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1927年秋,从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返回合肥的共产党员张建之,谷隅三受中共合肥特支的委派,到合肥西乡雷麻小学以教书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先后发展了徐梦观、周味韶、张柏山为共产党员,成立了雷麻党小组,张建之担任组长。1928年春,中共合肥特支扩建为合肥特区后,成立雷麻支部,下辖三个党小组,有党员14人,张建之、徐梦观先后担任支部书记。1929年9月,中共合肥特区在高刘集建立高刘支部,下辖3个党小组,有党员11人,张建之、谷隅三先后担任支部书记。1930年1月,中共合肥特区指派王益明、朱一堂在油坊铺建立了官亭支部,王、朱两人为负责人。1930年5月,中共合肥特区扩建为合肥县委后,先后在西乡焦婆店、高刘集建立了合肥二区、三区区委;在南乡三河、中派一带建立了合肥南乡(三河)特支和中派特支。1931年4月,为开辟大潜山地区的工作,在西乡众兴集一带,建立了合肥四区区委。以上,三个区委共辖23个支部,有党员129人;两个特支,有党员36人。
1932年春,中共皖西北中心县委(亦称中共合肥中心县委)决定将庐北特支和南乡特支合并,在合舒庐交界的三河、白石山一带建立了合肥南乡区委。同年9月,中共合肥中心县委机关遭敌破坏,南乡区委等基层组织亦同时受到损失,党的组织活动一度中断。此时,以陈良季为首在西乡组建了中共合肥临时中心县委,并在大潜山地区建立了临时区委,恢复党的基层组织。1933年4月,中共合肥中心县委正式恢复后,即将西乡临时区委改建为西乡特支,同时恢复了南乡区委。1934年11月,南乡区委归属中共合肥县委领导,下辖三河、白石山、石嘴头、马郢、新街、双枣树、李大郢、傅油坊、彭圩、宋湾等10个支部,有党员40人,有赵海波、颜文斗、孙仲德等人先后担任区委书记。1934年6月,合肥游击队在南乡失利,基层党组织再次受到破坏。10月,中共皖北(寿县)中心县委转移至合肥南乡与中共合肥(皖西)中心县委合并,再次成立了中共皖西北中心县委,后改为皖西北特委。在中心县委的指导下,于1934年11月成立了中共合肥县委,下辖南乡、西乡两区委。1935年11月,由于革命形势逆转,活动在合肥西乡的中共皖西北特委机关移至巢县。为继续开展地下斗争,特委决定将原活动在西乡的中共合肥县委改为中共合肥特区,董成荣任特区书记,凌正明任组织部长,桂俊亭任军事部长。这时合肥特区仍管辖南乡和西乡党的地方组织,有党员20余人,继续坚持秘密斗争,直至抗日战争爆发。
1938年5月,日军侵占合肥,合肥县政府迁至西乡鸽子笼圩子(现属肥西县南分路乡),肥西成为合肥的政治中心。为适应抗日形势的发展,1938年底,中共皖北中心县委派宋天觉来合肥西乡组织了中共合肥工委,宋任书记;不久,根据鄂豫皖区党委的指示撤销,而在合肥东乡的梁园小陆岗成立了中共合肥县委。此后,合肥县委的主要活动在肥东。1939年秋,中共六安中心县委派田兰田、李维之、赵翅生、夏冰流、曾余等来合肥西乡建立了中共肥西工委,并在大潜山地区建立了大潜山地方支部。担任工委书记的先后有田兰田、汤泽云、夏冰流。后因国民党合肥县党部不断制造摩擦,工委成员于1940年4月前后陆续撤离肥西,工作中断。
1946年3月,以赵凯为首的中共寿六合霍工委挺进淮西后,于当年6月先后在寿县、六安、合肥交界的高刘、江夏店等地建立了中共寿合区委和六合区委。杨刚担任寿合区委书记,冯道生担任六合区委书记,开展革命斗争,发展党的组织,至1948年12月,两区委同时停止活动。1949年1月,中共寿合县委在江夏店又建立了中共六合工委和六合办事处,除辖六安的六二区外,还辖肥西北的肥二、蜀西、金夏3个区。杨刚兼任工委书记,张亚非任六合办事处主任,同年3月,工委和办事处停止活动。
1947年冬,中共皖西区委派余衡到三河一带开展革命活动,于1949年2月建立中共三河县委,荚厚友任县委书记,3月,县改为市,荚改任市委书记。
1947年12月,为了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共皖西地委派宣育华来合肥西乡双河、山南等地建立了中共肥西(南)工委,宣育华任工委书记。1949年1月初,经中共皖西区委决定,改建为中共肥西县委,马力任县委书记,宣育华、赵锦章任副书记。
二、中共肥西县委
中共肥西县委于1949年1月成立时,设正副书记;1954年12月,建立了常委制;1957年11月,设书记处,取消正副书记体制;1962年7月,撤销书记处,恢复正、副书记体制。
