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凤台县
1、政区概况
凤台县地处东经116°18′~116°48′、北纬32°32′~32°33′之间。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淮北平原南缘,北界蒙城县,东临淮南市,南隔淮河与寿县接壤,西与颍上县、利辛县毗连。《禹贡》列为徐、扬二州之境,淮河以北为徐,淮河以南为扬。西周建立州来子国。春秋为楚州来邑。周景王十六年(公元前529年)吴伐楚,灭州来,吴公子季札封地于此,季札始封延陵,后邑州来,故名延州来。敬王二十七年(公元前493年)蔡昭侯自新蔡迁于州来故邑,是为下蔡。定王十六年(公元前453年)楚灭蔡,地复属楚。秦置下蔡县(治所在今凤台),属九江郡辖。西汉初属淮南国;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属沛郡。东汉属九江郡。三国属魏淮南郡。隋属汝阴郡。唐武德四年(621年)于县境置涡州,下蔡隶之;武德八年(625年)州废,县属淮南道。五代初属颍州,后周显德四年(957年)周世宗将寿州治移至下蔡。北宋政和六年(1116年)置寿春府,以下蔡为府治。南宋与金以淮为界,宋以寿春隶安丰路,金以下蔡隶寿州。元废寿州,下蔡隶安丰路。明下蔡并入寿州,为凤阳府所辖。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分置凤台县。因“县有凤凰台……相传曾有凤凰至,因名”(《清一统志》),治于寿州城东北隅;同治四年(1865年)迁治于下蔡故城。民国3年(1914年)属安徽省淮泗道;民国17年废道,直属安徽省;民国21~29年先后属安徽第四、七、六行政督察区;1949年前,属安徽省第十专区。1952年属安徽省阜阳地区;1977年划属淮南市。
全县辖7区、2镇、27乡、12个居民委员会、284个村民委员会、274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9.47万人。回、满、彝、苗、布依、朝鲜、壮、蒙古、黎、傈僳、拉祜、布朗、独龙、东乡、羌、土家、侗、瑶等23个少数民族,人口共7473人,占总人口的1.26%,其中回族7339人,占少数民族总数的98.21%。全县具有大学(含大学专科)文化程度的2386人,占总人口的0.401%;高级中学(含中等专科)文化程度2.36万人,占总人口的4.13%;初级中学文化程度11.53万人占19.4%;小学文化程度21.96万人,占36.96%,文盲、半文盲13.23万人,占22.24%。
县境东西最大距离34.2公里,南北最大距离42公里,总面积1110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11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10%。现有耕地86.5万亩,人均耕地1.46亩。人口密度为536人/平方公里。
2、自然环境
县境跨淮河两岸,总体呈“二分山水八分田”的格局。淮河以北区域(1058.7平方公里)地势平坦,自西北而东南平均坡降为万分之一,海拔18~26米;南岸(51.3平方公里)与江淮丘陵衔接,由东向西,低山残丘连绵起伏,海拔40~194.5米。东、西硖石山雄踞县城西南,紧锁淮河;黑石山位于城东,凌逼淮水,形势险要。
县境属暖温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与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过渡气候带。季风明显,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5.2℃,1月平均气温1.2℃,极端最低气温—27.7℃(1969年1月31日);7月平均气温28.1℃,极端最高气温41.4℃(1959年8月24日),日照年平均为2323.1小时。太阳年辐射热量平均为123.8千卡/平方厘米。年气温日均0℃以上的持续时间329天。生长期年平均266天,无霜期为216天。平均年降水897.8毫米,年极端降水量最大1242.2毫米(1968年),年极端降水量最小491.7毫米(1958年),最大日降水量320.4毫米(1968年6月30日)。
县境有大小河、沟2143条,总长4478公里。淮河自西南而东北,东南而西北,又东南转西北,再转东南出县境。回环曲折,流长33.23公里,成为河网之主轴。茨淮新河沿北界自西向东,流长34公里。茨淮新河以南依次有泥河、架河、永幸河、港河、西淝河,均西北而东南注入淮河。这些河道相互沟通,形成四通八达的水网,河网密度为4.03公里/平方公里,径流总量2.22亿立方米。
已知的矿藏资源有:煤,已探明储量100亿吨,分布在丁集、张集、新集、王集等地;磷矿石,储量180万吨,分布在大山、刘集境内的狭长地带;紫砂储量70万吨、耐火土储量3000万吨,均蕴藏于大山镇境内。珍贵的动植物有淮王鱼、丹参、灵芝等。药用动植物有227科804种,其中药用动物91科157种,药用植物136科164种。
3、经济发展
1949年以来,修建内河圩堤180公里;开挖大型人工河(2条)、引水大沟(39条)长295公里,开挖中、小沟和干、支渠长4900公里。建成机电排灌站718座,总装机容量4.05万千瓦,架设农田输电线路675公里,修建桥、涵、闸500多处,在全县范围内构成了河湖交错、诸流贯通、排灌自如的水利网络。1989年获“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县”称号。1990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44.3万吨,平均亩产561公斤,人均粮食总产量806公斤,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油料作物总产量6926吨;棉花总产量223吨;水果总产量2453吨;水产品总产量5371吨,其中焦岗湖、城北湖大水面放养河蟹获得成功,创产值200多万元,居全省先进水平;猪、牛、羊肉总产9191.1万吨;牲畜年末存栏数:大牲畜6.7万头,生猪8.2万头,山羊、绵羊4.42万只,禽蛋总产2496.1吨。1986年林木覆盖率已达18%,获“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称号。1990年造林2615.1亩,育亩1033.5亩,四旁植树429.1万株,木材采伐量2680立方米;果园9756亩,桑园2200亩;农业总产值2.1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552元。
1950年,全县仅有1个生产土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年产值不足万元。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新建了水泥厂、化肥厂、磷矿、毛巾被单厂等骨干企业。1985年全县工业企业发展到190个(全民所有制企业28个),企业固定资产1.4亿元,工业总产值2.57亿元,轻、重工业产值之比为51∶49。职工3.01万人,全员劳动生产率9071元/人。产品种类近100种,其中水泥、硫酸、面粉、铁锅、醋、麻油等为省、部优产品,毛巾、被单为出口创汇产品。1990年拥有乡镇企业1.33万个,其中工业企业6994个,固定资产8000多万元,总产值2.83亿元,占社会总产值27.3%,占农业总产值的56.5%。
境内200多条公路交织成网,乡乡村村公路相通。主要公路有凤利(辛)、凤蒙(城)、凤颍(上)、凤淮(南)、凤寿(县)诸线。1990年末全县通车里程191.3公里。拥有客、货车1141辆,县汽车站日直开班车16路27车次;对开班车13路44车次,南达上海、南通,北到郑州、洛阳等地。全年客运量7521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06万人公里;年货运量14万吨,货物周转量3976万吨公里。阜淮铁路境内长26.63公里,设有凤台等3个火车站,1987年正式营运。1990年,凤台站每天到站和通过货运列车23对,全年货运量1.5万吨,货运周转量10.31万吨公里;每天到、发客运列车3对,日运送旅客最少120人次。境内淮河、茨淮新河最大通航能力为500吨级船舶,中部西淝河最大通航能力为70吨级,内河航运里程168公里可常年通航。1990年拥有船舶1196艘,货运量5.44万吨,货运周转量4047万吨公里。
1990年末全县有邮电局1座,邮电支局7座、邮电所9所、代办所8所,服务网点22个,平均服务人口为2.69万人/处,服务半径为5.05公里/处。境内17座局、所全部开办邮政、长话、电报和农话业务。开通省内长途电话12路,电报电话4路;农村电话电路36路,明线线路总长度474对公里,电缆104.6皮长公里。交换机总容量1280门,年末农村电话用户达451户,农话普及率为0.1部/百人;市内电话拥有磁石交换机10台,总容量1000门,电话用户731户,市话普及率为0.9部/百人。全年邮电业务收入138.76万元,实现收支差额43.21万元,完成业务总量87万元。订销报刊期发数6.9万份。
