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县城
县城上派镇(上派河镇),因地处派河上游而得名,偏于县东部,东北距合肥市区17公里,西南距舒城县城37公里,西距六安市65公里(均直线距离,下同)。镇由肥光、馆驿、北张3乡环绕,地理座标:东经117°08′~117°11′,北纬31°42′~31°44′,总面积10.2平方公里,城区面积2.5平方公里,分属5个居民委员会;城郊有四十埠、胡湾、凉亭、南郢4个行政村,耕地3411亩。1985年全镇总人口3435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1854人。
上派镇很早就有人类活动。镇南古埂岗有新石器晚期古人类遗址。明代,上派河见于文字记载。清初,在此设派河驿,又设派河铺。至清中叶,嘉庆《合肥县志》已正式记有“上派河镇”。晚清咸丰年间,太平军曾多次攻占上派河镇,把它作为攻、守庐州府城(合肥)的重要据点。清代,上派河镇属合肥县南乡青阳巡检司管辖。民国时设上派乡,属合肥县10区。1948年12月肥西建县后,上派乡属紫蓬区;1949年6月,肥西县民主政府自农兴乡迁来。1952年上派乡改上派镇,隶属上派区。1957年升为区级镇。1960年改为上派人民公社,1962年后复改为上派镇,直属县。
县城交通方便。合(肥)安(庆)公路穿镇而过,经此路可通全省各地及县内的花岗、山南等镇;向南有公路通三河、丰乐等镇;向北有公路通小庙、高刘、官亭等镇。80年代,合安公路车流量逐渐增大,镇内路段交通拥挤,每天车流量达7000辆。1985年合安公路改道镇北,路面加宽,并在派河架设新大桥。另外,派河自县城向东流入巢湖,仅15公里,可常年通航木船、小轮船。
上派镇古为合肥通舒城、安庆孔道,商旅往来络绎不绝,很早就形成街镇。但直至1949年,它仅是个聚居数百人的小集镇,只有一条老街(中街)。1951年,派河上新建钢筋混凝土大桥一座。合安公路由街北穿过,公路两侧逐渐建起商店、饭店、机关,形成街道。现在这条街道长达4公里,宽27米,成为县城主街道,名巢湖路。县人民政府即驻巢湖路中段。在中街和巢湖路之间,有新华路和青年路两条街道沟通。80年代以后,上(派)三(河)公路、上(派)小(庙)公路城关段也发展成街道,分别命名为三河路和紫蓬路;此外,派河北岸也形成街道,名派河路。
商业,原在老街进行集市贸易。1949年以后,商业贸易发展很快。新华路、青年路先后形成商业区。80年代,巢湖路建起腾飞商场、商业大楼、医药大楼、致富楼、食品大楼、土产大楼、白鹭商场、雁鸣楼、经委大楼等大型商场,形成新的商业中心。三河路、紫蓬路中小商店林立。此外,还在镇中心扩建1个大型菜市场。1985年底,全镇共有国营商店23家,集体商店200家,个体营业门面500多家,各类摊点800多个,全年社会商品零售额6000多万元。
工业,原较落后,仅有几家竹、木、铁匠铺手工打制一些小型农具、生活用具等,另有一些土纱土布织机户。1949年以来,工业有了很大发展。现在较大工厂有:化肥厂、缸套厂、水泥厂、轻工机具厂、轮窑厂、农机二厂、棉织厂、磷肥厂、塑料厂、农药厂、自来水厂、印刷厂、食品厂、米厂、油厂、酒厂、木器厂、除尘器厂、螺钉厂等。生产110多种产品,名优产品有“皖西”步犁,S195汽缸套等。镇、村兴办的企业有砖瓦厂、粮油加工厂、水泥予制厂、机械厂、车辆修配厂、铸造厂、针织厂、银光厂、布轮厂、皮件厂、鞋厂、服装厂、木材加工厂、基建队等。镇西驻有属中央企业的铁四局汽车修配厂等单位。
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发展迅速。1948年,镇内仅有1所小学;1985年,全镇有完全中学3所,私立中学2所,师范学校1所,小学8所,幼儿园3所,成人教育有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肥西汉语言教学班、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肥西分校、县卫生学校等。医疗卫生机构有县医院、镇卫生院、区卫生院、县妇幼保健所、卫生防疫站等,有病床240多张,医护人员300多人。文化单位有剧场、电影院、庐剧团、调频广播电台、电视转播台、文化馆、图书馆、文物管理所等。体育设施有田径场、灯光球场、篮球场、溜冰场等。
二、三河镇