县委先后设立了以下机构和工作部门:组织部(1949年1月设立)、宣传部(1949年1月)、纪律检查委员会(1951年7月设立,至1955年6月改建为监察委员会)、县委办公室(1952年5月设立,初称秘书室,1956年6月改称办公室)、统战部(1952年)、党校(1950年12月建立,初称党训班,1955年9月改为党校)、农村工作部(1954年7月)、财贸部(1955年9月设立,1963年5月撤销;1964年8月又建立财贸政治部)、文教部(1956年5月成立,1957年3月并入宣传部)、政法部(1955年10月成立,翌年3月撤销;1959年3月再次成立,1961年9月撤销)、工业交通部(1956年7月成立,1963年撤销)、畜牧部(1958年11月建立,翌年9月撤销)、人民来信办公室(1961年10月成立)。1966年底,县委的工作部门有:组织部、宣传部、监察委员会、县委办公室、统战部、党校、农村工作部、财贸政治部、人民来信办公室。
1967年1月28日,造反派夺权,县委及各直属机构,随之瘫痪。
1969年5月,县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成立。1971年2月,肥西县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中共肥西县第四届委员会,县委恢复正常工作。1976年3月,重新建立县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信访办公室。1977年3月,恢复县委党校。1979年7月,在县委四届十五次全会上,选举产生了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1980年1月,成立政策研究室,次年5月撤销,建立农村工作部。1984年1月体改时,又撤销农村工作部,恢复政策研究室。1980年11月,建立老干部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1981年10月建立党史资料征集小组办公室。1982年5月,建立政法委员会。
1985年底,县委直属部门有:纪律检查委员会、县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政法委员会、党校、信访办公室(县委、县政府共同设立)、政策研究室、老干部办公室、党史办公室。
三、基层党组织
县直1953年3月至1963年8月,县委先后在政、军、群团系统建立了6个党组和3个党委会,其中政法党组经过三建三撤,在1963年8月,分别建立了公安局、检察院、法院3个党组;供销社党组于1961年3月建立,至1966年4月,县委决定撤销党组,建立党委会。县直机关党委会于1957年11月在撤销原县直党总支的同时建立。1967年1月,县委被夺权后,除县人民武装部党委未受冲击外,各党组、党委瘫痪。1980年6月至1984年11月,县委在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公检法及行政各局和金融单位分别建立了14个党组和8个党委。
区乡1949年10月,8个区建立了区委;76个乡中建立了52个支部。1950年3月,增建上派、三河、岗集、焦婆4个区委,乡级党支部由原来的52个增加到91个;1951年5月至1952年1月,又增设中派、高刘等6个区委,至此,全县共有18个区委和157个乡级支部。至1954年,经过调整和发展,全县244个乡(镇)基本上都已建立了党支部。1955年11月进行体制调整和合并,建立8个区委,同时建立上派、三河两个区级镇委,乡并为67个,建立67个总支。1956年5月,又进行撤区并乡,将8个区委撤销,保留两个镇委,67个乡合并为31个,各乡建立总支。至1957年7月,乡总支改建为乡党委,同年8月,恢复8个区委。1958年2月,增设黄花、聚星等12个乡党委,并将上派镇委降为乡级党委,全县是8个区委1个区级镇委,43个乡党委和1个乡级镇委。1958年9月,全县建立了22个人民公社党委,撤销了区乡党委。1959年3月为21个公社党委。1961年5月,增设40个公社党委。11月恢复8个区委。1962年增设大圩公社党委。1965年5月,岗集区委及6个公社党委划给长丰县委。同年12月,增设紫蓬区委和6个公社党委,撤销山南区沈店公社党委,县委仍辖8个区委,两个镇委和61个公社党委。
1967年1月28日,在县委被夺权之后,区、镇、社党委也相继被夺权。1969年5月,各公社和镇成立了党的核心小组。1970年12月,各公社、镇先后成立党委。1972年8月,又再次恢复了8个区委。1978年5月,因将义城区的义城、义兴、大圩、晓星4个公社党委划归合肥市郊区,义城区委随之撤销。此时,县委下辖7个区委、两个镇委和49个公社(镇)党委。1983年1月,增设北张公社党委。同时将山南、丰乐两个公社党委改建为镇委。
1983年6月,48个公社党委均改为乡党委。全县共有7个区委,两个区级镇党委,50个乡党委(含两个乡级镇委)。1984年,官亭、小庙、花岗、高刘4个乡党委改为镇党委。
