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瓦东干渠
瓦东干渠,属淠史杭灌区,是本县最大的引水骨干工程。渠首源于肥西县新民坝,经寿县王岗、沙井冲节制闸,于涂郢舒岗附近进入县境,到杜集水库(待建)止,全长109.46公里,跨县境69.91公里,引进水最大流量36.8秒立方米。承担灌溉杨庙、下塘、朱巷3个区20个乡大部农田,面积达81.4万亩。干渠始建于1958年,分两期施工,历时12年之久。
第一期工程,1958年冬至1959年春,由寿县组织施工。完成从舒岗至车王集高填方的渠道雏型。本期工程在“五风”盛行时施工,高填方工程最艰巨。全长3800米,填方最高19米,渠底宽20.5米,放线宽205米,取土线150米以上,土方任务720万立方米。施工期间,正常上工3万人,多时达5万人。经两个冬春苦战,完成填高12米,土方480万立方米。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第二期工程,施工时间自1966年至1970年。主要进行续建、改线、延伸和渠系配套工程。干渠原规划由下塘集西侧与淮南铁路平行,向北过车王高填方,沿黄花山干渠向罗塘、曹庵、杨公延伸。建县后,为解决由肥东、定远划入本县地区的农田灌溉,渠道改由下塘南侧穿过淮南铁路向东过下塘渡槽转向北,经红旗、东方红水库至朱巷,继续向北至仙官庙,再拆向东至杜集。改线后,既避开施工难度大的车王高填方,节约了土石方,又扩大了灌溉面积。
沿渠先后兴建反调节中小型水库57座(其中中型9座),兴利库容1.056亿立方米。建电灌站67座,总装机186台,计21026千瓦。开挖支、斗、农渠180条,长414公里,排进水工程建筑164处(座)。计完成土石方2320万立方米,砌石5.87万立方米,混凝土1.426万立方米,总投资1840万元。
瓦东干渠下塘渡槽

民工在瓦东干渠切岭工程工地上施工

瓦东干渠主要配套建筑物特征表

瓦东干渠主要配套建筑物特征

滁河干渠双墩节制闸

二、滁河干渠
滁河干渠,属淠史杭灌区主干渠。渠首源于肥西县将军岭。经肥西和合肥郊区,过南淝河闸,在瓦房郢进入本县。又沿江淮分水岭南侧,向东经千古庙桥穿合阜公路,在双墩集南侧过淮南铁路,至三十头以东约5公里处入肥东县境。全长103公里,流经县境47公里。此干渠是三县一郊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的主要输水渠道,也是皖西山区与外界物资交流的重要水运航道。
该干渠1958年8月底始建,次年春停工,铁路以西大部分渠段已成雏型。建县后,继建工程分期分段进行。第一期工程,1965年10月至翌年5月。将肥西将军岭至泗水挖掘贯通,长达20.5公里,解决肥西、市郊和县内岗集、土山乡的8万亩农田用水。第二期工程,从1966年6月开始,至次年6月结束,将泗水至三十头节制闸挖掘贯通,长达28公里,当年送水灌田。第三期工程从1967年10月开始,至次年5月结束。完成干渠土建扫尾工程和块石护坡以及干渠配套建筑工程。至此,全干渠基本竣工通水。1975年至1976年,1980年至1982年又进行两期修整工程,整个工程历时17年。共开挖支、斗、农渠104条,长255公里。建各类渠系建筑物230处(座)。小型电灌站105座,装机196台,8087千瓦。兴建扩建反调节水库20座(内有中型水库4座),总兴利库容3485万立方米。共完成土石方1351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达24.9万亩,其中自流灌溉达22.9万亩。
滁河干渠主工配套建筑物特征表
附表(四)

滁河干渠主工配套建筑物特征表
续前

滁河干渠主工配套建筑物特征表
续前

三、黄花山干渠
黄花山干渠,属瓦埠、高塘两湖提水灌区的引水渠道。渠首在朱巷东三里河浮体闸,向西穿过朱巷南侧铁路桥再向西北。经罗塘、曹庵和庄墓、朱集两个电灌站的渠道连成一体。全长51公里,建有节制闸3座,铁路涵1处,地下涵2处,渡槽3处,公路桥6座,人行便桥29座。
该干渠原属瓦东干渠改线前的延伸渠道,1958年冬由寿县主管部门组织施工。到1959年春,基本完成朱巷至曹庵和小孤堆的渠道开挖任务,实做土方314万立方米。后瓦东干渠改线,渠道变为地面径流的排水沟。庄墓、杨公电灌站建成后,被利用为农灌输水渠。
1975年和1976年,杨公区组织民工对原渠道进行清淤扩建。挖通三里河至铁路1.45公里的渠段,兴建三里河分水闸,使瓦东干渠的水进入黄花山干渠。流量能够达到10立方米/秒。至此,两干渠沟通相连,引水和提水灌溉互相调剂,把江淮分水岭以北两大灌区合成完整的灌溉体系。春季,瓦东干渠水源充沛时,可向两湖灌区送水,充蓄库塘,以减轻电灌区农民经济负担;夏季,瓦东灌区供水不足时,可提两湖水补充。1978年抗旱,由朱集、庄墓两个电灌站提水输入瓦东干渠,及时解决了干渠下游部分农田灌溉和人畜用水困难。
为加强渠系管理,1977年建立黄花山管理所,下辖4个管理段,并正式将干渠定名为“黄花山干渠”。
有效灌溉面积(万亩)

有效灌溉面积总耕地面积(%)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