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27年(1938年)4月,由国共两党人员组成的凤台县抗敌民众委员会成立。中共凤台党组织通过该委员会组织群众集会、编演文明戏、创办《动员报》、《前锋周刊》等,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动员民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民国29年7月,中共凤台县委在潘集抗日民主根据地利用各种形式,通过各种渠道,向地方开明士绅、进步人士和国民党军政人员宣传“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主张。中共凤台县委书记陈元良带着新四军六支队司令员彭雪枫的亲笔信,同地方武装红枪会首领王鹏飞谈判,使凤台红枪会与共产党互相协作,共同抗日。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感召下,凤台各界进步人士、开明士绅积极捐款捐粮、减租减息,并主动献出枪支弹药。一些民族宗教人士接受抗日主张,为抗日出力。在民国29年12月的戴桥战斗中,中共干部巴方等3人被国民党反动派劫去,太平集清真寺阿訇严佑林四处奔波,设法营救,终使巴方等人安全回到根据地。
民国30年,为了加强根据地内的统一战线工作,中共凤台县委按“三三制”的组织原则成立了凤台县行政委员会,吸收了三分之二的民主进步人士参加。在根据地内颁布了以抗日、民主为内容的10条施政纲领和“富人出粮款、出武器,贫民出人出力,统一战线,共同抗战”的政令。县行政委员会多次给国民党凤台县县长戚皖白写信,并经常与地方绅士杨开三、廖多拐联系,争取他们参加抗日救国斗争。
解放后,中共凤台县委继续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吸收民主人士参政议政,团结各界人士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1950年3月至1954年5月,县先后召开13届人民代表会议,共商大事,推进民主建政工作,对稳定社会秩序、巩固人民政权和恢复经济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1952年,县委设立统一战线工作部。1954年7月召开的凤台县首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300名代表中,有40名民主人士。翌年6月,县首届人大三次会议推举7位民主人士为县人民委员会委员。在全县机关的行政干部中,非党人士1954年为364人,1964年达648人。从1954年12月到1956年,中共凤台县委根据党对工商业者的政策,引导全县工商业者加入公私合营企业,走合作化道路,顺利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县委还积极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爱护,经济上扶持,在教育卫生方面给予帮助。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统战工作一度中断,1968年起,统战工作逐步恢复。1978年以后主要落实了以下几项统战政策。
一、落实对“三胞”的政策。由于长期受“左”的错误影响,县内“三胞”(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亲属多与“三胞”失去联系。有的就是知其下落,也因怕有海外关系政治上受牵连而不敢与之联系。1978年以后,对“三胞”的政策逐步得到落实。1982年中共凤台县委设置对台办公室。1984年中秋节期间县委召开了台属座谈会,邀请刚回大陆定居的台湾《每日新闻》社编辑部副主任胡先生介绍台湾现状。同年,对在“文化大革命”中因“海外关系”受株连、被错误判刑的陈景军,撤判平反并救济人民币300元。1985年县成立台湾同胞联谊会。是年,有2名“三胞”亲属到香港省亲,3名台胞回乡探亲。至1985年底,全县落实台胞政策98件、87人。此外,县委就“三胞”亲属的住房、子女就业、房产落实等问题给予适当照顾,妥善解决。
二、落实民族政策。1981年县委统战部设民族宗教事务科,管理民族工作。1983年春,县决定建立李冲回族乡,先后无偿资助和解决低息贷款4.6万多元,帮助该乡建石灰窑、修缮校舍、筹建乡卫生院。为靳楼民族村安装照明电路、扶持水果生产等。县委还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请专家学者为民族乡村民传授致富技术。从1978年起至1985年底,全县行政干部中少数民族干部保持在50至60人之间;少数民族党员发展至203人。
三、落实宗教政策。“文化大革命”中,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曾一度遭到破坏。从1978年起,县委引导信教群众开展正常宗教活动。1982年县成立寺、观、教堂管理委员会。1983年春,凤台县基督教“三自”爱国筹备委员会成立。1984年按政策落实了城关基督教堂房产。1984年至1985年,先后选送4名宗教骨干分子到安徽神学院、北京伊斯兰教经学院、北京白云观、郑州伊斯兰教学校学习深造。部分宗教界人士被先后推举为县人大代表和县政协委员。
其间,县委还落实了知识分子政策、工商业者政策、侨务政策和原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政策,重视吸收民主人士参政议政。1980年,首届县政协116名委员中,非共产党员委员59人,占委员总数的50.87%;其中非共产党员常委10名,占常委人数的50%。八届人大643名代表中,非共产党员代表231名,占代表总数的36%。1983年,县二届政协非共产党员代表增加到76名,其中常委增加到13名。1984年,县九届人大371名代表中,非共产党员代表120名。占代表总数的33.7%。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