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农民参加武装暴动风起云涌,比较大的有民国20年和21年的瓦埠暴动和双河集暴动。参加的赤卫队员和红枪会员有700多名,他们英勇地拿起大刀长矛、土枪土炮,打击反动势力,开展游击战争,建立红色政权。
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县境各地群众成立联防会(后改为青年队即民兵),受区、乡民主政府统一指挥调动,参加对日军作战。其中民兵人数最多,战斗力量强的有沛桥、陈刘、合豸铺、王集、仇集、杨庙等地的民兵,他们经常配合新四军主力部队和游击队作战,沉重打击日伪军。
县境东部,以汪家圩为中心的定合县沛桥乡民兵中队,有30多支枪,基干民兵300余人。这里距日伪据点杜集10余华里,距汉奸杜学玉老巢柘塘街30华里,敌人多次来沛桥乡“扫荡”、偷袭。民国32年春,杜学玉带20多名日军和30多名伪军,到附近大树黄村残害百姓。沛桥民兵中队长汪瑞良带领10余民兵,分两路赶到,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当场击毙日军一名伤一名,日军不辨虚实,只好撤退。同年7月13日杜学玉带领日伪军400余人,打算血洗汪家圩,进行报复。民兵得到情报,连夜把群众、耕牛、粮食等转移。次日天刚亮日伪军猛扑进去,空庄一座,撤退时放火烧了汪家圩。民国33年4月某夜,杜再次偷袭,抓走两名放哨民兵。次日夜,汪瑞良率10名化装民兵,摸进柘塘街,抓来杜的哥哥做人质。第三天杜不得不把两名民兵放出来作交换。当时《新民主报》报道了汪家圩民兵反扫荡的事迹。
高塘集位于吴山与罗集之间,是敌人设在淮西四区边沿的一个据点,驻有伪军20余人。这里靠日军据点很近,中共四区委决定拔除这个据点,并把任务交给合豸铺民兵队长陶有清。民国33年夏某日,陶通过关系从伪军焦岗据点弄来伪军服10余套,自穿大褂,戴黑镜,扮成宪兵缉察,率队大摇大摆来到高塘集,巧称从古楼岗到罗集营部去,顺便找点水喝。伪哨兵把他们放入据点,其时伪军有的赌钱,有的睡觉,全部当了俘虏。同年9月,中共淮西四区民兵,配合区队和淮西独立团分头出击,连续拿下焦岗、合豸铺、杨老圩等伪军据点。
解放战争时期。民国37年底,人民解放军淮海前线指挥部决定动员淮南铁路线上的民众,于指定的时间内在南起合肥,北至蚌埠一百多公里的淮南线上进行一次“破路杀电”行动。当时县境民兵担负并完成了下塘集南北十华里的掀铁轨、搬道木、锯电线杆、割电线任务,使铁路变成一条光秃秃的土埂。
1949年1月,淮海战役结束。县境民兵积极准备粮草、充当水手,支援百万雄师过长江。在北起水家湖、南至合肥的淮南铁路沿线各站设立了粮草站,80名擅长驶船、精于泅水的水手组成民兵连,开赴前线,协助部队开展水上练兵,为部队训练了大批船工、水手。这些民兵水手后来都参加了渡江战斗,立了战功。
上一篇:第二节 训练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