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整地机具
1949年后,市境农村主要使用木犁、木耙。建国初期,为了尽快恢复和发展生产,加速增补旧式农具,大力推广新式农具。50年代先是推广马拉双轮双铧犁、双轮单铧犁和铁耙(木框铁齿),但由于双轮双铧犁、双轮单铧犁负荷太重,发展缓慢,到1956年保有量仅100台左右,以后不再使用。1957年引进孝感制造的牛拉新式步犁,结构简单,负荷小,发展很快,1962年达千台以上,到70年代,全市基本普及。
1956年,省农林厅接收淮南市农场,成立国营淮南机械化农场,同年10月调进C-80热特拖拉机9台。50~60年代,引进、推广了拖拉机牵引的悬挂犁、机引犁、圆盘耙、水田悬挂耙,因只能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发展不快。
70年代,小拖拉机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1979年以后,由于小拖拉机与家庭联产承包制的生产力相适应,手扶机、“小四轮”发展迅猛。与小拖拉机配套的各种机引犁、机引耙、旋耕机,亦随之高速发展。1990年全市小型拖拉机保有量14173台,拥有各种机引犁10693部,机引耙8353部。
二、播种机具
建国初期,农作物播种普遍沿袭传统的播种方式,只有少数地区用耧播种。后来引进推广马拉播种机,因马匹少,牛又拉不动,不久便废置不用。
1956年始有大型播种机,但因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少,因此大型播种机推广进展缓慢,至1975年,仅在淮南农场和市、区农场及部分公社使用。
70年代,随着小拖拉机的推广使用,与之相配套的小型播种机相继问世,机条播面积相应扩大,但这种播种机仅适应旱地,稻茬田土壤板结,难以使用。后来由于耕作制度改变,稻茬麦占小麦总面积的70%,迫切需要适合稻茬田的播种机。1983年引进、推广了旋耕机,旋耕机能翻地,又能碎土,工效高,质量好,碎土后较适应机播,因此发展很快。1990年保有量达300台,机条播面积5.74万亩(3827公顷),占小麦播种面积的12.8%。
三、收获机具
50年代,引进马拉收割机30台,每台需使用两匹壮马,由于马匹缺乏,未能大面积推广使用。60年代除淮南农场使用联合收割机外,农民仍然普遍采用镰刀割、大刀砍的方式进行收获。
1977年引进上海108立式割晒机5台,与手扶拖拉机配套,在洛河湾试验,收割效果良好。1978年引进淮北—1100割晒机和与中型拖拉机配套的白湖220型背负式联合收割机,但没有推广。
进入80年代,农村全面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一家一户为基本生产单位,大型收割机因地块、经济条件等限制很少使用,于是“割晒机热”蓬勃兴起,到1990年小型割晒机保有量达1800台,大中型联合收割机45台。
四、排灌机具
建国前,淮南地区农村使用的排灌工具,主要是水车、辘轳及水桶、笆斗等。
1955年,开始引进、推广马拉解放式水车,从井里提水或从沟、塘内抽水灌溉农田,50年代末期,全市保有量达300台左右。60年代,随着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国家和各公社分别建起机电排灌站,逐步采用电动机或柴油机带动水泵进行排灌。到1990年,全市已有机电动力水泵3594台,主要类型有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
70年代中期,为了加快蔬菜业的发展,市农机研究所引进喷灌机用于蔬菜的浇灌,以后又逐步推广到农业、林业等方面。
五、运输机具
50~60年代,农村使用的运输工具,有传统的木轮车(木轮牛车、木轮马车、木轮人推车)和5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的胶轮车(架车、胶轮马车、胶轮人力车),每个生产队都有牛车2~3部,马车1~2部,架车多部。
1980年后,农村经济体制进行改革,乡镇企业发展很快,商品经济活跃起来,城乡物资交流日益增多,农村运输业随之迅速发展,运输专业户、重点户大量涌现。于是牛车、马车退役,形成了以小拖拉机为主,农用汽车、架车并存的格局。1990年市郊农村拖挂车发展至1.27万部,农用汽车达639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