1985年底,全县有党组14个,区委7个;基层党委55个,其中:乡镇50个、工业1个、其它4个。总支27个,其中:工业4个、建筑1个、交通邮电2个、农林水等4个、商业供销4个、宣教文体3个、党政机关团体9个。支部1465个,其中:工业174个、建筑12个、交通邮电24个、农村622个、商业供销149个、城镇8个、科研2个、宣教文体等119个、金融保险19个、党政机关158个、其它178个。
四、历次党员代表大会
第一次代表大会1954年12月5日至11日,出席代表274人,列席代表75人,代表全县3007名党员。地点在县城上派镇(下同)。
这次大会,是全省最早召开的县党代会,省委组织部长曾庆梅,地委组织部长张翼凯到会指导。县委书记何真理作《五年来的工作检查及1955年工作任务的报告》,大会作出《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的决议》;选举19名委员组成中共肥西县第一届委员会。何真理当选为县委书记,房崇阳、黄其本当选为县委副书记。
第二次代表大会1956年5月8日至12日,出席代表343人,列席代表12人,代表全县11489名党员。
县委书记冯建华作工作报告,县委委员李兴作《肥西县1956年至1967年农业发展规划》(草案)的报告。大会通过《肥西县几项主要工作任务的决议》。选举产生由25名委员组成中共肥西县第二届委员会。同时选举产生中共肥西县监察委员会和出席省第一次党代会代表。并在县委二届一次全委会上,选举产生了县委常委和书记处书记。冯建华当选为第一书记,房崇阳为第二书记,高立镗为第三书记,石景亭、徐永让为副书记。
第三次代表大会1958年2月22日至3月5日,出席代表326人,列席代表558人,代表全县11071名党员。县委第二书记何真理作《动员一切力量,想尽一切办法,组织农业生产大跃进,为完成1958年农业生产计划而奋斗》的报告,副书记徐永让作《开展全民性的整风运动,鼓足革命干劲,为实现1958年的生产任务而奋斗》的报告,副书记房崇阳作《乘胜前进,大干一年,为实现1958年的生产任务而奋斗》的总结报告,会议选举25名县委委员和3名候补委员组成中共肥西县第三届委员会。并在县委三届一次全委会上,选举产生县委常委和书记处书记。安徽省长黄岩兼任第一书记,何真理当选为第二书记,房崇阳、高立镗、石景亭、徐永让当选为书记处书记。
第四次代表大会1971年2月1日至4日,出席代表853人,代表全县16582名党员。县革委会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陈硕峰作工作报告,选举37名县委委员和6名候补委员组成中共肥西县第四届委员会。在四届一次全委会上,选举产生了县委常委、书记、副书记。陈硕峰当选为县委书记,于广亮、常振英、臧德顺为副书记。
第五次代表大会1982年1月8日至12日,出席代表375人,代表全县25954名党员。县委书记李尚德作工作报告,张其荣代表县纪委作纪律检查工作报告,选举31名县委委员组成中共肥西县第五届委员会。在县委五届一次全委会上,选举产生了县委常委、县委书记、副书记。李尚德当选为县委书记,张文题、姚家升日、窦本仁、杨本海为副书记。
第六次代表大会1985年12月23日至27日,出席会议代表379人,代表全县28203名党员。县委副书记褚振国作工作报告,解正荣代表县纪委作纪律检查工作报告,副书记、县长胡庆长作《肥西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建议》的报告;大会选举了35名县委委员组成中共肥西县第六届委员会。同时选举了中共肥西县纪律检查委员会组成人员。在县委六届一次会上选举产生了县委常委、书记、副书记。窦本仁当选为县委书记,褚振国、胡庆长、张维端、杨振坦、朱贵甫为副书记。
中共肥西县委历任正副书记名录
表19—1

肥西县若干年份共产党员统计表
表19—2

五、党务工作
纪律检查1951年7月,县委设纪律检查委员会,至1954年10月,共查处党员属于官僚主义、强迫命令、打击报复、工作失职、丧失阶级立场、贪污腐化等方面的违纪案件345起,受到党纪处分的224人,其中警告77人,劝告18人,撤销职务的14人,留党察看27人,开除党籍的88人。1955年6月,县纪委改为监察委员会。在全县完成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进入人民公社化之后,着重检查党员贪污挪用,违反粮食统购统销政策、败坏道德、强迫命令、违法乱纪以及在“反右派”、“反右倾”斗争中的问题。1956年至1961年,仅县监委即处分党员2230人,其中开除党籍的566人,留党察看581人,撤销职务的182人,严重警告537人,警告347人,劝告17人。
