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街道绿化
1952年首次在舜耕山路九龙岗至大通段植白杨行道树。1953年始在淮河路植法国梧桐(又名悬铃木),并间栽侧柏。1956年淮舜路延伸时,除法梧、白杨树外,植有刺槐。1958年道路再次延伸,续植麻栎、中槐、三角枫。1959年建国庆路,植重阳木、合欢树、枫杨、桧柏为行道树。1982年园南路植香樟为行道树。1983年陈家岗路改建成三块板式,在法梧之间,植高干女贞,分车带植红叶李、木槿、紫荆、海桐、瓜子黄杨等绿篱。1984年续建洞山路,分车带除海桐、木槿外,又增植广玉兰、大叶黄杨等绿篱。同年,改建国庆路为三块板式,人行道内侧植法梧,外侧植紫薇、法青,分车带植木槿、桧柏、月季、大叶黄杨球等。
1986年延伸龙湖路,增植铅笔柏为行道树,分车绿带又增植棕榈、洒金柏等绿篱品种,道路植树,树随道行。至1990年底,市内道路133条,计389.2公里,植行道树10.2万株,其中公路局管养的15条计101.8公里,植行道树4.8万株。潘集矿区道路14条,119.6公里,植树14万株。属城市道路106条计123公里,植行道树3.4万株。品种以乡土树开始,逐渐为观赏树种所代替,法梧是基调树种。道路绿化,从80年代起发展较快,以新建道路绿化为骨架,以街头绿地为重点,实行点、线、面相结合,乔、灌木及花草相结合,形成多层次、多景点的城市绿化系统。人民路、洞山路、陈家岗路、国庆路、朝阳路、泉山路、龙湖路、洛河大道、蔡家岗路、八公山路、泥河路、田集路均为三块板式,行道树品种多样;分车绿带乔灌花木结合,木本草本并举,五彩缤纷,四季花香。全市城市道路分车带总长4.0万米,总面积9.2公顷,植花木27.2万余株。
二、街头绿化
1963年大通区在大通南路东侧、甸夏村西三角地带,开辟小游园一个。游园内栽有树木,无其它设施,“文化大革命”期间荒芜,后改为农贸市场。龙湖公园东门外、联合仓库南侧本为一处三角绿地,植有桧柏、木槿、海桐、石榴、女贞绿篱,生长旺盛,修剪整齐。1984年改建为市三路公共汽车调度室及车场,绿地被毁。60年代建洞山火车站,站前广场植有法梧、龙柏及花卉灌木,面积700平方米。火车站迁移后荒芜,1983年重新调整、充实。
1981~1987年,除街头小游园外,还建有街头绿地27处,占地面积40955.5平方米。主要有陈家岗路绿岛、安成铺绿岛、龙湖路绿岛,以及淮南火车站广场、大通转盘街等。街头绿化的同时,建成一批街头雕塑。
上一篇:第一节 园林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