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农副产品收购
1953年11月后,对粮食、油脂、油料先后实行统购统销;1954年9月后,对棉花、棉纱、棉布,先后实行统购统销。1955年,实行生猪派购,对棉花投售实行实物优待。
1957年,对烤烟、黄麻、苘麻、甘蔗、蚕茧、茶叶、生猪、羊毛、牛皮、桐油、黑瓜子、白瓜子、重要木材、重要中药材、水产品、废铜、废锡、废铅等均由国家委托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统一收购。是年,全县农副产品收购总值2101万元。
1959年对生猪、家禽、鲜蛋、菜牛、菜羊的派购,采取“统一经营、统一收购、统一屠宰、统一供应”。是年起,实行农副产品超购加价奖励。1960年,又大幅度地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同时为了让农民休养生息,适当地减少统购派购任务。1961年实行“先留后购”,将一部分小宗产品退出派购范围。是年,对粮食、经济作物、土特产品等136种农副产品实行以工业品综合换购。1962年至1963年,奖售的品种逐步增加到169种。其中包括:棉花、油料、麻类、茶叶、蚕茧、各种畜产品、中药材、树种籽、废旧金属、猪、牛、羊、禽、蛋、鱼等。用于换购的工业品有:棉布、全胶鞋、布胶鞋、铁壳水瓶、竹壳水瓶、面盆、袜子、煤油、平板车、碱粉、电池、手帕、毛巾、木纱团、食盐、食糖、饭碗、化肥、卷烟、肥皂、以及其他43种小商品,共60多种。同时,从1962年5月起,允许供销合作社对完成向国家交售任务的农副产品,以低于集市价格进行议购,运到大、中城市议价销售。
1964年初,生猪购销调拨指标偏低,出现卖猪难。是年7月,国家对农副产品收购作了调整:一是增加统购派购任务,二是逐步缩小奖售范围,降低奖售标准;三是把换购改成超产、超购、超奖;四是逐步取消农副产品的议购议销。到1968年,奖售品种降到30多种,用于奖售的物资只剩下粮食、棉布、化肥3种。1966年后的“文化大革命”期间,片面强调“以粮为纲”,限制多种经营,影响经济作物的生产和收购,副食品供应再次出现紧张。
1978年后多次提高棉花、菜牛、鲜蛋、水产品、黄牛皮、水牛皮等近20种主要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是年农副土特产品收购总值上升到4321万元,比1957年增加1倍。1980年至1985年,又陆续提高20多种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购销差价缩小,农副产品特别是多种经营迅速发展。1980年收购总值上升到8467万元,比1978年增加95.95%。1985年,全县有农副产品收购机构110个,收购总值达15464万元。其中,商业部门收购占81.87%,工业和其他部门收购占2.09%,城镇居民向农民收购占16.04%。
猪、禽、蛋1954年对生猪实行派购。1955年开始实行派养派购,规定农民在一定时间里,向国家交售一定数量的生猪。至1957年,货源充足,敞开供应,取消派购。1958年“人民公社化”,吃大锅饭,社员饲养的畜禽非杀即卖。是年,生猪收购量达8.87万头,比1957年收购量3万头增加近2倍;收购家禽37.25万只,比1957年收购8.36万只,增加3.46倍。1959年家禽饲养量锐减,生猪收购量下降到3.76万头,比1958年下降57.6%;鲜蛋收购由1958年的1972吨,下降到338吨,减少82.8%。因此,是年又恢复对生猪、家禽、鲜蛋的派购。有些地区硬派,收购过头,影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在恢复派购的同时,实行超购加价和奖励。农民每交售1头猪,奖售饲料粮40市斤,布票30市尺,胶鞋2双,时称“明奖”;生产队又对卖派购猪的社员,每头奖给饲料粮300斤至400斤,时称“暗奖”。然而,由于货源减少,到1961年,生猪收购量仅有0.39万头,鲜蛋收购量仅有163吨,均为历史最低水平。1961年后,为了让农民休养生息,采取“先留后购”,同时对鲜蛋派购售蛋奖糖,生产迅速恢复。至1964年,生猪收购量已回升到6.73万头。1965年鲜蛋收购量达1239吨,仅次于1958年,比1961年增加6.6倍。奖售标准开始减少。“文化大革命”时期的1967年至1970年,产购销再次出现下降。1970年至1980年,在提高奖售粮标准的同时,又增加奖售化肥。规定生猪130斤为收购起点,按斤猪斤粮奖售。在这10年里,有6年生猪收购超过10万头,其中1973年达11万头,为历史最高水平。10年收购生猪95.92万头,上调51.63万头,占收购量的53.83%。上调家禽190.2万只,占收购量的94.2%。在这10年里,鲜蛋收购有5年超千吨,总收购量9316吨;上调8723吨,占收购量的93.63%;2次荣获国家商业部颁发的“鲜蛋收购先进县”奖状。在生猪、鲜蛋实行计划管理的同时,对家禽亦由三类农副产品,改按二类商品进行管理,实行计划收购,计划调拨。1980年后,出现不少养鸡、养鸭专业户,畜禽饲养量大幅度增长。1984年将猪、禽、蛋列为三类物资,取消派购,采取市场调节下的自由收购。
肥西县主要年份猪禽蛋收购量统计表
表14—7