1961年9月,县委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成立县委甄别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区、社也同时建立了相应组织,抽调200多名干部,对各级各部门批判处理的案件,进行逐名登记,计有17202人,当即布置按级给予复查甄别,至1963年办理完毕。通过复查认定有近90%的人属于批判处分错了,或基本错了,均给予平反改正和恢复名誉。对其中受委屈较深的人,还登门赔礼道歉,并拿出3万多元款子和一部分棉花、粮票等物资帮助解决一些人的生活困难。从全部案件原处理的类型看,受到党纪、政纪和刑事处罚的有7753人,受批判未给纪律处分的9449人;从复查对象的身份上看,属于国家脱产干部1613人,基层不脱离生产的干部8665人,群众6924人;再从其中3393名党员的处理类型看,受到党纪处分的1296人,受到行政或其他处分的1116人,受到刑事处罚的58人,受批判未给纪律处分的923人。后在1964年至1965年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因“左”的错误影响,有些党员干部又受到错误处理。“文化大革命”中,党的监察部门被取消,纪律检查工作由县革委会政工组管,也错处分了一批党员干部。
1979年,对受理的各个时期不服处分的案件,进行复查甄别。全县共复查了历史老案195件,其中全错全平的49件,部分纠正的30件,维护原结论的116件;复查“文革”期间的案件90件,其中全平60件,部分纠正的23件,维持原结论的7件。1979年至1985年,县纪委在贯彻纪律与教育相结合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查处了267件违纪案件,其中给予开除党籍的55人,留党察看48人,撤销职务的47人,严重警告59人,警告58人。
统一战线抗日战争初期,合肥西乡的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中共的积极倡导下形成的。1938年6月初,中共安徽省工委派马实到合肥西乡,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组织动员民众开展抗日斗争,在聚星街召开各阶层人士参加的抗日动员报告会。受到各界人士的支持和拥护,收编了地方民团,成立“肥西人民抗日自卫军”,临时指挥部设于聚星街,这支队伍建立后,即在大潜山地区袭击日军。6月中旬,合肥县抗日民众动员委员会在西乡高刘集成立,其成员有国共两党代表及工商、文教、士绅等各方面人员参加。合肥县长李武德、唐庆甫等人曾先后担任动委会主任,共产党员耿家书、田兰田等人先后担任指导员,曹云鹤、李维之先后担任秘书和干事。三河、官亭、蜀山等区乡基层还建有青抗会、农抗会、妇抗会等抗敌协会,动员各阶层人士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当时省动委会还派6个抗日工作团到西乡,其中5个团是共产党员领导的。他们深入乡镇街头,运用漫画、唱歌、演剧等形式广泛宣传,鼓动众多的爱国青年奔赴抗日前线。
1947年至1948年,中共皖西地委副书记、兼三分区政治委员唐晓光(1948年2月调任四地委书记)、肥西(南)工委书记宣育华与合肥的中国民主同盟成员取得了联络,积极支持和指导他们从事革命活动,民盟成员郭崇毅联络龚衡军(民盟成员)于1948年底率合肥县民团两个大队和官亭区一个自卫大队近千人在官亭地区举行武装起义。
建国后,中共肥西县委重视团结动员各界人士,参加各项政治活动和经济建设。从1951年至1953年,全县先后召开过九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每次会议都有工农、党外知名人士、工商、宗教、少数民族和文化教育等10多个界别人士参加讨论决定全县大事。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的协商委员会中,非中共委员约占半数,如知名人士张子斌、颜文龙、郑衷强,少数民族陶先凋、海传良,工商界张明良,宗教界石宝琳(女),农工民主党王青萍等。1954年至1965年,先后召开的6次县人民代表大会中,选举的县人民委员,非中共知名人士、民主党派、少数民族、宗教界、工商界等人士每届都占有半数以上。他们在参政议政中,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精神。1981年、1984年县政协的一、二届委员会中,民主党派、无党派知名人士和科技人员的比例均超过半数。
落实起义投诚人员政策:在过去的历次政治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中,由于“左”的错误影响,部分起义投诚人员受到错误处理。1979年,县委对因追究历史问题而受到不公正待遇的起义投诚人员进行全面复查和改正。至1985年9月止,对58名起义投诚人员落实了政策(如安排工作、错案纠正、恢复城镇户口及死亡抚恤等)。根据政策规定,明确起义投诚人员身份的169人,其中发给起义证明书的130人,发给投诚证明书的10人,按起义投诚人员对待不予发证的22人,已经死亡7人。
