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林地
肥西林业用地155637亩,75%集中在中西部山区。全县造林面积143637亩,其中未郁闭林25437亩。1982年进行农业区划时,全县划分四个林区:
潜山高丘用材林区在县中西部,以大潜山、元通山、紫蓬山、英山等山为主,自西向东绵延25公里,设有国营肥西县林场。区内多为山顶、山脊、坡面,有条状或片状的岩石裸露。山洼、山麓和缓坡上土层深厚,一般大于30厘米,砾石含量小于30%,土壤多为砂石黄棕壤或黄棕壤、红棕壤等。酸碱度表土为PH值5~6,底土为PH值4~5。林地108268亩,其中国营林地14673亩。有林地97863亩,占90%。
潜南丘陵用材、经济林区居全县丘陵区南缘,北高南低,岗冲交错,土壤为黄棕或粘盘黄棕、砂石黄棕壤,土层深厚,底部有粘重坚实的粘盘发育,透水透气性差,酸碱度表土为PH值6~6.5,底土为PH值7~7.5。林地18981亩,有林18726亩,占98.7%。
潜北、潜东丘陵薪炭、用材、防护林区包括全县北部和东北部,跨江淮分水岭两侧,有小蜀山、昆仑山、鸡鸣山等独立山体。分水岭北部地势较平坦,南部岗冲起伏较大。土壤多为黄棕壤或粘盘黄棕壤。土层深厚,结构紧密,透气性差,肥力较低,酸碱度PH值6.5左右。林地25375亩,其中山岗约万亩,有林24153亩,占95%,
河湖堤岸防护林区以派河、巢湖、新杭埠河、丰乐河沿岸圩区为主。区间地势平坦,自然植被少,四旁植树潜力大。土壤除丰乐河上游洪桥、袁店两乡为黄棕壤外,多为水稻土,土层深厚,透气性差,酸碱度PH值5.5~6.5。林地3013亩,有林2895亩,占96.1%。巢湖中孤山,70年代开发为松、茶林地,有松5万棵,茶15亩。
二、林种
肥西以落叶阔叶林为主,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在山区较多;其次为混生少量常绿阔叶树种。木本植物有61科231种(含变种)。主要树种有:
用材树种马尾松。为传统林种,占有林面积3/4。
杉木。40年代南分路乡陈发财引进扦插近一亩成功。70年代林场、社队大造杉木林,现有2万余亩,占林地1/5。
火炬松、湿地松。统称国外松,70年代中期引进,有林1.4万亩,速生丰产,有取代马尾松之势。
黑松。1954年引进,有林万亩。80年代初发生落针病近8000亩,山南、金牛等乡近千亩林枯死。
栓皮栎、麻栎、槲栎、小叶栎。主要分布在高丘林区。
白榆。70年代初引进,速生,易繁殖,多零星栽植,也有小片林。
黄连木、三角枫、黄檀。紫蓬山风景林内散生树群高数丈。黄连木有两种,其中有一种春秋叶色红,观赏用材两优,国营林场以此种黄连木与松同造混交林。
剌槐。分布广,有护渠林。
泡桐。70年代初推广全县,有散植,有小片林。
柏木。原有零星栽植,1955年推广。农兴乡程洼村有近10株,株高10多米,树姿挺拔。县城亦多见。
元竹。农家习惯种植,围墙成园。
毛竹。1957年引进,全县元竹、毛竹800亩,散布在山区,丘陵。
加杨、意杨、大官杨。意杨1976年引进,速生,群众喜栽。大官杨1972年引进,多作路边绿化,今已基本淘汰。
旱柳、河柳、枫杨。有自然分布,有栽植水畔。
柳杉。1952年引进,不大适应本地环境,长势差,有少量栽植作风景树。
水杉。1954年引进,70年代大发展,生长快,干形直,为群众喜爱树种,有散栽,有片植。县苗圃9年生水杉,树身长达10余米。
