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刘安
刘安(公元前179~前122),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文帝八年(公元前172年),刘长被废王位,在流放途中绝食而死。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文帝把原来的淮南国一分为三分封给刘安兄弟三人,刘安以长子身份袭封为淮南王,时年16岁。
刘安好读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潜心治国安邦,著书立说。刘安爱贤若渴,礼贤下士,淮南国都寿春成了文人荟萃的文化中心。刘安和众门客著成《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淮南子》有《内篇》21篇、《外篇》33篇、《道训》2篇,20余万字。又著诗歌《淮南王赋》82篇、《群臣赋》44篇、《淮南歌诗》4篇、《淮南杂星子》19卷、《淮南万毕术》。内容涉及政治学、哲学、伦理学、史学、文学、经济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农业水利、医学养生等领域,包罗万象。这些著作集中体现了道家思想。
刘安好黄白之术,召集道士、儒士、郎中以及江湖方术之士炼丹制药,最著名的有苏非、李尚、田由、雷被、伍被、晋昌、毛被、左吴,号称“八公”,在寿春北山筑炉炼丹,偶成豆腐。刘安因之被尊为豆腐鼻祖,八公山也因此得名。
刘安的治国思想是“无为而治”,对道家思想加以改进,不循先法,不守旧章,遵循自然规律制定了一系列轻刑薄赋、鼓励生产的政策,善用人才,体恤百姓,使淮南国出现了国泰民安的景象。
尽管刘安的治国政策得到百姓的拥护,可是在那独尊儒术的时代,他所奉行的道家思想,屡遭谗言。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武帝以刘安“阴结宾客,拊循百姓,为叛逆事”等罪名派兵入淮南,刘安被迫自杀。
方简
方简(1711~1785),字汗青,号敬思,方家楼村人。自幼好读经史,雍正年间举人,乾隆五年(1740年),殿试中二甲,赐进士,后入翰林院学习3年,授翰林院庶吉士,任国史编修。
方简在京期间,与著名文人方苞相交甚厚,方苞劝他要“修其天爵,以尽人爵”,在其思想影响下,方简告假回乡,在故里教导同族子弟要读书知礼,以求安邦定国。乾隆六下江南,方简三次在庐州(合肥)迎驾,并作多首迎驾诗,后成诗集,题为《圣驾乾隆南巡恭纪十律并序》。
方简天性纯厚,正直不阿,受到户部侍郎和的排挤。一次,方简在觐谒乾隆时,乾隆发现方简的出生年月日与己相同,便脱口而出:“卿与朕同年同月同日而生,可谓兄弟矣”!方简未作承恩取宠之答,仅以一笑置之。招致和谗言,幸得同乡大臣宫兆麟及时解释,未加治罪。方简遂又告假回乡,不再出仕。乾隆五十年(1785年),方简辞世。方简曾与凤阳城内乾隆翰林蔡强合著《四书摘义》,乾隆下江南时赐给方简大批书籍,要方简好好从事教育。1954年大水,御赐之物损失,仅《周易传义大全》现存安徽省图书馆。
杨岐珍
杨岐珍(1836~1903),回族,字西园,赖山集人。幼习武功,17岁随父佐理寿州团练,次年从军。
清咸丰六年(1856年),歧珍克太平军收复六合、江浦县,清廷奖八品军功。咸丰十年收复僧道桥、菱塘,奖六品军功。接着在江南宝山县与捻军作战屡胜,奖五品军功。十一年六月又战太平军于宝山,赏戴花翎。同治元年(1862年)四月,太平军将领李秀成率军攻打宝山,他率军击退太平军。数年之间,擢升游击加参将,衔至副将。同治六年冬,捻军首领赖文光围攻江苏宝应、高邮一带,岐珍与之激战,捻军被迫退出扬州,后与扬州水、陆军联合作战,擒赖文光,清廷赏赐“裴凌阿巴图鲁”勇号。七年二月奉命赴直隶攻打捻军张宗禹,交战获胜。清光绪元年(1875年),奉命驻防保定、河间及深冀等地。十年调驻镇海。次年正月,法国兵舰炮击海口要塞招宝山,他率部与法军英勇战斗,击伤法国兵舰2艘,法国舰队司令孤拔负伤,不久身亡。同年五月回台州,赏头品顶戴。十月,补江南狼山镇总兵。十三年正月调任浙江省定海镇总兵。十八年七月升任福建水师提督。次年三月,至厦门视事。二十年正月,加尚书衔。是年中日发生甲午海战,七月奉谕渡台,驻扎台北府,统率诸军,力筹防务。不久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他奉旨于次年五月回厦门。二十九年,岐珍巡洋染疾,医治无效辞世,归葬于故籍赖山村。
陈凤楼
陈凤楼(1846~1910),字修武,夹沟乡人,早年父母双亡,幼时以乞讨为生。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投军,同治六年(1867年)在刘铭传麾下平捻,升为勇目。后随刘铭传与法军作战,因收复台湾有功,陈凤楼被封为花翎记名提督、徐州总兵,赐“克勇巴图鲁”勇号。晚年居于怀远县文昌街。卒于宣统二年(1909年),终年64岁。
廖璞纯
廖璞纯(1884~1911),原名传,廖家湾村人。幼时就读村塾,稍长,由亲戚柏文蔚介绍加入寿州强学会,以习武学文为名,秘密进行反清活动。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春,考入安庆武备练军学堂,加入同盟会,同时参与反清组织岳王会活动,结识安庆著名革命人士熊成基、范传甲等人。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十九日,参加安庆马炮营起义。起义失败后回到寿州,协助其兄廖海粟在寿州东乡发动民众,组织农会,筹备枪械,准备再起。
宣统三年(1911年)春,上海同盟会总机关命袁家声筹备武装,响应广州起义。袁派璞纯先期去淮北烈山一带动员武装起义。广州起义失败后潜回家乡。是年农历九月,张汇韬、袁家声等筹谋在寿州举事,璞纯先期被遣至城内做内应,14日夜随袁家声等率200余人占领镇署。淮上军成立,璞纯任第8营管带,率部随副司令袁家声、军统廖海粟东征。攻克蚌埠后,又奉命在小南山堵截江南提督张勋残部。此役淮上军伤亡惨重,璞纯壮烈捐躯,时年仅27岁。
民国成立后,临时大总统孙文谥以大都尉军衔。由知名文人、书法家张树侯撰文,镌石立碑于蚌埠小南山,以砺后人。
谢宝胜