位于县南端肥西、舒城、庐江三县交界处,丰乐河、杭埠河在此汇合,经新河向东流约15公里入巢湖。北距合肥40公里,距上派镇24公里,南距庐江县城32公里,西距舒城县城30公里。地理座标:东经117°14′~117°16′,北纬31°30′~31°32′。总面积2.9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辖4个居民委员会,2个行政村(杨婆、下拐),1985年总人口1579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611人。
此地原是巢湖中的高洲,古名鹊渚、鹊尾(渚)、鹊岸等,后因泥沙淤积,渐成陆地。南北朝后期称三汊河,明、清置三河镇(详见《附录》中《三河镇历史变迁考》一文)。自隋、唐至清代,皆属庐州府合肥县,1949年1月25日解放,设三河市(县级)。1950年4月撤市设区,属肥西县。1956年复设三河镇(区级),直属县。
三河为巢湖西岸水陆交通要冲,是本县最大港口,水路经丰乐河、杭埠河上通舒城、六安县境,下通巢湖、长江;陆路通合肥、上派、庐江、舒城。80年代以来,三河到上派、合肥每天有国营、个体客车数十班次,客运已由原来的水路为主变为公路为主了。1985年,镇北横跨丰乐河的公路桥建成通车,汽车可驶入镇内,公路货运量也逐渐增大。
三河镇具有典型的水乡古镇风貌。“外环两岸,中峙三洲,而三水贯其间,以桥梁相沟通”(清《安徽通志》)。街道沿河两岸曲折伸展,总长约3公里。房屋多为明、清建筑,街心铺青石板,古朴雅致,但较狭窄。70年代,在中街、南街铺筑水泥路面5800平方米,拓宽改建了部分街道。1985年在南街修复一条古街道,又在镇北杨婆圩内新建一条新街。70年代后,全镇新建楼房20多座,较大的有三河中学教学大楼、供销大楼、电影院等。建起了自来水厂,已铺设管线8000多米。1979年冬,杭埠河人工改道镇东,镇内水患减轻,但故道污染严重,急待治理。
唐宋以后,三河周围的河湖滩地逐渐兴筑圩田,绵延数十里,使这里成为鱼米之乡。三河镇很早就形成一个以米市为主的繁华商埠。清嘉庆《合肥县志》记载:“三河为三邑犬牙之地,米谷廪聚,汇舒、庐、六诸水为河者三,河流宽阔,枝津回互,万艘可藏”。据1933年统计:三河港年平均输出大米100万石,为巢湖各港之冠。此外,舒城西山所产竹木柴炭等林产山货顺杭埠河而下,在此集散。来自下江(上海、南京)的日用百货也由此批发,流向乡间,使三河成为巢湖西岸和大别山东麓的一个重要商品集散中心,素有“买不尽的三河”之说。清光绪《舒城县志》记载:“三河镇百货交通,为庐郡南一大都会”。1938年夏,日军侵占三河86天,烧杀抢掠,对三河镇摧残极大。后来日军在抗日军民打击下退出三河,合肥、芜湖等沦陷区居民大量涌入,三河人口达七、八万人,日夜开市,形成畸形“繁华”,号称“小南京”。1945年抗战胜利后,沦陷区居民回到原地。1946年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在三河征集军粮;加之通货膨胀,三河商业遭受沉重打击,日渐萧条。1949年1月解放后始重新发展。据1950年调查统计:全镇有各种行店1067家。
1956年,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组织成合作店、组;大米运销纳入国家统购统销。1979年后,私营商业、米业、手工业重新恢复。1985年有国营、集体和个体商业网点450个。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6000多万元。
工业,解放前有纺织、卷烟、碾米、食品等行业。50年代以后,陆续建成工厂30多个,较大工厂有:酒厂、羽毛扇厂、棉纺厂、毛巾厂、仪表厂、制药厂、米厂、印刷厂、造船厂、油毡厂、造纸厂、工具厂、机针厂等。生产产品近百种,其中有20种产品出口国外。名优产品有巢湖甜酒、羽毛扇、红牡丹牌毛巾、皖工牌钢丝钳等。
镇内有完全中学、初级中学各1所,小学4所,幼儿园2所。三河中学创办于1941年,原名肥南中学,是本县兴办最早的中学之一。70年代建起1座拥有24个教室的教学大楼,是本县最大的教学楼。文化设施有文化馆、庐剧团、影剧院、电影队、广播站等,医疗机构有镇医院1所,医护人员150人,病床100张;此外,还有9个街道、村办医疗室。