水产品60年代,水产品实行派购政策,对鱼苗鱼种的生产和销售也按计划严格控制。到70年代,除给渔民留少量自食外,全部交售给国家。水产公司经营的有干、鲜鱼类、海产品和渔需物资。干品有卤鱼、盐干鱼、干毛鱼、干银鱼、干虾米等;鲜品有鲜鱼、鲜虾、鲜黄鳝等。1967年到1971年,援越和出口东南亚的淡干毛鱼20吨,淡干银鱼和虾米10吨,卤鲜鱼片5吨。巢湖银鱼多鲜活冷冻出口日本和香港。干毛鱼、干银鱼销往全国各地。黄鳝、老鳖等多销往上海、合肥。1981年取消派购,实行议购议销,个体商贩应运而生,他们及时地将水产品从产地直接送到消费者手里。此后,水产公司的业务逐渐终止。
肥西县主要年份水产品购销情况表
表14—8单位:吨

棉麻1954年棉花实行“统购统销”,取消自由买卖,对棉农每人安排自留棉1.5~2斤。1955年实行棉花预购合同制,在发放预购定金的同时,国家在粮食、棉布统销定量以外,每100斤增加供应10斤粮食,10尺棉布,50至100斤饼肥。年末收购量53.5吨,比1954年收购26.75吨,增长1倍。1959年收购量上升到476.7吨,又比1955年增长近8倍。1957年到1960年,保留每投售100斤皮棉,优待供应棉布5尺。1961年收购量下降到27.5吨,开始实行每投售100市斤棉花,奖给原粮35市斤;每投售100市斤黄红麻,奖给原粮30市斤。1962年5月起,每超售100市斤皮棉发给布票5市尺。1965年收购量达1661.1吨。1970年无售。1973年收购量达2958吨。1985年为1375吨。
肥西本不产麻,家前屋后零星种植,只是自身使用,多不出售。1959年开始引进黄红麻。由于没有种麻习惯,加上收购上的冷热病,生产时断时续,产量时升时降,极不稳定。
蚕茧、茶叶50年代以前,肥西农村向来以实生桑养蚕,多为自养自用。60年代引进湖桑,社队办几家蚕场,又几度兴废。进入80年代,一批养蚕专业户相继兴起,至1983年,蚕茧收购量达到67.1吨。1985年收购量上升到69吨。茶叶生产,50年代前后有几处零星种植。1949年至1976年,27年只16年有收购,收购总量仅6.9吨。70年代引种扩种,至1980年收购量上升到13.8吨,其后又呈下降趋势。1985年收购量为9.1吨。
竹、芦席山区生产的毛竹、篙竹、元竹,沿湖圩区生产的芦席、蒲包等,多为自产自销,大宗的多从县外购进。1985年县内收购毛竹15618根,芦席18055条,分别比1984年增加1.15倍和11.4倍,自给能力迅速上升。
肥西县主要年份棉、麻、茶、茧收购量统计表
表14—9单位:吨

