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播种面积及产量
粮油棉据《合肥租佃制调查》1933年农产品概况表计算,合肥县粮食种植面积占农田的88.6%,水稻、旱粮面积比重基本相等。折算粮食产量每亩平均165.5公斤(其中水稻204.5公斤,小麦100公斤,大麦133公斤,大豆120公斤,蚕豆120公斤);花生每亩平均100公斤;棉花每亩平均6公斤(皮棉,下同)。
1949年肥西粮食每亩平均产量91.7公斤(其中早稻88,中稻113,单季晚稻100,大麦43,小麦46,薯类90,玉米86,高粱59,大豆77,其它杂粮87);油料亩产31公斤(其中花生70,油菜籽37,芝麻19);棉花亩产5公斤。全县粮食总产14.35万吨,油料3935吨,棉花795吨。(总产已剔除划出地区数,下同)
1949~1952年,人民政府扶持生产,实行土地改革,1952年全县粮食总产21.86万吨,比1949年增长52.4%。
1953~1957年,兴修农田水利,推广良种,防治病虫害,推行“三改”种植制度。1956年由于办社过急和盲目扩大双季稻造成减产。1957年纠正偏向粮食总产上升到29.37万吨。水稻占总产83.7%,平均亩产202公斤(其中早稻160,中稻233,单季晚稻162,双季晚稻74)。油料总产13810吨,为1949年的3.5倍。棉花面积减少,总产下降,亩产9公斤。
1958~1961年,由于“共产风”、瞎指挥,加上3年干旱,生产大幅度下降,1960、1961年粮食总产分别下降到13.5万吨、7.5万吨,平均每亩仅77公斤、49公斤。
1962~1965年,纠正“共产风”,退赔平调款,划小核算单位,实行“责任田”,淠河灌区开始通水,粮食总产回升到20万吨。油料亩产88公斤。棉花亩产26公斤。
1966~1976年,淠河灌区建成,水利条件大为改善。但由于“文革”动乱,生产发展缓慢,1966~1969年基本上徘徊在1965年生产水平。1970~1976年“以粮为纲”,双季稻由前期五六万亩,扩种到35.6万亩,改良品种,绿肥面积扩大到40~50万亩,化肥用量增加,促进生产的发展。粮食总产达39.7万吨,水稻产量占91%,平均亩产291公斤(其中早稻340,中稻368,单晚314,双晚156)。
1978年后,肥西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农民有自主权,农业技术不断革新,合理调整生产结构,生产增长较快,1984年粮食总产达51.58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1985年调整压缩粮食种植面积11万多亩,全县粮食总产仍达47.8万吨,油料总产6.9万吨。“文革”后的9年,粮食、油料平均年产43.5万吨、4.6万吨,比10年“文革”年产分别增长40%、61%。1985年粮食亩产337.5公斤(其中早稻354,中稻458,单晚426,双晚317,大麦156,小麦175,薯类192,玉米238,高粱200,大豆117),杂交稻面积5.7万亩,亩产468公斤,为稻中单产之冠。油料亩产119公斤(其中花生162,油菜籽113,芝麻59)。棉花种植面积下降到4.9万亩,总产1371吨,亩产提高到28公斤。
几个年份粮食生产升降示意图