谢宝胜(1846~1912),字子兰,谢家集人,幼年孤贫,曾在石头埠、寿州道观为徒。清同治七年(1868年),云游甘肃太白山,投宁夏副都统金顺部,因镇压甘陕回民起义军屡胜擢为千总。后转入马玉昆部下。同治十二年随宋庆、马玉昆攻克肃州。光绪二年(1876年),随军出征新疆,平定叛乱,连克乌鲁木齐、玛纳斯诸城堡,积功至都司。因与马玉昆政见不和,辞军职入乌城东博格达山中为道士。
光绪十五年(1889年),马玉昆任京师提督,收罗旧部,宝胜再入其帐下。光绪二十年,甲午战起,宝胜随部出山海关与日军激战数十仗,智勇出众。翌年,《马关条约》签订,宝胜愤然入京西白云观为道士。后返回凤台茅仙洞修炼二年。光绪二十六年,京师的武卫护军荣禄,请宝胜出任前路后营管带,留河南省,其部号称精锐军。后升豫北军统领。宝胜驻河南期间,纪律严明,从不骚扰百姓,累功升为副将。宣统元年(1909年)授河北镇总兵,次年改任南阳镇总兵,节度河、陕、汝军事。时值清末,社会动荡,宝胜身先士卒,常夜间步行巡防。宝胜平素善待部下,洁身自律,带兵数十年,负债上万,河南巡抚奏明其事,朝廷令司库赐给白银九千两。此时宝胜驻军怀庆府(泌阳),曾捐银重修凤台茅仙洞三仙楼(有碑)。
宣统三年(1911年),宝胜在嵩县闻武昌起义爆发,囿于愚忠,加紧战备。襄樊义军逼近南阳,宝胜仍欲孤军死守。义军攻入南阳,谢率残部退入裕州(今方城县)。民国元年(1912年)春,清帝退位诏书传到,是日半夜,宝胜开枪自杀。葬于方城东北独头镇,时年66岁。
廖少斋
廖少斋(1883~1913),本名传仪,字仲威,廖家湾村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考入安庆武备学堂,结识同学柏文蔚、常藩侯,加入同盟会,并相与擘划成立岳王会安庆分会,秘密进行反清活动。毕业后,分配到新军第九镇当排长,不久任队长。仰慕徐锡麟的为人,时相过从,颇受影响。徐刺杀安徽巡抚恩铭未遂后,少斋避嫌弃官改姓易名逃避故乡。宣统二年(1909年)受同盟会派遣去贵州工作。武昌起义后,随广西北伐军回安徽,省督孙毓钧委任其为舒(城)合(肥)寿安抚使。柏文蔚改任少斋为革命第一军独立第五团团长,民国2年(1913年)柏文蔚讨袁,少斋奉命去寿县为张汇韬、袁家声襄理军务,迎击倪嗣冲。在凤台、寿县等地与倪军相持不下,恶战20余日,后因江西、南京等地讨袁失利,大势已去,不得已同张汇韬带领廖海粟、毕少山残部退往合肥,拟联合合肥驻军,再定行止。不料,合肥驻军营长夏永伦投倪,少斋被扣留,逼其缴械投敌。少斋坚贞不屈,被夏杀害,年仅30岁。
廖海粟
廖海粟(1882~1913),原名传琪,廖家湾村人。中日甲午战争后,国渐不国。海粟深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投考安庆武备练武学堂,因廖少斋、柏文蔚的关系,参加中国同盟会所属岳王会,秘密从事反清活动。三十四年十一月十九日,参加马炮营起义失败后,回到家乡参与寿州、凤台一带革命活动,被委任寿州东乡负责人。他联络山南淮北志士,组织民众成立农会,并搜集枪械,准备起事。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张汇韬、袁家声召集王龙亭、廖海粟、岳相如等各路负责人策划响应,起兵占据寿州,成立淮上军总司令部。海粟任司令参谋兼东征军军统,率部东征,克蚌埠,伺机向五河一带发展。适江南提督张勋兵败南京,乘车经蚌埠北逃,海粟部遂在蚌埠小南山架炮,进行堵截。两军混战一夜,既明,张勋乘间逃去。此役,海粟部损失惨重。
民国元年(1912年)南北议和,淮上东征军改编为皖军第四师第七旅,海粟任团长。讨袁军兴,冯国璋驱部南下,海粟奉命率部北御冯军。在鲁口孜迎击冯军倪嗣冲部,在八公山下相持20余日。后因宁赣讨袁军失利,大势已去,被迫撤出,退兵合肥,拟联合驻肥部队再作行止。岂料廖少斋被夏永伦叛杀,海粟被迫遣散部队,团营干部潜送上海。海粟留下处理善后,避匿于临淮关小溪河亲戚处。翌年,海粟被倪嗣冲之弟倪毓侦知,捕至寿州,杀害于城隍庙内,卒年32岁。
林文瑞
林文瑞(1868~1914),怀远县人。1904年来舜耕山开矿,建井修坑,由于缺乏技术设备,日产煤仅几千斤。清宣统二年(1910年),萧县段书云、蒙城(今涡阳)牛云桥等人,集资筹建大通煤矿公司。当时有工人500多人,在大通老扒沟另打新井,年产煤2700吨左右,后因辛亥革命,矿井停办。
民国元年,文瑞等人又来大通恢复生产,因资金不足募股集资,邀请烈山煤矿段书云与之合作,段书云从烈山矿带来工人200多名,在以前开采的基础上继续开采,年产原煤达1.4万余吨,成为淮南第一座近代矿井。
文瑞辞世以后,民国4年,文瑞的胞弟林庚臣来大通煤矿组织生产,开始亦用土法开采,接着又购买地皮,铺设一条由矿场到淮河岸的窄轨小铁路,在田家庵设立煤栈,购置两艘轮船和多只拖船,由水路运往蚌埠销售。还购置了汽车、锅炉、水泵等设备,大通煤矿股份有限公司于民国7年正式开工,从此淮南煤矿开采进入了使用机器阶段。
孙元甫
孙元甫(1870~1952),名正乾,字元甫,上窑镇人,出身于一个亦农亦商之家。19岁时科举中生员,嗣后不久弃学从商,协助其父经营酱园。津浦铁路通车后,蚌埠商业日渐发达,元甫在蚌埠设两处孙和泰酱园分店。其中设在大马路西大园的酱园有一千多口酱缸,制作的酱菜、酱油品质优良,享誉淮上。接着又在上窑镇西大洼建一座酒坊,酿造的孙和泰大曲酒质地优良,畅销淮河两岸。元甫又进一步与酿酒师研讨,以大曲酒为酒基,配以名贵中药材,酿成健身补酒孙和泰老虎油酒。酒液红亮,挂杯如油,醇香扑鼻。民国19年(1930年),元甫携老虎油酒参加南洋劝业赛会,一举获得“金边奖”,老虎油酒从此名声大振,元甫成为怀远与蚌埠工商界巨子。民国25年任蚌埠商民协会会长。民国26年,抗战爆发,蚌埠、淮南相继沦陷。元甫带领全家老小逃亡到湖南乾城县所里镇,以做豆芽维生。原蚌埠商界同仁两度去信,劝他回蚌埠主持商会,但元甫拒绝去俯首日寇,充当汉奸。直到日本投降,他才携全家返回上窑。
民国35年,元甫到蚌埠恢复了孙和泰酱园。同年9月,蚌埠酱园业公会成立,推举元甫为会长。次年,元甫出任国民大会代表。蚌埠解放后,元甫于1949年8月在镇反运动中被捕入狱。1951年因病保外就医,1952年2月病逝。
洪捷三
洪捷三(1911~1957),原名洪忠义,号捷三,凤台县人,回族。民国8年(1919年)读私塾,民国15~25年随其父洪德昌在凤台县清真寺学习阿拉伯文和中医知识。民国26年到田家庵落户,开设“捷三牛皮号”货栈经营牛皮,民国34~38年,任田家庵华成烟厂经理。