二、副食品、卷烟供销
肉、蛋1949年以前,猪肉市场都是私商经营,建国后虽然实行“两把刀”,但食品部门委托基层供销社收购生猪,主要是完成上调计划,卖肉主要是个体屠宰户。1958年“人民公社化”,私人养猪停止。猪、禽、蛋供应紧张,除保证部分特需外,基本上停止杀猪供肉。至1961年,猪肉供应下降到47吨,比1957年398吨,减少351吨。1961年起,对城关镇实行定量发票供应。同时允许食品部门和供销社开展猪、禽、蛋、鱼议购议销。1964年,定量供应延伸到农村。1965年,情况好转,农村先于县城实行平价供应。是年猪肉供应量上升到1524吨,比1957年增加2.83倍。1983年恢复公、私“两把刀”,自由选购,不再排队买份子肉。鲜蛋收购就地供应的一般不到10%。蛋源充足时,市场可以交易,食品部门敞开供应,蛋源紧张时,除军需、民特外,原则上不供应。家禽购销一向为市场交易,商业部门的收购部分主要是对外调拨销售。
饮料酒建国以前,都是私酿私卖,多为“大麦烧”。三河生产少量糯米甜酒。建国后,酒类列为专卖品。1951年取缔私酿,市场消费由三河酒厂提供,不足部分从濉溪等地调进,当年销售白酒216吨。到1957年销售上升到651吨,比1951年增加2倍。1959年后,由于粮食连年歉收,缺粮酿酒,市场紧缺。1960年实行定量供应。1962年初开始实行议价。是年,销售量下降到143吨,比1957年减少78%。1965年废除议价,至1967年,年销售量恢复到1957年水平。1968年,产量下降,年销售量下降到453吨。至1971年回升到1230吨。1979年后,高档名酒畅销,价格猛涨。1983年销售量上升到3863吨。以后,销售量逐年下降。1985年销售量为3387吨。
食糖建国以前,食糖购销由私营杂货业经营,建国后由国家统购统调,集中管理。1958年以前敞开供应,基本满足市场需求。1959年至1961年,食糖计划供应。1960年供应量降到206吨,比1958年519吨,减少60.5%。1962年后,食糖大部分作为换购农副产品奖售物资,小部分用于婴儿、产妇、病人、以及其它特需。市场高价砂糖有售。1965年始,凭票定量供应,销售量逐年上升,至1970年,第一次超千吨,达1163吨。此后又渐趋紧张。至1975年销售量降到605吨。1982年回升到2412吨,比1970年增加1倍。1983年后逐渐敞开,销售量逐年有降,1985年为1994吨。
食盐建国后由国家统管,初由盐业公司在三河设分销处,对肥西、舒城、庐江、桐城等地批发淮盐、鲁盐。1950年对肥西境内销售929吨。1953年3月分销处撤走,由供销社专营。1957年销售量为4420吨,比1950年增长3.76倍,平均每人6.3公斤。(包括工农业用盐,下同)至1980年,销售量为6760吨,平均每人8.5公斤。品种有淮盐、鲁盐、细盐、精盐粉4种。1985年销售量6906吨,平均每人8.2公斤。
蔬菜1976年1月,成立县蔬菜公司,在上派城关设2个蔬菜门市部,品种发展到20多种。产菜淡季,菜源不足,向合肥、舒城等地采购,日供应量最高达4000公斤。1980年下半年,公司终止蔬菜经营。
