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中医沿革
淮南中医学的发展受北“华佗”、南“新安”的影响,学术水平较高,名医辈出。如清末民初,高皇、龚集有段小楼、常九香、陈修亭3位名中医,以精堪的医术造福乡梓。
30年代,淮南常少九(妇科)、方静轩(内科)、郭舜钦(内、妇科)、焦良臣(儿科)、沈子卿(内、妇科)、苏五(外科)、樊伯芹(内、妇科)、魏冶溪(温病)、唐福舟(内科、温病)、王鸿彬(内、妇科)、倪平佛(内科)、陆超贤(内科)、卢静轩(针灸)、杨俊亭(妇科)、石莲开(内科、针灸)、耿志远(内、妇科)、金芸阶(内科)、谢子宣(针灸)、李雪逵(内科)、祝华宇(痔瘘科)等中医师影响较大,陈修亭、陆超贤、唐福舟、耿志远、李雪逵等人有著作流传于世,推动了淮南地区中医学术水平的提高。
1950年,淮南市成立了卫生工作者协会,协会组织中医中药人员学习业务、交流防病治病经验。1953年先后将民间个体中医、中药人员组织起来,陆续成立了集体所有制的联合诊所,承担起卫生宣传、医疗保健、防治疾病等工作。1955年组织医务人员学习中医政策,批判和扭转歧视中医的错误观点。同年,全市抽调部分个体开业中医人员到各级医院工作。陆超贤被安排在市卫生局,担任中医领导工作。
1956年,市、矿医院及各区医院也相继成立了中医科、针灸科。1959年成立了市中医门诊部,除了日常医疗任务外,还担负全市的中医温课和培养中医党员任务,全市有80名中医参加了温课学习。“文化大革命”期间,市中医门诊部被撤销,人员被下放,中医事业受到挫折。1985年市中医院开诊,有病床100张。是年,全市有中医师201人,其中主任、副主任中医师2人,主治中医师9人;中药师22人,中医士137人,中药剂士88人,其它中医24人,中药剂员101人,总计573人。1986年5月,筹建市痔瘘专科医院,是华东地区唯一一家痔瘘专科医院。
50年代开展西医学习中医工作。70年代曾举办过3期学习班,共计135人参加学习。80年代,全市中医药人员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活跃学术气氛,开展学术交流,整理了名老中医医案,参加了多种形式的学习班和学术会议,素质普遍得到提高。
二、中医著作
建国后,著名老中医打破保守观念,纷纷公开家珍,著书立说。1962年著名老中医陆超贤写成《医学三字经白话解》,1982年又写成《用药撮要》一书由卫生局编印。1963年,由市科协、市卫生局联合编印了《陈修亭医案》。1973年市科协、市卫生局编印了《淮南中草药剂改科研展览会汇编》。1974年,市卫生局编印了郭金品整理的《淮南中草药名录》。1979年,谢三矿诊所老中医耿志远的医案著作《耿志远医案》,由市科协、市卫生局编印出版。1987年,老中医唐福舟的医话、医案、医论等综合性医学著作《唐福舟医验荟粹》一书,由安徽科技出版社出版,全国发行。同时,广大中青年中医师认真学习前辈先贤经验,并有所创新,先后在全国各级杂志上发表论文数百篇。
三、中西医结合
1955年开始,市、矿医院组织部分西医学习中医著作和临床经验。1971年,市卫生局举办了第一期中医学习班,学期6个月,一批西医离职学习。1972年,又举办第二期为期6个月的中医学习班。1978年,市卫生局又在新庄孜矿医院举办第三期中医学习班,时间为9个月。三期学习班共有学员135人,其中内、妇、儿、外等科主任、主治医师,高年资医师占绝大多数,起点较高、成绩较大。此外市一院等较大的综合性医院也自办了短期中医学习班。
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取得显著疗效。1958年,首先在外科开展了针灸治疗肠梗阻、阑尾炎,中药治疗胆道蛔虫症,柳枝接骨术,并获得成功。运用麝香玉真散灸烤疗法治疗破伤风,病死率由原来的60%以上,下降到20%以下。1971年,市第一期中医班学员采用针拨白内障,以百部止咳糖浆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用宫外孕1、2号治疗宫外孕,大黄、地榆粉治疗烫烧伤,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瘘等,都取得了显著效果。市第一期西医学习中医学习班结业时,全体师生合作编写了《中医学基础》一书,得到省内外医学界的一致好评。1978年多家医院开展了针刺麻醉,头电针治疗脑血栓。1981年第一矿工医院谢光箕参与研究的“十四经络感传线路研究”,获卫生部乙级科技成果荣誉证书,1983年在意大利天然医学会议上获金牌。市中医院妇科开展的中西结合治疗不孕症的研究取得了进展,矿职防院开展了中药防治尘肺并发症的研究。与此同时,中医药人员自觉地学习西医知识以充实自己,并运用于临床。在中医辨证之时,常参考西医的病名以辨病,施以中药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50年代,李雪逵以“丑牛散”治愈肠梗阻;唐福舟以活血化瘀法治愈宫外孕;耿志远以大半夏汤治疗食管癌;倪平佛自创银翘白虎汤治疗热症等等。1985年成立了市中西医结合研究会,使全市中西医结合研究更为普遍。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