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私养
50年代初畜禽皆为私养。政府号召增殖保畜,国家奖励农民繁殖耕畜,贷款支持农民养牛,1954年大牲畜存栏由1949年1.8万多头增加到近2.3万头。1955年后耕畜入社逐步公养。1980年包产到户,耕畜又转私养。养猪是农家主要副业,农谚“穷不离书,富不离猪”。1949年户均存栏0.4头,土改后1952年户均增长至0.6头,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农户余粮减少,户均饲养量又回降到0.4头。以后社办猪场,私养渐少,1959年私养生猪量占全县饲养量30%。1962年提倡“私养为主,公私并举”的方针,饲养量上升。1965年农户私养生猪量占总饲养量96%。“文革”期间以“公养为主”,私养量再下降。80年代初,政府鼓励个体农民养猪,出现一批以养猪为主的畜牧专业户,将军乡袁中村农民丁建新,1980年私营一个电动加工的豆腐坊,养猪31头,鸡100只,承包水面120亩,养鱼3万尾,利用豆渣喂猪,猪粪肥田、喂鱼,5年盈利1.3万元。1985年县抽查25户农民养猪收入占总收入的25%。鸡,农户皆养,从10多只到几十只不等。城镇居民也喜养数只自食。
1984年全县出现畜牧专业户5568户,其中养猪1910户,养牛437户,养鸡1839户,养鸭1133户,养兔127户,养蜂120户,养貂2户。1985年粮价调升,畜牧专业户降到308户。
二、公养
养牛1956年私养牛折价归农业社,由生产队使用,专人使役、饲养,饲料由队定量供应,繁殖的幼畜,周岁折价,50%奖饲养户,40%归队,10%归社。1957年耕畜存栏由1955年22319头增至27054头。1958~1960年受“五风”影响管理混乱,农业歉收,饲料紧缺,饲养量降到1.5万头。缺牛队用人拉犁,或租牛使用。1963年公私并举,私养为主,饲养量逐渐回升。1966年县组织有关部门一次从贵州购进耕牛113头,支援缺牛队。1966~1972年全县每年平均从外地购进500多头,用费30多万元。繁购结合,1975年全县耕畜达32245头。1980年后,政府鼓励私人养牛,发展商品牛,1985年全县耕畜饲养量36686头。
养猪1957年全县基本实现社社有猪场,有母猪,有的农业社采取就水源、就饲料、就交通、就放牧、就肥田的“五就”办法建场,利用荒岗,改造荒岗,当年猪存栏9.8万头,比1955年增长1.4倍。1958年全县各级大办“万头”、“千头”、“百头”猪场,实现养猪集体化。由于饲料紧缺,管理不善,1959年11月到1960年3月全县病死和糟死生猪8万多头,占应存栏数65%。1960年饲养56235头,年末存栏26885头。由于不讲成本核算,公养猪出现繁殖率、料肉转化率、经济效益“三低”的现象。1962年后,集体猪场减少,1970年后有所扩大。1978年集体猪场逐步解体,公养转私养。
饲养家禽1956年个体孵坊收归农业社副业,饲养员报酬略优厚于农业劳力,饲养量增长,1958年公社、大队新建鸡场、鹅场331处,经营亏损。1961年社队畜禽饲养场除种鸭场和孵坊外,其余均解体。70年代政府把家禽作为指令性生产指标,公社棚鸭大发展,1976年社队公养棚鸭326棚、10万多只。饲养棚鸭60天成肥的经验有顺口溜:“20天养苗在棚内,15天放进麦茬田,15天池塘沟边转,20天边割边放在稻茬田”。70年代末公养渐衰,私养上升。
三、县种猪场
县种猪场在县郊长岗头。前身是县委总务股种猪饲养场,建于1958年,1960年与县农业试验站合并,由于摊子大,人员多,年亏损约2万元。1962年撤销试验站,定名肥西县种猪场,定编16人,饲养种猪100头,鹅30只、鸡40只、牛1头,有土地11亩。1963年县委副书记石景亭三次来场动员职工勤俭创业,场内职工自己生产饲料、发展副业,年亏损降至3500元。1964年扩大饲料地15亩,开办豆腐坊,粉坊。1965年繁仔猪1200多头,开始扭亏为盈,盈利370元。1971年试验人工授精成功,受精母猪平均产仔13头,至1972年为场内外配种1949头。后因缺乏资金,种猪老化,1975年停止授精配种业务。1976年仔猪发生黄痢病,死378头。1977年种猪老化未改变,又近亲交配,母猪产瞎眼仔猪100多头。1969~1978年连续10年平均亏损5000元。1979年狠抓饲养管理,广开饲料来源,繁仔猪1047头,盈利6800多元。1982年实行分组承包,根据猪的品种、产仔情况,定年产两窝、定断乳仔重、定成活率、定饲料、定工具、定猪舍维修费用、定超产奖励20%,减产赔偿10%。工人潘仁惠承包后专心饲养管理,年产仔猪170头,成活145头,盈利2289.31元,受奖570元,全场年盈利1万多元。1985年职工56人,养公猪10头,母猪100头,繁仔猪745头。鸡场养鸡2000多只,腐竹厂产腐竹34吨,养蜂75箱。全场盈利5.7万多元。
若干年份家畜家禽统计表
表7—1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