干咸菜多为从外地购进的海带、榨菜、黄花菜、黑木耳、银耳、酱制罐头等。1985年,干鲜菜的年购销额104万元。其中商业部门经营的2万元。仅占1.92%。
水果本地产水果都是自产自销,小摊贩经营。食品公司、土产公司、供销社等商业部门只经营干果和水果罐头。鲜果多为北方的梨子、苹果,南方的香蕉、桔子等。1985年,干鲜果购销额57万元,其中商业部门经营的为5万元,仅占8.77%。
卷烟1920年前,就地生产烟叶,就地加工成黄烟(皮丝烟)销售。其后,市场上渐有卷烟流行。外国资本家通过买办徐兴源等,在三河开设五洋杂货店,从美英卷烟公司、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进货,批零兼售。品种有炮台、哈德门、老刀、金钱、仙女、白金龙等多种牌号香烟。抗日战争期间,部分工商业者,见卷烟紧俏,便在三河陆续开办惠工、民生、建业、华盛、华懋、大中、大华、兴业、江南等烟草公司和烟厂,生产四鼎山、金刀、鹤鹿、经济、无敌、鹤龄、三钱、三花、双猫、司令等牌香烟,除在肥西境内销售外,还在附近各县及鄂、豫、皖边界地区推销。与此同时,农村小集镇手机卷烟也普遍兴起,黄烟销售渐少。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等各大烟厂恢复生产,加之美国又大量向中国市场倾销宝钱、313、马力克、派克飞船等牌香烟,三河各烟草公司、烟厂先后歇业。其后只有几家小型烟厂生产。
建国初期,烟草收购和卷烟批发业,由国营专卖公司经营。肥西境内烟草生产曾一度上升。1950年,栽种面积达8000亩,产烤烟叶84万斤,到1953年实行计划经济,栽种面积下降到只有1000亩。黄烟加工渐止。三河尚存的合成、合众2家烟厂延续到1954年公私合营时结束。香烟供应从蚌埠烟厂订购,上级公司又增调前门、红金、飞马、劳动、健康等省外烟。1954年6月,上派烟酒分销处库存红金牌香烟3000条,够卖180天;库存飞马牌香烟1426条,够销3年。这2种上海产香烟,质量虽好,但档次较高,不适合地区销售,畅销的多为本省产中低档香烟。但是有的行销时间不长就销声匿迹,就连牌号最响的东海、大铁桥,以及稍后问世声誉颇佳的九华山、玉猫、大红叶等牌香烟,畅销一时之后,便每况愈下,质量越来越低。淘汰一批后,花色名目来的更多。1959年,卷烟销售由1949年的20.04万条,逐年上升到100.72万条。1959年至1961年原料匮乏,货源奇缺,1962年销售量下降到只有12.19万条。1964年至1970年,加上“文化大革命”的干扰,7年合计仅供应14.51万条,只等于1959年1年销售的14.4%。1971年突然回升到328.2万条。而后,至1985年,年销售量一直稳定在300万条以上。高档卷烟愈来愈多。1985年后,按省烟草公司规定,多从合肥、蚌埠、芜湖、阜阳等烟厂计划购进。过滤嘴烟约占50%。其中畅销的有合肥、佛子岭、渡江、团结、迎客松、大江、钟鼎等牌香烟,丙丁级无过滤嘴的有钟楼、春秋、振风塔、永丰等牌香烟。
肥西县主要年份部分副食品及卷烟销售量统计表
表14—10

