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概况
本世纪以来,由于淮南煤矿的大规模开采,致使矿井岩层冒落,地表沉陷,煤矸石堆积地面。建国初期,城市建设缺乏经验,工业布局也不尽合理。50年代末期,城市煤炭、电力、化工工业大规模发展,工业生产设备陈旧,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工业“三废”任意排放,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60年代末70年代初,电力、造纸、煤矿、粮食加工等企业,根据国家提出“大搞综合利用,要在开展综合利用中解决废水、废气、废渣的危害问题”的要求,就地建厂,回收、利用“三废”,研制生产工业、民用建筑材料和化工、医药产品,一定程度改善了地区环境。
1974年初,市革命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成立环境保护办公室。环境保护与企业防尘、防毒工作同步规划、同步实施,重点解决淮河水质污染,消除烟尘危害和开展工业废渣综合利用。同年10月,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成立。时值“文化大革命”后期,在困难条件下,开展调查,初步摸清部分企业污染源,在此基础上,制订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和年度污染治理计划,开展治理工作。但总体上环境污染仍在继续。
1978年冬、1979年春,淮河淮南段水质遭受严重污染,环境保护普遍受到重视。1980年7月,市政府颁布《淮南市排放超标污染物收费和罚款暂行办法》,实行征收排污费制度。1981年9月,成立市环境保护局。大中型企业建立、健全专(兼)职环保工作机构,市辖5区均成立环境保护办公室,配备了乡镇、街道环境管理员,构成多层次环境管理体制。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在环境监测手段不断完善的情况下,逐步建立监测质量保证体系。1985年,区级环保机构管理职能得到强化,实行市、区两级管理。
80年代以来,逐步建立、健全环境法制,市政府颁布了环境保护工程项目、环境噪声、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有偿使用等一系列地方性环境管理规定、办法。市环境保护部门组织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等制度,发放锅炉烟尘排放合格证,利用经济、法制、行政手段,强化环境监督管理。1984年10月,成立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委员会。1989年9月,市政府贯彻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关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决定》精神,建立政府、部门、企业之间环境保护工作目标责任制,制订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目标,明确环境治理责任,实施城市环境整治定量考核。
由于加强了城市环境的管理和监督,市境环境污染逐步得到减缓。1990年,全市工业废水排放量1.36亿吨,其中经处理后排放量3760万吨;排放工业废气525.89亿标立方米,其中燃烧废气经除尘处理412.84亿标立方米;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401万吨,综合利用量95万吨。建成烟尘控制区25平方公里,噪声达标区10.89平方公里。城区大气环境中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总悬浮微粒与1979年相比,年日平均值含量每立方米下降0.022毫克和0.14毫克,局部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