1990年末全县有商业零售网点3353个,每万人拥有商业零售网点56个,每万人拥有服务人员130人,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1亿元,农村集市贸易成交额1.94亿元。1990年全县对外贸易出口商品总值574万元,出口商品主要有薄菏油、菜籽油、蜂蜜、白薯干、兔毛、山羊毛、河蟹、浴巾、床单、毛巾被、枕套等,产品销往日本、美国、东南亚以及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90年全县财政收入2016万元,其中企业税收入271万元,工商税收入1252万元,农业税收入348万元,财政支出2860万元,人均财政收入34.20元。
1990年末全县有金融机构113个,各类存款总额1.36亿元,各类贷款总额2.8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年末余额1.15亿元,人均储蓄195.50元。
县境主要土特产有:
淮王鱼。又名鳇鱼,为淮河稀有名贵鱼种,体呈锥形,腹浑圆,尾扁,肉质肥嫩,细腻鲜美,营养丰富。相传淮南王刘安喜食并大加赞赏,故称“淮王鱼”。硖石口、黑龙潭、绵羊石为其主要栖息地。
顾桥陈醋。顾桥醋厂生产,质地醇厚,色泽深褐、明亮,食之绵酸带甜,微咸不涩,清香宜人,有酸、辣、香、甜、咸五种风味,早在清嘉庆年间就负盛名。1978年8月,经国家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批准命名为省优产品,1985~1990年被评为部优产品,获首届国家食品博览会和全国轻工产品展览会金奖。产品远销港、澳、东南亚等地。
面筋。传统食品,以面粉为原料,经反复揉和、水洗而成。面筋经再加工,也可制成形状各异的面筋泡,以便贮藏和远销。
金丝馓子。传统食品,色泽金黄,条细如丝,口感清香酥脆,咸淡适中,以陈集、夏集、丁集、张集所产最负盛名。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合肥等地。
4、社会发展
凤台县是全国稀有的地方剧种——推剧的形成地。现有推剧团1个,演职人员35人。全县有影剧院18座,座位7800个,电影队25个,年放映场次3408场,录像放映点14个。县工人俱乐部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座位1050个。文化馆、站、室22座(个),农村文化中心5个。县文化馆设有影剧场、展览室、游艺室、图书室(藏书2.7万册)等活动场所。县新华书店年图书发行量180万册,销售额262万元。
凤台县是已有200多年历史的民间舞蹈——花鼓灯的重要流传地域。1953年,具有凤台特点的花鼓灯传统剧目《大花场》、《小花场》被中国新闻电影制片厂收入影片《民间歌舞》中;1986年12月,县改编的花鼓灯舞蹈《黄毛丫头》、《姐弟乐》在全国业余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中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丰收奖;1988年4月,花鼓灯《抢板凳》作为中国民间歌舞艺术代表剧目之在土耳其举行的国际儿童节上演出。灯舞《火老虎》、《大头和尚戏柳翠》被收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安徽卷》。
1990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46所(含幼儿园19所),其中,安徽电视大学凤台工作站1个;县教师进修学校1所;县卫生学校1所;职业高级学校14所;农民文化技术学校18所;普通中学39所;小学277所。共有教职员工4852人,在校学生12.23万人。每万人拥有中学在校生493人,小学在校生1233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8.5%,巩固率98.8%,教育普及率99.1%,毕业率98%。全县15~40周岁文盲率由1984年的31.8%下降到1990年的4.3%,被省政府授予“普及初等教育县”称号。1990年勤工俭学共完成产值250万元,社会资助、集资办学409.3万元。
1990年,全县有各种学会、协会、研究会23个,会员1309人。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731人,其中高级职称110人,中级职称963人。乡镇企业中,专业技术人员194人,其中中级职称26人。全县获得专业技术职称的农民技术人员1934人。
1979~1990年,获省、市、县科技成果奖104项,其中省科技成果奖4项、市科技成果奖48项、国家专利1项。县建陶铁锅总厂研制生产的“紫砂页岩墙地砖”是国家“星火计划”项目,1988年获首届省“星火计划”科技成果奖;凤台蟹苗厂“人工半咸水河蟹工厂化育苗技术开发”,1987年被定为“星火计划”项目,列入国家水产养殖发展的长期规划,1990年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县商业公司退休职工王忱之发明的“可调硬笔”,1987年获国家专利,1989年参加瑞士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会。
1950年8月,凤台县卫生院成立,同时组建公立卫生所。1978年后基本形成三级医疗网。1990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66个,病床1060张,医疗卫生技术人员1152人。每万人拥有病床18.5张、拥有医务人员5.2人。主要医疗器械有X光机31台,心电图仪20台,脑电图仪1台,B型超声波诊断仪2台,A型超声波诊断仪4台,荧光显微镜1台。1983年,“用A—549细胞系直接从病人血清中分离有肾综合症(HFRS)病毒研究”和“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分离与适应研究”分别获得省科技成果一、二等奖。
1956年始建县有线广播站,1989年建县广播电台。1990年全县29个乡镇广播站有扩音机82台、喇叭31200只,全县共架设广播专线775杆公里、730对公里。1982年建县电视差转台,1989年正式建县电视台,设1个频道,频率范围196~204兆周,发射功率100瓦,覆盖半径15公里。电台、电视台均自办有《新闻》、《新闻专题》、《广告》等节目,全县70%以上地区能够接受到2台节目。
县体育场1958年建成,占地16亩,有灯光球场、水泥地面球场、旱地溜冰场各1座,棋类活动室6间。县青少年业余体校有专职教练员4人,年均训练运动员160人。全县有田径场4个,篮球场145个,排球场25个,乒乓球室21个,羽毛球场12个。到1990年,全县共举办各类运动会200余次,参加人数10余万人。举办各种训练班40余次,输送运动员38人。
至1990年,凤台县在省级比赛中共获得金牌55块,其中游泳项目16块。1960年,凤台籍运动员孙秀茹多次打破全国女子标枪纪录;1972年,县体操队运动员张颖在省少年体操比赛中获男子体操全能第三名,并代表省队参加全国比赛;胡广才创造的男子400米自由泳和200米混合泳省纪录保持多年,并获全国青少年游泳比赛少年组200米混合泳冠军1次;1990年,在省第三届青少年运动会中,王飞、蔡运青分别打破男子200米蝶泳和100米自由泳省纪录。
县保险业务于1951年由中国人民银行凤台支行保险股开始承办。1984年1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凤台县支公司正式成立。1990年开办13个险种,各类财产承保金额4.5亿元,保险业务总收入294.4万元,全年综合赔付率为72.58%。
全县有敬老院28所,面积2.66万平方米,设医疗室6个,护理员56人,配备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电器设备共200余台,收养孤、老、残、幼共372人。
1990年县统筹福利工厂安置残疾人员15人;1990年创产值110万元,实现利税9万元。1989年,城关镇集资159万元,兴办1所老人幸福院,收养14位孤老人安度晚年;先后给优抚对象修旧房25间,盖新房17间;解决12户子女就业问题。1989年在全省社区服务工作会议上受到表彰。
县境名胜古迹众多,主要旅游景点有:
黑龙潭。位于县城东黑石山下。淮水枯竭时潭口露出地面,可容100余人。传说有黑龙居住潭中,周围居民深夜常常听见“龙啸”。潭水极深,传说有人以四两生丝坠秤砣而下不能着底。黑龙潭是县有名的胜迹之一,被载入《中国名胜大辞典》。现常年没入淮水。
茅仙洞。位于县城西南3公里的三峰山中。唐时为佛教北宗巨刹,今同皖南休宁齐云山玉虚宫、怀远禹王宫同被定为安徽三大道观。汉武帝元朔年间茅盈兄弟3人先后来此修炼,始建庙宇,后经历代修建,终在悬崖绝壁上,筑成一组群体建筑。1984年,县集资募捐70多万元辟为茅仙洞旅游区,重建了三仙楼、头殿、大殿、神象、凉亭等旅游景点,新建了院墙、丹井园、大小碑廊等景点,修建了登山公路。景区包括11座山头,30余处景点,成为旅游胜地。
