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服饰
衣着旧时,境内官绅富户多以绫罗绸缎、细纱、皮毛等为四季衣料,中等人家多用官纺纱布,打工耕作的贫寒之家则以家织土布缝制衣服。解放以后,差别大大缩小。
服式:成年男子,冬穿大襟棉袍,外罩大褂,做工耕作者着短衣短袄;夏穿士林布长衫,内穿白色对襟小褂,贫者着对襟土布短褂;春秋两季夹袄夹袍夹裤,裤大腰扎脚,做活的人加绑腿。少数官绅冬穿貂皮长袄,夏穿绫罗或纺绸长衫。成年女子分两节穿衣,冬上着旗袍式长褂,内穿大襟小袄,下着长裙,内加套裤(无腰裆的棉裤筒),老年妇女为大腰扎脚棉裤;春秋两季多为夹衣,长幼四季皆以长布裹足。儿童多穿扎花布料的大襟或对襟褂袄,春秋为夹衣,夏季穿背后开叉的连体衣,俗称蛤蟆皮,或只兜红兜肚。
服色:男子春秋和冬季多为蓝、黑两色,夏尚白;妇女则着花布衣,城镇为印花布,乡村则是扎花布(蜡染印花),蓝衣白花,也有土染色布,老年妇女着青、黑两色。
解放后,一般城镇青年兴穿新式服装,男尚中山装、学生装,女兴列宁装,服色多为蓝、灰、白等素色。六、七十年代,青年人时兴黄军服。80年代,服装变化大,先是牛仔服、西服,后又行健美服、绷服;冬季由风雪衣、呢大衣到羽绒服、皮夹克。服装花色五颜六色。
鞋帽清末民国间,老年男人平时戴黑色小圆帽,或瓜皮小帽,也有戴毡帽的,冬季戴老头帽(俗称抹虎头帽),有钱人家戴兽皮绒帽;青年人戴礼帽或毡帽;妇女多戴头巾,因年龄分花、黑两种,老年妇女四季均戴风帽(冬棉夏单);儿童御寒戴兽型童帽,解放初兴“解放帽”。六、七十年代,年轻人喜戴黄军帽,长者则喜鸭舌帽。80年代,风行各种旅游帽,冬季兴戴绒线编织的保暖帽。
解放以前男子多穿浅帮圆口布鞋,讲究紧脚,穿鞋往往要借助鞋拔子,穿上脚要前后翘起,如船型。鞋多为手工制成,讲究硬实、合脚。妇女鞋型有别男子,为浅帮尖口,鞋面鞋尖多绣有花纹,俗称绣花鞋,因年龄长少分素艳两类。童鞋多为兽型,或虎头鞋,或兔鞋。50年代,鞋型略有变化,开口大,兴穿大口鞋,后又兴穿带舌大口鞋,70年代中后期,农村兴家做松紧口布鞋,城镇始兴皮鞋。80年代,各种新颖款式的皮鞋,旅游鞋,为本境城镇青年所喜爱。袜子,50年代前,城乡居民穿的多为布料缝合成的家做袜,后渐为纱织袜取代,六、七十年代始有人穿晴伦、尼龙袜,并逐渐普及取代纱袜。
发式、饰佩旧时老年男子多剃光头,俗称葫芦头。儿童剃寿桃头,屎刮头,娇惯的小孩后脑勺还留有一撮毛,俗称“骚毛子”,青壮年男子多剃分头、俗称“二分头”、“小分头”;妇女束发梳髻、纳网、别簪,俗称“粑粑头”,未出嫁姑娘脑后留独辫,额前留毛,解放后兴剪短发扎小辫,妇女放髻剪短,俗称“披头装”、“二道毛”。老年妇女仍梳髻。80年代,男女发式,多凭喜好各取款式,追求新异。
旧时富家女子则多以玉石、银质首饰饰佩,上年岁的人(特别是老年男子),腰间裤带多扣玉佩,或玉环,或玉兽,儿童戴项圈、手镯,娇惯的小孩还戴有胸锁,均为银质,有的还佩脚铃,以避凶邪。