“右派”摘帽改正:全县的“反右派”斗争,从1957年6月开始至1958年结束,先后经历一年左右的时间,共划“右派分子”448人,重点批判84人,在工人、营业员中定“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173人。1962年进行复查甄别,给“右派”平反44人,给“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平反106人,工作进行到中途,为批判“翻案风”而停止。对于摘帽工作,从1961年至1964年先后6批摘掉右派分子帽子的202人。1978年,根据中共中央55号文件精神,将原来未摘帽的右派分子202人全部摘掉帽子。接着全面开展复查改正工作,从1978年底至1980年,基本上把全县错划的右派改正过来。1984年,对少数人结论留有不实之词的,又进一步作了修正,并将最后结论和本人一一见面。全县原未改正的“右派”404人全部予以改正,其中恢复安排工作的134人,死亡抚恤97人,其余的原有工作,有的因年老办理了退休手续,全部安排落实。同时,改正“中右分子”(即重点批判人员)437人,对1962年在甄别中应平而未平的“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67人也予改正,并逐人做好安排和善后工作。
宣传县委设有宣传部,区乡有宣传委员,并建立一支从县到乡村的兼职和业余宣传队伍。据1956年统计,县级兼职报告员23名,区级报告员37名,农村宣传员4000多名。宣传活动,是紧紧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以及党内外思想动态进行的,现将几个主要方面记述于后。
党的路线政策宣传:1954年党中央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县委立即进行贯彻,培训了大批骨干力量(县1000多人、区乡各100多人),深入城乡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县委又层层培训大批骨干力量,开展更加广泛的宣传。1960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县委以肥光人民公社为重点,进行宣传贯彻,并且认真退赔,取得经验推广全县,从而纠正了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产生的“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生产瞎指挥风”和“生活特殊化风”等错误,使农村形势开始好转。1961年,宣传中央《关于坚决纠正平调错误,彻底退赔的规定》,受到广大干群的欢迎,使人心安定,生产秩序逐步恢复正常。1963年至1965年宣传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即(前10条)、《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又称“23条”)等重要文件。此后,宣传“抓阶级斗争”、“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占突出地位,在全县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978年下半年,全县广泛开展了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县委采取多种形式宣传。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同志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出了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县委把它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组织党内外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讨论,以提高政治理论水平。1981年7月,县委认真宣传贯彻了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精神,特别是组织广大干群反复学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2年9月至10月,县委先后召开了“三干会”和“四干会”认真传达学习党的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文献。1982年党的“十二大”以后,着重宣传贯彻中央提出的“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部署。