硖石口。位于县城西南3.5公里,是淮河三硖(硖石口、断梅谷、浮山峡)之一,号称“淮河第一峡”。西硖石上有清初建的古亭——慰农亭,亭柱上刻有知县颜海所撰对联:“选胜值公余看淮水安澜硖山拱秀,系怀在民隐顾春耕恒足秋稼丰登”。亭西南30米悬崖上有摩崖石刻《筑城记》一篇,至今已数百年历史。
寿唐关。俗名过街楼,位于县城南3公里处。南唐元元年(937年)设置,关口系拱形砖石结构,南北长20米、高4.5米。昔日关上有重楼、玉帝东屋、钟鼓楼等建筑。今已无存。据传关东北30米为刘金定的练兵场,关北大马市、小马市为刘金定放牧战马之地。
(二)田家庵区
1、政区概况
田家庵区位于市中部偏南,地处淮河南岸,北隔淮水与潘集区相望,南达舜耕山脊与长丰县为邻,东与大通区毗连,西与谢家集区接壤,面积约为93.78平方公里,是淮南市的中心区。区人民政府驻国庆中路,下辖长青乡、洞山乡、安成镇和9个街道办事处。1990年,全区城乡居民共81348户316350人,有回、蒙、满、朝鲜、苗、壮等近20个少数民族。
田家庵区现辖区域,建国前分属凤(台)怀(远)两县,以龙王沟为界,沟东属怀远县,沟西属凤台县。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黄河夺淮成灾后,山东流民田氏夫妇在郑郢东侧淮河古渡滩头搭庵卖茶,习称老田家庵子。民国元年(1912年)大通煤矿在此设炭场,古渡成为煤炭外运港口,自此,老田家庵子附近人烟渐集。民国7年,乡人共议“起集”,袭用“田家庵”为名。民国18年怀远县政府在田家庵设置乡董办事处。民国21年实行保甲制,乡董办事处改为联保办公处。民国29年3月,汪伪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于田家庵设镇,隶属“大通(定淮)特别区”。民国34年日本投降后,田家庵镇仍属怀远县。1949年1月18日,田家庵和平解放,属淮南矿区临时军管会,2月5日,属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同年11月,撤镇,建置田家庵市,隶属淮南矿区行政办事处。1950年9月,撤市,建置田家庵镇。1953年5月,撤镇,建置田家庵区。1966年8月25日,田家庵区改名向阳区,1972年8月19日恢复原名。
田家庵建国前管辖范围较小,仅限于邻近村庄。解放后,根据经济与城市发展的需要,行政区划多次变动。1959年3月,农村公社化后,市属郊区建置撤销,洞山人民公社划属田家庵区。1964年,田家庵区田东、宫集两个大队划属洛河公社(现属大通区宫集乡)。1969年秋,大通区淮丰公社所属的青丰大队划属田家庵区。
2、经济发展
建国前,田家庵有淮南矿路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电厂、面粉厂及侠女、淮上、裕华、淮南、达成、中友等卷烟厂和股份经营的大曲糟坊,其余均为小店铺。
建国后经过40年的艰苦创业,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田家庵区工业企业得到迅猛发展,区属工业、乡镇工业、街道工业、校办工业和联户、个体工业全面振兴,逐步形成了以轻工、纺织、化工、建材、机械、食品6大门类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工业生产设备日臻完善,产品种类逐年增多,职工队伍不断扩大,产值、利税逐年递增,竞争能力日益增强,工业经济走上了稳步健康发展的道路。区属毛巾厂产品远销欧洲、东南亚、中东等20余国家;淮南绣品厂产品成为上海口岸免检产品,出口欧美、东南亚一带15个国家与地区;东风工艺厂生产的兰华牌烙画畅销国内外,荣获部颁“天马奖”;乡镇企业石棉瓦厂产品连续8年获省优称号,名列全省同行业第一;市第二、三玻璃厂跻身省明星企业行列,其中三玻厂成为省科技示范企业。1990年,全区14家区属工业企业总产值达2317.3万元;乡镇工业企业总产值达5249.41万元;村办工业企业总产值达1841.75万元;联户工业企业总产值达1480.99万元;个体工业企业总产值达974.76万元。
建国前,区境农村以种植小麦为主,兼有蔬菜种植,但生产水平低。50年代初的土地改革以及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和耕作制度的改进,农业生产稳步发展。1958年开始的人民公社化,以及随后的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和全民大炼钢铁,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基础,导致了“三年困难”。1961年的包产到户扭转了农业生产的被动局面,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指导下,农村实行“三级所有制,以队为基础”的核算形式,农民积极性有所提高,生产回升。1962年全区粮食平均亩产量达180公斤。但为时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农业生产遭受严重挫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逐步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全区农民人均土地0.52亩,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以蔬菜种植为特色的农业生产不断发展。1988年,全区蔬菜保护地面积达200公顷,占全区实播面积的40%,缩短了“春淡”时间,实现了产量、效益双提高。蔬菜良种引进、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至1987年,全区引进推广优良品种40多个,蔬菜生产基本实现了良种化同时积极开展杂交优势利用,一代杂交播种面积达30%左右。1984年,成功地从北京、上海引进“地热线育苗法”并普遍推广。长青乡钟郢村依靠科学种菜,走出了一条科技致富之路,成为良种、良苗、新技术的试验推广基地。仅此一项,便增加收入20万元。1987年,田家庵区无公害蔬菜种植取得成功,经省生物研究所检验,各项指数均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荣获市科技三等奖。粮食生产方面,先后引进、推广“杂交稻”、“汕优”、“威优号”等优良品种,至1990年,洞山乡、安成镇已普及良种杂交水稻。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80年代全区先后组织引进6个良种蛋鸡品种、3个良种肉鸡品种。1986年全区养鸡12万余只,1989年上升到25万余只。在养殖业上,1985年根据“星火”计划项目的要求在黑泥洼乡举办了池塘养鱼培训班,为石涧湖渔场和南邻乡培训养鱼骨干45人,促进了养殖业的迅速发展。1990年全区投资开发精养鱼基地和蟹池,推广网箱养鱼技术。农民收入明显提高,土墙茅舍已成历史,瓦屋楼房成为农民新居。
田家庵港上达皖西、豫东,下出洪泽湖入京杭大运河,沟通河海联运和沿江十省市水上运输。具有80年历史的田家庵港已发展成为岸线总长1020米,拥有11座停泊船位、400平方米货位、8000平方米堆场的内河大港。皮带机、火车专用线等配套成龙,是淮河水系机械化装卸程度较高、吞吐能力较大的港口之一。
铁路运输优越,淮南线、淮阜线两条铁路线横穿区境,其中淮南线东达蚌埠与京沪线接轨,南至裕溪口与长江水运相连,淮阜线贯通华东南北。区境内的大型工厂均有专用线与主干线相连。座落在洞山脚下的淮南火车站,是淮南线(水张线)最大的客货运站。客运站建筑面积3882平方米,候车室960平方米,客运站东侧是占地13.3万平方米的机械化货场,5条货运线,配有16~20吨门吊和吊车、散装货物装卸等设备,可供50辆车同时装卸,年吞吐量达50万吨;在客运站西2公里的安成镇建有大型枢纽站淮南编组站,面积达6平方公里,设有列车到达场、调车场,上下行列车发车场,线路共39条总长69公里。设备实现了机械化、电气化,设计能力为日均作业6000辆车。
公路交通以国庆、舜耕、洞山、淮舜、陈家岗、大通、龙湖、龙王沟、大桥等路为主干道,对内沟通纵横的城乡路网,对外连接合淮路、蚌淮路、淮界路、合阜路、淮六路。设在区内的淮南长途汽车站,开辟24条省际客运班线,135条省内客运班线,可直达上海、杭州、南京、武汉等大中城市。
清末,田家庵地区西部石头埠、东部新店集为主要商业街市,其次为中部的黑泥洼、安成铺、陈家岗、王叶巷等几处农贸小集,田家庵则为来往商船集结之地。民国初年,大通开矿,并于田家庵设置轮船码头,所产煤炭多由此输出。20年代田家庵起集,商业渐渐兴起。30年代中期,淮南铁路通车,通往蚌埠、寿县、正阳的公路相继建成。田家庵街衢日渐扩大,人口骤增,一时成为淮上货物吞吐的重要转口市镇。但小摊点较多,正式商号不足百户,并且资金较少,直至40年代末,发展不大。
