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计划统计
80年代以前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纺织行业的主要原辅材料大都来源于农牧产品,受国家计划调控。生产计划是逐级下达,原料计划年年调整,企业按月、季、年上报生产数据。1983年,单纯的计划经济模式逐步调整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纺织企业的指令性计划比重也随之逐年下降。市场调节的份额在经济活动中的比重加大后,国家指令性的计划随之改成了指导性计划。1985年以后,上级下达的生产计划、原辅材料的供应计划也逐步变成了可自行调整的计划。
随着计划方式的变化,统计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企业普遍注重经济效益,统计内容的综合经济效益指标比例增大。统计报表仍按系统逐级上报。
二、财务审计
1985年以前,各企业的财务管理一般都是一级管理模式,所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与核算都掌握在厂部。1985年以后,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企业自主权的不断扩大,许多企业逐步推行二级、三级核算。在实行经济承包制,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以后,为防止企业的短期行为,保证国家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加强了对企业的财务审计。主管部门对企业的审计重点由开始时的财务审计发展到效益审计、离任审计、年度承包指标完成情况审计等。纺织系统的大、中型企业大都成立了审计科室,小型和集体企业也都明确了审计人员。审计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对企业经营活动检查与监督,保证了企业的经营活动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三、原料和销售
〔原料〕1972年以前,淮南纺织厂所需原棉根据省调拨计划自行到寿县、利辛、凤台、临泉一带采购。1972年以后,市成立了棉麻公司,工厂所用棉花均由棉麻公司根据省下达的工厂生产计划转运,这种间接供需关系,一直维持到1982年。后由于市棉麻公司不能保证厂方生产所需的等级用棉,纺织厂根据纺织工业部的精神,在省纺织厅和市经委的认可下,组织人员分头直接到产棉区采购,保证了原棉的及时供应,并减少了途中费用和损失。但其它纺织企业不允许到市场上去购买。其原料供应渠道为每年按生产需要,提前将所需原料的品种、数量逐级上报后纳入国家计划,国家再通过地方计划委员会和主管省厅下达原料计划,并明确规定原料的品种、数量、价格、供应地及运输方法等。
80年代中期,计划经济的模式逐步被市场经济的模式所替代。国家分配的原料逐年减少,企业自购的份额逐年加大,从而步入了特殊的“双轨制”,造成企业生产成本参差不齐和市场原料价格的猛涨。1986年后纺织生产所需要的原料大部分在市场上放开,包括棉花的供应也由计划供应变为调节供应,基本由企业自已到市场去采购。
〔销售〕80年代以前,纺织行业所生产的纱、布均由商业部门统购统销。除自用纱外,一律由省纺织厅平衡调拨,纺织厂无权处理产品。1981年国家对化纤纺织品降价和对原棉提价,维棉产品销路逐渐不畅。1982年,商业部门只同意经销部分维棉布,其余由厂方自行解决。1983年1月国家再次调整纺织品价格,维棉纱布滞销,商业部门不再负责纺织产品销售。迫于产品销售形势变化,1984年7月淮南纺织厂成立了经营科,开始建立自己的营销队伍,销售额随着生产规模变化不断递增,于1989年突破亿元。其它纺织企业也积极转变经营方式,采取了种种促销手段和配套措施,促进销售工作的开展。在销售中,同时注意捕捉信息,为企业开发新的品种提供信息和依据。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