若干年份水稻中“四稻”面积、产量比重表
表4—4

其它作物蔬菜:群众多自种自食,多余出售。1955年前,年种植面积2万亩以上,1956年后,下降到1万多亩。1959~1961年粮食减产,蔬菜扩种到5.2~13.7万亩。1965年后降到1万亩以下,70年代靠近城镇集市的社队建有蔬菜专业队生产商品蔬菜,稳定市场蔬菜供应,1983年种植面积1.1万亩,1985年扩种到1.6万多亩,其中上派镇郊679亩。城乡蔬菜自给。
绿肥:50年代初多以种大麦、豌豆为绿肥,年种植一两万亩。红花草由圩区发展到岗区,1959年达21万亩,60年代种植面积稳定,70年代发展到30~40多万亩,1980年后,化肥量增加,排挤了绿肥,加之包产到户后,农民对地力重用轻养,绿肥面积渐少,1985年仅5万多亩。
烟叶:50年代前岗区有习惯种植,1949年种植面积3300亩,总产20万公斤,后逐年减少,1955年200亩,亩产80公斤。1956年后计划种植,肥西无生产烟叶任务,停植。
青饲料:1985年全县种植124亩。
麻类:历史上农民零星种植苘(青)麻,麻质略粗,多用作制绳,1959年种植面积900多亩,总产70多吨。1965年引进黄麻,1966年种植8500多亩,总产760多吨,以后种植面积不稳定,多至千亩,少至几亩,1985年猛增到2.3万亩,总产5380吨,亩产233公斤。
蚕桑:50年代前,有的农户利用实生桑养蚕,50年代初全县年产茧量一二百公斤,后引种蓖麻,开始养蓖麻蚕,1957年产茧2100公斤。1958年提倡饲养柞蚕,有少量养殖。60年代引进湖桑,山区有的社队开辟桑园,建立蚕场,开始集体养蚕。1972年有桑园13亩,1973年推广无秆密植,当年栽桑,当年养蚕,1974年桑园发展到206亩。80年代兴起一批蚕桑专业户,联合体,1983年全县桑园面积4900亩,产茧64.3吨,列入省蚕桑生产重点县。1985年全县桑园面积4310亩,产茧134.6吨。金牛、山南、聚星、南分路、官亭、金桥、孙集、芮店、花岗、雷麻等10个重点乡(镇)有蚕室77间,蚕匾、蚕网2000多件。聚星乡养蚕专业户解尚绍有桑园3.7亩,1985年养蚕15盒,产茧547公斤,收入茧款1996元,亩产值达539元。
茶叶:1953年有茶园3亩,产量250公斤。1965年扩大到260亩,产量100公斤。1971年引进茶籽40吨,在山区试种。1973年茶园发展到4800亩,年产茶1吨。1974年先后建聚星、孙集、芮店、金桥、园艺场等茶厂,生产“炒青”。1982年全县茶园面积4665亩;1985年减少到3442亩,产茶31吨。
水果:农户多在庭园自种自食,少数农户兼营果园。主要品种有桃、梨、柿、杏、枣、苹果、葡萄等。50~60年代,全县果园面积一般在400~600亩,年产三四百吨。70年代果园面积2000~2500亩,年产250~750吨。1985年水果面积2600亩,总产1829吨,大白桃和葡萄畅销县内外。
瓜类:主要是西瓜、香瓜(甜瓜)。农民有种植习惯,70年代每年种一二千亩。1985年全县瓜田1.2万亩,亩产2000~2500公斤。本县杂交西瓜品质优良,畅销省内外。
二、农本、产值
农业成本1981年县区划办公室选择5个点进行农作物成本调查。1983~1985年县政策研究室以燎原(烧脉)、清平两乡为农本核算点连续进行了3年的调查。资料表明:肥西农作物成本占产值的比重,经济作物高于粮食作物,粮食作物中麦豆高于水稻,水稻中早稻高于中、晚稻。
不同作物成本利润率(%),1981年为:中稻120.4,糯稻101.7,油菜96.0,早稻92.0,山芋76.3,花生70.5,大豆61.3,小麦46.7,棉花28.0,大麦38.7。1983年(按收购价本地日值算)为:糯稻135.9,中稻71.7,双晚59.4,花生36.0,棉花29.9,早稻8.5,小麦16.1,油菜17.8,大麦42.2;本年麦、菜亏本与午季涝害有关。
产量与成本利润率的分析:麦、棉、豆等旱作物由于产量低、收购价格低,投入物资、人工成本高,所以经济效益低,甚至亏本。1981年小麦亩产215.4公斤,按收购价产值77.09元,除成本52.35元(其中种子、肥料、农药、机械作业、畜力作业、管理、农业共同费等物资费用占61.5%,人工费占48.5%),利润仅24.74元。1983年小麦受涝亩产降至182公斤,产值68.07元,而成本增至84.81元,亏本16.84元。棉花长期低产,投工多,农民多不愿种植。70年代,花岗区对棉田每亩补助36元,鼓励种棉。1983年棉花每亩成本108.22元,其中人工费占58%,为水稻亩成本的1倍多。水稻由于产量高、成本低,所以效益好。中稻1981、1983年亩产分别为513、437公斤,产值129.22、118.86元,成本58.62、69.43元,利润为94、48元(1983年中稻受涝减产、利润下降)。早稻成本一般高于中、晚稻,虽然早稻生长期短,为促进早熟增产,集中投工、投肥量大,1983年每亩成本98.73元。各种作物的成本中,人工费用比重较大,1983年调查的9项作物中,油菜、大麦、早稻、中稻、花生、棉花的人工成本均占总成本的一半以上,油菜达59.5%。其它作物人工成本不低于45%。
物资费用中以肥料比重为最大。1983年油菜、小麦、早稻的肥料投入分别占物资成本71.1%、64.4%、55.3%。其中有滥施化肥,导致成本增大。清平乡一农户在一亩早稻田里施碳铵、磷肥各50公斤,而产量一般。畜力费占物资成本14~37%,由于耕畜养时多,用时少,畜工值高达5元。
烧脉、清平两乡农本核算点1983~1985年的核算,经过汇总平均,较好地排除丰年和灾年的影响,反映各种作物和不同耕作制度的成本利润,现录如下:
不同作物三年(1983~1985)亩平均成本利润比较表(一)
表4—5单位:元

不同耕作制度三年(1983~1985)亩平均成本利润比较表(二)
表4—6单位:元

“油菜、稻、稻”和“小麦、花生”的轮作制度,虽然成本利润率不高,但是土地利用率较好,适用于劳力、资金和技术条件好的生产单位。“油菜、花生”和“小麦、中稻”的轮作制度,人工、物资费用较少,用于人少田多的地区比较理想。
农业产值以种植业为主,历年平均占农业总产值80%左右。1957年农业总产值11660万元,其中种植业9711万元占83.3%,比1949年总产值增长65%,种植业产值增长80%,比重比1949年提高7个百分点。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兴办一批集体副业,但是效益低,种植业产值也大幅度下降。1962年农业总产值降到6527万元,其中种植业5213万元占79.9%。1970年恢复到1957年的水平。1981年农业总产值、种植业产值分别由1980年的16517万、14144万元增长到24068万、21668万元,相当于1965~1980年15年的增长速度。种植业比重90%。以后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开展多种经营。1985年农业总产值达30053万元,种植业产值23329万元下降到77.6%,农业开始走上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的道路。
若干年份农业总产值、种植业产值增长曲线

农民收入1949年全县农民每人平均纯收入49元,1957年增至55元。1965~1980年徘徊在70元上下,1981年增长到190元,198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62元。
上一篇:第八节 农场
下一篇:第六节 农机具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