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吴楚争夺战
鲁昭公四年(公元前538年),楚征淮夷(包括州来)。公元前519年,吴王僚亲征州来,命公子光为主帅。楚平王征发陈、蔡、顿、胡、沈、许六国军队,组成七国联军,联军大败。吴遂据有州来。
淝水之战
晋孝武帝太元八年(283年)八月,前秦主苻坚亲率90万大军攻打东晋。东晋以谢石为征讨大都督,谢玄为前锋都督,与谢琰、桓伊、胡彬等率兵8万拒之。两军兵抵淮河中游一带。秦平阳公苻融为前锋都督,率兵攻占寿阳城。东晋龙骧将军胡彬率5000水师溯淮增援寿阳,因寿阳已失,遂退保硖石城(今硖山口)。融进攻之。胡彬坚守硖石。在敌我兵力悬殊、粮草用尽的情况下,凭借险要坚守一月,直到反攻。
十一月,两军大战于洛涧。以后两军又决战于寿阳城北之淝河岸。由于苻坚骄傲轻敌和内部发生矛盾,造成秦军士气低落,节节败退,晋将谢玄等引兵渡河击之。秦兵崩溃,晋兵乘胜追击至青冈(今凤台毛集西),秦兵大败,自相蹈藉,逃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追来,十人死者有七八。苻坚中流矢,单骑走还长安。晋复取寿阳。
梁魏硖石之战
梁武帝天监十四年(515年)九月,梁左游击将军赵祖悦攻打北魏,首占硖石(今硖山口)后,派部将田道龙等攻打魏营寿阳。北魏守将李崇分兵拒之,一面派镇南将军崔亮西上硖石口反击,一面溃淮堤拒梁。赵祖悦只得退保硖石。
翌年正月,北魏又派将军李平总督寿阳各军,围攻硖石。梁将赵祖悦危急。魏将崔亮派崔延伯,克守下蔡,切断赵祖悦水上去路,迫使梁兵无法前进。魏将李平分水、陆两路加紧攻打硖石,破其外城。梁将赵祖悦见势不妙,便开城门投降。
周世宗大战寿唐关
周世宗显德三年(956年)正月,周世宗柴荣征南唐。派大将张永德屯兵下蔡(凤台城关)。二月,在下蔡搭浮桥,世宗亲自率兵渡淮围攻寿春城。南唐宿将刘仁瞻固守。周围攻一年五个月未克,刘仁瞻见多处援兵尽被周军所败,忧虑病死,城降。显德四年,周世宗将州治从寿春迁至下蔡。
捻军活动
清咸丰三年(1953年)十一月,张茂在芦沟集聚众成捻,自称“西淮王”,击败地主团练孙家泰部,后在丁集拦截凤台知县李林,在大王庙夺取官府船只。咸丰四年三月十五日,攻打下蔡(今城关),烧毁官府衙门。同时,展沟集刘洪立、郭明栋和阚疃集王之重等也聚众成捻,举起杀官济民大旗。
咸丰四年(1854年)八月,刘洪立在县城北、童家岭(今顾桥乡)与知县李林两次交战。咸丰六年正月,捻军盟主张乐行由蒙城南下攻克下蔡,城西北地区大举捻旗,纷纷响应。同年四月,捻军葛苍龙占据顾桥一带,受到寿州知州黄元浩的袭击,死伤100余人。咸丰八年四月十七日,张乐行由六安至硖石口,焚船4000余艘,绝追兵之路,顺流而至怀远。清同治五年(1866年),捻军首领任化邦攻打下蔡,被清总兵张德胜御之。
淮上军光复凤台
清宣统三年(1911年)十一月十二日下午,岳相如统领淮上军100余人,自寿州北上,进攻凤台。岳派陈伯华带40余人打先锋,由南门进城,边走边喊:都要挂白旗,迎接大部队进城。先打入城内的革命党人鼓动全城百姓,响应革命。凤台县知事郑守奕带守城官兵400人出城投降。凤台光复。
白塘庙农民暴动
