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60年,邓小平同志来淮南视察,在听取工作汇报之余,他命人借来一函《寿州志》,连夜披阅,通过志书详细了解淮南地区的历史和风土民情,一时传为佳话。小平同志夜读《寿州志》,表明了他对志书这一中国特有文化传统的重视,也表明了志书有着独特的价值和魅力。今天,第一部《淮南市志》终于问世了,这是淮南史志事业的一个光辉里程碑。
自古以来,淮南就是南北文化的交汇地,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汉淮南王刘安的文采风流陶冶着一代又一代淮南人的性情。东晋与前秦逐鹿于淝水之滨,后周与南唐争雄于八公山中。这些前朝旧事,记录了历史的嬗递,留下了无数传奇神话,闪耀着源远流长的文化光采。淮南是中华美食——豆腐的发祥地。每年9月15日,中国豆腐文化节在淮南举办,架起了一座让世界了解淮南,让淮南走向世界的金桥。
自1950年设立淮南市以来,勤劳勇敢的淮南人民在这片热土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淮南已发展成为以煤炭、电力、化工、医药为主体,兼有纺织、机械、电子、轻工、建材、高新技术等门类较为齐全的新兴工业城市。50年来,淮南几经沧桑,始终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书写着平凡而又绚丽的篇章。
《淮南市志》编纂成书,是广大修志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果,也凝聚着全市上下的共同心血和智慧。其体例严谨、史料翔实、记述得宜,是一部难得的辅治之书和市情总汇。
古人云:“述往事,而思来者”。《淮南市志》既记述了这片土地历史上的浓墨重彩,记述了淮南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辉煌和自豪,也记述了先辈们栉风沐雨、筚路褴缕的创业艰难和我们所走过的曲折历程。通过市志,我们可以重温历史、了解市情,从而为现实服务,为淮南市的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收到资治、教化的功效。
我在淮南工作生活30余年,目睹了淮南的发展和巨变,深爱着这里的一草一木。市志的记述勾起了我许多美好的回忆,一种深沉的历史使命感油然而生。在世纪之交的今天,淮南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又面临十分难得的机遇,变压力为动力,把一个生机勃勃的淮南带入21世纪,是198万淮南人民共同肩负的光荣使命。我相信,只要我们发扬先辈们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拼搏进取,扎实工作,古老而又年轻的淮南将拥有更加美好而灿烂的未来!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