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概况
市境居民隋时即筑湄陂灌田。宋、元、明时,黄河南徙,淮河沿岸沦为洪水走廊,水利工程修而复毁。清代筑鲁村湾上下坝、王叶家巷东西坝,疏湿泥、黑濠河。
民国时期,以工代赈修筑淮堤,筑石姚段、黑张段、平三段、三芡段、六坊堤,但工程标准低,质量差,难御洪水。民国27年(1938年)黄泛,洪水横流成灾,房倒屋塌,溺死人畜,庄稼被淹。此后,水旱灾交互发生,灾年频繁,地荒人散,饥民载道。
1950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作出治理淮河的决定,发动大规模治淮运动,市委、市政府动员数万民工和干部,修复加固黑张段、老应段、石姚段、平三段、三芡段、六坊堤,兴建凤平段和田家庵圈堤。1954年大水,除老应段和田家庵圈堤外,其余全部漫溃,沿淮淮北,一片汪洋。为实现毛泽东主席提出的“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宏伟目标,当年冬,治淮委员会组织水文、测量等技术人员收集资料,重新规划,分类设计。市委、市政府一方面组织生产救灾,一方面组织民工筑堤,加高加固各类堤防,河(沟)口建闸,以利泄闭。1956年汛前基本完成。是年春,始建汤渔湖遥堤及其涵闸和平三段和三黄段部分堤段,形成汤渔湖行洪堤。1957年兴建行洪堤耿石段和幸福堤。1962年行洪堤黑张段加固为黑李段工矿圈堤,六坊堤分割为上六坊和下六坊堤。1966年建成窑河封闭堤及其涵闸。1973年,茨淮新河淮南市区段竣工,形成堤长7.52公里。至此,市境堤防涵闸全部建成,其管理机构,也从无到有逐步完善。1990年统计,用于堤防涵闸建设和管理资金累计投资2694万元(二道河改道工程除外)。淮北大堤和城市工矿圈堤长67公里,沿堤建各类涵闸47座。行洪堤长84.8公里,沿堤建涵闸13座。尹家沟格堤长8.4公里,涵闸2座。茨淮新河右堤长7.5公里,涵闸1座。余为各类生产圩堤。
建国后,持续筑堤建闸,基本根治了洪患。但在淮河水位高于内河湖水位时,仍形成内涝。又遇1953年和1958年大旱,涝、渍、旱,成为治水中突出矛盾,发展排洪、治涝防渍、防旱,扩大水浇地,成为水利建设的重点。在治水实践中,逐步摸索出高水高排,低水低排,深沟输水,大力发展抽水泵站,排灌结合,蓄泄兼筹,旱涝兼治的治水方略。1956年于沿淮和淮北打井,抽取地下水。1957年始,于淮河以南山丘兴建水库。1958年后,连续大灾3年,水利工程多是半途而废。二道河改道工程,耗资2450万元,因束水影响泄洪而报废。
1961年建成第一座电力提水工程——屯头灌溉站,1963年建龚集电力灌溉站,1965年兴建汤渔湖、祁集电力排灌站,1966年兴建架河电力排灌站。至1975年,市区15个电力提水排灌区基本形成,机械和电力抽水泵站达96处,243台套,计18835千瓦。在山丘建成水库5座,兴利库容100余万立方米。平原区挖成排涝大沟3条,长41.5公里,抽水站输水干渠全部建成,有效灌溉面积28333公顷,保证灌溉面积59733公顷,旱涝保收面积23200公顷。初步改变了靠天收的局面。
“文化大革命”时期建成的灌溉和排水工程未能配套齐全,其实际排水效益和灌溉面积达不到设计要求,常形成“大沟半槽中沟满,小沟水漫庄稼淹。渠道扒口水还走,水流低处回河沟”的现象。河道阻水障碍无人清除,堤防违章建筑增多,工程管理法规和体制不健全,水利工程管理缺乏活力。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按除险加固的标准,对5座小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处理。在全面进行调查研究和测量的基础上,对淮北大堤和城市工矿圈堤因地制宜地采取加高、培厚、填塘、灌注泥浆、块石护坡护岸、营造护堤林木等办法,全面进行除险加固建设。清除堤上违章建筑,严禁人为设障,保证淮河正常泄洪和堤防安全。在配套规划设计的基础上,对各类排灌区进行配套实施。1980~1990年,完成桥、涵、闸、斗各种配套建筑物近千座,修筑干支斗渠数百条,开挖九里、施家湖、姚家湾3条截洪大沟,基本做到南水北调,北水南引,高水高排,低水低排,水系相通,水网密布,旱能灌得上,涝能排得出,结束了人力抗旱排涝保苗的历史。1990年,市区机电抽水站达203处,453台套,计26529千瓦,有效灌溉面积36780公顷,占耕地面积的90%;保证灌溉面积31127公顷,占耕地面积的76.5%;旱涝保收面积27027公顷,占耕地面积的66.5%。随着科学技术进步,防汛调度开始使用无线电话和微波等现代化通讯工具,抽水站开始使用集中控制,电子计算机开始用于工程设计。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