建国初,由于交通不便、商品运转不灵,商业呈现萧条局面。小商户多转入农村务农,少数资本较为雄厚和无乡可归的商户、服务业人员、个体手工业者,在工商业改造时期陆续转入合作、公私合营的经济体系,私人商业取缔罄尽。市场上仅有国营、合作、公私合营、代购、代销等商场、商店和饮食服务行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区内国营、集体、联户、个体商业纷纷兴办,闻名全市的四海大厦、淮滨商场、淮南商场、龙湖商场、集萃商场及高档宾馆、饭店先后落成营业。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的东城市场位于闹市区,是淮南三大综合性贸易市场之一,1987年被省工商局命名为“文明集贸市场”。以新淮集贸市场、泉山第一集贸市场为代表的10多处农贸市场大大方便了城乡人民生活,沟通了城乡经济往来。
3、社会发展
解放前,田家庵区教育事业较为落后,直到40年代,仍以私塾教育为主,仅田家庵、姚家湾、廖家湾、王叶巷、石头埠等地设有小学。
50年代,人民政府在恢复、整顿旧有小学的基础上,着力发展教育事业。全区小学因陋就简,发展较快,中等教育相对落后。至60年代后期,区境内仅有4所市属中学和1所中等师范学校,远不能满足当年小学应届毕业生的升学需要,全区近40%小学毕业生辍学。
“文化大革命”期间,小学毕业生无法升学。为解决好这一问题,市、区责成办学条件较好的小学“戴帽子”增设初中班,1970年全区增设27个初中班,1971年增至62个,有效地缓解了小学毕业生升学难的矛盾。但由于小学教学设施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全区教学质量明显下降。70年代陆续在区境内新建市属中学3所、区属中学3所,动员大型企事业单位自办中学14所,升学矛盾稍趋缓和。
80年代中期以来,田家庵小学教学设施不断更新,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全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4%,巩固率达99.03%,毕业率达99.5%.经省、市检查验收,田家庵成为全市第一个小学教育普及区。
在普及小学教育的同时,学龄前教育也得到快速发展。区境内建有设施较为完善的区属幼儿园6所、企事业自办幼儿园39所,此外,各小学普遍附设有学前班,私人兴办的幼儿园、学前班为数更多,有效地解决了幼儿教育问题,为小学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过40多年的不懈努力,田家庵区教育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全区以建国前仅有6所残破不堪的小学为起点,逐步发展成为淮南市教育中心。截止1990年,全区共有幼儿园45所,小学52所,中学27所,大中专院校10所,初步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
田家庵区历史上为凤台、怀远两县交界之处,新春、农闲时节的文娱活动主要为群众自编自演的花鼓灯,走乡串户的倒七戏、丁香戏、梆子戏、唱大鼓、说评词以及儿童喜爱的木偶戏、跑马卖解、玩猴等杂耍。京戏只有在赶庙会时才能看到。40年代后期,田家庵始有私人开设的国民京剧院、三义舞台、河下小戏院和昙花一现的电影院。1950年1月,淮南矿区行政办事处始组建田家庵文化馆,开展文化宣传活动。同年9月,市人民政府成立,驻田家庵镇,直接领导市文化馆(原田家庵文化馆)开展城乡文化工作。同期筹建了市首家新型剧院——红风剧院,并将各剧种老艺人组织起来,陆续成立了红风京剧团、梆剧团、庐剧团、评剧团等专业文艺团体。稍后,建成了工人电影院、市图书馆、工人俱乐部等文化设施。1958年,淮滨大戏院建成投入使用,同期人民公园(即龙湖公园前身)破土动工。随着城市的发展,区内文化活动场所也日趋增多。除大型企业用于活跃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的自设影剧院外,市属少年宫、博物馆、报社、电台、电视台、老干部活动中心等多家文化单位也先后建成。较为著名的景点有龙湖公园和洞山森林公园,尤以龙湖公园为突出。龙湖公园占地65.4公顷,其中陆地面积34.9公顷。每逢节假日,游人如云。
改革开放以来,田家庵区文化事业更加繁荣。个体书店、书报亭、书刊零售摊点遍布城乡,较好地调剂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田家庵区科技实力雄厚,区境内以淮南矿业学院、电子工业部第八研究所等为代表的一批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及中央、省、市国有大中型企业为田家庵区发展科技事业提供了强大后盾。为加强区属企业、乡镇企业的生产技术和企业管理力量,1984年全区引进科技干部19人,聘用各类技术人员80人,使区属企业和乡镇企业充满了生机与活力。1987年区属工业总产值4016万元,比1975年增长4.18倍,比1984年增长80.9%;乡镇企业总产值1.15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为2139万元。农业方面,在蔬菜生产上重点抓扩大保护地面积,改善灌溉条件,不断引进新技术、新产品,向优质、高产、多品种方向发展;在粮食作物和养殖业上重点抓良种引进与推广工作。此外,作为全市的科技中心,尽管田家庵区医疗卫生事业相对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建国至1990年,先后有39项医学科研项获省、市级科技成果奖,一批医疗卫生人员成为知名专家。
区境文化古迹不多。古寨姚小圩一度远近闻名,庙宇多达7处,较著名的古集镇有新店集、石头埠、安头(成)铺,其中石头埠明清时期为淮上要埠,曾有古联誉之“日迎千帆过,夜点万盏灯”。建国后田家庵区城市建设发展较快,特别是80年代发展尤为迅猛,古址旧迹湮没几尽,代之为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繁华闹市。
(三)大通区
1、政区概况
大通区位于市境东部,淮河南岸,舜耕山北麓。东与怀远、定远、凤阳县交界,南与长丰县毗邻,西与田家庵区接壤,北与潘集区隔淮河相望。全区总面积202.48平方公里。辖大通、九龙岗两个街道办事处,洛河、上窑两个镇,宫集、窑河、淮丰3个乡。境内有省属淮南农场。1990年全区总人口12.24万人,其中城市人口5.82万人。除汉族外,还有回、满族等12个少数民族520余人。
全区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与东部是丘陵,分别属舜耕山脉和上窑山区,两山与淮河之间为平原地带。全区最高点为朱家大山,海拔212米。境内有窑河水系从淮丰乡入境向北流经窑河乡、上窑镇至怀远县新城口注入淮河。
清宣统三年(1911年)大通煤矿公司创办,始有“大通”之名,随着大通煤矿公司的发展,大通之名遂远近皆知。大通和九龙岗地区早在明朝就有土法开采煤炭,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是淮南煤炭的发源地。
解放前,大通地区隶属怀远县管辖。1949年1月18日,大通地区解放,隶属淮南矿区临时军管会。1949年2月5日,大通地区隶属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1955年4月1日,建立大通区,隶属淮南市,为县级市辖区。1955年6月,大通区人民政府易名为大通区人民委员会,辖大通、九龙岗两个街道办事处和淮丰人民公社。1968年3月28日,成立淮南市东风区委员会,实行党政一元化领导。1969年3月,洛河、窑河、上窑、宫集4个人民公社划归东风区。1980年9月,东风区革委会改称为大通区人民政府。
2、经济发展
大通区资源丰富。全区有耕地4667公顷、山场400公顷、水面2667公顷,盛产水稻、小麦、油菜、水果、蔬菜和多种畜禽、水产品等;有煤炭、石灰石、石英石、陶土、轻质陶粒、珊瑚石、白云石、大理石、矿泉水等10多种资源可供开采,并且储量大,质量好,开采价值高。
建国以来,大通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尤其是中共十一届全会以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使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随着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1988年5月,市委、市政府在洛河建立淮南经济开发区,作为淮南对外开放的窗口。1990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3874万元,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6247万元。
