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50年上半年,矿区工会成立电影队,利用民国时期留下来的两台旧提包机进行放映,后又增加一台16毫米苏联200型放映机,在矿区巡回放映。
1951年5月,大通煤矿工会将居仁村礼堂改为电影院,放映35毫米电影。这是淮南第一家电影院。1953年矿务局在九龙岗南门口建立一座电影院。当时放映的影片有《列宁在一九一八》、《攻克柏林》、《金星英雄》等。1956年市人民政府成立文化科,电影划归文化科管理,负责影片发行、放映和人员培训。1955年省文化局派一个电影队到淮南,隶属文化科领导,并逐步发展成田家庵、大通、谢家集、八公山4个队,共有14人。1959年成立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1958年下半年,淮滨大戏院装机放映电影,此为全市第一家国办影院。
50年代末60年代初,电影事业发展较快,到1965年,新建电影院、电影俱乐部50余家;放映节目丰富多采,如《青春之歌》、《林海雪原》、《洪湖赤卫队》、《南征北战》等,深受观众欢迎。“文化大革命”期间,除放映时事纪录片,就是放映“样板戏”以及为数不多的朝鲜和阿尔巴尼亚影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过去被禁锢的影片陆续开放,放映单位又有新的发展,到1990年全市放映单位已有72个,其中35毫米54个,16毫米18个,有54家能放宽银幕电影,11家能放立体电影。1982年后,由于电视、录相、舞会等冲击,电影上座率呈下降趋势。1984年开始实行承包制公司上与主管部门签订合同,下与放映单位签订合同,实行超额奖励的办法,激发了上下的积极性,发行量逐年上升。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