三河镇是著名的古战场。春秋时期,即为吴、楚两国交争之地。《左传·昭公五年》“鹊岸”之战就发生在此。南北朝时,此地为战略要地,发生多次大战。明末,张献忠农民起义军攻下三河,缴获双桅巨舟300余艘,建立了水军。晚清咸丰年间,太平军攻下三河,把它作为皖北重要据点,筑大城一座,环以九垒,屯储粮草军火,接济天京、庐州。1858年11月(咸丰八年十月),太平军青年将领陈玉成、李秀成在此聚歼湘军悍将李续宾及曾国藩弟曾国华等清军6000余人,史称“三河大捷”。文物古迹:旧有鹊亭、大王庙、铁佛寺、李忠武公(李续宾)祠、万年台等,今已不存。现存除几条古街道外,还有太平军城墙遗址、城隍庙、古碑、三县桥等。1951年,三河镇出土太平军铜炮两尊,现存南京太平天国展览馆。
三、丰乐镇
位于丰乐河中游北岸,镇因河得名。东距三河镇7.5公里,北距县城20公里,隔河与舒城县相望。街区面积约0.6平方公里。1985年非农业人口2979人。
丰乐镇(又名凤落河)是个古镇,清嘉庆《合肥县志》记载:“丰乐河镇,在城南九十里”。民国时属合肥县九区(花岗区)。1949年属肥西县程店区丰乐乡。1952年3月另设丰乐镇,属丰乐区。1956年镇改为乡。1958年属文斗公社。1961年成立丰乐公社。1972年析置丰乐镇。1983年丰乐公社并入丰乐镇,实行镇管村,仍属丰乐区。
丰乐镇是丰乐河中游重要港口,木船到巢湖可常年通航,上游到新仓、桃溪等港口季节性通航,旧以运销大米农产品为主。60年代以来,丰乐河所产细沙大量运销合肥。有公路通上(派)三(河)公路上的严店。
街道沿丰乐河堤岸东西延伸,长约1公里,屋舍古朴。镇周围多圩田,素称“鱼米之乡”。集市繁荣,羽毛市场闻名皖中。工业有砖瓦厂、工具厂、机械厂、油厂、粮食加工厂、服装厂、综合厂、五金厂、家具厂、面粉厂、印刷厂、磷肥厂、猪鬃厂等。
镇有完全中学1所,农业中学1所,小学1所;区卫生院、镇医疗站各1所。文化设施有文化站、电影队、广播站、影剧场等。
镇西街有清末民初爱国将领唐启尧的故居(今镇政府),著名爱国将领张治中(巢县籍人)1890年出生于丰乐镇,并在此度过青少年时代。
四、花岗镇
位于合肥到安庆公路33公里处,东距县城15公里,西南距舒城县桃溪镇18公里。街区面积约0.5平方公里。1985年非农业人口3875人。
花岗镇原名花子岗(华子岗),是个农村小集镇,民国属合肥县九区(花岗区)。1949年属肥西县紫蓬区;1955年改七十埠乡;1958年成立七十埠公社;不久改花岗公社;1983年改为花岗乡;1984年改花岗镇(乡级)。花岗区公所驻花岗镇。
交通除合安路外,还有公路南通新仓,北通孙集、吴山口等地。花岗古为合肥到舒城大路中点,商旅往来常在此歇脚,很早就形成集市,老街南北向,与沿公路两侧形成的新街相接成“丁”字形,屋舍集中,聚落呈方形。集市贸易主要在老街,较繁荣。工业有米厂、油厂、砖瓦厂、磷肥厂、印刷厂、水泥预制厂、综合厂、电焊厂、农机修配厂等。
有完全中学1所,另有小学附设初中班,小学2所;有区、镇卫生院各1所,还有文化站、电影队、广播站、影剧院。古迹有青阳镇遗址等。“青阳镇”置于南宋,清代设巡检司,嘉庆《合肥县志》:“青阳巡检司署,乾隆三十六年建”。
五、山南镇
位于大潜山南12公里处,因名“山南”。杨(小店)桃(溪)支线公路穿镇而过。东距县城30公里,南距舒城20公里,西距六安市38公里。街区面积1平方公里;1985年非农业人口4076人。
山南镇置于北宋,清代名张周馆,民国时属合肥县九区(花岗区);1949年后属肥西县山南乡;1958年成立山南公社;1972年析置山南镇;1983年山南公社并入山南镇,实行镇带村。
交通除经杨桃公路外,还有公路北通聚星、官亭,南通袁店、界河等地。为县西部陆路交通中心。
主街南北向,与沿公路东西延伸的新街“十”字相交,聚落近似三角形。集市贸易繁荣,为县西部大镇。国营山南米厂加工的“标一大米”为优质产品;乡镇企业有印刷厂、粮、油、棉加工厂、陶器厂、农具厂、农机厂、皮鞋厂等。
山南是我国农业责任制的发祥地。
镇有完全中学、初级中学、小学附设初中班各1所,小学1所。县医院山南分院有医护人员50多人、病床46张。镇上还设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电影俱乐部等。
山南镇南街“浮顶山”庙相传建于汉代,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为庙会日,方圆百里香客前来赶会,热闹异常。解放后利用庙会举办物资交流会。庙宇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拆除,今为山南区公所驻地。北街有古井,俗称“镇龙井”,深十余丈,清凉不涸。
六、官亭镇