建国初期,大通区农业生产条件十分落后,基本上是靠天收。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区人民大力兴修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经过40余年的艰苦奋斗,农业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了粮食增产增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区农村推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1990年,全区粮食种植面积达12.11万亩,总产量2.82万吨,平均亩产233公斤。畜禽饲养有大牲畜3602头,生猪9514头,家禽16.6万只;水产品总产量为1032吨;蔬菜总产量为11000吨。城乡绿化取得显著成效,全区森林覆盖率达36.6%。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建有桥177座,涵130条,闸19座,生产圩堤4处24.7公里,干渠35条55公里,中、小沟渠93条120公里;机电排灌站42座,总装机容量3657千瓦。全区旱涝保收面积达6.3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90.75%。农业机械化程度有较大提高,全区有农用汽车43辆,拖拉机3068台,各类配套农具4281台(件),农机总动力达4.21万千瓦。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全区经济的重要支柱。1990年,全区乡镇企业总产值达2.3亿元,有乡镇企业2100多个,职工1.5万人,企业固定资产值达8215万元,形成了一批年产值超百万、超千万的骨干企业。
解放初期,大通区工业除煤矿外,只有40余名个体手工业劳动者,从事补鞋、竹木、白黑铁等手工劳动,全部资金不足3000元。经过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调整,工业生产开始逐步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工业生产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区属工业、乡镇工业、街道工业、联户和个体工业,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初步形成了以建材、煤炭、轻工、化工、机械、食品等为主体的工业体系。1990年,全区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6247万元,固定资产达5300万元,职工人数7963人。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煤炭6.85万吨,水泥5.3万吨,油脂1403吨,板纸2335吨,乙炔300吨,服装48万件,砖6915万块,石灰3.7万吨。
解放以来,大通区的商业发展教平稳。随着城乡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商业逐步繁荣,初步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共存、多门类的商业服务体系。1990年,全区已有各类商业网点、饮食服务摊点756个,从业人员1830人。建有城乡农贸市场4个,总面积1.86万平方米,其中顶棚市场4个,面积4873.38平方米。全区商业零售总额3400万元。
解放前,大通区城市基础设施几乎为零。居民住房主要为篱笆草顶结构,道路狭窄,坑洼不平,没有一条象样的马路。解放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境内有淮南铁路穿境而过,连接津浦线、阜淮线,有大通、九龙岗两座火车站;206国道贯穿洛河、上窑一线;舜耕东路、九洛路、九王路、大通南路纵横交错,公共交通十分便利,全区城乡开通了电话,建成了大片居民住宅新区;沿街、沿路新建了一批商用楼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全区烟尘控制区和噪声达标区面积达2.14平方公里。
3、社会发展
建国以来,大通区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1990年,全区已有中学11所、小学42所、公办和民办幼儿园32所、区教师进修学校1所,共有校舍2325间4.65万平方米。各类学校在校学生1.1万人,教职员工643人。开办了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基本扫除了文盲。科技教育和科技普及全面开展,一批新工艺、新技术、新品种等得到广泛推广应用,科技在工农业生产中的贡献份额日益提高。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区建有文化站8座,业余体校1所,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卫生事业建康发展。全区有医疗卫生机构19个,共有医务人员892人,病床670张。主要有第一矿工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市麻疯病医院、区卫生防疫站、区妇幼保健所和洛河、上窑、窑河、宫集、淮丰5所乡镇卫生院。农村建立了三级防保网,各行政村设有卫生室。计划免疫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人口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区、镇均建立了计划生育服务站。1990年,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43‰,计划生育率为77.95%,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长。
大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但文化古迹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岁月的流逝,留存至今的已经不多。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对文物古迹采取了保护性措施,使文化遗产成为大通区旅游业的支柱。目前,属省、市文物重点保护的有:上窑古寿州窑遗址、洞山寺、窑神庙、“万人坑”、碉堡、水牢等。
上窑古寿州窑址。主要分布在上窑周围的管嘴、高窑、上窑医院住院部、余家沟、松树林和东小湾等6处。创始于南北朝的中晚期,兴盛于隋至唐的中期,衰落于唐末宋初,历经三四百年,是历史上著名的“古寿州窑”的发源地。1986年,上窑在镇北门外大山口西侧建成古寿州窑瓷器陈列馆。
洞山寺。原名大圣庙,相传始建于唐朝。寺庙位于上窑神山,农历二月十九日为洞山寺观音圣诞,会期香客潮涌,热闹非凡。洞山有八景,朱少楣《庙启》中所描述道:奇峰障日,并银杏以参天;峭壁摩天,挂仙桃而隐雾;洞里则仙人留迹,滩头则王母遗踪;桥落长虹,横悬崖而径度;岩开斗室,藏石佛以称尊。
“万人坑”。位于大通矿南,舜耕山北麓的南山脚下。据敌伪档案统计,在日寇侵占期间,被日寇残害致死的矿工约13000多人被抛进这个坑内,是日本侵华罪行的铁证。
(四)谢家集区
1、政区概况
谢家集区位于市境西南部。东北部与田家庵、潘集区接壤,东南部与长丰县为邻,西南部与寿县隔东淝河相望,西北部与八公山区相连。总面积95.88平方公里,辖赖山、施湖、唐山3个乡和望峰岗镇,5个街道办事处。1990年人口为25.85万人,以汉族为主,有回、蒙、朝鲜、满、畲、锡伯等7个少数民族5673人。区境周时为州来子国封地,春秋属吴,战国属楚。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由陈迁都寿春,改寿春为郢,区境遂为楚国京畿重地200余年。秦灭楚,置九江郡寿春县,此后历经1900多年一直为寿春县(或寿州)所领属。先后历经淮南国、淮南郡、淮南道、淮南路等阶段。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寿州分属凤台县,区境大部为凤台所辖。民国期间,区境北部属于凤台,南部属于寿县。
1949年4月,区境划入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7月,在蔡家岗市镇部分(不含郊区农村)建立淮南矿区八公山办事处,11月,改称八公山镇。农村部分为淮南区,1951年11月改为蔡家岗区。1953年5月,在八公山镇的基础上成立八公山区。1955年2月,合并八公山、蔡家岗区设八公山区。1961年10月,八公山区分置为谢家集、八公山两区。1966年9月,谢家集区改称红卫区。1972年9月恢复谢家集区称谓。
2、经济发展
区境煤矿集中,是重要的煤炭产区。从1949年开始,先后建成谢家集一、二、三矿和李郢孜一、二矿5座煤矿,其中年产百万吨的有4座,同时建成了年洗原煤百万吨的望峰岗选煤厂以及国家大型企业淮南煤矿机械厂,使区境成为淮南煤炭工业基地。所产煤炭主要是气煤、气肥煤、三分之一焦煤,具有低磷、低硫、低灰份的特点,是优质动力用煤。淮南煤矿机械厂生产的AM-50型掘进机,自1989年以来连获国家金奖;皮带机、伸缩式带式输送机、金属支柱、调度绞车、防爆电机等20多种产品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金、银奖,并被列为部、省优产品,被誉为“工业设备金刚”。