三、日用工业品供销
50年代初期,国营商业对国营工业产品实行收购和包销,对私营工业产品实行收购和加工定货。工业品敞开供应。1953年至1957年,手工业产品由合作社商业收购、加工、包销。棉布一律由花纱布公司统购统销。列入计划供应范围的棉布以及棉布复制品,一律分区、定量、凭票供应。1958年开始“大购大销”。工业品收购改为单一的统购统销。日用工业品供应日趋紧张。至1960年,生活资料销售出现建国后最困难时期。计划销售扩大,凭票证、特需、奖售供应的商品有30多种。包括:绸缎及其制品、呢绒及其制品、毛线及其制品、尼龙袜子、毛毯、棉毯、丝棉、雨衣、手帕、手套、帆布裤带、牙膏、搪瓷面盆、搪瓷口杯、铝锅、铝壶、铝饭盒、茶盒、水瓶、水瓶胆、胶鞋、高档皮鞋、卷烟、碱粉等。1961年,对糖果、糕点、酒、针织品、自行车等5种商品实行高价销售。三类日用小商品由包销改为订购和选购。1962年6月,高价销售的日用工业品扩大到钟表、茶叶、进口卷烟等9种。1963年后,商品生产增加,凭票供应范围缩小。1964年大部分商品敞开供应,多为平价。1965年,部分工业品出现积压滞销。对供过于求的商品,采取调低价格,扩大推销和合理增加储备,商业系统面向农村,组织工业品下乡。
“文化大革命”期间,商品紧缺。1976年,对棉布、肥皂、火柴等生活必需品再次实行凭票供应。1978年下半年开始,对三类工业品中的部分品种,实行订购、选购。1980年取消包销;对各类商品,实行统购统销、计划收购、订购和选构4种形式。1982年后,开展代批代销、联营联销,市场商品充足,日用工业品除沪产自行车等少数商品还凭票供应外,其余均敞开供应。录音机、洗衣机、电冰箱、彩色电视机、高档烟酒等商品成了热门货。1985年,日用工业品销售总额达6841万元。
棉布百货旧称“京货、广货”,主营棉布、绸缎、呢绒、鞋帽、搪瓷、钟表、针织、文具、装饰品等。1954年9月15日实行棉布统销,按人定量,凭票供应。50年代,各类商品销售量持续增长。1957年销售棉布324万米,绸缎0.59万米,汗衫、背心2.54万件,棉毛衫裤和卫生衫裤3.13万件,胶鞋4万双。1960年至1962年,棉布定量每人由20市尺降为2市尺。1962年,棉布销售仅76万米,比1957年下降76.5%。1963年后供应开始好转。“文化大革命”期间百货商品供应再次出现紧缺。直到1977年,供应情况才全面好转。1979年,销售棉布611万米,绸缎23.19万米,毛线24.49吨,胶鞋23.93万双,手表2037只,缝纫机2446台,均为历史最高水平。1983年后,棉百商品全部敞开供应,销售量大幅度增长。至1985年,部分商品饱和。其中手表销售25956只,与1979年相比,增长11.74倍。
五金交电1949年前,只有铁货经营,主要品种有铁锅、元钉、铅丝,以及铁锹、犁铧等。建国初期仍以私商和匠铺经营为主,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只兼营元钉、铅丝和小五金。1953年销售自行车1部,次年2部,以后逐年增多。1958年“大办工业”,农村推行“运输车子化”,大量采购革新工具、滚珠轴承、人力车胎等,由于“大购大销”,盲目购进一些低劣产品,不能使用,损失严重。1961年后,农村发展电力水利建设,五金电器产品需求量不断增长。70年代,自行车供应渐趋紧张,排队抢购。当时婚嫁所必备的“三转一响”,指的就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1974年起,名牌自行车凭票供应。1979年至1985年,7年销售自行车52764辆,收音机118620台,与1972年至1978年7年相比,自行车增长6.38倍,收音机增长5.52倍。电视机1979年始售266台,至1985年共销售13664台,年平均1952台。其中:1985年供应彩色电视机380台。录音机、洗衣机、电风扇、电冰箱增长的幅度更快。
日用杂品建国前,全县有日用杂品铺店数百家,经营铁锅、陶器、瓷器、木器、竹器,以及香、烛、纸、麻、火柴、鞭炮、雨伞等各种日用杂品数百种。铁锅、瓷器、竹器、雨伞等多从江西、芜湖、舒城、六安等地购进,其余多为县内自产,均为私商经营。建国后,日用杂品由供销社、合作化店(组)、交易所参与经营。
铁锅:1958年“大办钢铁”,毁锅炼铁。1960年停办大食堂后,锅碗奇缺。县农具厂开始生产铁锅,县手工业管理局又在四十埠建陶瓷窑厂生产碗、罐、盆、碟,以应急需。1962年后供应缓和。
家具:1960年后,铜、锡器具鲜见,铝合金制品增多,大宗木器家具供应紧张。1980年后,日用家具翻新,普通家具供过于求,而款式新颖、制作精细、色泽美观的成套家具紧俏,沙发等高档家具增多。
三河镇古商业街(西街)

