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地层
本县广为第四系土壤堆积物覆盖,仅在中西部大潜山——防虎山一带有较多基岩出露,面积约300平方公里。全境除有极少前震旦系变质岩系外,皆为中新生代陆相地层。现自老而新分述如下:
前震旦系这是一套深度风化的变质岩系,见于防虎山南麓,呈东西向狭窄条带断续出露。岩性主要为黄棕、褐灰、灰、灰绿等色之片麻岩和云母片岩,夹有石墨片岩,厚度不明。其时代归属有争议,暂统于前震旦系,是否包含有更新的地层,尚难定论。
侏罗系这是本县出露的最主要地层,占据了上述基岩区的绝大部分。另外,巢湖中的孤山也由此构成。这是一套湖泊相沉积,可划分如下地层单位:
下侏罗统防虎山组:属含煤碎屑沉积,不整合于前震旦系之上,以靠山郢—何老庄出露最完整,为建组的标准剖面。出露厚度402米。其岩性下部以灰白、灰黄色砾岩和中粗粒长石砂岩、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偏上部夹炭质页岩和透镜状煤;上部为灰和深灰色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及粉砂岩和炭质页岩中含植物Podozamiteslanceolatus(披针苏铁杉),Cladophlebissp.(枝脉蕨),Neocalamites cf. hoerensis(Schimper)(霍文新芦木比较种);双壳类Sibiriconcha cf. anodontoides(Chernyshev)(亚洲西伯利亚蚌比较种)等化石。
中侏罗统周公山组:标准地点在周公山。前人曾有将本组分为圆通山组(下)和周公山组(上)。本组分布于防虎山组之北,露头较之为广,由大潜山东延至周公山、圆通山、紫蓬山一带,与防虎山组假整合接触,总厚度2100米。下部为紫红色细粒铁泥质长石石英砂岩和粉砂岩夹含砾砂岩,部分含有钙质结核;中部为黄绿、灰绿、紫红等色之细粒泥质长石石英砂岩和粉砂岩、粉砂质钙质泥岩,夹紫红色薄层粗粒砂岩,产植物化石碎片;上部为紫红色含砾粗粒长石砂岩、砂岩,夹钙质粉砂岩。
上侏罗统毛坦厂组:仅见于巢湖中的孤山。岩性为安山岩和同类凝灰岩。与下的接触关系在邻县所见为不整合接触。厚度不明。
白垩系根据钻探资料,本县白垩系广泛发育于金桥—官亭—上派河一线以北地区,厚度可能达3000米以上,但地表仅在江淮分水岭和小蜀山等地有极小的孤零露头。地表所见为紫红和砖红色砂岩及粉砂岩,夹有泥岩和砂砾岩。据邻区资料,与侏罗系假整合接触。
第三系本县仅发育下第三系(古新统~始新统)。根据钻探资料,在大潜山—防虎山—董岗—刘河一线以南的第四系之下,广泛发育下第三系,但地表仅在山南镇之北有孤零露头。据花岗附近钻探资料,本系总厚3291米以上。下部为浅棕、棕、棕褐、紫红色含砾粗砂岩和中细粒砂岩、夹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泥岩,韵律较发育,未见底,厚>1685米;上部为棕褐、棕红色泥岩、泥质粉砂岩和深灰绿色页岩,夹灰白色砂岩,偏上部粒度变粗,并有少量砾岩,未见顶,厚>1606米。这套地层内含介形虫Cypridea? sp.(女星介?)Metacypris sp.(圆星介),Candona sp.(玻璃介),Eucypris sp.(真星介),以及轮藻,动物骨胳等化石。
此外,在小蜀山、鸡鸣山等地还见有橄榄玄武岩等基性火山岩,并有辉绿岩次火山侵入体。两地构成两个并列的火山口。