1950年,抗美援朝运动中捷三积极组织生产,带头捐献钱物支援前线,并送长子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0~1954年先后担任淮南市烈军属生产组经理和烈军属联合生产组经理。在“三反”、“五反”运动中被评为积极分子。1953~1957年创办国营制带厂,并担任经理。1953年当选为市工商联委员、少数民族代表和军属代表。1953年2月在市第五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当选为协商委员会委员。1954年在抗洪救灾中组织得力,奋勇抢险,被市政府授予“特等防汛模范”。1955年3月,当选为淮南市第一届人民委员会委员,为民做了许多实事。
捷三为人耿直,乐善好施,医病救人。新中国成立后,捷三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对党的统战工作、民族团结做出积极努力。1957年2月14日病逝,全市各界人士为之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
程士范
程士范(1892~1960),字敷模,安徽绩溪县人。北洋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毕业后留校任教。后曾在两所中专学校任教务主任、校长。民国14年(1925年)以后,先后到河南六河沟、安徽港口煤矿、上海宝山海塘工程处任工程师。民国17年擢升为江苏省建设厅荐任技正。
民国18年,士范被聘为安徽省建设厅技正,他不顾跋涉之苦,多次往来于淮南、裕溪口一带,深入调查研究地形、地质及物产等,为后来建设淮南铁路准备了大量资料。不久,到杭州兴建自来水厂。民国23年,士范任上海邮政储金汇业总局副局长。同年6月,士范放弃邮政局长的优厚待遇,接受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任命出任淮南铁路建设总工程师之职。士范不畏艰难险阻,在江淮之间,踏遍荒岗僻野,经过十余次实地勘察,终将淮南铁路线勘定。在铁路修筑中,他大胆创新,精打细算,淮南铁路建成时每公里造价仅2.8万元(银元),比预算每公里节约1.2万元,是当时世界上造价最低、建筑速度最快的铁路之一,实现了自己要在中国版图上划一条线的夙愿。民国25年秋,淮南铁路竣工典礼时,许多国家派员参加,国外报刊发文称赞。
淮南铁路建成后,淮南铁路局和淮南煤矿局合并为“淮南矿路股份有限公司”,士范任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抗日战争爆发后,淮南沦陷,他辗转于汉口、贵州、上海。在上海和石原皋一起积极参加共产党的秘密活动,掩护地下党工作。民国35年(1946年)出任芜湖明远电厂总经理,他的住地成了地下党的联络站。他动员自己的两个儿子和堂弟参加了新四军,还亲自参加过营救石原皋出狱行动,并掩护方向明、吴文瑞、沈君常等党的干部。解放军百万雄狮渡江前夕,他的住处又成了共产党进行统战和配合大军行动的秘密活动场所之一。
士范一生著述颇多,著有《皖省轻便铁路刍议》,编有《淮南煤矿六周年纪念专刊》,系统总结了建设淮南铁路的经验。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皖北行署顾问,安徽省人民政府委员,省工业厅厅长,省参事室主任;并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省政协副主席,省科普、科联主席。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60年10月2日逝世,终年68岁。1978年平反恢复名誉。
廖梓英
廖梓英(1889~1961),廖家湾村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考入安庆武备练军学堂,毕业后分配任新军步兵正目。光绪三十四年加入同盟会,随熊成基等参加安庆马炮营起义。失败后,回故乡协助廖海粟在寿州东乡发动民众,组织农会,准备再起。
宣统三年(1911年)三月参加广州起义,失败后潜返安徽,参加寿州武装暴动。光复寿州后,建立淮上革命军,梓英任第十三营营长。继而随淮上军东征,在蚌埠小南山截击张勋。民国元年(1912年),淮上东征军改编为皖军第四师第七旅,梓英任十四团二营营长。民国7年参加北伐,任浙军总司令部副官。民国10年奉同盟会上海总部令,到安庆创办《建设日报》,宣传民主思想。民国13年,召集淮上军旧部,成立“讨马(马连甲)人民自治军”,攻寿州未成,退至河南,被收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第十五旅,梓英任团长。民国16年改编为第三十三军第一师,擢升旅长。北伐胜利后,一师缩编为十三旅,梓英任副旅长。民国18年5月起,历任安庆、蚌埠等地警察局长,曾营救廖多芬等20多名凤阳中共学生党员,为此梓英被捕,解送南京政府军法处。幸蒙邵力子、戴季陶营救,方获开释。
民国19年后,梓英历任国民政府上海社会局警务督导、南京下关水上警察大队大队长、太湖水上警察大队大队长,在任期间曾多次掩护过中共党员柯庆施。抗日战争爆发后,梓英回家乡帮助常恒芳开展安徽民众抗日总动员工作。民国28年任涡阳县县长,期间,多次同新四军四师彭雪枫司令员共商抗日大计,为彭部购买军粮,安置伤员,修配枪械。民国29年4月因拒绝进攻新四军根据地而称病辞职,8月任亳县县长,次年7月调任太和县县长。
民国31年,梓英调任国民政府皖南休宁专署行政督察专员,兼分区保安司令。民国35年8月改任宿县第四行政专员公署专员,兼分区保安司令。民国37年10月任安徽田粮处处长,12月,拒绝安徽省府过江电令,留驻合肥查封银行迎接解放。次年2月20日,梓英派员去梁园迎接解放军进城3月,中共中央华东局送梓英回安徽工作。
1957年,梓英任安徽省文史馆馆员、淮南市第一届政协委员。1961年病逝。
邵坤元