县医药大楼

肥西县主要年份部分日用工业品零售量统计表

四、农业生产资料供销
古代,本县的农业生产资料,主要是铁、木、竹制的犁、耙、耖、水车、木锨、木桶、掼床、锹、锄、镰刀、扫帚、连枷、稻箩、木制独轮手推车等,多由匠铺生产并销售,少数名牌产品由商人从外地采购。商品肥料主要是菜饼和用来给稻田解热,改良碱化土壤的石膏。到1940年前后,三河“徐兴源”五洋杂货店,始售“卜内门肥田粉”,仅有少数农户使用。建国后,供销合作社开始供应种子、饼肥、骨粉、石膏、旧式农具和少量硫酸铵。50年代后,化肥、农药、新式农具发展很快。至1956年,农业生产资料供应37万元。其中:耕牛1627头,双轮双铧犁2215部,化肥(含氨水)2265吨,磷矿粉1275吨,农药91.25吨,农药械1067架。
六、七十年代,县化肥厂、农药厂、磷肥厂先后建成投产,增加了地产化肥、磷肥、农药的供应。到1973年,农业生产资料年销售额达1167万元。化肥、农药、农机、农械等生产资料的供应日趋紧张。1976年后,农机公司、生资公司和基层供销社一面抓计划内调拨,一面抓计划外采购,至1980年,5年生产资料销售总额11914万元,年均2382.8万元,比1973年增加1.04倍。1981年后,除尿素等少数生产资料还实行计划销售外,多数已敞开供应。1981年至1985年,5年供应生产资料总额22183万元,又比1976年至1980年的5年,增加86.49%。
化肥50年代销量少。60年代,由初期的氨水、硫酸铵等少量品种增加到硝酸铵、碳酸氢铵、合成氨、尿素、磷肥和过磷酸钙、磷酸铵等复合肥,年销售量4800吨。70年代,销售量激增,1975年达4.14万吨。1983年,销售量达13.29万吨,为历史高峰。1985年销售9.73万吨,比1983年下降26.8%。
农药1953年始经营,品种仅滴滴涕、西力生、赛力散、六六六粉。1957年销售17吨。60年代,1605、1059、乐果、敌百虫、敌敌畏等有机磷农药投入市场。1965年销售量上升到270吨。进入70年代,久效磷、锌硫酸、杀螟松等久效低毒和拟菊脂类农药畅销。80年代,剧毒、残留期长的1059、六六六粉等农药停售。1985年市场经营的农药品种有杀虫醚、杀虫霜、杀螟松、呋喃丹、敌百虫、久效磷、锌硫酸、速灭杀丁、井岗霉素、杀灭菊脂、敌虫菊脂、多虫畏菊脂、八八九乳剂等杀虫剂;多菌灵乳剂、硫酸铜、退菌特、托布津等杀菌剂;拉索乳油、除草醚等除草剂。至1985年,总销售农药14819吨,年平均780吨。其中1957年至1970年,年均26吨;1971年至1978年,年均841吨;1979年至1981年,分别达到1538吨、1589吨、1308吨,为用药高峰。1985年下降到468吨。随着农药供应的开始,农药器械也相应配套。品种有手摇喷粉器,手动背式上海工农16型、苏州552丙型、全椒552丙型、安庆14型、12型喷雾器,机动东方红36型、320型喷雾器等,总销售量近2万台(架)。
农机1951年后渐有新式步犁和双轮双铧犁应市。县农机供应机构建立后,开始主要是为拖拉机、排灌机、加工机、运输机配套服务。1971年,县农机二厂开始生产744型脚踏弓齿形滚筒式脱粒机和1800型电动打稻机供应市场。1976年后,大中型拖拉机已无人购买。从1979年农村实行以户联产承包责任制到1982年,销售的仅为排灌机械、加工机械和脱粒机械。1983年至1985年,随着乡镇企业和专业户的建立与发展,对加工机械、运输机械的需求量大增。在此期间销售的主要有:柴油机512台、电动机36台、手扶拖拉机69台、小四轮172台、小拖车27部、潜水泵41台、水管3686米,挂桨机200台。
农用薄膜始于60年代末,初期主要用于早稻、山芋、蔬菜、棉花育苗和点种西瓜的覆盖,后来逐渐增多,现在已普遍采用弓棚和塑料大棚生产蔬菜、蘑菇等。1983年至1985年,总销售量3.49吨,其中1985年为2.32吨。
肥西县部分年份主要农业生产资料销售量统计表
表14—12

五、医药品购销
中药材收购50年代,年收购量约150吨,金额15万元上下,1970年引种泽泻以后,收购量逐渐上升,到1979年,收购金额达23.23万元。由于泽泻突然销路不畅,停种停购,加上药材市场初放,销路尚未打开,泽泻涨库又占用资金,1980年收购金额只有9.26万元,比1979年下降60.14%。1981年开始回升,1983年收购金额35.6万元,为历史最高水平。1983年收购中药材的总量为181.23吨。历年收购的只有65个品种,名贵品种呈枯竭现象。
肥西县主要年份部分中药材收购情况表
表14—13单位:吨

中西药销售1975年至1981年,总销售额2103.8万元,年平均300.54万元,其中西药销售总额1544.5万元,年均220.64万元,占73.42%。1982年销售额373万元,比1975年至1981年平均增加24.11%。1982年后,医药市场逐步放开,即可从全国各地一、二级货源站进货,也可参加全国各地医药交流会和厂家主办的供货会直接进货。至1985年,县医药公司已与省内外26个一二级货源站、37家西药工厂、38家中药材站和中药厂家有业务联系,年销售额上升到481.2万元,又比1982年增加29%。其中西药销售额293.5万元,占60.99%,中药的销售比重逐年上升。
肥西县主要年份中西药购销情况表
表14—14单位:万元