特殊服饰婚服:民国以前,本境新郎多穿黑布长袍马褂,有钱人家用洋布和纺绸为料,一般人家多用家织土布染黑染青而成。头带黑色瓜皮小帽,顶佩红珠,脚穿千层底黑布鞋(必须新娘所做,新婚当日亲戚、四邻、街坊,能从新郎的脚上看出新娘的针线工夫。)。新娘上身穿大襟红袄红褂,富家多以绸缎为料,贫穷人家则以亲手织土布染红而成。下身着红裙或绿裙,脚穿绣花红缎鞋,头佩凤冠,顶红盖布。盖布四角坠结红枣。民国后,婚服略有变化,新郎头戴黑色大沿礼帽、帽沿佩红花或红翅羽,穿长袍或大褂,胸佩红绸扎成的佩花,衣料多用士林布,农村仍多以土布染制;新娘服饰变化不大,只是城镇的一些士绅和读书人家着旗袍,三河有少数人家始着西式婚礼服。80年代,县城和三河的一些青年人兴起西式婚服,但新娘着装,服色仍以红艳为主。
丧服:俗称老衣。本地又叫“三腰五领”;三腰为内裤、棉裤、套裤(女子为套裙);五领为内褂、小袄、大袍、大褂、青布大衫。家境贫寒的,就在一件衣服上多做腰领,合“三腰五领”之数。丧服多为青黑两色,也有白色。
二、饮食
日常饮食境内主食大米。旧时富裕家庭日食三餐,两干一稀;贫寒人家则两餐:或一干一稀,或两稀。农闲时,农村日食两餐约占半数。东南圩区一带稍好,西部山区和西北岗区状况差些。逢荒年,两餐粥饭中掺杂花菜、萝卜或其他野菜,有些人家还常以玉米糊、大麦糊和山芋干为主食。清咸丰年间,境内居民生活极不稳定,景况日下,当时流传一首歌谣:“长毛打咸丰,米粮渐渐宽,一天两顿饭,到晚弄一盅。咸丰打长毛,米粮渐渐少,一天两顿粥,有时弄不饱”。一年中,人们只有在几个传统节日和喜庆日沾点荤腥。城镇状况稍好。三河人日常饮食较为讲究,男人们早晨习惯进茶馆吃早茶,泡上一盏清茶,或自带茶具茶料,要几件点心,或一碟青豆,细细品味、谈闲。解放后居民生活普遍提高,除灾荒年景外,一般人家已达到日食三餐,两粥一饭的水平(60年代初除外)。80年代,日常饮食变化很大,三餐中两干一稀已较普遍。现在,农村农忙季节,早饭配有炸点心,中午晚上还有几样荤菜。城镇一般家庭已日日有荤腥,开始讲究饮食的口味和营养。
家常菜肴80年代以前,由于生活水平低,境内居民除三河外,日常菜肴很单调,西北一带尤甚,早餐,通常以咸菜就稀饭,咸菜多为腌花菜、泡萝卜、泡豆角(豇豆、扁豆、刀豆),或萝卜干,或酱生姜、咸辣酱,生食为主。有的人家还用山芋叶、野萝卜菜,菱角秧等腌制后做小菜。午饭菜肴,城镇以烧炒为主:青菜烧豆腐,千张炒韭菜、炒青菜、烧豆腐、豆腐烧肉、千张烧肉、烧萝卜、萝卜烧肉、红烧肉、红烧鱼、青豆烧鸡、粉丝烧肉、霉干菜烧肉、米粉肉(鱼乍肉)青椒炒肉丝、烧豆角、豆角烧肉;家常汤类有青菜鸡蛋汤,豆腐虾米汤、肉片汤、海带鸡蛋汤等;咸菜有咸鱼、咸肉、咸鸭、咸鹅等。通常一般人家午饭菜肴是一素、一半荤半素,或再辅以1盘蒸咸菜。农村为节省柴草很少烧炒,多为煮饭带蒸菜,将白菜、茄子、南瓜等素菜就饭锅蒸熟,再配以盐、油调拌,俗谓“一锅熟”。佐饭菜肴单调,除家境较富裕外,一般人家常年少见荤菜,只是来贵客或至亲才杀鸡买肉,一般客人蒸碗鸡蛋、或咸鹅、咸鸭。80年代以来,本境城乡居民佐饭菜肴渐渐丰盛,城镇大多餐餐有烧炒,农村人家也日食有荤素。
特殊肴馔本县居民每逢年节,家家都少不了几种特制的吉祥菜肴。和气菜:用肉丝、干丝、金针菜、豆腐果(俗名“生腐”,谐音“生富”)等多种原料混和一起煮熟上桌,表示全家团聚,和气吉祥。安乐菜:晒干的马齿苋,用蒸煮咸肉咸鸭的汤或烧或蒸而成,俗称太平菜,因年节间饭菜油荤重,马齿苋可起到调理肠胃的作用,马齿苋的汤可消毒灭菌、可治疗腹泻,大年三十,本地居民喜用马齿苋汤喷洒居室,以净环境,祈愿安乐太平。凉拌胡萝卜丝:示意日子红火吉祥。粉丝:俗名钱串子,大年三十,吃时看筷子拉起的长短,占测来年的钱财多少。冻骨:用咸鸡咸鸭脚爪配大青豆淀粉煮熟冷冻而成,能放得久。炸圆子:用糯米煮熟后调和佐料、肉末团圆油炸而成,吃时蒸熟即可,为年节间每家必备之菜,意示大团圆。五香茶蛋:鸡蛋配茶叶、香料、酱油经煮而成,为大年初一的早晨食用或亲戚、邻居来人拜年时取食,名曰“元宝”,喻示吉祥发财。