邵坤元(1906~1964),江苏无锡人。少时务农,青年时期为洋行在乡村收集苏绣出口,后在无锡城里成立协新花边公司,又在常熟、溧阳开辟分号,在上海设有办事处。民国30年(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外销中断。接着与张润贤在常州横林合股办鸿泰面粉厂,坤元任厂长,面粉厂生产兴隆。后因张背信弃义,鲸吞大部盈利,坤元于民国32年愤然离去。
民国34年冬,坤元受聘淮南煤矿局筹建淮南面粉厂,任麦务课长。民国37年初,坤元的长子邵志康在田家庵经一路租房开办建成米厂,采用英国产柴油机做动力,从无锡招来10名熟练工人,此为淮南第一家机器碾米厂。是年7月,坤元辞职同儿子共同经营米厂,日产5000余公斤。当地土舂米无法与机制米抗衡,邵家米厂在田家庵米市独占鳌头。又充分利用资金收购农产品,为苏南不少粮行、企业代购原料,火车直运江南。当时大宗粮食买卖几乎全由邵家承揽,坤元成为商界瞩目人物。是年11月因时局动荡的建成米厂关门。
1949年1月18日,淮南解放。21日,建成米厂带头恢复生产。解放后,人民政府对民族工商业采取保护、扶持政策,1949年5月首先给建成米厂装接动力电线,扩大生产,年底,建成米厂开始油脂加工,为淮南第一家油脂加工企业,1950年在田家庵淮河西路购地盖房作厂址,1951年底又扩大了厂房,正式成立建成油厂。1950年坤元和寿县合作总社合资兴办寿县第一家米厂——建华米厂。
1952年“五反”运动,坤元诚恳接受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改善经营,盈利增加。市政府召开商民大会,对坤元进行表扬。1952年全省油厂开展生产竞赛,建成油厂出油率达14.65%,居全省第一,年产油量达400多吨。
1955年11月,坤元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全市第一个实行公私合营。时有私人资产2.7万元,职工40余人,是淮南较大私营企业。市政府任命坤元为公私合营建成油厂技师。为扩大再生产,坤元说服家人,把妻子、儿媳的黄金首饰30多两作投资,并且不留一间私人住宅。政府多次动员他收回资金,均被婉言谢绝。建成油厂合营后,生产发展得更快,在省内第一家试制成功用冷榨豆饼做豆腐,受到市政府、省油脂公司的嘉奖。建成油厂出油率始终居全省第一,1956年得到轻工部的嘉奖。同年,坤元被评为省劳动模范。
1958年全民炼钢,市政府调坤元参加筹建东风钢铁厂,任东风钢铁厂修配厂厂长。1962年东风钢铁厂下马,调回淮南油厂,任副厂长。坤元曾任市政府一至五届委员,市工商联第四届、第五届常委,省工商联第三届执行委员会委员。1964年7月病逝,安葬在无锡太湖公墓。
林公俭
林公俭(1940~1965),上窑镇马岗村人。父母流徙途中,生公俭于定远县三里岗,幼时备尝艰辛。淮南解放后,公俭随父母回到上窑。1958年,公俭入上窑缸厂工作,在生产中掌握了制坯、烧成、配釉等工艺。1959年8月加入中国共青团,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获得市工业团总支、市工交系统命名的荣誉称号。公俭虚心好学、刻苦钻研技术,针对落后的传统制釉工艺,大胆提出革新方案。经过反复摸索、试制,公俭掌握了找釉、凿釉、配釉等一整套生产技术,采用新工艺后,工效提高一倍。
1965年5月26日,公俭正在担水制釉,忽然发现小山坡上一辆满载陶土的马车向几名玩耍的儿童直冲而下。见此情景,公俭扔下水桶,迎着马车冲去,用尽全力把辕马摔倒。孩子们得救了,公俭却被另外两匹马绊倒,胸腹部遭马踏车轧,倒在了血泊中。虽经多方抢救,终因伤势过重,不幸献出了生命。
公俭牺牲后,被中央二轻政治部追认为模范职工;中共淮南市委追认公俭为模范共产党员。
谢家荣
谢家荣(1898~1966),字季骅,上海人。早年毕业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获地质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北京地质调查所技正、代理所长,清华、北大等校教授、系主任,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矿产勘测处处长。
民国35年(1946年),淮南煤矿恢复生产不久,淮南矿路公司邀请家荣到上海,研究勘探舜耕山与上窑山间盆地的煤藏问题。回到南京后,家荣在中国地质图上看到,舜耕山西北的八公山山坡上有位于煤田下部,倾向东北的奥陶纪石灰岩的记录,由此想到八公山和舜耕山形成的弧形构造所面向的大平原,应该都有煤层的存在。是年6月中旬,家荣带着地质工程师燕树檀和地形测量工程师颜轸,到八公山现场调查,不但证实了地图上的奥陶纪石灰岩层的存在,还在奥陶纪岩层上部找到更接近煤层的齐整而长达6公里的乌拉统石灰岩层,并发现大量的纺缍虫等化石,说明八公山的地层年代和地质构造与舜耕山相同。于是进一步对这个地区进行详测,并把化石样本带回南京作进一步比较和鉴定。9月底,钻探处派燕树檀为钻探队长,煤矿局派柴登榜工程师参加,按照家荣指定的地点,在新庄孜打了第一个钻孔,开钻仅一个星期,就在冲积层下19米深处探得厚达3.9米的煤层。家荣综合地质资料,又进一步推断有一个大淮南煤田存在,舜耕山、八公山煤田仅是它的南翼,其北翼应该到明龙山,东翼到上窑、武店诸山。这一推断于建国后经过钻探得到证实,七八十年代已进行了大规模开采。淮南煤田,是由中国地质学家第一次发现的重要大煤田,这一发现对淮南煤田的开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家荣还发现凤台磷矿、南京栖霞山铅锌矿等。建国后历任地质部总工程师、中科院地学部委员,著作甚丰,晚年著有《中国矿产学》。
郭章清
郭章清(1944~1968),湖北监利县人。幼时家境贫苦,上学努力,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1961年章清17岁时担任生产队副队长,后任队长兼民兵排长,196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65年12月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徽省公安总队淮南市中队服役。章清入伍后,虚心好学,勤奋向上。“文化大革命”期间,章清不顾外界干扰,严格要求自己,模范遵守部队纪律。1966年冬,连队修建营房,章清连续五六个昼夜到七八里远的地方拉炉灰,以备建筑营房之用。1967年支援农业生产,章清拣重活、脏活干。同年冬天的一个夜晚,清站完凌晨2点至4点岗后,顾不上疲倦,清扫岗哨道路的积雪直到天亮。