肥西县历年农副产品收购额、社会商品零售额表
表14—15单位:万元

六、计划物资供应
1953年,国家开始实行计划经济,金属材料、机电设备、化工建材三大类物资,列为计划供应。1963年以前,由商业部门兼管,各级计划部门综合平衡。1963年2月,成立物资局,计划物资改由物资局管理。其主要业务是对统配物资、部管物资组织订货、进货,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拨、统一分配。供应范围一般是地方国营工业、基本建设、教育等部门,企业纳入国家计划的生产用料和维修用料。是年销售额13.16万元。其中主要有:钢材115吨、生铁41.5吨、焦炭167吨、水泥72吨、玻璃239标箱、油毡203卷、纯碱4.8吨、轮胎50套、电机27台、工业泵8台、变压器100台、轴承378套。1966年,销售额63.9万元,比1963年增加3.86倍。
70年代起,“五小工业”发展迅速,建设投资增大,物资销售增加。物资供应实行“计划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和“合理收费、合理盈余”的经营原则,机电、轻工、化工等物资逐步实行敞开供应,废止购货卡和某些产品交旧换新的手续,开始由“分配型”向“经营型”转变,销售额迅速上升,到1978年已达到389万元,又比1966年增加5倍多。
1979年后,采取多渠道组织计划外物资投放市场。1980年,销售额上升到399万元,利润3.5万元。是年,销售钢材1634吨,是计划内840吨的1.94倍;水泥5568吨,是计划内500吨的11.13倍;玻璃14660标箱,是计划内1000标箱的14.66倍。合计,计划内物资销售额只占总销售额的45%。
随着社会购买力的不断上升,有些部门、集体和个体商户也组织一些计划物资投放市场。在竞争中物资局于1981年、1982年销售额分别比1980年下降40.6%和28.57%。1983年3月,将三个专业股组成三个股级公司,实行公司与局两级核算,各负盈亏。是年销售总额回升到457万元,比1980年增加14.54%。到1985年,销售额875.2万元,利润8.9万元,分别比1980年增加1.19倍和1.54倍。
肥西县主要年份部分计划物资销售量统计表
表14—16

除上述三大类物资外,还有木材、石油、煤炭等也列为计划物资,由专业公司经营。
木材肥西的木材来源,过去分西山木和江木。西山木以大别山区为货源,杉木为主;江木又称云木是江西、湖南货源,经长江过巢湖,到三河、上派,材积大,木质好。江木上滩,山木靠架,栉比林立,经营此业者,仅三河一地就有30多家。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舒城县森林工业支局在三河设堆存栈,任务是从舒城晓天、河棚山区向淮南煤矿转运矿柱材。1955年改为木材分销处。三河历来为木材集散地,吞吐量居合肥地区之首。1953年至1957年,平均每年除转运约5000立方米矿柱材外,还销售杉木、松木、杂木等38481立方米。1958年后,木材实行计划管理,货源和调拨供应都由上级安排,销售时有调拨价、批发价、供应价、零售价、优惠价等多种。至1962年,5年只销售17015立方米,比上个5年下降56%。供需矛质突出。县木材公司于1958年设三河、山南、官亭三个木材收购站,至1961年,4年总计收购木材8094立方米,反“五风”时随撤停。是年销售木材1075立方米,为历史最低水平。1963年开始经营东北材和进口材,年销售东北红松360立方米,越南杂木116立方米。1969年,由于“文化大革命”中的管理混乱,隶属关系又由合肥市转到六安地区,货源安排由皖南、江西转到大别山区,费用高,质量差,1978年只销售2043立方米,再次出现低谷。1982年至1983年,2年共调进东北材1951立方米,进口材1601立方米。缓和了供需矛盾,提高了经济效益。1984年后,集体林区取消统购,实行议销议购,打破木材公司独家经营,竞争激烈。木材公司采取多渠道进货,调进美国花旗松和苏联松圆木,储备充足,薄利多销,平抑了物价,扩大了销售。1984年至1985年,共销售木材8092立方米。其中:进口木材2137立方米,东北松1215立方米。
肥西县木材公司几个时期销售情况统计表
表14—17单位:立方米