第四系不整合覆盖于前述各时代地层之上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广布于全境。其厚度在大柏店—上派河—柿树岗—洪桥连线之西在10米以内;五十里小庙—花岗—桃溪镇以东20米以上;再向东可达40米左右,局部更厚。故基岩顶面从大潜山—防虎山一带向四周降低,总体上呈东倾之穹状。
本县第四系,除现代较大河流沿岸发育全新统砂砾和粉砂质粘土,及粘土质粉砂等所组成之河漫滩一级阶地外,大部分地区为上更新统组成的二级阶地。岩性以棕黄、灰黄、褐黄色粉砂、粘土质粉砂和粉砂质粘土为主,常含钙质结核和铁锰质小球。
二、构造
本县属合肥盆地南缘,广为中新生代地层所覆,前中生代地质情况了解不清。其所属大地构造位置有两种不同意见:其一,属北淮阴地槽而归入秦岭地槽褶皱系;其二,以六安深断裂(见后)为界,其南北分属北淮阴地槽和中朝准地台。
县境内,以大潜山—防虎山为中心,构成向四周倾斜的西东向穹窿构造。地层自中心向外变新,中心部位为侏罗系和少量前震旦系。向外围为白垩系和下第三系;地层倾角也有由内向外逐渐变缓,中心40°~45°,向外减至15°~20°左右。穹窿构造的南部被六安深断裂切割,使断裂南侧显著地相对沉陷,形成并列于穹窿构造南侧的花岗盆地,其内由第三系构成。本县主要处于该盆地之中偏北部。
县内断裂构造不甚发育。近东西向之肥中深断裂和北北东向的郯庐深断裂,分别从县境北、东外侧通过,对本县有一定影响,引起一些同方向的小断裂。县内最重要的断裂有两条,分别通称蜀山断裂和六安深断裂,都呈近东西向延伸,隐伏于第四系之下。
蜀山断裂从县北部江夏——五十里小庙一带通过,东西两端均延出县境。该断裂显示为航磁异常呈微向南凸的近东西向异常带;重力异常为明显的梯度带,向上延拓5千米梯度带仍较明显。同时,控制小蜀山、鸡鸣山等地的基性火山喷发,发育火山口。而且,由于断层破坏而造成地层缺失,北侧上白垩统上部直接与断裂南侧之侏罗系或下白垩统相接触。断层面向北陡倾。
六安深断裂又称肥西——韩摆渡断裂。经霍邱、六安、肥西直抵郯庐断裂带,全长197公里。从本县南部防虎山南麓—董岗一带通过,两端延出境外。断裂之北为宽缓正磁异常区,属古老的结晶变质岩系引起。所以,有的认为这是两种不同基底岩系的分界线。重力异常显示为交变带,向上延拓20公里交变带特征仍较明显。在卫星相片上,该断裂显示出清晰的线性影象特征。此外,在防虎山以北于1954年曾发生5.25级地震,可能与此断裂有关系。由于该断裂影响,总体上北升南降,造成地层缺失,南侧第三系与北侧侏罗系和前震旦系等断层接触。断层面产状不明。
三、矿产
根据目前的地质勘探资料,肥西属贫矿区。仅有的几种矿化如下:
铁锰结核分布在巢湖北岸,成一带状,长约20公里。铁锰结核充于第四纪冲击层内,有时直接暴露地表。黄色、褐色、褐黑色;成泥质胶结的块状或散砂状。含铁(平均品位,下同)14.9%,含锰2.54%,含硫0.005%;估计储量为9万吨;由于品位低,没有开采价值。
蛭石分布于小蜀山和鸡鸣山之玄武岩、辉绿岩中。蛭石是黄褐色、金黄带黑色,片状,硬度小,具挠性,经煅烧体积能膨胀10~30倍以上,可制岩棉(保温材料)。
石墨位于聚星街以南约2.5公里小磨墩,呈东西向分布,长不及300米,范围很小。矿层灰色或钢灰色,呈鳞片状,污手,具滑感,疏松易碎,质量不佳。
此外,县内还有丰富的沉积岩,河砂、粘土等,可作建筑材料和制陶原料,均未进行过正规的地质工作。
上一篇:第二节 地形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