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历年人口
本县人口增减幅度较大,除正常出生、死亡、迁移等因素外,区划变动频繁,对人口变动有较大影响。本志历年人口统计数,依据户口管理部门年报,为历年年末全县实有人口数。
历年人口及变动情况
表3—1

本县自1950年至1978年,较大的区划变动(划出划入)有13次。其中,1至7万人变动有5次,出超人数23万多人。如下表:
历次人口划出划进概况
表3—2

二、出生
1949年至1953年,年均出生率18.4‰。1954年出生率达41.97‰,为第一次生育高峰,略低于全省43.3‰峰值。此后,部分地区采取避孕等节育措施出生率渐降。1962年后出生率陡升,出现第二个生育高峰。1963年为峰值年,出生率达56.02‰,自然增长率49.32‰,为历史最高峰。高峰期延至1972年。11年间,出生297627人,年均出生27057人,年均出生率为42.9‰,高于全省40.92‰出生率。
1973年后,实施节育措施,控制人口增长,人口出生率趋于下降。1981年出生人口比1972年下降54.68%。1981年后,由于两次生育高峰期出生人口相继进入生育年龄,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缓慢回升。1983年至1985年,计划生育政策进一步完善,出生率渐降。以近20年情况分析:1966年至1975年,年均出生率为35.4‰,略高于全省的35.37‰比率;1976年至1985年,年均出生率为14.27‰。后10年与前10年比,尽管人口基数加大,但实际出生人数只是前10年的48%。
历年人口出生曲线图

1985年全县9个区镇人口出生率比较:农村西部山南区出生率第一;北部高刘区出生率第二;西南部花岗区第三;丰乐区出生率最低。城镇上派镇高于三河镇。见下表:
1985年各区镇人口出生率
表3—3

据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1981年全县出生18231人,其中第一胎占33%;第二胎占27%;3胎以上占40%。按育龄妇女年龄分生育胎次:一胎中,19岁以下所生的占13.5%;20至29岁生育占82.6%;30至34岁生育占3.3%;35岁以上生育占0.5%。二胎中,20至24岁生育占14%;25至29岁生育占74.5%;30至34岁生育占9.7%。其他年龄组(包括19岁以下)生育占1.8%。三胎以上20至24岁生育占1.56%;25至34岁生育占77%;35至39岁生育占9.2%;40岁以上生育占3%。可见,二胎的重点是25至29岁年龄组,多胎的重点是25至34岁年龄组。
1981年育龄妇女各年龄组生育胎次状况
表3—4单位:人

育龄妇女中,大学文化141人,其中生二胎2人,占1.4%;生三胎1人,占0.7%。高中文化的,生二胎占2.64%;多胎占0.45%。初中文化的,生二胎占1.06%;多胎占0.55%。小学文化的,生二胎占2.17%;多胎占2.32%。总体看,育龄妇女文化较高的,其二、三胎比率低。
1981年,育龄妇女中,专业、技术人员生二胎的占2.5%,生多胎占0.38%;各部门、单位负责人生二胎占2.4%,无多胎;办事人员生二胎占1.97%,无多胎;商业、服务人员生二胎占1.56%,多胎占0.62%;农林牧渔业劳动者生二胎占2.83%,多胎占4.44%;生产运输工人二胎占1.4%,多胎占0.38%。显然,从事农业育龄妇女生多胎比率高。
三、死亡
1949年至1953年,本县人口死亡率在7‰左右,比全省同期死亡率低一半多。1954年特大水灾,死亡率高达13.92‰,仍低于全省16.6‰死亡率。1959年至1961年,死亡率剧升,其中1960年达65.83‰。1961年后,经济形势好转,死亡率在6‰上下波动。1965年降至4.5‰。1973年后,死亡率在4‰上下徘徊。这一阶段,一些地方有少报实际死亡数的现象。1977年,本县回顾调查1974年至1976年死亡情况:3年中实际死亡13034人,比计划生育年报多3198人,比公安部门统计多3132人。(见表3—5)
肥西县1974年至1976年死亡回顾调查比较表
表3—5

死亡原因:旧社会以疫病、战乱为主。据1934年《安徽省二十三年行政成绩报告》传染病死亡数占死亡总数一半;“其他原因”和“病原不明”死亡占20.4%;老年病死亡较少。建国后,一些危害人民健康的疫病得到控制。1977年,本县回顾调查1974年至1976年死亡原因。传染病死亡占6.53%,恶性肿瘤、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占38.1%。详见下表:
肥西县1974至1976年各类死亡原因位次表
表3—6

部地区死亡率高于北部地区。1985年,东南部三河镇死亡率为8.48‰,居全县之首;南部花岗区次之,为4.61‰。西北部官亭区死亡率在7区中最低,为3.19‰;其他各区死亡率在4‰左右。
四、迁移
50年代,人口自流量大,迁移频繁。1958年“大跃进”,合肥、淮南等城市,从本县招收大量工人,迁出多于迁入。迁出率达39.89‰,迁入率达27.87‰。是年出超9157人。1953年至1959年,迁入83259人,迁出101369人,出超18110人,年均迁入率为14.47‰,迁出率为18.77‰,净迁率为-4.45‰。1961年至1963年,外流农民返回家园,原被招工者部分回迁,还接受一批外地城镇下放居民,迁入人口大于迁出。是年迁入率达65.97‰,入超27049人。
1969年至1971年间,迁入外地下放人员万余人,其中以学生为主,干部、居民是少数。本县城镇初、高中毕业生下放到农村约1万人。1972年至1985年,年均迁入率为17.56‰,迁出率为11.57‰,净迁率为6‰。见下表:肥西县部分年度迁移情况统计表
表3—7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