民国17年(1928年)2月,中共寿凤临时县委在白塘庙建立凤台特支。同年暑假,特支利用白塘小学开办凤台夜校,吸收贫苦青年农民100余人入学,并以这批学员为骨干,成立白塘庙农民联庄会。翌年1月,农民联庄会改名为农民互助会,成立武装总队,由特支书记吕少培任总队长,辖9个大队,共3000余人。民国19年8月,县委书记程东方在白塘召开全体党员大会,传达中央指示和县委关于举行暴动的决定。9月7日,吕少培主持召开支委会议,部署暴动计划。下午两点钟,队伍正在向会场靠扰,不料国民党县常备队300余人向白塘扑来,包围了会场。吕少培一面组织反击,一面指挥队伍向西南淝河湾撤退,分散隐蔽。其中100余人组成游击队开往大别山寻找红军。白塘庙农民暴动失败。
黄家坝暴动
民国20年(1931年),参加白塘庙暴动失败后去大别山寻找红军未遇的寿、凤游击队旋回寿、凤一带活动,后与颍上黄家坝党组织取得联系,并谋划武装暴动。游击队在李英等率领下,100余人于拂晓到达黄家坝(今属颍上县),与黄家坝党支部书记黄子珍取得联系,在街上张贴“打倒土豪劣绅”、“穷人不打穷人”等标语,发动群众,开仓济贫。颍上团练头子杨成轩得到地主密告,带1000余人于下午2点钟从村西包抄上来,与游击队正面接火。这时,凤台县长夏福堂也带县大队100余人跟踪接应杨练,切断游击队后路,形势危急。游击队员们英勇战斗,子弹打尽了就以长矛、大刀与敌肉搏,激战3小时,杀敌数十人,终因寡不敌众,最后失败。李英、曹鼎、唐志远、程东方等70余人壮烈牺牲,24人被俘,其余队员突围后失散。
凤台城保卫战
民国27年(1938年)6月3日拂晓,日军联防队司令丸乔仁率3个连的兵力,在3架飞机掩护下,由蒙城方向首犯凤台。驻凤养伤的国民党138师、137师的300余名伤员,组成“荣誉团”,由138师副师长漆道征任团长,与县自卫队在城北布阵阻击。上午10时,两军激战于古城孜。由于敌机轰炸和俯冲扫射,“荣誉团”和县卫队伤亡重大,遂退守城内。日军先头部队从城西南孤山迂回进攻,对县城形成包围。漆部被困,弹尽粮绝,于下午4时,弃城渡河南撤。日军占领凤台县城。
三里沟战斗
民国29年(1940年)5月3日,日军数百人从田家庵乘汽艇侵犯凤台。省保安第六团以1个营的兵力在三里沟阻击。日军在三里沟淮岸登陆时,保安六团早得到河东殷家小庙了望哨报告,提前做好了战斗准备。当日军进入伏击圈时,受到保安六团2个连的交叉火力袭击,当场打死打伤日军100余人,残敌驾艇逃跑。5月15日,日军为了报复,从蚌埠、淮南、寿县纠集千余人分3路进攻凤台。由水路来的日军先在三里沟登陆,向保安六团阵地发起进攻。从硖山口来的日军,经过挺进第八纵队牛肃久支队阻击地前,牛部未放一枪让日军通过,该股日军从城西南迂回到保安六团背后,向保安六团发起进攻。从寿唐关来的日军用迫击炮猛烈轰击保安六团阵地。保安六团虽然三面受敌,仍连续打退日军3次进攻,终因伤亡过重,于下午撤离三里沟阵地,退到桂集一带。日军占领三里沟后,恼羞成怒,残杀群众180余人,焚烧房屋500余间。制造了灭绝人性的“三里沟惨案”。
夜袭禹王山日伪据点
