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农村存款
农村存款业务始于1952年,是年计吸收农场存款1000万元(旧币值)。农村供销社网点铺开后,1954年存款上升到2.6亿元(旧币值)。1956年上升到16.6万元。人民公社化后,1958年升到73.8万元。随着社队企业兴起,1975年达708万元。1977年凤台县划入,农村存款增加到1095万元。设立市农业银行后,农村商业(包括供销社合作社)和与农业有关的工商企业划归市农业银行开户往来,1980年存款增至3112万元。经济体制改革后,农村经济面貌改观,乡镇企业兴起,农村资金流量大增。市农业银行审时度势相继铺开农村金融网点,开办信托业务,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1988年,存款达10032万元。其中农村存款7611万元,企业存款2421万元。
二、储蓄
农村储蓄始于50年代初。解放后,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发展,农副产品上市、收购量逐年增加,票子源源下乡。1951年12月市人民银行首次举办农村“售粮储蓄”,以定额存单推储。初始农民政治热情高,银行又替粮食部门代付收购款,时机有利,至年底,共吸储49500万元(旧币值)。后因对农村形势估计过高,1952年曾一度掀起大办农村储蓄热潮。开办的储蓄种类有:农村爱国有奖储蓄、生产零存整取、单一保值、农村货币定额、农村有奖定期储蓄等6种,实行层层分派任务,由乡、村干部开会动员,有的干部不恰当地强调储蓄的政治意义,群众左右为难,反映强烈。加之1954年又遭特大水灾,入夏,银行全力办理存款兑付,同时停办农村储蓄。1957年,农村信用合作社按“存款自愿”原则,开展社员个人存款。因种种原因,进展缓慢,1959年,农村储蓄存款仅3.7万元。
1960年,市郊社队普遍假借“存款”名义,强迫社员将猪、羊等家禽乃至棺木等物,作价折款存入信用社。信用社只有负债而实无资产,终因无力兑付社员“存款”,致使群众怨声载道,信用社失去信用,农村储蓄长期停滞徘徊。1980年,市农业银行按人民银行总行新颁发的储蓄存款章程,把储蓄列为主要业务之一,实行农村、城市齐头并进,大办储蓄。在原有存折、定期两种储蓄基础上,相继推出农村实物有奖、定额定期有奖、有奖有息、紧俏商品奖售、冰箱彩电有奖、黄金首饰有奖、化肥奖售、实物贴水、贴水、零存整取、整存整取和保值储蓄。在城镇建立44个储蓄所和26个代办所。1988年,储蓄存款达5379万元。1990年2月1日以前,农村信用社存款利率可由基准利率上浮一定的百分点。自1990年2月1日起,存款利率一律不准上浮。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