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国初期,县境的棉布、煤炭、煤油、食糖、食盐、火柴等部分日用工业品的价格仍趋上涨。国家采取统一财政收支,统一物资调度,统一现金管理的措施和“稳定市场、稳定物价”的方针,使人民生活必需品的物价得到控制。以后,又对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境内市场的物价趋于平稳。粮油价格自“统购统销”以后,执行国家统一的统购价、销售价,并取消了季节差价,工业品价格中对食盐,棉布、煤油等生活必需品的销售价格一般保持不动,其它一些商品的不合理价格作了部分调整。1957年境内又先后调整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和工业品销售价格。1959年至1961年因“左”的错误,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加之自然灾害的影响,工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市场供应紧张,有些商品有价无货。国家为调节供求,回笼货币,曾对少数商品实行高价销售政策,境内先后执行高价销售的商品有糕点、糖果、烟酒、针棉织品等八种,价格一般比平价高二倍左右。1962年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和“稳定物价、加强管理”的政策。1963年,县内物价下降5.9%,1965年,高价和集市贸易价格大幅度回落,城镇粮食统销价格与购价相平。1967年,按国家规定冻结物价。1969年,县内部分价格解除冻结,对少数极不合理的价格进行了调整,一是提高了油料、生猪等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二是降低了化肥等少数支农产品和半导体收音机等少数消费工业品的销售价格。
1978年以后,国家对明显不合理的商品价格逐步进行了调整。从夏粮上市起粮食统购价提高20%,超购部分加价50%。国家和省管的本省18个粮食品种统购价格,以加价平均数计算,每50公斤由10.32元,提高到12.52元,提高幅度为21.32%;国家安排的六种食用油脂统购价格,每50公斤平均由86.77元,提高到106.27元,提高幅度22.47%;三级生猪平均收购价格每50公斤由49.30元调为62元,提高幅度为25.76%。1985年,对部分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又进行了个别调整:黄豆收购价由1981年每50公斤23元提到34.50元,三级皮棉由1982年每担132.50元提高到145.80元,三级生猪由62元提到83元。在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的同时,提高肉食、水产品、蛋类八种副食品及其制品的销售价格。猪肉每500克由0.705元(均价)调为1元,牛肉由0.57元(均价)调为0.84元。全年实行一个差价率:县城为15%;农村为12%。为使城乡吃商品粮居民生活水平不致因副食品提价而降低,国家发给每人每月副食品价格补贴5元,1985年,又发给每人每月肉食价格补贴1元。
主要农副产品收购价格表单位:百斤、元

1981年11月中旬起,逐步调整了工业品销售价格,提高了烟、酒、棉织品、纸张、原材料等商品的销售价格(甲级烟每包提价0.27元;乙级烟提价0.08元;丙级烟提价0.02元。瓶装名酒每500克提价2元以上;粮食白酒平均每500克提价0.1~0.2元。棉布平均每米提价0.31元,其中:白布提价0.24元;色布提价0.30元;花布提价0.36元),同时,降低了化学纤维产品、钟表、收音机、解放鞋等商品的销售价格(涤棉布平均每米降价1.20元,降低幅度为28%,涤棉细平布平均每米降价30%,涤棉纱卡平均每米降价20%,解放鞋每双平均降价10%左右)。
1983年由于国家调整了铁路货运运价和部分水运运价,本县计划内木材每立方米供应价平均提高160元,提高幅度11.51%;工业用煤每吨提高6元左右,供销部门经营的磷肥(含有效磷12%),每吨不分计划内、计划外,平均价提高到210元,提高幅度5%。1984年又调整了尿素、销酸铵、农用柴油的销售价格,尿素每吨提价60元(省综合平均价每吨565元);硝酸铵每吨由342元调为374元;农用柴油每吨提高100元。以上调价工作,县政府在执行前均做了保密工作和物资清点工作,执行后抓了宣传解释工作和督促检查工作。
县产工业品定价,1979年后,也作了数次调整。
水泥,1970年每吨定价60元,1980年调整为64元,1981年69元,1982年74元,1984年77元。
碳氨,1970年每吨定价155元,1983年调为183元。
红砖,1970年每块定价0.03元,1979年调为0.0418元,1983年0.042元。
青瓦,1970年每片定价0.09元,1979年调为0.138元,1983年0.146元。
主要工业产品零售价格表

集市贸易价格,均随行就市,自由议价,依据货源的余缺,价格涨落不定。1977年至1985年,粮食价格稳中有降;肉食、禽蛋、水产品的价格上涨较多;蔬菜有涨有落。
集市贸易价格表

附:工农业产品交换比价情况表

续上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