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寿州窑,我国六朝至唐朝著名瓷窑之一。1960年以后经多次调查发现,窑址主要分布在上窑镇的管家嘴、余家沟、上窑镇医院住院部、外窑村、马家岗、泉山、三座窑以及凤阳县武店区的临泉寺、上刘庄、大刘庄等。窑址分布地跨古寿、濠两州,东西长约80公里,主要集中在高塘湖、窑河沿岸,寿州窑从南朝经隋于唐末,延续约350年。
寿州窑早期产品有罐、四系瓶、豆、盏等,多着淡青灰色釉、青釉,胎质较细,吸水率低,釉色青中带绿,系用还原焰烧成,釉层薄而透明,腹下部及底足不施釉。盛期产品有碗、盘、杯、钵、注子、枕、玩具等。釉色以氧化焰烧成,有蜡黄、鳝鱼黄、黄绿釉等。釉下施泥质胎衣,釉层呈玻璃状。
在马家岗、余家沟发现唐代圆形窑炉,窑壁用砖砌或用窑棒砌成,直径约3米,匣钵上下叠置,匣钵相互之间留有8厘米左右的火路。匣内装一件或数件,皆仰烧。早期使用的窑具有圆形多足支托,隋初以后,多用三、四岔支托,支钉支捧三角支托等。
寿州瓷窑的产品大致分为六期。以隋开皇三年(583年)例证,临泉寺窑烧造的淡青灰釉产品属第一期,时代约在南北朝陈至隋;以隋开皇六年为例,临泉寺窑烧造的青绿釉产品,以及管嘴孜、上刘庄出土青釉器属第二期,晚者属第三期,时代约在隋。以地层叠压关系推断,大刘庄和余家沟瓷窑址出土的残瓷器标本青釉属第三期,黄釉器属第四期和第五期,黑釉器属第六期,时代约从初唐至唐末。
1985年市文物普查时对保存较好的窑址,划分成五个保护区,即管嘴孜窑址、高窑窑址、柏树林东小湾窑址、上窑医院住院部窑址、余家沟窑址保护区。在每一个保护区周围均落实了“四有”保护措施(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保护小组、有记录档案)。1986年,市人民政府在上窑镇兴建“寿州窑陶瓷博物馆”,1987年完成第一期工程。
1981年9月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管家嘴窑址
属寿州窑隋代瓷窑址。位于上窑镇南约3公里处。窑址三面环水,东北距马岗自然村约1公里,1960年2月间发现,省博物馆会同市博物馆于1988年10月对该窑址进行了发掘。
1960年2月发现以来,采集的重要器物有青釉球腹瓷罐、淡灰釉瓷碗2件、青釉盘口瓷壶、青绿釉瓷钵、青绿釉瓷豆、青褐釉瓷豆、青褐釉瓷钵、青釉高足杯、青釉瓷砖、碗残器11件、分8式、豆3件、豆形器6件、器盖3件、盘口器7件4式、直足杯、直腹碗、盘口壶、高足盘、各种形制的碗等。窑具有单足支托,二岔、三岔、四岔、五岔支托、垫圈、支座等。
二、余家沟窑址
属寿州窑唐代瓷窑址。位于上窑镇上窑村余家沟,窑址南临窑河,与柏树林窑区相依。1960年2月发现,1985年3月文物普查中曾进行详细调查。
现存遗址南北长18米,东西宽约15米,面积约270平方米,破坏严重。采集的标本主要为碗、罐、水盂、三叉支钉窑具、盏、杯、钵、注子、枕、纺轮、炉、轮具、玩具、狮足、托杯、三叉支钉、四叉支钉、印模、窑棒等。
余家沟的窑室为圆形,直径约3米,匣钵整齐地排列在窑室内,用仰烧法烧造,采用氧化焰烧制瓷器,由于氧化强弱程度不同,釉色呈蜡黄色,鳝鱼黄色、黄绿色。
三、上窑镇医院住院部窑址
属寿州窑唐代瓷窑址。位于上窑镇医院住院部东侧,沿窑河东西长约250米,南北宽约50米,于1960年2月间发现,1985年3月文物普查时对窑址进行详细调查。
残瓷器有罐、碗、盏、轮、多足砚等,窑具有匣钵,支棒、三角支托、三岔支托(圆角棱)等。1988年10月,省博物馆会同市博物馆进行了发掘。发掘物以碗居多,也有少量的罐、枕、盂及玩具、角瓦等。器物胎粗松,吸水性强,釉色有蕉黄、青黄、黄绿、青绿、黑等色,采用氧化焰烧成。重要器物有蕉黄釉直暖碗、酱红釉瓷枕等。
四、高窑窑址
属寿州窑唐代瓷窑址。位于上窑镇马岗村西北约500米处。1960年2月发现,1985年10月,省博物馆会同市博物馆进行对窑址进行了发掘。采集的标本主要有壶、罐、碗、枕、碾轮及各种窑具、黑釉瓷片。1988年10月,在窑址近水塘处发掘,发现窑床一处,残存部分窑门和窑室。
五、东小湾窑址
属寿州窑唐代瓷窑址。位于上窑镇上窑村红岗嘴。西距窑河约100米,南距窑河船塘约30米,东距柏树林约100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1960年2月间发现,获瓷片标本有碗、盏、罐、钵、瓮、壶、盆、缸、枕、盂、杯、角瓦、碾轮、纺轮、柱础、建筑物件虎头、兽头、砖、匣钵、棒、支钉等。
六、柏树林窑址
属寿州窑唐代瓷窑址。位于上窑镇上窑村红岗嘴,南距窑河船塘约200米。面积约400平方米,文化层深度约1.5~2米。遗址西部破坏较重。1960年2月间发现,1985年3月,文物普查中采集的标本有碗、罐、壶、高足杯型器、圆纽罐盖、壶绊、盆、小盂、枕型器等。
七、泉山窑址
属寿州窑唐代瓷窑址。位于田家庵区泉山西铁路南和公路南两处。窑墩高约2~3米,面积约1500~2000平方米。1960年2月发现。在铁路南发掘一座残窑址,仅存部分室门、火膛、火道和窑室。残长7.2米,宽2.7米。用耐火土做成的土坯砌成拱券顶,窑室地面用方砖铺镘,火道内侧的表地砖上,发现“开元通宝”铜钱一枚,背面有“鄂”字记号。
八、三座窑窑址
属寿州窑唐代瓷窑址。位于田家庵区洞山乡江陈村三座窑自然村,1960年2月发现。窑址堆积较薄,地面上的瓷片和窑具标本较少。后因建铁路,窑址被推平。
九、洞山窑址
位于洞山矿务局九十六处四十八家。窑址上有一处高出地表约3米的土墩。据其形制应为一座窑基。土墩上瓷片分布很少,在距土墩南侧约100米处的学校大楼四周,瓷片堆积丰富。
上一篇:第二节 古墓葬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