建国前夕,区境内的工业作坊仅18户,从业人员43人,年产值不足2万元,主要从事小农具和生活用品生产。1952年,区属工业有铁业社、服务社、竹器社、木器社、综合社(由补锅、补碗、磨刀剪、补鞋等工业者组成),职工234人,年产值156万元。
“文化大革命”期间,生产秩序混乱,生产效益急剧下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区属国营和集体企业生产得到发展,工业门类有炼焦、建材、铁业、服装鞋帽、民用锁、印刷、造纸、食品等,多为小型企业。
80年代中期开始,地方小煤矿纷纷兴办,很快成为区属工业的主导企业。其中陶圩二矿年产10万吨煤炭,为全市最大的乡镇煤矿。1990年,区境内有大、中、小型企业144家,拥有煤炭、机械、炼钢、电子、化工、建材、纺织、造纸、印刷、服装、食品等16个行业,职工总数5.28万人,年工业产值7.56亿元(其中煤炭销售额5.14亿元)。
区境历史上是农业产区,以种植小麦、稻谷、山芋、大豆、绿豆、油菜、花生为主,但产量不高。建国以后,随着良种的推广、耕作制度的改革、农业机具的改进、化肥的推广使用和兴修水利,粮食生产逐步提高。区境内的新河灌区和施家湖灌区,为农业丰收提供了保障。1990年,全区夏收总产量2903吨,平均亩产172公斤;秋收总产量7053吨,平均亩产321公斤。全市种植小麦16521亩,总产量2844吨;水稻10718亩,总产量5551吨;山芋3295亩,总产量809吨;大豆4923亩,总产量480吨;绿豆1843亩,总产量104吨;油菜818亩,总产量66吨;花生115亩,总产量13吨。年末,全区饲养黄牛1436头,水牛890头,鸡、鸭、鹅28096只。
全区水域总面积672万平方米,分为河流、湖泊、水库、沟塘和采煤塌陷区5种类型,为发展水产养殖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现已被利用的养殖面积482万平方米,主要鱼类有:鲢、鲤、鲫、鲶、鳊、鲂、黑鱼、银鱼、毛刀鱼等;主要虾类有:青虾、白虾、龙虾;此外还有鳖、蟹、螺、蚌等。1990年水产品总量为652.4吨,其中鱼类636.3吨,虾类8吨,蟹4吨,贝类4.1吨,另产珍珠100公斤。瓦埠湖银鱼为当地特产,远近闻名。
1990年,全区林业用地338公顷,其中有林地337.8公顷。在林地中,用材林207.3公顷,经济林130.5公顷。四旁植树62.7万棵。全区森林覆盖率为19.9%。各类林木蓄积量为5.83万立方米。
全区蔬菜共13类60个品种,二道河萝卜、马铃薯具有地方特色,引进品种有黄心乌白菜、四叶椒、燥黄瓜、青绿豆角、铁杆芹、小平头包菜等,水生种植的产品有莲茭白、水葫芦、水花生等。1990年底,全区共有6个蔬菜基地,11个蔬菜专业村,86个蔬菜生产组,4356个蔬菜生产专业户,温室445间,播种面积246公顷,年上市蔬菜2.51万吨。
谢家集区是西部城区的中心,建国以来随着工矿业的开发,逐步形成了区域商贸中心,商业服务设施配套齐全。80年代中期开发兴建的西城大市场是一个大型综合农贸市场,已加入全国市场信息服务网络,日人流量5万人次,是沿淮地区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1990年底,全区有商业网点3036个,其中个体商贩2567户,经营品种2.9万个,全年营业额2.1亿多元,全区有综合及粮食、水果、畜禽、蔬菜专业市场共12个。
3、社会发展
建国前,区境教育落后,到民国27年(1948年)底,仅有初、完小各两所,简易初级中学1所,校舍30余间,学生近300人,有教职工27人。建国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区面积的扩展,人口逐年增加,教育事业得到迅猛发展。公办、民办、厂矿办中小学遍及全区。到1990年,有公办、民办幼儿园15所,入园幼儿4335人;小学38所,在校学生26202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5%,中学20所其中职业高中3所,初中在校生11518人,高中学生2633人,教职工1550人。淮南煤矿机械制造学校1所。1985年开办成人教育中心,1987年改称电大工作站,开设新闻报道、档案法律、物资管理、业余法律等专业,至1990年已为国家培养大学专科人才139名;高等教育自学辅导中心开办于1983年,设有中文、会计、法律专业,1990年有学员600人,7年间毕业948人。
区境有大型厂矿12家,有科学研究组29个、科研所4个,各类科研人员312人。1977年以来获国家、省、市一等奖8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19项。1985年以来,各乡镇建立了农科教培训中心,望峰岗镇兴建了“永青蔬菜科技园”和“梨树园特种水产养殖基地”,施家湖乡兴建了“施家湖水产养殖基地”,用高科技发展蔬菜和水产养殖业。
建国以来,全区已形成了完整的文化网络。区内有谢家集影剧院、谢一矿电影院、李一矿电影院、煤矿机械厂电影院等10家影剧院;有科技书店、新华书店4家;有文化馆、站、室15个,藏书17.7万余册。区内文化馆活动开展广泛,先后成立“淝水书画研究会”和“炭画协会”,会员书画作品代表地区参展,多次获得国家、省、部、市级奖励,部分作品先后选送欧、美、亚一些国家展出;厂矿、乡镇歌舞团、戏剧团、曲艺团、花鼓灯深受群众欢迎。1988年以来煤海灯花艺术团先后参加了广东欢乐节和亚洲地区女子手球比赛开幕式演出,在首届安徽省花鼓灯艺术节演出中,《煤海之光》获创作、谱曲、编导、服装设计、表演5个一等奖。
全区现有综合医院13所,知名的有淮南第二矿工医院、市第四人民医院、区人民医院。此外还有各大厂矿医院10所,乡镇医院3所,各行政村卫生室26个,医疗机构遍及城乡,还有防疫站、妇幼保健站等,1990年,有医护人员1722人。
区体育事业比较发达,尤其是民族体育活动颇有特色。全区有田径、足球、航模、武术等传统项目运动队和6个集训点。1981年区女子滑冰队代表省在全国比赛中获第六名;1984年,在市第一届全运会上获团体冠军;1987年在省田径团体项目小学组竞赛中区男女队获总分第一,并获全国“雏鹰起飞奖”。1955~1990年,先后有7名运动员进入国家队,8名运动员进入省队。
区境属蔡楚故地,文物、古迹众多。先后出土青铜器、玉器、陶器等文物800余件,其中重要文物362件。1959年,发掘了蔡声侯墓葬,不仅出土了大量文物,而且为研究春秋时期蔡国的历史提供了珍贵资料。全区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个,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个。其中以翻嘴顶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黄歇墓、赖山清真寺最为著名。
翻嘴顶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望峰岗镇梨树园自然村,是市境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是境内早期人类活动的历史见证。
黄歇墓。位于赖山乡沈郢孜自然村北,为战国四君子之一的楚国名相春申君墓葬,封土高约10米,面积200余平方米。
赖山清真寺。位于赖山集村,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清康熙、乾隆、嘉庆年间数次维修,同治十二年(1873年)由族人杨岐珍募资修葺,规模扩大。民国年间也有修葺。1986年,被列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卧龙山森林公园。为新近开发的省级游览区,卧龙山风景区是清代寿州孙状元花园的组成部分。上接八公山区境内的青琅馆,景区以卧龙湖为主,山水一体,林木葱茏。主要景点有卧云窟、青石匣、响马桥、野菊坪、跑鱼窝、青桐园、八百里长山、千里坎子等。
(五)八公山区
1、政区概况
八公山区得名于八公山。相传汉淮南王刘安为寻求长生不老之药,与宾客苏非、李尚、田由、雷被、伍被、毛被、晋昌、左吴等八人(号称八公)在淮南(寿县)北山筑炉炼丹,从此,山名曰“八公山”。八公山以悠久的历史、著名的古战场和豆腐的发源地而闻名遐迩。
八公山区位于市区西部,其东、南与谢家集区、北与潘集区、西与凤台县、寿县交界,区境淮河流长11.4公里,面积92.55平方公里,辖毕家岗、新庄孜、土坝孜3个街道办事处和山王、八公山两个镇,人口15.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5万人;有回、壮、维吾尔等11个少数民族,约3000人。