民国30年(1941年)7月10日凌晨3时许,别动军六纵队三支队敌后行动大队大队长张鸿超(化名李有材),率30人由西淝河渡至禹山侧,命爆破一中队上山拔掉日军据点。中队长刘香率21人上山,剪断敌3道铁丝网,翻墙进院,生擒哨兵。在击毙禹王庙大殿内的5名敌兵时12名巡逻兵闻枪声赶来,被行动队迎头痛击,当场打死8人,打伤4人。据点内伪军虽然听到枪声,但未敢出击,仅用小炮、机枪向禹王山盲目射击一通作罢。这次战斗仅用1个多小时,拔掉禹王山据点,缴获枪8支和其它战利品。敌后行动大队受伤1人。
古店战斗
民国30年(1941年)2月,新四军二十九团在凤台古店、顾桥、丁集一带休整。3月8日拂晓,国民党1个步兵团从颍上进入古店与驻扎这里的新四军二十九团一营的2个连相遇。战斗持续1个多小时,敌人又增加马标骑兵师的2个团,从南、北两面夹击一营。一营阵地失守,联络中断,形成孤军作战。广大指战员英勇战斗,与敌展开内搏战,尽管敌人伤亡不少,但终因敌我力量悬殊太大,新四军二十九团一营400余官兵除少数突围外,大部分壮烈牺牲。
胡桥夜袭战
民国36年(1947年)12月1日,县长丁文山等率县大队和部分区中队在胡桥分粮济贫,遭到国民党区队200余人的袭击。丁文山等撤到顾桥郑楼与县委会合。得知该敌在胡桥和大李庄宿营的消息后,当夜,县委书记郑淮舟、大队副娄广玉和十一团副参谋长冯韬率十一团五连、县大队和白塘区队攻打大李庄;丁文山和新河区委书记王子云率县大队警卫排及新河区队攻打胡桥。战斗先从大李庄打响。敌人遭到突然袭击,不知所措,四处逃窜。郑淮舟等又抽出部分兵力迅速向胡桥出击。胡桥之敌受到两面夹击,死伤过半。这次战斗,除少数敌人从东面逃窜外,大部分被歼灭。
龚集战斗
民国37年(1948年)3月,国民党凤、颍地方武装时常窜到龚集、金沟一带解放区骚扰,中共豫皖苏六分区决定予以打击。3月下旬的一天,六分区司令员夏云飞率十二团2个营、凤台县大队、十一团五连、金沟区队和阚疃县大队等武装向龚集集结。
六分区武装首先攻克左集,一举全歼左集守敌100余人,缴获长短枪100余支。获胜后又连夜向西进发,拂晓前十二团的2个营已将龚集包围,其余武装冲进龚集,但未遇守敌,遂打开地主粮仓救济贫民,欲诱敌上钩。此时,娄广玉等率凤台县大队2个连和1个骑兵排全歼驻集东靳楼村的联防区队60余人。约中午时分,国民党颍上县保安团纠集6个联防中队近千人向龚集扑来。当敌人进入埋伏圈后,信号弹便腾空而起,顿时杀声四起,枪声、手榴弹声连成一片。敌人乱作一团,四处逃窜。十一团五连、十二团、凤台县大队、金沟区队和阚疃县大队战士协同作战,猛冲猛打,毙敌70余人,俘敌中队长以下头头40余人,缴获长短枪100余支。敌受重创后,残部逃回颍上县城。
苏家湾阻击战
民国36年(1947年)9月下旬,国民党广西军某师和寿县、颍上2个保安团由颍上方向开往阚疃集,策应黄维兵团,增援淮海战役。豫皖苏军分区十二团奉命从阚疃连夜到马店西侧的苏家湾,阻击顽敌。敌先头部队同时到达此地并分别以1个营、2个连的兵力2次向十二团发起进攻,均被十二团一营打退。后敌又以2个连的兵力牵制二营,又派1个连向一营阵地右侧迂回,以1个营的兵力在炮火掩护下,向一营正面进攻。十二团二营遂派1个连向敌后迂回援助一营,被敌人封锁未遂。十二团一营派出1个连配合团直骑兵连打垮右侧迂回之敌,阻击正面进攻敌人,击退敌人第三次进攻。战斗持续6个多小时。敌人又以1个团兵力,在密集火力掩护下,发起第四次进攻,并利用河堤作掩护,向十二团一、二营阵地发起冲锋。十二团团长蒋汉卿率三营和团直重机枪连、迫击炮连,迎头痛击进攻之敌。敌伤亡惨重,溃不成军,狼狈逃窜。十二团胜利完成阻击任务。