1968年3月16日傍晚,章清在田家庵区陈洞路(今陈家岗路)旁看布告时,身后一阵急促的汽车鸣笛声惊动了他,章清回头看到公路中间站着一个小女孩,眼看就要被汽车撞倒,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郭章清飞身冲上去,用尽全力将小女孩推向路边,小女孩得救了,章清却被汽车撞出18米之外,身受重伤,经医院抢救无效,于3月27日牺牲。
郭章清牺牲后,淮南市革命委员会和安徽省革命委员会、中共安徽省军区委员会分别作出“向郭章清同志学习”的决定。同时,省军区党委追认章清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1968年11月省革命委员会、省军区授予章清“革命烈士”称号,追记一等功。遇救的小女孩王萍,为表示永远继承郭章清的崇高品质,改名为王继郭。
毕仲翰
毕仲翰(1897~1971),原名汝藩,又名西,寿县人。光绪三十年(1904年)起,在安庆尚志、寿州芍西学堂读书。宣统二年(1910年)后,在芜湖公学、上海青年会中学、南京海军雷电(无线电)学校就读。民国7年(1918年)入日本东亚高等预备学校学习。民国11年回国,留驻上海筹划留欧活动,并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留欧未成,先后任芜湖公立职业学校教员,安徽省立工业学校校长,皖北凤阳省第五师范、芜湖新民中学教员,寿县中学校长和省立寿县六职学校校长。民国16年,集体加入中国国民党,后任省立女中校长。民国23年春,回寿县奔丧,因共产党嫌疑被捕入狱,后经多方作保,方得释放。民国24~26年,留学英国,为伦敦大学电讯学部研究生,获马可尼无线电工程学院硕士学位后回国。民国27年起在省立阜阳中学任教,次年因战乱随校流亡湖南,从事流亡学生教育。民国30~36年,兼任重庆国立工专、重庆大学及重庆兵工学院教授。
抗战胜利后,应安徽政教界元老常恒芳之请,回乡办学。民国35年,省教育厅在蚌埠黄庄组建省立蚌埠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仲翰为首任校长。次年,学校升格为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仲翰提出,蚌埠系商业城市,对发展工科有诸多制约,建议将校址迁至淮南矿区。是年夏,经省批准,在淮南矿路公司的支持下,学校于暑假期间迁至淮南洞山。迁校初期,条件简陋,延聘师资非常困难,仲翰不辞辛苦,亲往南京请来十多位著名教授,形成了强大的师资队伍。至1949年淮南解放时,学校已初具规模,成为安徽省唯一的工科高校。
仲翰为人耿直,治校严谨,注重教学质量,奉行教、学、做合一。在主持教学工作中,除担任讲授课程外,在教育建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诸方面悉心过问,师生遇到生活困难,则慷慨相助,对进步学生倍加爱护,深受学生爱戴。
建国后,1949~1951年,仲翰任江南大学教授、教务长,1951年任苏南工业专科学校副校长。1956年任西安动力学院副院长,并作为学院代表参加了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的全国高等院校调整座谈会。1959年调任上海交通大学机电系主任,并加入九三学社。
1959年9月,仲翰被以“反革命”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监外执行,在原籍农村被监督劳动。1962年回上海,生活极度困难,“文化大革命”中又深受折磨,身患肺癌,于1971年6月含冤逝世。1986年6月,寿县人民法院撤销了原刑事判决,为仲翰冤案昭雪,上海交通大学也为其恢复了名誉。
酆绪然
酆绪然(1926~1972),山东曲阜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为地主帮工,稍长,赴东北谋生。民国32年(1943年)冬来大通煤矿,为一普通井下采煤工人。
淮南矿区解放后,绪然干劲倍增,班班超额完成生产任务。1950年大通煤矿进行技术改革,试验急倾斜煤层台阶式采煤法,他积极参与,在实验中摸索经验,提出把10米小台阶改为20米大台阶,出煤效率提高一倍,创造了日采72米,计145吨的全国采煤新纪录,随后仍不断创造新纪录。1950年9月赴京参加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国庆大会,1951年赴京参加观礼,两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52年4月,绪然参加中国工会代表团,到波兰出席“五一”国际劳动节观礼,并在莫斯科参加了列宁墓、列宁博物馆、斯大林博物馆的劳动建设。
由于少时未上过学,绪然深感文化的的重要,积极参加工人业余学校学习。1954年,被送至泰安速成中学学习,1957年到北京煤矿干校学习。1958年在北京矿业学院采煤系学习,4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所做的90万吨矿井的毕业设计,得到专家好评。毕业后,回矿任技术员,热心技术改革,1963年,绪然试验成功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1971年11月,为支援新区建设调大屯煤矿工作,在建井过程中,绪然提出了许多革新意见,加快了工程进度。
1972年6月,绪然病逝于上海,终年46岁。
倪荣仙
倪荣仙(1896~1976),名伟光,字炳麟,号荣仙,浑号小郎(狼),大通区倪家瓦房人。民国14年(1925年)毕业于安庆省立师范学堂,次年投军任国民革命军三十三军连长、营副等职。民国20年任寿凤怀定四县联防团团长,民国22年所部改编为安徽省保安二团,荣仙任团长。民国26年,保安二团被编入国民政府军某部第一师,奉命调往上海参加昆山战役,伤亡惨重,后又在蚌埠淮河北岸阻击日军。是年4月,荣仙辞去团长之职,8月举家迁至六安。民国28年任安徽省政府参议、省情报部副部长、省动委会委员等职。后因与省主席李品仙有隙而被冷落。此间,倪荣仙研读中医典籍,组织新生剧团、开新生饭店。抗日战争胜利后,到蚌埠经营荣孚公司,在大通经营酱园、澡堂等。后任淮南煤矿顾问、董事。民国36年(1947年)任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筹委会委员和建校委员会主任。淮南解放前夕,在中国共产党政策的感召下,荣仙联络淮南上层人士,向解放区提供情报,配合工人护矿队阻止国民党军队溃逃前的大破坏。
