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农民生活
土改前,农村大多数人口生活贫困。农民终年劳累,收的粮食除去缴租、纳税、还债后,所剩无几。肥西曾流传歌谣:“镰刀响,锅盖热,热热闹闹一个月。镰刀上墙,家中没粮。”遇到荒年,民不聊生。
1952年土改后,农民生活逐步改善。1955年3月,省统计局选本县紫蓬区张店乡22户为调查点。22户中:115人,耕地307.3亩,上年产粮豆122802斤,油料577斤,收入4973元(其中出售粮豆收入2822元),人均收入43.24元。每月人均用粮46.85斤。年人均购买生活资料27.3元,其中主食4.86元,副食7.5元,衣著7元,其它8.6元。
1959至1961年间,粮食紧张,生活困难,非正常死亡较多。1962年“反五风”后,农民生活迅速改善。1964年调查:肥光公社肥光生产队五星小队农民徐杰家,5口人,2个半劳力,1小孩上小学。年终统一分配时,劳动日12612个,人均年收入为171.4元。年人均生活消费:粮豆713斤,蔬菜190斤,肉24.6斤,油5.5斤,蛋47个,糖0.8斤,棉絮2斤,棉布28.8尺,胶鞋、球鞋2双,烧柴草9担,照明煤油2.6斤。
1979年实行“包产到户”后,农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县统计局选清平公社桥庵大队、馆驿公社馆驿大队、长岗公社路东大队,作典型社员家庭经济状况调查。3公社分别为上、中、下等经济水平,从中选30户164人分别统计:人均收入为195元。年人均消费:粮600斤,蔬菜187斤,肉18斤,糖2斤,酒5.5斤,棉布13.2尺,化纤2.3尺,绸缎0.07尺,棉絮0.15斤,毛线0.05斤。这30户中,有自行车3辆,缝纫机2台,收音机12台,钟表12只。30户现金支出计13218元,购生活消费品11317元,生活生产资料1989元,存入银行、信用社313元,基本解决温饱。
1983年,据馆驿、严店、将军岭乡30户160人农家调查,人均收入459元,人均用于生活298.7元,比1982年的281.2元增6.2%,其中食品166.8元,衣著28.9元,日常用品38.7元,住房支出49.8元,文化生活4.3元。吃:年人均用粮660斤,蔬菜222斤,油10.6斤,肉27.5斤,蛋9.5斤,糖3.1斤,酒6.3斤。穿:年人均购棉布9.7尺,化纤布7.6尺。用:30户自行车13辆,缝纫机6架,收音机27台,钟表24只,电风扇2台,大型家俱14件。人均住房面积16.6平方米,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二、城镇居民生活
肥西解放前,城镇居民多数不得温饱。以上派镇为例,解放前夕有小商贩、手工业者、工人338户1464人,每户4.3人,房2.3间,人均田0.6亩,大多居民靠帮工度日,有的居民生活无着,沿街乞讨。
解放后,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据15户城镇居民生活情况调查,1952年,人均月收入约为16元,多数住草房,穿布衣,早晚吃米粥、麦面糊。中餐干饭,每户有一两个木箱盛衣被,少数家庭有立柜、床头柜等,暖水瓶为稀有。1956年,人均月收入约22元,中餐有1荤1素,每户约有暖水瓶1个,每6人有毛线衣1件。1959年至1961年,人均月收入约17元。1964年,人均月收入为20元,每10人有手表1块。60年代末,每3户有收音机1台。1974年,人均月收入约23元,衣服多半用化纤布,少数人穿上毛线、呢衣、皮鞋,每6人1块手表。
1981年,人均月收入27元,多数居民住砖瓦结构平房、楼房,人均约10平方米。每4户1台黑白电视机,每7户1台电风扇,少数家庭购置大衣柜、五屉橱、食品橱、沙发等家具。1985年,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环境逐步绿化、净化、美化,干部、职工住房面积人均约14平方米。小楼房、小单院居民住宅相继落成。部分居民已有彩色电视机、收音机、电冰箱、西式家具、摩托车等中、高档用品。居民生活已由“温饱型”向“小康型”发展。
附:高龄老人
上派镇居民袁刘氏,女,1890年8月11日生,自幼家贫,不识字,后嫁到新仓集,以烧茶炉、摆果摊为业,生5个儿女,60岁丧夫。老人温和敦厚,不急不躁,衣食简朴,从无奢求,好喝凉茶、井水,喜食干饭、蔬菜、臭腌菜,食肉稀少。70多岁能从河湾提水,携负孙儿。95岁眼患白内障,手术后视力正常,牙尚全。老人一生无大病,极少用药。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