攻克县城战斗
民国37年(1948年)10月,为配合淮海战役,牵制沿淮敌兵,豫皖苏六分区决定攻打凤台县城。先由侦察参谋丁香圃等多次化妆进城,经10余天侦察,摸清城内及周围地区的守敌情况有:省保安八团三营的3个连分别驻守在河东雁顶山、城东黄土山和城西大孤堆,营部驻黄土山;县保安大队6个中队,城西郊、城北郊各布防2个中队,黄土山1个中队,看守监狱1个中队;“正义”部队2个营驻淮河南岸;县常备队的4个中队,有1个中队和县警察大队驻城内,其余分别驻城西硖山口和河东芦塘孜;淮南矿警和交警驻孔集一带。在周围的田家庵、颍上、正阳关驻有国民党的正规部队。守敌主力分布在黄土山、大孤堆和北大坝,构成火力支撑点。全部守敌约2000人。10月11日,六分区司令员李浩然、政委罗野岗、副司令夏云飞、参谋长王枫等亲自部署战斗,指挥部设在城西八里塘。十一团由团长郝宏基、政委洪映指挥,从东门和北门攻城,指挥部设在古城孜。十二团由团长蒋汉卿、政委霍大儒指挥,从西门攻城,指挥部设在缪郢孜。又从十一团五连抽1个加强排和县区武装中抽调部分精干力量临时组成独立支队,县大队一连在谢大郢孜担任警戒,阻击颍上、正阳关援敌。县区其余力量随县委、县政府行动,主要负责进城后搜捕、组织担架队抢救伤员等。
下午3时,各部队隐蔽进入指定位置,独立支队抽出一部分兵力埋伏在架河,堵截田家庵援敌,其余兵力由冯韬率领强渡二道河,直插拐孜集,向雁顶山守敌发起进攻。黄昏时分,冯韬指挥的独立支队已顺利攻占雁顶山,消灭守敌1个中队,封锁了黑龙潭渡口,切断了城内守敌的退路。各部队已进入前沿攻击阵地。接着分区指挥,下达总攻命令,攻城战斗全线打响。
十一团在北门以三营为先锋攻打北大坝,三营尖刀连突击班9名战士手抱炸药包在火力掩护下,向北大坝敌火力点靠近,由于敌火力点据高临下,火力凶猛,突击班战士前赴后继,7名战士献出生命,但终于摧毁北大坝2个敌人火力点,一鼓作气攻下北大坝,全歼守敌。一营接替三营破城而入,向城内发起冲锋。二营攻打黄土山,消灭守敌后,从城东北角突破入城,向南推进。
主攻西门的十二团以二营主攻,一营助攻,三营为预备队,从西门外围大孤堆发起攻击。二营四连担任突击任务,但终因守敌利用大孤堆制高点和原日军修建的碉堡等工事负隅顽抗,火力十分凶猛,而碉堡周围又无隐蔽物,几次冲锋均未成功,伤亡重大。营长李振海、四连连长王福成、指挥员刘浩基等十几名指战员光荣献身。团部即命六连接替四连为突击队,向敌发起冲锋。又命一营绕道从北面进攻,分散敌人火力,全团加强火力配合战斗。十一团一、二营互相配合,向城内守敌发起攻击。国民党县警察队和常备队在十一团的强大攻势下,有的跪地求饶,有的弃枪南逃。十一团一营乘胜追击,击沉大部分船只,逃敌纷纷落水,淹死者甚多,部分逃敌被驻河南“正义”部队接应。十一团肃清城内守敌后,挥师向西。配合十二团向大孤堆守敌发起总攻击,战斗一直打到次日凌晨2时,守敌被围,孤军无援,遂缴械投降。
凤台城攻克后,县委、县政府带领县区武装进城搜捕,活捉国民党县党部书记、县参议长、警察队长、肃反专员、中统特务组长、常备队中队长等多人。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