建国初,倪荣仙因私藏枪支等原因被收审。1950年出走香港,1953年去台湾定居。先后在煤矿、医院等部门任职。1976年病逝于台北荣民医院。王德滋
王德滋(1896~1977),字润琴,河北怀来人。民国12年(1923年)毕业于北洋大学采矿系,任南开大学助教。民国24年10月,应大通煤矿股份有限公司经理朱用和之聘,来淮南负责建井工程。民国26年,主持设计并建成大通煤矿一、二号井,两井垂深均为180米,日产能力均为500~600吨。民国27年淮南沦陷后,王德滋出任过短期的贵阳筑东煤矿筹备处主任。民国35年4月,由国民政府派到淮南煤矿局任局长。德滋事业心强,知人善任,任用善管理精业务的张光正为大通矿矿长,胡师童为矿务处副处长,紧抓工程进度。由于沦陷时期日本人的掠夺性开采,大通一、二号井实际日产煤量只有200多吨。为提高矿井出煤,德滋亲自带领矿长和技术人员,每天连续在井下工作16个小时。不到3个月时间,日产量即超过1000吨。民国35年,德滋主持设计大通煤矿三号井的延深扩建工程,计划迅速把三号井打到-330米水平,再延深至-420米、-510米水平。在施工中,德滋对每一个环节都亲自过问,他与胡师童、于公纯等一起研究,自行设计制造安装井架、井楼和井筒设备。到民国37年10月全部建成投产,前后仅两年多时间。该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日产3000吨,最高年产量达120余万吨。这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和安装的第一个具有40年代水平的竖井,而且一次建成投产,对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德滋在煤矿生产管理和技术方面颇有建树,在任期间主持制定了《工人管理规则》、《工人抚恤规则》、《煤焦管理规则》、《工房管理规则》等,使企业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并亲自撰写了《淮南煤矿概况》,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淮南煤矿的形成、开发和发展。
建国后,德滋曾任国家煤炭工业部基本建设司副司长,煤炭部北京科学院院长,第一届、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民盟第二届中央委员,民盟第三届中央常委。1977年3月逝世于北京。
廖运升
廖运升(1901~1981),廖家湾村人。民国14年(1925年)弃学从戎,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四期,次年10月毕业后留校,任第六期学生团连副,12月调任北伐军总司令部宪兵三团一连中尉排长。后投柏文蔚部三十三军,任政治部上尉干事、副营长、营长,参与北伐战争。民国17年10月任方振武部四十一军军部少校参谋。次年参加鲍刚(四十一军军长)在芜湖发动的反蒋兵变,失败后逃亡上海。
民国21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十五师独立旅中校参谋主任。抗战开始,调任安徽保安第八团团长,率领皖中及家乡二千子弟兵,在皖中、皖南一带抗击日本侵略军。民国32年4月,调任安徽省保安司令部参谋主任。是年9月擢升皖南行署少将警保处处长兼皖南防空副司令。
民国30年11月,调任汤恩伯部第八纵队少将司令,后改编为一一七师师长,在皖北地区,抵抗日本侵略军。民国34年冬,奉命开赴徐州接受日本侵略军投降。次年4月,一一七师整编为五十七师一一七旅,负责徐州机场守备。民国36年后历任整编五十七师副师长,国防部部员第一纵队副司令。
1949年初,与中共地下党取得联系。4月,随军撤往江南。过江后,为皖南地下党所领导的游击队输送两部电台。同年5月4日,在浙东游击队的帮助下率部于义乌起义。
建国后,廖任南京市建设委员会秘书长和工务局房产管理局局长,1959年后历任民革江苏省委副主委、民革南京市主委、南京市人大副主任、南京市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委员、全国人大代表等职。1981年8月病逝。
陈之耕
陈之耕(1964~1984),洛河镇人。出身农民家庭,毕业于淮南第十一中学。在中学读书时,成绩优良,并担任班长及团支部书记之职,两次被评为优秀团员和学校积极分子。
1984年1月,之耕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某部一团七连的一名机枪手。军事训练时,从难从严高标准要求自己,在部队军事考核中成绩优秀,两次受到上级嘉奖。部队开赴对越防御作战前线命令下达后,之耕就向连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为适应山地作战,每天坚持负重训练。1984年12月24日,进攻116阵地前沿无名高地的战斗打响,之耕担负掩护战友出击的任务,他用准确密集的火力压制了敌军的进攻势头,和战友们一起打退了敌人的多次反扑。战斗中,炮弹两次在他身后落下爆炸,之耕壮烈牺牲,牺牲时手中紧握的机枪还指向敌人阵地。之耕牺牲后被授予一等功,并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刘金虎
刘金虎(1965~1985),八公山区人。出生于煤矿工人家庭,1982年毕业于李嘴孜矿中学。1983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某部一团九连战士。入伍后,苦练军事技术,在各种险难条件下锤炼自己。担任班长后,更是以身作则,全班战士在其带动下,在军事技术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被连队评为“尖子班”。