朴树、榔榆。自然分布山野、村落。
重阳木。70年代引进,山南、花岗等区栽植。
池杉。性同水杉,1958年引进,栽植逐年增多。
臭椿。乡土树种,农村房前屋后较常见。
合欢。无栽培,自然分布山丘地带,叶昼开夜合,花色粉红,满布树冠,花期两月不败,有观赏价值,皮、花入药。
中槐、香椿、楝树。有散植,为优质家具用材。香椿嫩叶可食,味清香。楝有苦楝、川楝等。川楝70年代引进,生长胜于苦楝。
喜树。70年代引进,树姿挺直,生长快,有零星栽植,县苗圃10年生树高10米左右。果根提制喜树碱可治癌。
樟木。50年代末引进,多用作风景林。
经济树种油桐。50年代山丘地带发展较好,后管理粗放,早衰、老化严重,不断减少,现存3900亩。1979年英山油桐良种获省林业厅科技成果奖。
油茶。50年代引进,不易管理,仅国营林场有47亩。
乌桕。零星分布,花岗区较多。
板栗。有零星栽植和小片栗林。
核桃。1956年引进,有零星散植。
茶、桑。多在山丘地带。
柿、梨、桃、枣、杏、葡萄。有零星栽植,有小片果园。中派乡李和年近年引进巨锋、红富士等葡萄杂交品种,有5亩园地实行上藤架、下鱼池的立体经营,苗果丰产,效益高。
观赏花木原零星栽植,80年代花木市场开放,国家、集体、个体竞相生产经营,荟萃南北品种近200种,今以县城周围为最多。主要有:
广玉兰、银杏、木兰。为国内外名产,清末本地即有栽培。
桂花、腊梅。品种较多。桂花在国营苗圃和罗坝圩、康弯圩即有15种,其中四季桂3种,八月桂12种。四季桂中的大叶桂叶长10~13厘米,宽3厘米,为省内罕见。“八月桂”中有一种结实的小叶桂,树型矮小,枝条紧凑,花多而密,年开两次,为经营采花的栽培良种。腊梅在上派地区的有12种,其中有“十月黄”,十月开花;“玉蝴蝶”外瓣白,内瓣紫;“珍珠梅”花型小而密生;“磬口素心”花色纯黄,瓣不外张而内收如磬;“金盘”花色纯黄,瓣张似盘;“荷花梅”花色黄白,瓣端微翘似荷;“虎蹄”外瓣黄,内瓣紫,瓣端外翘;“花到梢”秋梢着花到梢端。
栀子、红叶李等,也很普遍。
三、古木稀树
垂条桧。柏科,园柏属园柏变种。在县罗坝圩苗圃,树高8米,冠径东西6.4米,南北5.9米。鳞、针叶密茂,小枝下垂,粗枝垂而外翘,似宫殿飞檐。此树原栽在周盛波(清末淮军将领)庄园里。1950年,曾在周家庄园做过花师的颜文轩将此树移栽到国营袁新圩苗圃,1958年随颜的工作调动又移栽到罗坝圩苗圃。1980年苗圃助理工程师张焕德与安徽农学院教授李书春鉴定为垂条桧。据陈植编著的《园林植物学》载,北京颐和园有此树1株。全国稀见。
广玉兰。木兰科,木兰属,原产北美。据传说本县最早是清末淮军将领刘铭传等引进,现存4株,分别在井王乡刘老圩(原刘铭传庄园)、农兴乡周老圩(淮军将领周盛传庄园)、聚星乡张老圩(淮军将领张树声庄园)、三河西街胡纯庚宅院内。胡家树高18米,胸径0.48米,长势佳,开花不绝。
银杏。亦称白果树,银杏科,银杏属。种子可入药,我国特有。百龄以上树有6株,分别在:焦婆乡黄油坊、农兴乡周老圩、紫蓬山西庐寺、长岗中学、袁店乡袁祠堂、清平中学,皆枝叶繁茂。其中黄油坊1株已逾250年,高23米,胸径0.85米。
枸骨。冬青科,冬青属。叶可喂猪,亦可作农药。现存新仓乡桥西村,树高10米,胸径0.2米,冠东西7米,南北8米,树龄无考,其高大为江淮低丘罕见。
柏木。柏科,柏木属。木材细致,芳香。百年以上树有:三河东街、长镇乡祠堂郢、江夏乡龙泉寺各1株,馆驿乡同乐小学、刘老圩各两株。龙泉寺树龄300余年,高16米,胸径0.6米。
