丰庆闸水毁后,仍由村民集资,将闸址移至下游近淮2公里处(今曹集东南1公里处),以同等规格建闸,定名“庆丰闸”,并疏浚了新沟。因屡遭洪水冲涤,庆丰闸延用了20年后,闸墙倒塌、闸室淤平,失去了蓄泄水能力。宣统元年(1909年),村民们再次集资修复庆丰闸,时逢宣统皇帝登基,便改名“元庆闸”;同时又对湖中心大沟进行一次疏通。
民国21年至民国23年(1932年至1934年),以工代赈施工兴筑了焦岗湖圩堤,疏浚中心沟(又称便民沟)。民国27年后,黄水南泛,焦岗湖致灾历时9年,无治理。
1949年冬到1950年春,县政府按照人民的意愿,组织当地民工疏浚中心沟,从湖心向东至入淮口长8.84公里。沟底宽5米、深3.5米,边坡1∶2,合计做土方37万立方米。1952年冬,焦岗湖排水由东排淮河,改北排西淝河,并疏通丁家沟,堆筑“土牛”堵闭元庆闸口,于毛集西兴建一座3孔、总跨度17.5米的排涝闸,名焦岗湖闸。1954年夏汛,焦岗湖积水瀑涨,焦岗湖闸被冲毁。1958年夏,经重新规划,焦岗湖仍恢复向东(淮河)排水,并拆除元庆闸,重新兴建一座3孔、197立方米/秒流量的焦岗湖防洪排涝闸,定名焦岗闸。闸上常水位海拔17.00米,控制面积22.3平方公里,容积800万立方米,排涝水位为海拔20.56米。1965年汛后,焦岗湖地区广大社员,为治理8万亩易涝耕地,兴筑史集、王郢、胡集等10条生产圩堤,从而缩小了积涝范围。1975年,群众自筹资金10万元购买柴油机水泵18台套,投入排涝保田。
1980年,焦岗湖已建成生产圩堤14条,配套兴建小涵闸36处,沿湖拥有排灌机械105台,2028匹马力。粮食作物连年增产,平均单产196公斤,从根本上改变了焦岗湖地域恶水荒湖的历史面貌。至1985年,焦岗湖地域经过治理和开发,治涝面积达7万亩(占易涝面积87.5%)。
花家湖
位于县城西15公里,为西淝河下游水域,上段左岸有彭圩乡花家岗村,右岸为夏集乡吴家楼村。湖域东西长7公里,南北宽1.5—3公里,面积1.3万亩。
民国年间,花家湖未有治理,是洪水汇集之地,淤淀尤甚,淤深达3—4米。
解放后,花家湖被纳入西淝河治理。1951年至1953年,疏浚了西淝河道,并于北岸兴筑防洪大堤和生产圩堤,入淮口建闸以防倒灌。1958年,县农业局于花家湖组建西淝河渔场,靠天然捕涝。至1969年,为保护农田,花家湖左岸兴筑朱大圩、樊庙圩、李嘴圩、杨刘王圩堤;右岸兴筑马老庄湾圩、羊皮洼圩、魏舟湾圩等圩堤,总长19公里,保田2万亩。到1985年,花家湖水源丰富,排灌自如,两岸农田基本旱涝保收。
姬沟湖
又称“鸡水”,位于县城西北20公里。在现古店、钱庙、顾桥、白塘、张集乡交界处,为港河下游水域,南北长7公里,东西平均宽0.8公里,湖域面积8400亩。
民国年间,姬沟湖无治理。1951年结合港河治理进行疏浚,排水通畅。1955年7月,由国家投资,于姬沟湖处兴建一座3孔防洪闸,以防倒灌,将湖截为两段。1956年至1967年,姬沟湖东西两岸兴筑郑楼、顾桥等16条生产圩堤,总长30.21公里,保护农田1.75万亩。1982年至1984年,除继续加固姬沟湖两岸生产圩堤外,还兴建16座小型电力排灌站,装机921千瓦,既有利于水产养殖,又使两岸农田旱涝保收。
城北湖
旧称十一家湖,位于县城北3公里,地属城北乡,为架河下游水域。南北长5公里,东西宽1公里,面积约7000亩,在常水位海拔17.50米时,水面约2000亩。
清及民国时,城北湖为洪水汇集之地,淤深2至3米,排水不畅,无治理。解放后,城北湖纳入架河治理。1954年至1957年,经疏浚河床,排水畅通;又于汇淮口建闸,以防倒灌。1958年先后出工3000余人筑姬家洼、三里沟、岗胡家3条生产圩堤,总长5.5公里,完成土方约6万立方米,保田6000亩。1966年,由国家投资,分别于菱角湖和架河口兴建电力排灌站各1座。1974年,兴筑陈芮、南金生产圩堤,总长2.09公里,完成土方3万多立方米,保田2300亩。1980年,先后在城北湖地域兴建4座小型电力排灌站,装机7座,191千瓦。同年城北湖成立渔业大队。至1985年,城北湖域粮食作物基本上旱涝保收,连年增产。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