1984年9月,部队奉命开赴对越防御作战前线,九连进入前沿阵地负责坚守130、129高地北侧的无名高地,金虎班担负运送弹药、物资的任务。金虎带领全班战士冒着枪林弹雨、踏着泥泞陡峭的山间小道,连续8个晚上向13个高地运送大量物资,有力地保证了作战部队的需要。12月21日,金虎奉命进入116高地。
1985年1月初,在战地火线,金虎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5日,金虎接受任务后率领突击组从左侧直插敌军2号高地,在距高地100米的半山腰,遭到越军82炮的疯狂轰击,金虎冲在最前面,向敌军工事一连投进几枚手榴弹,将敌人的火力点消灭。随后继续带领战友向高地强攻,炸毁敌人两处隐蔽所,毙敌4名。就在他向排长报告情况时,不幸被敌军炮弹击中头部,壮烈牺牲。
金虎在战斗中共毙敌10名,缴获无后座力炮、机枪各一件,荣立一等功。
刘俭
刘俭(1926~1986),河北省献县人,民国28年(1939年)参加革命,民国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区委书记、县委宣传部长、芜湖日报社社长、芜湖市劳动局长、安徽省私营工业管理局副局长、安徽磷肥厂厂长,淮南矿务局副局长、淮南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兼计划委员会主任,中共淮南市委副书记、淮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等职。
抗日战争时期,刘俭在华北敌后战场坚持武装斗争,英勇作战,光荣负伤。解放战争时期,从事党的军事宣传、新闻工作。民国37年南下,从事人民政权建设。建国后,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他积极热忱地投入城市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并刻苦学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知识,在第二个五年计划刚开始,淮南煤矿处于大发展的时刻,组织指挥了淮南煤矿老区的改造、扩建。进入70年代,领导开发淮南煤矿新区,在条件十分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怀着强烈的革命事业心,以大无畏的精神,克服困难,艰苦创业,为在特厚流沙层下建设特大型矿井闯出了新路子,为淮南煤矿新区建设奠定了基础。后在邯邢煤炭基地建设中,又作出了新的建树。
刘俭始终坚持党性原则,实事求是,作风正派,联系群众,尊重人才,平易近人,受到人民群众的尊敬。1986年1月19日病逝,终年60岁。
廖运泽
廖运泽(1903~1987),字汇川,廖家湾村人。民国12年(1923年)在安庆工职学校读书时,积极参加反对北洋军阀的爱国学生运动,遭到当局通缉,被迫离校。次年进入黄埔军校,加入中国国民党。东征后,任黄埔军校潮州分校二、三期学生总队教育副官、队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5年7月,潮州分校解散,调任黄埔武汉分校第五期政治大队第四队队长,不久,改调北伐军叶挺部二十四师七十二团任副团长。次年5月,在武汉纸坊反击夏斗寅叛变战斗中受伤。7月伤愈归队,代行七十二团团长职务,并参加了举世闻名的“八一”南昌起义。民国17年(1928年)1月,受中共安徽省临委负责人尹宽所派,同中共党员孙一中、许光达、廖运周等在寿州帮助柏文蔚筹办三十三军学兵团,并秘密建立中共地下党组织,进行兵运工作。后因身份暴露,逃离寿州后与党组织失去联系。
抗日战争爆发前,运泽在国民政府中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副师长等职。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在华南衡阳抗日干部训练班任副总大队长。民国29年后,历任十四师师长、骑兵第二军军长,率部在豫东、皖北等地抗击日本侵略军。民国34年日本投降,奉命率部到徐州、济南受降。民国35年后,先后出任国民革命军九十六军军长、二十集团军副总司令、陆军总部高参、第八绥靖区中将副司令等职。1949年与中共地下党组织取得联系,酝酿率部起义未遂,被迫出走香港。居港期间,在中共华南局地下组织领导下,与侯镜如一起,发动国民党军三一八师起义。
1952年夏,运泽回到北京。1958年在南京工作期间,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先后担任民革江苏省委员会副秘书长、副主委和民革中央委员,并担任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参事室参事,省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副主席,省人大代表、省人大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南京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等职。
1987年9月病逝于南京,终年85岁。廖传枢
廖传枢(1910~1987年),廖家湾村人。民国17年(1928年)春,考取黄埔军校第六期炮科,翌年11月毕业,分配到国民政府江宁要塞司令部任少尉服务员,不久升任守备营中尉排长。民国20年调任杭州炮兵四团观通排排长。民国22年任国民党第二师炮兵营长、连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北上滹沱河抗日。忻口战役时,因指挥炮击日本侵略军坦克,支援步兵反击有功,受嘉奖。民国27年2月在台儿庄同日本侵略军奋战50昼夜,战后升任中校作战参谋,同年7月参加武汉会战。次年8月,赴湘北新镇、汨罗江边阻击日军。民国30年日本侵略军入侵越南,传枢随部开往广西、云南中越边境警戒,其间,任二师参谋长,二十五师六团团长。民国34年3月调任五十二军副参谋长,协助军长赵公武率部入越南接受日本侵略军投降。尔后,乘美国军舰开往东北,擢升五十二军少将参谋长,兼任营口市市长。