年节专用副食品有:粘粑粑:在腊月间做,以糯米面团圆蒸熟,有的人家还用木模压印吉祥图案(三河丰乐一带做的很小,可一口一个),以清水存养,能从腊月吃到栽秧时节不坏。吃时切成条块状,或油炒,或下油盐汤中,或下到稀饭里。食后较为抵饿。也有在婚嫁喜庆日子做粘粑粑,以示姻亲连接,为姻亲往来的重要礼品。米粉:为三河丰乐一带特有,有两种,一种叫洋米面,很细,象粉丝,但形状扁;另一种叫米粉子,有圆筒状,有卷条状,用炖鸡汤下食,富营养,味鲜美。多用于产妇月子间调养食品。粉扎子:多出县西北山岗区,用米配绿豆或黄豆,放水浸泡,经过轻微发酵后磨成浆状,再用烧热的铁锅摊制而成,切成条状晒干,可存放很久,吃时用汤或开水下食,味美而富营养。馓子:用麦面醒发后拉丝圈成丝圈状下锅油炸而成,吃时用汤下,高刘、官亭一带妇女坐月子喜食。本地农历五月端午节走亲戚,馓子是必备的礼品(因天气初热,谐音送“伞”)。但馓子在涉及婚姻的场合为忌讳食品,因“馓”字有“分散”之意,言之不祥。挂面:用料做法类似馓子,但不圈成圈状,不用油炸,只是拉挂成丝状,风晾晒干而成,吃法与米粉、粉扎相同。大年初一和正月十五时晨,本地习惯用挂面下元宵,俗语“挂面锅下元宵——有拉有扯”,以喻经济上能运转得开,手头不拮据。
三、居住
住房结构解放前,一般人家住房多为土墙草顶,只有少数富裕人家才住得起砖墙小瓦盖顶的房屋。80年代前居民住房变化不大。房屋结构,不同地域有些区别:东南圩区,农村住房为土垒墙,实山,稻草盖顶;岗区丘陵多麦杆盖顶,土垒到窗台,上端干土坯砌成,外周加麦杆蓑衣;山区则多为毛石垒砌成基,上以土坯砌成,顶多盖荒草。三河街镇,屋宇建筑多为旧式砖瓦楼房,类似徽式建筑,薄青砖,小灰瓦,大翘檐,只是外墙不粉白,内为木头框架,俗称“四马落地”,屋顶和翘檐上往往雕有形似狗的石兽,以镇邪驱恶。山南一带房屋结构多为三间一进,不留通间走廊,只在明间留走廊,前后不出檐,两头不出挑,厨房多建在正房后,有后院;而高刘一带建房多留通间走廊,厨房建在正屋前,建有前院,一般没有后院。旧时建房都不留后窗,通风透光条件差。六、七十年代,一些人家盖起了土墙瓦顶或砖墙瓦顶的基建房屋。80年代,本县砖瓦结构的标准基建房渐多,城镇附近已难见到草房。有不少人家建起楼房。
建房境内居民对建宅很重视,从宅基选择、破土动工到上梁完工有一整套的程式。旧时,建宅前先要请阴阳先生看风水定宅基,富有人家更是看重择基,寻龙脉,察砂土,观水点穴。宅主大多选择背山面水之地。背靠山丘,象征主人有势可倚,面对池塘河溪,象征主人家有聚财宝库和源源不断的财源。豪绅大户,还在住宅周围挖壕沟、立炮楼,建成圩子式的庄园,既防匪盗,又喻财源不断,象袁店的唐家圩、井王的刘老圩、聚星的张老圩和农兴的周老圩等。破土动工,还须择日而行,动工当天,黎明前主人驾牛在宅基周围象征性地犁一圈,意谓趁土地爷熟睡时动土,以免冲犯土地神带来凶邪。门向多朝南,但不能正南(正南为皇家享有),否则犯上,因本地多丘陵,房屋多顺地脉而建(不能切断龙脉),所以东西向的也不少。宅前,一般留有开阔地,谓有出场。