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发展概况
1912年(民国元年),三河镇士绅推荐清末秀才叶常菁筹办小学堂。次年,创立“合肥南乡高等小学堂”(今三河小学),为本县最早的小学。1945年,境内有小学62所(完小35所,初小4所,短期小学8所,简易小学15所)。1948年,小学为91所(公立56所,私立15所,民办20所),293班,学生10837人。1949年下半年,小学92所(公立16所,36班;私立36所,114班,民办40所,40班),学生7389人。1951年,私立小学转为公办。1952年下学年,全县民办小学708所(教师873人)转为公办。是年,县内有小学761所,1277班,学生47473人,教职工1617名,学龄儿童入学率为39%。民办小学全部转为公办后,有些地区学校布局不合理,少数教师文化水平过低。1953年,贯彻“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调整学校布局,减少复式班,辞退少数不合格教师。1956年,全县小学374所,学生69227人。1958年,小学679所,学生109556人。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县内小学为327所,学生4.2万人,入学率46.9%。1965年1月,贯彻中央关于《积极发展半工(耕)半读教育事业的意见》,年底,全县小学增加到2182所,学生93513人,入学率为74.8%。1966年上半年,全县耕读小学2134所,学生48835人,连同372所公办小学,小学生总数达97825人,其中在校学龄儿童70750人,入学率为91.4%。当年下半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课,部分教师受批斗。1970年以后,逐步恢复教学秩序。1984年,进行体制改革,领导班子实行任期制,民办教师采取聘任制,公办教职工实行责任制。1985年,小学交乡镇管理。当年,全县有小学547所,其中:完全小学483所,初小64所,教职工3950人(其中国家教师1781人)、学生121459人,入学率为97.4%。基本上达到村村有学校,偏僻村庄设有教学点。
二、学制
小学学制,初定于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后来学制虽有变更,但以“四二制”(初小4年,高小2年)实施最久最广泛。1949年前后,境内小学沿用6年制,分为初小4年、高小2年两段。1958年秋,三河一小、师范附小等11所小学试行五年一贯制。1959年秋停止试行,1968年又普遍实行五年制至今。
三、课程
1949年前后,初小设语文、算术、体育、音乐、美工等课,每周24至26节。1955年起,增设手工劳动课,1957年起增设周会;高小设语文、算术、自然、历史、地理、体育、音乐、手工等课,每周29节左右。1953年,语文课分为阅读(讲读)、作文和写字课。1981年,四、五年级增设思想品德和劳动课,重点小学开外语课。此外,各年级每天下午都安排有1个多小时的课外活动时间。
四、小学选介
三河镇第一小学1913年(民国2年),在三河镇河南“李忠武公祠”创办合肥南乡高等小学堂,招收四、五、六年级各1班,学生180多人,校长叶常菁,聘请教员8人。1933年更名三河小学,1940年名三河中心小学。1944年至1946年学校发生3次学潮。1945年6月,合肥县长隆武功到三河,师生拒绝校方停课迎接的命令,学生殴打校长余仲英并罢课。1947年,有12个班,教职工30多名,学生600多人。当年,教师薪金不足,学校收“敬师米”,高年级每学期每生收米5斗(每斗约10公斤),中年级收4斗,低年级收3斗。1950年3月,设西镇、南镇两个分校。1952年,名三河第一小学。分校独立。1985年,11班,教职工29名,学生494人。
上派镇第四小学1942年,上派乡绅周霁霄发起办学,在街南头东岳庙创办上派乡中心国民小学,3班,教师7人,学生100多名。1949年名上派小学。1954年附设初中班。1955年,迁至新校址,有新建瓦房137间。1958年更名肥西师范附属小学。是年,评为先进单位,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1963年名实验小学。1966年下半年至1970年名反修小学、印刷厂小学(由县印刷厂管理学校)。1971年,分出近一半成立上派镇第一小学。1985年,有19个班,教职工54名,学生1263人,为县内规模最大的小学。
肥光小学1951年创办苍松民办初小。1954年,肥光高级农业社成立后,更名肥光小学。1958年1月6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视察肥光小学,并和师生合影留念。1978年,定为省重点农村小学,当年省拨款兴建教学楼1幢。1983年,改为肥西师范附属小学。1985年,有10班,教职工31名,学生534人,教学仪器和体育器材较完备,存图书1万多册。
聚星小学校址为原肥西书院。1927年建私立聚星小学,4班,学生170多人。1946年名聚星乡中心国民学校,1949年名聚星小学。1983年秋,由国家拨款和地方筹资,重修校舍后,面貌一新。1985年,8班,学生393人。
丰乐小学1932年,由士绅许星五等筹办合肥县第九区第一初级小学,学生70多人。1934年,名丰乐河初级小学,1935年春,民国政府高级将领张治中(少年时在丰乐读书和生活多年)来校视察,并和师生合影留念。1939年秋,名丰乐镇中心国民学校。1949年,名丰乐小学。1950年春,私立三槐小学并入,学生增加到130多人。1985年,有9个小学班,学生380多人,附设幼儿班50人。教职工19名。
山南小学民国初年,由乡绅唐松岩捐资并募款创办合肥县第五完全小学,校址在山南街南头大庙后面,有校舍18间,3个班,教师8名,学生82人。唐姓子弟免收学费,其他学生每学期每人学费银元2元。1938年,日军入侵,省保安第五团在撤退时烧毁学校房屋。1939年改在街北李氏祠堂办山南中心国民学校,4班,教师12名,学生100多人,经费由本乡各保分摊。1948年春,国民党军四十六师占住校舍,学校被迫停课。1949年春,名私立青莲小学,以祠田和房地产收租养校,教师13名,学生130多人。1951年转为公办,改名山南小学。1985年,有小学11班,学生589人;幼儿班2个,64人。教职工29名。
肥西县小学教育发展情况统计表
表28—2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