民国37年12月,传枢任国民政府第十五军参谋长。次年10月,退至四川成都附近,策划军部于12月24日通电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武汉市政协常委、市参事室参事、市民革顾问、黄埔军校同学会武汉分会理事、联络组长。1987年3月16日病逝。
廖宜民廖宜民(1909~1988),谱名多芬,廖家湾村人。民国12年(1923年)1月,进入寿县学兵团学习,学兵团解散后,随廖运周、许光达等人秘密参加廖家湾中共地下党组织活动,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3年4月17日因参加学生运动被捕判刑,翌年6月被释放。
宜民回到家乡后,与中共党组织接上关系,在廖家湾小学任教。其间,接受党组织派遣到寿州中学指导学生运动,还为来此地闹革命的杜平部募捐寒衣,传送党的文件等。
民国22年春,宜民被安排在抗日救国军总部做宣传工作,后被派去管理抗日学生的生活。民国24年1月,在阎锡山部独立四十六旅某团任军需。民国27年任团军需主任、师部兵站站长。
民国28年(1939年),宜民脱离师部,与中共地下党员在河南发动民众,组织抗日武装,被师长吴绍周逮捕,经廖运周保释并介绍到河南第二专员公署任会计主任兼第三纵队司令部军需主任。
民国31年春,宜民任一一○师师部副官主任。民国34年日本侵略军投降,宜民看到内战即将爆发,一度离开部队回乡。翌年回廖运周师部,代表廖运周向中共中央中原局薄一波首长表达了回到党的怀抱的迫切愿望。随后中原局派员进入师部工作,成立中共地下党委,廖运周任书记,宜民为党委成员,负责师内联络及情报工作。家中成为中共党组织收藏文件、武器,秘密开会的地点,宜民妻闪晓云忠实可靠,常为党组织“把风”。民国37年11月廖运周率部起义时,宜民负责指挥师直单位行动。同年12月24日,受到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来电嘉奖。
1949年廖运周部正式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四军四十二师,宜民任师参谋处处长,后调军部任设计、运输科科长。随军渡江转战江西、广东、广西、云南等省。空军司令部成立后,调任空军后勤部运输科长。1958年转业到南京,任南京市公共运输总公司经理。1988年5月病逝。
潘效安
潘效安(1903~1988),安徽无为县人。民国26年(1937年)秋参加南陵农民抗敌协会,开始从事革命活动。民国2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南陵县桂镇乡党支部书记、四区区委书记、无为县二区区委书记兼区长、苏皖边区政府民政科长。民国35年6月后,任黄河大队中队长兼指导员、南下干部大队政治指导员。1949年1月后,历任和县县长、中共巢湖地委秘书长、无为县县长、中共安徽省委统战部秘书长、安徽省人委副秘书长。1965年调淮南工作,先后任中共淮南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政协副主席、市委顾问。调淮南工作后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在运动中受到迫害,但他仍坚持党的信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他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身体状况极差的情况下,仍然关心党和国家大事,关心淮南的两个文明建设,特别是关心青少年的教育和成长,积极向市委、市政府献计献策,为淮南的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及文化教育等事业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效安1983年10月离休。1988年12月12日在淮南逝世,终年85岁。遗作有《笑安诗记》。
李荣宝
李荣宝(1890~1990),上海市人。15岁进英商祥生船厂学徒,参加工人培训班,刻苦攻读电力、电工专业书籍,自学成才。
民国19年(1930年)起,历任浙江长兴煤矿自备电厂厂长、上海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机电工程师、无锡申新发电厂主管工程师等职。日本投降后,民国35年1月3月奉命接管淮南煤矿自备电厂,任接收主任。是年4月6日任正工程师兼电务课长,1949年1~3月代理厂长。
民国37年,淮海战役日益激烈,淮南电厂职员多数离去,荣宝受命于危难之际。当时,国民党部队刘汝明部一个排的兵力驻扎在电厂厂房顶上。荣宝向九龙岗警察总所写了要求领枪护厂的报告,领来了枪支弹药,武装工人护厂队,驻厂国民党部队迫于人民解放军兵临城下和护厂队的威势,于1月17日下午逃离电厂,次日凌晨淮南解放。
淮南解放后,1949年3月,荣宝出任淮南电厂第一任厂长,为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不合理制度,实现工厂管理民主化,积极吸收工人、技术人员参加民主管理工厂。1950年5月10日成立了工厂管理委员会,厂内的生产、生活等重大事情,都由工管会讨论决定并监督实施,激发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尽管设备年久失修,耗煤耗电量大,但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原煤消耗量由解放前的2017克/千瓦时降至1919克/千瓦时,设备事故大大减少。
1950年9月,荣宝调任淮南矿务局机电工程师。1964年4月至1985年2月任淮北矿务局副总工程师。1981年10月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级工程师”证书。1985年3月退休,1990年5月2日病逝于上海,享年100岁。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