先进人物事迹宣传:建国初,着重宣传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志愿军英雄人物事迹,如:董存瑞、罗盛教、邱少云、黄继光等。1963年3月,毛泽东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全县很快掀起宣传学习高潮,争做好人好事成风,并涌现了大批学雷锋积极分子。1965年,开展宣传学习王杰的英勇事迹活动。1966年上半年,广泛宣传学习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的事迹。1968年5月,本县董岗公社前进大队民兵解正新为抢救触电社员牺牲,是年12月,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号召全省人民向他学习。1969年7月,济南军区肥西籍排长盛习友抢救落水女社员光荣牺牲。1971年5月,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授予盛习友“爱民模范”称号,号召全军学习。本县不仅广泛地宣传他们的模范事迹,还建立了解正新、盛习友事迹陈列室,组织干部和青少年前去参观学习。
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县委和县直人数较多的单位、区委建有学习委员会,下编学习小组。在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建立中心学习组,有专人准备学习资料并作记录,主要是学习马列理论书籍和毛泽东著作及刘少奇《论共产党员修养》等,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专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令、国民经济计划在其初步贯彻和公布时也是学习重点,以便先行领会,对下辅导。报刊、杂志上登载的政治理论、经济形势等内容,也列为辅导性学习内容。80年代初期,重点学习周恩来、邓小平、陈云等理论著述。学习方法是党课和理论报告,县直和区委直至基层组织皆确定党课教员,定期上课;另一是规定内容自学。衡量学习效果,一是抽查学习笔记,二是定期举行测验。
思想教育:从1950年起,即连续不断地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集体主义、共产主义教育,引导干部群众“组织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同时对《共同纲领》中关于国民公德的“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进行广泛宣传。对于家庭关系,自1950年5月国家公布第一部《婚姻法》后,全县组织大批宣传力量,进行过多次反复的宣传贯彻,提倡男女权利平等,婚姻自由,尊老爱幼,建立美满幸福的和睦家庭。1951年大张旗鼓地开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全县掀起捐款购买飞机大炮活动。1962年以后,对群众进行阶级斗争史的教育,普遍请“四老”(老工人、老贫农、老干部、老红军)讲“三史”(家史、村史、革命斗争史),广泛进行“忆苦思甜”活动。80年代,主要是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文明礼貌活动。此后,增加了“三热爱”(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内容。1982年3月,全县开展第一个“文明礼貌月”活动,重点解决环境卫生、公共秩序、服务质量方面的“脏、乱、差”等问题。在农村还普遍开展制订乡规民约和“文明村”活动。1985年7月,在上派镇开展了创建文明县城活动。
通讯报道:1955年前,一些在基层工作的干部,利用业余时间向报刊投稿。较知名者有:高刘区霍少勋、蜀西区马萍、上派区陆源农、防虎区龚维英,此4人均被安徽日报社发展为通讯员。他们有些质量好的适时稿件,曾选登在报纸的显著版面,如陆源农所写的《肥西黄张乡通过生产检查,扭转干部群众松劲思想》一文,发表在《安徽日报》1953年7月24日头版头条;另一篇《中共肥西县黄张乡支部由点到面领导农民泥水选种》,发表在《安徽日报》1953年10月11日头版二条。