住宅与邻里房宅间的关系有许多讲究,山南一带有“避三箭顾左右”之俗,避三箭即避路箭、火箭、木箭,大门不能直对大路开,不能直对别人家的烟囱,不能面对别人家的山墙檐,否则不吉,自家建房宅要注意烟囱、山墙檐也不能直对别人家宅门,否则犯人家忌讳;顾左右,住宅左右两边,俗称左青龙右白虎,左邻右舍间,左边可比右边略高,若右边高出左边,即为“白虎抬头”,左边的邻家是忌讳的,俗谓“不怕青龙高万丈,就怕白虎抬头望”。这些带有迷信色彩的风俗,解放后已逐渐消失。若盖厢房,正房左边盖几间,右边也要盖几间,这叫稳正,中看,大户建宅,多在三进以上,最多不能超过九进(旧时九进为皇家宅殿),进深层次,后一进要略高前一进,呈阶梯状,有步步高升之意;宅门也不同普通人家,大而阔,门扇有门簪、门砧以示品阶,门砧一般成鼓状,豪门望族则用石狮石兽做门砧。建宅中上梁是很热闹的,上梁必须赶在日出前,象征生活如日东升,越过越光亮。头天收工前,工匠们要安置好二桁以下的桁料,留下脊桁,主人家准备好糖果糕点和鞭炮,第二天清晨工匠们将缠有一块红布(有的红布还写有吉祥词语)的脊桁落实屋脊,鸣放鞭炮唱赞喜句,撒散糖果糕点,让前来凑热闹的乡里邻舍的孩子们哄抢,渲染热闹气氛,以示吉祥如意。这天,亲戚朋友们也携烟、酒、糕点、红布幛等礼品前来喝上梁酒,有些亲朋好友往往还抬大梁来。上梁时对过路行人要礼貌相待,否则人家要唱几句不吉利的民谣来“诲你家”(如“上梁上梁,先倒山墙,打死瓦匠,砸死茅匠”等等),上梁时如晴天固然可喜,如下小雨更好,因为“淋到了”意喻“临到了”。有地方称“雨洒梁(粮)头”,意喻丰收。房宅完工,主人还要设酒宴招待工匠和邻里亲友。新宅还要张贴吉庆的楹联。
乔迁房主搬迁,亲友邻居要来恭贺。故居亲邻好友大家凑合给搬迁的房主送些礼品,礼品上写有“恭贺乔迁之喜”等吉祥贺词,还帮忙搬运家俱。通常房主要在头天晚上整理好家俱,第二天早晨或上午搬迁,以趋吉利。象征在新住地生活如日初升,搬迁时老邻居们要鸣鞭炮相送,异地新邻鸣鞭炮迎接。要办酒席,请老邻居们喝“搬家酒”,迁到新的居住地,往往要宴请新邻居们喝“入户酒”(又称“和邻酒”)。
四、旅行
禁忌旧时,人们出门旅行有许多迷信禁忌。首先得占卜出门吉日,正月十三“杨公忌日”是不出门的,否则犯“杨公忌”,将有灾祸。人们出门时,最忌乌鸦当头叫。一年新春之后,第一次见到活蛇疾行,俗称行者不祥,首遇死蛇则为吉利。出门遇见抬棺材为吉利,因“材”、“财”音谐。外出经商,最忌出门遇见兔子,兔子俗称“跟头子”,说明买卖不成,会栽跟头。农历七月十五这天,不能走亲戚串门子,因这天是“鬼节”,当年有亡故的人家都在这天为亡者烧灵,置酒席祭奠,或答谢在丧事间吊唁、帮忙的亲邻。正月初七不能出门,初八不宜归家,俗言有“七不出八不归”。解放后多已不信。
遮阳防雨具旧时本地外出行人的遮阳防雨具较简单。城镇和有钱人家妇女遮阳具多为竹骨油纸小伞,俗称阳伞;乡村妇女则多为草帽或头巾。城镇男子喜用草编礼帽遮阳,乡村多以大草帽遮阳。六、七十年代后,城里人开始用起钢骨布伞遮阳。80年代本地时兴各种花色的折叠伞,后又兴戴款式各异的太阳帽,乡村除少数妇女和姑娘们用阳伞外,大多还是以草帽遮阳。
旧时,本地人们出门远行带油布伞或油纸伞防雨,近处则多戴竹篾编成的斗笠。农民耕作时雨具多为斗笠蓑衣(用茅草编织)。60年代后,塑料雨衣逐渐在本地城乡兴起。雨鞋,50年代前,本地出行多穿绑履、套鞋、木履,冬天则穿带钉油鞋。60年代后逐渐为胶鞋替代。80年代,城镇乡村有人穿起晴雨鞋,除出行雨具外,农村做农活还有专用雨具:使牛、栽秧、薅田、拔秧均穿竹背篷。
