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淮南地区道教传入最早。西汉景帝年间,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相继来到寿州三峰山(今凤台茅仙洞)修炼,三国时,道人胡道兴师徒在此修行,并排出道士辈份,沿用至今。但市境有史可稽的道教活动始自清末。兴隆庵(田家庵新店集)从清宣统三年(1911年)至民国27年(1938年)为道教住地。据民国8年重修兴隆庵碑文记载,兴隆庵于清咸丰年间毁于兵燹,民国初年由炼真道士募资重修。炼真道士羽化后,其徒鲁教奎为住持;鲁死后,其徒尹道士为住持。民国27年淮南沦陷时,尹道士亡外未归,庵院荒废。从此淮南地区道教绝迹,兴隆庵后来成为佛教住所。
佛教传入淮南为东晋末年(419年),流传至今,在群众中有一定影响。新中国建立前庙宇甚多,从明代就有地藏庵(即大庙,现市第一人民医院址),另外老龙眼、廖家湾等原来都有观音庵。现在庙宇早已湮没,目前尚存的仅有上窑洞山庙和田家庵老佛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落实,上窑洞山庙,田家庵老佛堂膏药店和佛堂均得到全面修复,教徒开展了正常的宗教活动。全市有僧尼7人,其中2人分别担任市、区政协委员。每逢佛教节日,数百名佛教徒聚集洞山庙和佛堂进行宗教活动。1988年建立了市佛教协会。
伊斯兰教在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传入淮南。穆斯林(伊斯兰教信徒)以大分散、小聚居的形式分布在全市各地,主要聚居点是谢家集区李郢孜,八公山区闪家冲,潘集区古沟、田集等乡,田家庵区散居较多。现全市有回族群众3万人,清真寺13座,有阿訇13人。穆斯林群众中有一小部分人过宗教生活,而遵照伊斯兰教习俗的回民群众较为普遍。
基督教也称耶稣教,一般称为新教。新教传入淮南地区在清光绪末年(1908年)。建国前,全市有基督教活动场所30处,房屋222间,信徒约3000余人,有美籍牧师3人,中国籍牧师2人,传教士2人,长老8人。主要教派有中华基督教长老会,基督教远东宣教会。建国后,基督教会于1952年4月宣布与美国割断关系,积极响应吴耀宗先生倡议发起的“三自”革新运动,要求自办“三自”爱国教会。1955年,全市基督教进行联合礼拜,成立了淮南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从此,淮南基督教走上“自治、自养、自传”的“三自”爱国道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平反和纠正了宗教界人士中的冤假错案,落实了党对宗教团体的房产政策,开放、新建和翻建了基督教活动场所45处。能容纳千人以上的教堂有田家庵光华街教堂、谢家集唐山教堂、潘集袁庄教堂、八公山新庄孜教堂等。1990年,全市有牧师3人,长老11人,信徒约10万余人。1981年召开了市基督教第三次代表会议,建立了淮南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基督教教务委员会。接着各县区也先后成立了基督教“三自”爱运会和教务会。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一节 佛教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