皂荚。苏木科,皂荚属。荚果富胰皂质,洗丝绸及贵重家具,不损光泽。周老圩1株,120年,高14米,胸径0.5米;清平中学1株,百年,高14米,胸径0.3米。
漆树。漆科,漆树属。刘老圩1株,百年左右,高15米,胸径0.35米。
槠栎。壳斗科。刘老圩1株,百年前从江南移入,高13米,胸径0.75米。
丝棉木。卫矛科,卫矛属。木材细致,为雕刻小工艺品的好原料,根、皮可入药。防虎乡中洋村1株,百年,高7米,胸径0.3米。
朴树。榆科,朴属。芮店乡周屯寺1株,高14米,胸径1.1米,树龄无考。
枇杷。蔷薇科,枇杷属。果供食,叶可入药。西庐寺1株,百年左右,高11米,胸径0.25米。树属南方温带果种,1955年初气温低至-15℃以下,未冻死。
法梧。悬铃木科,悬铃木属。张老圩两株,70余年,其中1株高21米,胸径1.1米,高大罕见。
黄连木。漆树科,黄连木属。木材坚硬细密,供建筑、细木工等用。逾百年树两株,1株在周屯寺,高16米,胸径1米;1株在严店小学,高24米,胸径0.61米。
栓皮栎、麻栎。材质坚实,为建筑、器具、枕木用的优质材。紫蓬山有120年古树林,其中西洼1株栓皮栎高28米,胸径0.55米;周屯寺1株麻栎高18米,胸径1.2米,已逾200年。
四、林木蓄积
1951年县政府组织以郭星烈为组长的5人调查组,历时1月,踏查县林业概貌。全县有林地3.86万亩,宜林地16.14万亩,以黄檀、化香、栎树等杂生树种为主的薪炭林占63.6%,以松、槲为主的用材林占30%,其余是幼林油桐占6%。成熟林紫蓬山有500亩。林区林木蓄积量0.96万立方米。森林复被率1%。
1962年8月至次年2月,县组织调查组13人采用目测和实测相结合方法,清查全县有林地为7.05万亩,宜林地13.88万亩,林木蓄积量2.6万立方米。复被率1.98%。
1975年10月至1976年9月按全国统一技术规程进行较大规模的森林资源清查。县成立清查领导组,由33人组成专业工作队,林业局副局长方心钊任队长,对成片林业用地进行实测,四旁植树抽样调查。全县有林地为9.03万亩,宜林地4.34万亩,林木蓄积量2.84万立方米;四旁植树1818万株,蓄积量4.38万立方米;合计蓄积量7.22万立方米。复被率4.74%,绿化程度71.5%。
1982年2月,根据省林业厅部署,按照国家《县级林业区划原则要求》进行林业区划,以林业局副局长吴益三为组长,技干张荣德为副组长的区划小组13人,历时3月,内查外调,全县划为4片林区。分层抽查3种类型27个生产大队,以1976年为基数推算出各区资源现状;全县有林地11.88万亩,宜林地3.62万亩。有林地中用材林占89.8%,经济林占4.8%,薪炭林占4.3%,防护林占1.1%。林木蓄积量6.23万立方米(不含四旁树),其中用材林占99%,薪炭林占1%。树种面积组成大体是:松6成、杉2成、阔(阔叶林)1成,经济林不足1成。蓄积量组成是:松8成、杉1成、阔1成。复被率5.9%,最高为山区达18.1%,最低为圩区仅0.65%。
1985年全县林业用地15.56万亩,在实有造林14.36万亩中用材林占91.64%,经济林占3.9%,薪炭林占3.13%,防护林占0.77%,竹林占0.38%。幼龄树8.64万亩,占有林地60%,形成用材林多、幼龄树多的特点。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