五、生活器具
饮食器具葫芦瓢:老葫芦一分为二而成,本境居民旧时主要舀水具。瓦壶:俗称瓦炊,瓦陶制的烧水具。煨罐:瓦陶小罐,有耳,放在灶堂内烧开水或煨煮食物的器具,煨出的开水有一种特殊的烟烘味,因其置于灶堂内可节省柴草,成为本境旧时乡村居民主要烧开水用具。吊罐:铁铸罐,置于灶面两锅间,利用两灶堂的余热温水的器具,它能充分利用锅灶热能,为本境乡村居民家家必备。火叉、褪灰筢子:本境乡村居民烧灶锅用来添送柴草和打扫锅灶下堂柴草灰烬的两种工具,前者多为铁制,后者多为木制。黄盘:陶制浅口,类现在的菜碟子,有大中小三种;窑锅子,陶制,体较黄盆深;小菜筒:粗毛竹筒制成,带盖。木碗。毛竹根节制成的小儿饮食用具。猫叹气:椭圆带盖的竹篾篮,用来盛存熟食和腌肉等,猫、鼠等动物偷吃不到,故为“猫叹气”。
起居用具架子床:旧时本境较高档的木床,三面有框栏,四角立柱带顶盖,可挂蚊帐,床前沿下附有踏板,用于放鞋和上下方便,有的架子床做工考究,雕饰有鸟兽花纹图案而成为工艺品。百子柜:木制方形小柜,顶端开门,置床头间,类似现在的床头柜,盛放换洗内衣。站柜:木制双开门立柜,似现在的大衣柜。担几:又称香案,木制长几,置堂屋上方,用来供放香火祭品,现今本境乡村多数居民家中仍多见。香火柜:功用类似香案,但下面带柜,放祭品祭器,也可存放食品和饮食器具,兼作碗橱,旧时多为富裕人家所用,现今乡村居民家中也常见到。大夹柜:木制正方体大柜,多用来装粮食,或副食品,现已很少见到。箩窝:又称摇窝子,即婴儿睡的摇篮,为竹木制成,整体为三件组成:木制框摇架(多为枣、榆、桃木);竹篾编的篓箩;篾编的睡篮。冬天在篓箩内捺上稻草和旧絮,上铺被子,可保暖,夏天则拿去篓箩放上睡篮铺上篾席,透风凉爽。
取暖具火球:泥陶质,形似半球,上有提把内放锯末、干牛粪或谷糠壳做燃料,从灶堂内取些燃烧的柴草灰放上即可取暖,烘手暖足皆宜,可随手提带。冬闲时,乡村老人常常提着火球,一边烘火一边闲聊。火篮:篾编外罩,内放火钵或火盆,多人围坐取暖。火筒:为小儿烤火具,有木板圈制和稻草编成的两种,形似圆台体,中间有隔板,下放火球或火钵,上半部分供小儿站立取暖。烘篮罩:竹篾编成为婴儿烘炕尿片的专用具,形似半球形竹篮,反扣火钵或火球上。
照明具油灯:又叫香油灯,由灯台、灯盏(有陶制和铜制两种)和灯芯草三部分组成,燃香油或豆油,为旧时本境农村的主要照明具,光暗多烟,经常使用,会使房屋四壁发黑,60年代后随煤油灯、电灯普及已绝迹。灯笼:篾编框架、纸糊外壳、内燃蜡烛,圆柱体或球体的照明具、多用于夜晚行路或年节间悬挂门楼上,用于门前、庭院照明,现在有些人家在年节间仍喜悬挂它,以点缀节日气氛。罩灯:又俗称洋油灯、煤油灯,以煤油为燃料,因为有玻璃灯罩,光亮少烟,民国时期在本境出现,以后逐渐取代油灯成为主要照明具,现今已为电灯取代,但不少人家仍保留它,特别在乡村,停电时人们还用它照明。马灯:铁座架、玻璃罩,燃煤油的照明具,主要是夜晚出门作事或赶路照明所用,类似以前的灯笼。如今马灯已很少见到,人们晚间外出办事都以手电筒照明。汽油灯:以煤油为燃料,下有一油罐兼打气筒,用萱麻灯泡,光白炽似电灯,60年代前本县多用于开大会、演戏照明用,70年代后随电灯普及已极少见。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