八公山区历史上隶属于寿县,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后隶属凤台县。淮南解放后,1949年11月建立八公山镇。1951年11月,隶属于蔡家岗区。1953年4月,八公山镇改为区建制。1961年10月,八公山区划分为谢家集、八公山两个区。1966年9月,改为红旗区。1972年9月,改为八公山区革命委员会。1980年10月,恢复八公山区名称。
2、经济发展
八公山区资源丰富,煤炭工业是主导产业,淮南矿务局新庄孜煤矿、毕家岗煤矿、李嘴孜煤矿、孔集煤矿、水泥厂、化工厂以及市属淮南瓷器厂、肥皂厂、麻纺厂、皖淮机械厂座落在区境。1990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816万元,实现利润190万元。其中,区办工业完成1445万元(包括区办煤矿),镇办工业完成产值1371万元。是年,市矿泉饮料厂的矿泉水、矿泉汽水荣获全国轻工食品博览会银奖。
建国前后,八公山区工业主要是手工业和五匠、四坊。1952年,成立八公山石料厂,八公山区工业逐步走向集体化道路。此后相继成立了塑料厂、服装厂、机械厂、印刷厂、防水材料厂等。至1990年区办工业已初具规模,企业已发展到26个。
八公山区乡镇工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原先仅有乡办石料厂、石灰厂及砖瓦厂等,村办企业是空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富民政策,八公山区乡镇工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至1990年,全区共有镇办企业14个,其中有煤矿2座,另有水泥厂、砖瓦厂、磷肥厂、毛巾厂、饮料厂、大理石厂、漆包线厂、石料厂、酱品厂等,成为全区工业经济的中坚力量。八公山区煤炭工业发展较快。1984年,经省煤炭厅批准,沈巷乡1号井于上半年投产,年产原煤8000吨,是全市第一个地方小煤矿。下半年,沈巷乡2号井投产。12月,沈巷乡3号井破土动工。至1990年,全区共有地方小煤矿6座,年产原煤20.8万吨。其中,区办煤矿4座,年产原煤12万吨。
农业是区经济的支柱之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在农业生产上,区政府以开发性农业为主导,在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加强了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大力开展科技兴农,增加农业投入,使农村经济稳步发展。1990年,全区农业产值完成1504万元,粮食总产量4650吨,完成成片造林47公顷,水产品捕捞量172吨,饲养生猪2795头,大牲畜1589头,家禽15.5万只,蔬菜产量达2200万公斤。农民年人均收入达736元。张楼、钱湖两个蔬菜基地完成一期建设工程,“黄淮海”开发项目——孔集湾塌陷区改造工程进展顺利。1990年,全区农田冬修共投资106.8万元,累计出工35万人次,完成土石方32.3万立方米。
建国前后,八公山的商业服务业主要是个人开设的饭馆、茶馆、照相馆、理发店等。1955年,组织个体经营户走合作化道路,建立网点12个,职工320人,固定资产1.5万元。1962年发展为八公山合作中心,有商业网点18个。1984年更名为八公山商业公司。1990年,有职工206人,年销售额186万元,流动资金19.2万元,固定资产81.4万元,商业网点45个。
区内市场服务对象是广大矿工,同时辐射附近乡镇。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国营商业发挥了主渠道作用,为了确保人民生活必需品的供应,每年均组织节日、淡季市场供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私营商业发展活跃。1990年,区蔬菜公司完成蔬菜调进219万元,销售230万元,集贸市场成交额达3700万元。
区境是八公山豆腐的原产地,八公山豆腐及系列制品驰名中外。八公山豆腐洁白细腻、鲜嫩可口,烧、炸、烩、炖、煮、煎、凉拌均可,配以佐料,即可做成风味独特的“豆腐宴”,由八公山豆制品厂研制成功的葡萄糖酸内脂豆腐,为豆制品家族增添了新品种,八公山豆腐皮被列为中国豆腐文化节指定礼品。
3、社会发展
建区初期,区境仅有1所中学,在校学生520人。入学率为32%,升学率为15%;全区有小学8所,入学率为85%,升学率为32%。1990年,全区已有中学13所,在校学生8391人,入学率为93%,升学率为40%;有小学29所,在校学生15512人,入学率为95%,升学率为90%。
建区之初,八公山的科技事业十分薄弱。随着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建立健全了科技网络,群众的科技意识逐步加强。区属企业、乡镇企业、行政村已建立科技小组30个,配备专兼职人员105人,全区有科技人员500多人。同时,区政府实施的“12310”科技示范工程已取得初步成效。
建区之初,全区仅有1个文化馆作为群众文化的主管机构。文化馆工作人员经常深入生活、面向基层,创作了不少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组织演出了许多优秀文艺节目。区文化馆还经常举办各种培训班,深入厂矿、学校、农村,进行文艺辅导,培养了大批群众文化艺术人材。此外,区内各较大的厂矿电影院、文艺宣传队也积极配合市、区开展文化艺术活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八公山区文化事业有了很大发展,1987年4月,成立区文化局,机构改革后,文化局和体委合并成立文体委。区属各学校、乡镇、企事业单位每年都举办文艺演出、书画摄影展、花鼓灯和传统的民间文艺表演,极大地丰富了地区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营、集体、个体兴办的录像厅、歌舞厅、书报摊点、台球室、电子游戏室等各类文化娱乐设施遍布全区,至1990年已多达200余家。
区境位于八公山腹地,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
孙家花园。又称青琅馆,位于八公山腹地,背靠白鹗山,北依风景秀丽的古南塘,南傍波光粼粼的卧龙湖,山环翠围,浓荫蔽日,是兼得山水之胜、园林之美的清幽胜境。孙家花园内有石林一片,石林形态奇绝,棵棵石笋拔地而起,千姿百态,苍茫一片,严然如缩小的桂林山水和黄山诸峰。
石门潭。位于南塘东南。两山峭石拱卫一道山门,山门沿峭壁洞开,十分险峻。溪流从中穿行,分石聚潭,漫盖石板,引径东下。潭南侧石崖峭壁凌空,直冲云霄,上刻“石门潭”三个大字,笔迹苍劲古拙。
古南塘。位于南塘景区中心,距淮凤公路仅2公里,环塘皆山,树木葱郁;山谷奇石古木遍布,山泉点缀,野花斑斓,山溪纵流,清澈见底。古南塘方圆数百公顷,中有大塘。出东南石门潭可与各山相通,依山傍水,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是沿淮一座重要关隘,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1975年,八公山区政府建成南塘水库(又称南塘湖),面积12公顷,库容量102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200公顷。
淮南虫古生物化石。位于南塘东北1公里处。在巨大的石壁上,呈现许多弯弯曲曲、相互交错的沟痕,似蠕蠕而动的蚯蚓,这就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古老的虫类化石。经专家考证,距今已有8.5~10亿年。
乐涧套。俗称老涧套,位于南塘以西2公里。历史上,乐涧套曾是诗人骚客游玩吟对的山中胜地。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山高林密,翠色醉人。而今,它又因中外考古学家发现世界上最早的古生物化石堆积层而名扬四方。该地沉积的植物化石随手可拾,图形清晰,各具姿态。若放入水中漂洗,则图像更象淋漓的风景画。
洗云泉。位于南塘东南600米,是石门潭的源头。泉址四面环山。森林茂密,风景秀丽,虽千年古泉,但终年不枯。《水经注》记载:泉水洁,澈心肺,味甘冽,在珍珠、沁月、岚香之上。原有古建筑已废。1986年,区政府拨款重修,竖碑筑馆。
沁月泉。又名咄泉。位于洗云泉东南200米。《凤台县志》记载:“沁月泉出小石岭北口,泉底数百窦,上吐为珠沫,终年不竭,大旱不涸”。若人在泉边高喊或拍手顿足,则泉涌如注,潭上珠花翻滚四溢,声振一逝,则复归平静,潭上迹无珠花,甚是灵敏奇巧,常令游人为之手舞足蹈。
老君座。又名老君山,位于石门潭西对面。相传为老子修炼打坐之处。《水经注》载:淮水东经八公山北,山上有老子庙。今庙已废。又传老子在此修炼得道,以剪开山,留下今天的石门潭。
敬晚亭。位于老君座西60米,系老子庙原址。独笼冲。位于清真寺北700米。该地三面环山,呈盆地状,仅有西北一狭山口可出入。传说赵匡胤困南塘,刘金定救驾时将南塘大将于洪逼进独笼冲,放火烧死。至今独笼冲一带的土石仍是紫红色。
梳妆台。位于南塘东北100米。为刘金定南塘救驾,出战前梳妆之处。
岚香亭。位于茵席山北侧,石门潭西60米,系岚香泉原址。此泉岁旱不涸。现已围入水库,水枯泉出,水涨则没。