1956年2月,《肥西农民》报(1958年改为肥西报)创刊。开始在基层建立通讯组。1959年12月,县委召开通讯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代表73人。对1959年的通讯工作进行总结,会议交流了经验,并表彰先进,鼓励通讯员多写宣传本县的稿件。1959年底统计,全县各公社和县直大的工厂一般都建立了通讯组,计有通讯员800多人。
1958年10月建立县委编写组,配备4人。1960年2月增至9人,任务是为上级报刊提供稿件及办好县委机关《工作简报》等。所写稿件被各报刊采用的情况是:《安徽日报》每月10篇左右,安徽人民广播电台每月采用多篇,地市级报纸每月采用多篇,《肥西日报》基本上天天见报。1959年7月,《安徽日报》二版头条刊登《馆驿公社发挥集体力量协作抗旱,显示人民公社的优越性》,《人民日报》转载;1959年10月,《安徽日报》头版刊登《馆驿公社做好三秋准备》,《人民日报》以头版头条转载,并发表社论《都要象这样准备三秋》,安徽电影制片厂还拍了纪录片。1959年11月,《安徽日报》二版头条发表《肥西扩大秋种计划》,《人民日报》转载。1961年10月,报道肥西五金厂提高犁耳质量的稿件《从卖不掉到买不到》在《安徽日报》、《大公报》发表。
县革委会通讯组于1968年11月建立,配备3人。1969年夏,在义兴电灌站办了一期有30多人参加的通讯员培训班,进行通讯业务辅导。通讯组所写稿件在各报刊发表的大致情况是:《安徽日报》每月可采用10多篇,少的月份2至3篇,《新皖西报》每月10多篇,还写了一些对台宣传稿件。采用的重点稿件有:1971年6月15日《新安徽报》头版发表《肥西县委加强农业的领导》。1971年采写的关于燎原公社唐下湾生产队学大寨一年巨变的稿件,先后被《新皖西报》、《新安徽报》、《人民日报》等报刊采用。1971年6月15日,《新皖西报》三版发表:《紫蓬山下新愚公——记英雄大队治山治水的英雄事迹》。1976年县革委会通讯组改为县委通讯组,隶属县委宣传部。1979年,被六安地区评为先进单位。进入80年代,每年在报刊发表稿件有80多篇。
党员干部培训1951年,县委建立党训班(1958年改为党校)。为解决基层干部严重缺额的局面,从本县招收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学员120人,编为3个中队在县党训班进行培训,教员由县委及有关部门负责人轮流担任,学习内容主要是宣传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及工作方法等问题,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即一边讲授理论知识,一边组织学员到基层参加实际工作的锻炼。至1952年即不到1年时间,共举办4期培训430多人,他们被分配到基层工作,很快便成为那里的骨干力量。1952年十一、二月间,县委分别举办了党、团和民兵干部训练班,计培训区、乡、村干部459人,不脱产的团支部书记、支委和小组长387人,民兵乡队长、中队长及民兵908人,合计1754人,其中党员311人,团员841人,群众积极分子582人。学习内容主要是共产党员标准八项条件,民主建政、婚姻法、团的基础知识和普遍民兵制等,同时结合整风。从1953年起,县委决定对县以下各级干部有计划的进行分批轮训,一般每年培训七、八百人。1956年,为了适应全县完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需要,县委培训了大量的干部。据当年10月统计,县党训班培训1017人,合作化训练班培训1529人,农业技术训练班培训2538人,合计5084人。此后,即转入正常培训,每年仍保持七、八百人,直至1966年春。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党校改为毛泽东思想学习班,举办多次学习毛主席著作、“马列六本书”等学习班。1977年,党员、干部的培训制度又重新恢复,当年举办县中层干部读书班4期;1978年举办了关于开展真理标准的讨论学习班3期;1979年举办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文件和经济管理讲座6期;1980年至1981年,先后举办了县直机关党员干部、政法系统干部及区、镇妇干、团干等学习班20期,5年间共培训4000人。1982年至1985年,参加党校学习的对象主要是工厂、企业和区、乡、村各级干部,计有1500人,其内容是围绕党中央制定的《关于农村经济改革的决定》、《关于城市经济改革的决定》以及有关文件。从1985年起,党校还开办了“中专班”,每年招收50人,学制两年,学员由组织部门推荐参加成人中专统一考试后录取的基层在职干部,学习内容是马列主义理论、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有关专业知识。