石油1921年后,三河油栈和五洋杂货店,推销“美孚”、“德士古”、“亚细亚”等牌煤油和蜡烛,俗称“洋油”、“洋烛”。煤油用白铁小方听装,每听约15公斤。每2听为1连,每1大铁桶为5.25听。1951年,石油由国营商业统一经营,年销售煤油11.49吨。次年销售22.27吨,增加近1倍。1958年,煤油销售已上升到994.68吨,汽油销售0.54吨,柴油销售53.27吨,润滑油0.89吨。60年代初,开始计划供应。“文化大革命”期间油源减少,供需矛盾突出。1973年6月以后,柴油、汽油先后实行定量供应。定量的原则是“先生产,后一般,先农业,后其他”。从1972年至1982年11月,农用柴油实行优待办法。先是每吨优待120元,1980年改为定额补贴,1982年改为核定补贴基数,先后共优待补贴达108万元。煤油也按“先农村,后城镇,先照明,后其他”的原则,定量到户,凭票供应。
1984年始供应高价、半高价柴油、汽油676吨,占同期总销售量的12.8%;1985年供应1217吨,占同期总销售量的19.4%。近几年来,煤油、柴油、汽油、润滑油销售量增长幅度加快。1985年总销售量已达8243吨,比1979年的总销售量4447吨,增加85.36%。按部门分,所占比例如下:
农业用油:1979年占39.74%,1985年占44.84%;
工业用油:1979年占23.19%,1985年占15.21%;
交通用油:1979年占12.51%,1985年占15.01%;
照明用油(煤油):1979年占24.56%,1985年占24.94%。
肥西县石油产品销售情况统计表
表14—18单位:吨

煤炭煤炭货源主要是本省的两淮煤矿和山西省的阳泉煤矿。60年代,工业生产用煤只有化肥厂、酒厂、食品厂和几家窑厂。70年代后,工业生产用煤量增大,逐步实行计划分配,每年由计划部门一次性核定下达耗煤定额,分季度供应。区以下生产用煤,按货源情况,由计划部门平衡下达到区,由供销合作社经销供应。到1985年,工业用煤上升到48433吨,比1980年工业用煤24331吨,增加99.06%。
生活用煤,60年代与工商用煤一样,都是敞开供应。有时还对农村社队赊销。1969年,开始采取凭粮油供应证供应。1979年改为凭票供应,每人每季供应60公斤。1983年,又改为分户凭证定量供应。最低1人户,每季度75公斤;2—3人户,每季度225公斤;最高7人以上户,每季度400公斤。1984年增加定量外“议价煤”,高进高出,以调剂供煤不足和农民生活用煤困难。群众生活用煤和服务行业用煤,按计划价供应每年都亏本。1980年至1985年,共销售生活用煤156029吨,国家共拨给燃料公司政策性亏损118万元,年平均补贴近20万元。
肥西县几个年份煤炭供应情况表
表14—19

七、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业务,原由国家统制,县内只根据上级分配的任务进行收购和调拨,经省、地加工或直接调往上海口岸出口。据不完全统计,1957年至1971年,有5个年度未分配任务,其余10个年度出口,年均只有2.3个品种,14.33万元。出口为油脂和油脂原料、鲜蛋、水产品和药材。1972年至1980年,年均出口7.77个品种,出口值276.73万元,分别比1957年至1971年增加2.4倍和18.3倍。出口最多年份是1978年,总值达551.8万元。是年出口的有大米1336吨,草粉2937.72吨,薄荷油109.47吨,蜂蜜137.66吨,夏枯草13吨,龟板109公斤,鳖甲111.5公斤,红花籽35公斤,羽毛扇3.05万把。1980年后,除少数大宗重要出口商品由国家专业总公司经营外,其余商品由省公司自营。自此,县内出口商品,主要是根据省内有关公司分配计划,组织货源,调拨到指定口岸出口。对省内还没有自营起来的商品,可调给其他省、市公司出口,算完成出口收购任务,产销脱节现象才有好转。至1985年末,年均出口品种上升到13.8种,年均收购总值572.46万元,与1972年至1980年相比,增加1.07倍。初步形成土产、畜产、轻纺工艺、粮油食品等4大类40多个品种。
粮油食品有大米、油脂、花生仁、油菜籽、鲜蛋、水产品等,主销苏联、日本、巴西、锡兰、印尼、越南及香港、澳门。大米在20世纪初就远销海外。
土特产品有蜂蜜、各种药材、菜籽饼、草粉、山芋干等,主销苏联、英国、印尼、日本及香港。肥西的蜂蜜,多为紫云英蜜、刺槐蜜和混合蜜,蔗糖含量低,是出口佳品。
畜产品有羽毛、羽绒、兔毛、猪鬃、肠衣、各种皮张等,主销香港和日本、巴西、西欧等地。肠衣为肥西的传统出口产品,粗细均匀,膜薄透明,结实坚韧,富有弹性。
轻工产品有浴巾、活动扳手、钢丝钳及手工艺品羽毛扇等。三河毛巾厂生产的提花浴巾质地柔软、色泽鲜艳,三河羽毛扇做工精细、美观大方,均受用户欢迎。
肥西县1957~1985年主要出口商品统计表
表14—20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