浣翠泉。位于南塘东100米,云条山北趾。水流一长沟,北注南塘。
聚星泉。又叫老泉窝,位于百家山北趾。因“泉出如聚星流”,而得名。
峰回路转。位于花山顶东坡。地势险要,居高东眺,八公山尽收眼底。因在通往孙家花园与南塘景区的转弯处而得名。
烽火台。位于南塘东600米。据传后周兵围寿州,南唐元宗调兵遣将解围,因攻不进去,只好退守南塘。设十余寨垒,形同连环,称之“十八连环寨”,寨中建有高台,每天早晚以烽火联系。故称烽火台。
清真寺。位于南塘西2公里。始建于明弘治五年(1492年),占地2000平方米,现有大殿3间,两侧有讲堂10余间,寺内有古柏与古银杏各一株。
观榴亭。位于南塘西60米。南塘四周广植石榴,近百年来逐渐形成千余亩规模。花开时节,放眼望去,似火烧天,蔚为壮观。
玉露亭。位于市矿泉饮料厂内,建于玉露泉上。木结构建筑,上盖为硫璃瓦。
八公仙阁公园。位于八公山区政府东南2公里,坐落在淮凤公路东侧,由八公山镇集资170万元于1985年兴建,占地4公顷,是省内首座最大的农民公园。主要娱乐设施有八公阁、碑亭、假山瀑布、七曲桥、园心池、碑廊、淮南王刘安雕像及八公浮雕等。
八公山公园。位于八公山区政府东南1公里,占地7公顷,原名“儿童公园”,八公山区政府于1983年兴建。主要景点有:电动飞机、火车、汽车、龙船、高缆车等。
(六)潘集区
1、政区概况
潘集区地处市境北部,淮北平原的南端,南依淮河与大通、田家庵、谢家集、八公山4区相望,东和北面与怀远毗邻,西北以茨淮新河与蒙城搭界,西枕裔沟和凤台县接壤。东西长而南北狭窄,海拔22米左右。总面积606.75平方公里,全区36万多人,其中城市人口6万人,大部分为汉族,此外,尚有回民蒙、苗、壮、朝鲜、黎等民族,人数极少。辖高皇、苏嘴、段湾、李圩、夹沟、古沟、祁集、架河、田集、贺疃10个乡及平圩、泥河、芦集、潘集4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161个行政村,843个自然村,6个居民委员会。区政府驻袁庄。
潘集区于建制前属凤台县辖,周时为州来子国封地,周景王十六年(公元前529年)吴灭州来。周敬王二十七年(公元前493年)蔡成侯自新蔡迁州来,改州来为下蔡,区境属蔡国。楚惠王灭蔡后,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由陈(今河南陈县)徙寿春(今安徽寿县)改名为郢,区境属楚。秦和汉初区境属下蔡县。东汉光武帝刘秀置平阿国,区境属平阿国辖(平阿山解放后划归怀远县辖),三国属淮南郡,后属汝阴郡,唐属汝郡(即今阜阳)宋属寿春府,元属安丰路,明属寿州,清属凤阳府,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分设凤台县与寿州分疆治理,区境属凤台县德化、仁寿二乡所辖。
潘集之名源于古老的农村集镇——潘集,因有弛名中外的潘集煤田而建区。据史料记载,元末政治腐败,战争不息,淮河两岸人烟荒芜,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注重农业,奖励垦荒,淮河流域移民逐渐增多,潘集镇就是从明朝初年移居此地的潘氏宗族所建。民国以来属淮泗道,道尹驻凤阳,北伐后属寿县专区。民国16~26年(1927~1937年)改方、保设区,区署设在潘集。抗战时期,凤台县民主政府驻潘集。民国37年(1948年)仍属凤台县所辖。1959年潘集、古沟、高皇3个县辖区划为市辖郊区,区署设高皇乡。1964年夏复并于凤台县,1972年再次划入淮南市,成立古沟区。1978年国务院一度撤销此建制。1980年11月恢复原建制,将古沟区更名为潘集区,区署由古沟迁至袁庄。
2、经济发展
潘集区地处黄淮冲积平原,年降雨量为800~1000毫米,无霜期为215天,年平均日照2277.3小时,秋冬季偏北风和西北风,夏季偏西风和西南风,春季多东风,5月底前为梅雨季节。雨量丰富,适应农作物生长。地方经济以农业为主要产业,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水稻、黄豆、山芋等,经济作物有油菜、芝麻、花生、蔬菜、薄荷、麻类。
解放前由于黄水夺淮,淮水泛滥,区境为贫瘠荒芜的不毛之地。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陆续修治了境内的淮河,疏浚了架河、泥河、黑河,整修了裔沟,开挖了尹家沟和顾高新河,修筑了古路岗、祁集、架河等总渠,兴建了古路岗、祁集、架河、龚集、汤渔湖、柳沟等中型电力排灌站和70多座小型排灌站,使全区46万多亩耕地基本上达到旱涝保收,变过去的麦豆作轮为麦稻轮作,水稻面积超过了23万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和农村改革的深入,农业生产得到了飞速的发展,1988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89亿公斤,向国家提供商品粮超过500万公斤。基本上实现了农田林网达标,林木覆盖率达10%以上。大牲畜存栏4.7万多头,生猪饲养量达7.5万头,家禽饲养量达120万只,水产品产量250多万公斤。年产商品蔬菜500多万公斤,农民人均收入488元。与此同时,乡镇企业也在蓬勃发展,1988年,全区区镇乡企业发展到7672个,从业人员3.45万人,产值达1.65亿元。
潘集区是新兴的能源工业基地,区境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总储量达25亿吨。1973年11月拉开了开发潘集煤田会战的序幕,各路煤炭建设大军云集潘集煤田参加会战。李鹏等国家领导人先后亲临现场视察,著名数学家华罗庚3次来潘集煤田考察论证。潘一矿1973年11月1日破土兴建,历时10年,于1983年12月26日移交投产,设计年产300万吨。潘二矿于1989年12月2日投产,设计年产300万吨。与之配套建设的坑口电站——平圩电厂,总装机容量240万千瓦,李鹏副总理于1985年在工地现场挥毫题词:“平圩不平常,单机甲中华”。1990年安装在平圩发电厂的我国自行制造的第一台60万千瓦发电机组已并网发电。
潘集区水陆交通十分方便,淮南淮河大桥沟通南北,淮阜铁路纵贯全境,淮河、茨淮新河水运直通南京、上海。区内公路四通八达,已建成主干柏油公路7条100余公里,80年代以来,利用煤矸石资源建矸石路451条长达751公里,实现了村村庄庄晴雨通车,极大地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流通。
潘集区物产丰富,店集的贡米,米质优良,相传清代曾为贡品;祁集湾的米虾,洁白如米粒;淮河鲤鱼远近闻名;茨淮新河盛产鳜鱼;代楼的甘蔗棵大味甜,桃李杏柿葡萄石榴各色水果,品种繁多,品质优良;芦集金文海绿豆饼享有“炒焦回软给肉不换”之誉;芦集板鸭、腐竹供不应求;高皇花炮远销省外。
3、社会发展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潘集区其它各项社会事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全区现有中学24所,小学142所,在校学生达5.6万多人,1988年被评为省级先进单位,扫盲验收基本合格。全区乡乡建起了卫生院,村村有卫生室,1988年荣获全国计划免疫抽样先进单位,文体活动形式多样,夹沟“四二○”农民文体节享誉省内外。袁庄、泥河、平圩等卫星城镇初具规模,商业网点星罗棋布。区政府所在地袁庄已经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城市,以袁庄路、田集路、泥河路、顺河路、东风路等干道构成了城市建设的基本骨架,高楼林立,城市功能齐备,基础设施配套。邮电大楼、百货商场、影剧院等一大批标志性建筑风格独特。完善的基础设施为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方便。
潘集区自成立以来,始终把支援国家重点项目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16年中,为新建厂、矿、路、桥征地5.03万亩,征地拆迁涉及13个乡镇,81个行政村,756户7422人。1984年,区政府为安置潘一矿塌陷区28个自然村、1006户农民拨款700万元,建成两层住宿楼162幢计1.12万平方米的田集新村。新村配套设施齐全,住户安居乐业。
区境文化遗迹众多,在清明古堆,芦集北幸家坟台,袁庄西北隅法门寺庙台,谢街瓦沟口,太平集小甸寺,高皇大孙岗,皆发现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说明五六千年前区境已是先民渔猎稼穑的栖息之地。泥河窑岗坝至朱疃桥一线和祁集东的赵步城,平圩附近的古潘集城、古梁城、泥河入淮处附近的古城等以及芦沟口吐川纳淮的古潘溪、古鹤滩等遗址至今可辨。区境还是吴楚之战、淝水之战古战场的一隅。
潘集区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杰出人物。三国时的周泰,明代的九门提督盛大宏,清代的陈凤楼、徐全喜等享誉乡里,声名远播。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