信访从1950年起,县委、县政府即在秘书室内确定专人办理信访工作,并建立了接待、登记、呈阅、交办等手续制度。1957年7月,县人民委员会建立人民来信来访办公室,配备专职干部3人。1961年10月,县委成立人民来信办公室确定一名副书记和副县长分管信访工作,负责审批和处理重要信访,并且建立了党政领导人亲自接见人民群众的接待日。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信访机构和县领导人接待群众来访日制度被取消。1968年,县革命委员会办事组内设立信访小组,工作逐步恢复正常。1976年9月,建立县委、县革委会人民来信来访办公室。1978年4月,重新建立县委常委、县革委会正副主任轮流接见群众来访制度,规定每月1日、15日为“接待日”,在1979年的一年内即接待来访群众436人、次,1980年下半年以后,鉴于来访人数下降,改为每月接待1次,并在1982年1月召开的县第五次党员代表大会上,坚持把每月15日,定为县委正、副书记、县政府正、副县长接待人民群众“来访日”正式写入大会决议中。为进一步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提高办理信访的质量和速度,于1983年又成立信访领导组,由1名县委副书记任组长,1名副县长、1名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担任副组长,其他成员有组织、纪检、民政、劳动人事、财政、公检法和信访等部门的负责人。领导组定期开会讨论决定重要信访问题。此后,全县各区、乡、村也相应建立了信访领导组,全县各级共有领导组615个,成员1930人,并从1984年起,逐步配齐了7区两镇的信访专职干部,县直有些单位也配了专职干部,全县计配备专职信访干部31人,兼职信访干部135人,形成一个从县到村的信访网络,就地处理和解决干群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1950年至1985年,县委、县政府直接受理人民来信和接待来访66813件、次,一般的能做到当年受理当年办结,少数疑难复杂的最迟也在第二年的上半年办理完毕。其中经县党政领导人批办的重要信件占有一定的比例,据1972年至1985年统计,县委常委、副县长以上负责人共批阅3241件,占同期信件总数13%。
对于所受理的信访,一般都能做到该查处的查处,该答复的答复,但重点抓住两个方面:一是干部的官僚主义作风和违反纪律的行为;一是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来自人民群众中的合理化建议也很重视。1957年对于反映属于党员、干部违纪作风和工作失职等方面的204件,通过调查有62人的问题基本属实,进行了严肃处理,其中依法处理7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20人,批评教育35人。1962年,肥西中学高二学生岳辅海写信给县委反映农村建房占用耕地,建议加强土地管理,县委书记阅后,约见了岳,当面给予鼓励和表扬,并将这封信加了批语,以(62)139号文件发至区、社和大队党组织,要求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宣传党的政策,严格管理好土地。1979年,丰乐公社五五大队聋哑人郑成发是单身汉,生活很困难,到县上访,县委书记接待了他,经过笔谈、手势了解他会理发手艺,立即同丰乐公社负责人研究决定,安排他做理发员,发给一些救济粮款,使他生活有了着落。
历年信访情况统计表
表19—3

党史资料征编1960年5月,县委建立“革命斗争史资料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7名干部开始征集党史、革命史的资料工作。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征集整理了10卷约30万字的资料。后因中心工作和政治运动中的冲击而停止。1978年5月,又重新建立“革命斗争史编写领导组”,下设办公室,抽调6名干部继续收集整理资料。1981年10月,更名为“党史资料征集整理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固定下来。几年来,经过广征博采和查阅档案,收集整理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资料100多万字。编写油印:《肥西革命斗争大事记》、《肥西革命歌谣》、《难忘的岁月》、《肥西革命斗争史》、《肥西革命回忆录》、《肥西英烈传》等6种革命斗争史料专辑。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