位于合肥到六安公路中点,东距合肥40公里,西距六安市37公里,南距山南镇19公里。街区面积约1平方公里,1985年非农业人口3119人。
官亭镇古为合肥至六安大路中道,官府建有亭子,供行人歇脚,故名。清代建镇,设巡检司。清嘉庆《合肥县志》记载:“官亭巡检司署,乾隆三十六年建”。民国时为合肥县八区(官亭区)。1949年属肥西县官亭区。1958年成立官亭公社。1967年更名新河公社。1971年复称官亭公社。1983年改为乡,1984年改为官亭镇(乡级),实行镇带村。
淠河总干渠自镇北向东延伸,潜南干渠自镇西向南与合六公路相交。60年代后,官亭镇成为县西北水陆交通中心。
官亭老街在公路南侧,集市贸易繁荣。80年代沿马路形成街道,又开辟两条南北向街道,整个街区呈梯形。镇西南角建有11万伏变电所,其西侧有全县最大的电灌站,装机容量3080千瓦。国营工业有米厂、县农机三厂等;乡镇企业有砖瓦厂、印刷厂、农具厂、被服社、磷肥厂、水泥预制厂、油毡厂、油厂、食品厂、粮食加工厂等。
镇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1所;有区、镇卫生院各1所,有区、镇文化站、电影队、广播站、影剧院等。
官亭地当要道,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晚清1859年(咸丰九年)春,太平军将领陈玉成从六安来攻官亭、长镇一代清军,活捉安徽布政使李孟群。
七、五十里小庙镇
位于合肥到六安公路25公里处,西距官亭镇15公里,南距县城20公里。街区面积约0.8平方公里。1985年非农业人口3132人。
此地原先是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庄,因离合肥50华里、又有一座小庙得名,简称为小庙。自40年代合六公路通过,公路边逐渐出现店铺。民国时,公路北属合肥县七区(双墩区),路南属八区(官亭区)。1949年属肥西蜀山乡;1950年属公路乡;1958年成立华光、风景公社。1959年两公社合并,成立五十里小庙公社;1967年更名为向阳公社;1971年恢复原名;1983年公社改为乡;1984年改为五十里小庙镇(乡级),实行镇带村。
对外交通较为便利,除合六公路外,向南有公路通县城,向北有公路通将军岭、高刘镇。
50年代以后,此地因驻区、乡机关,及附属的企事业单位,逐渐形成一条长约百米的土街,南北向。以后沿公路陆续形成东西向的街道。70年代后期,合六公路拓宽取直改道街南,沿新公路又形成新街。1984年又开辟东西两条新街,整个街区形成井字形。集市贸易原来仅在土街交易少量农副产品,80年代以后日趋繁荣。新建的供销大楼商场,面积1440平方米,年销售额55万元;1984年在北街建农贸市场,面积666平方米。国营工业有米厂、油厂、轧花厂等;乡镇企业有油厂、铁木农具厂、竹器社、磷肥厂、化工厂、砖瓦厂、印刷厂、毛纺厂等。小庙轧花厂棉花收购和加工量占全县首位。
镇有完全中学1所,小学1所;有区、镇卫生院各1所,有文化站、电影队、业余剧团、影剧场、广播站等。
八、高刘镇
位于县最北部,南距小庙镇12.5公里,东距合肥35公里。街区面积1平方公里。1985年非农业人口2923人。高刘镇为古镇,相传古有高、刘二姓在此开店,后形成集市,因名高刘集;又名高楼集(见清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16)。民国时属合肥县七区(双墩区)高刘乡;1949年属肥西县高刘乡。
1958年,成立高峰公社;1959年改高刘公社;1972年重设高刘区于此,1983年改称高刘乡;1984年改为高刘镇(乡级),实行镇带村。
旧时交通较为闭塞,1958年修两条公路,东通长岗店、哑叭店,联结合(肥)寿(县)公路;南通五十里小庙,联结合六公路,区内公路通高店、洪店、长镇等乡。几条公路均于1984年铺筑沙石路面,晴雨通车。自70年代瓦东干渠竣工通水,穿镇中而过,可航行木船。高刘集已成为县最北部水陆交通中心。
老街在镇西南角,长约0.5公里,较狭窄,多为草房,集市贸易多在此进行。70年代以后,沿高刘到长岗公路两侧逐渐形成新街,多为砖瓦房,跨瓦东干渠,中有高刘大桥联结两岸街区,长约1.5公里,成为镇内主街,高刘区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多集中在此,聚落近似长方形。高刘集是县北部与长丰、寿县三县边界处重要集市,贸易较繁荣,畜禽市场尤为闻名。“高刘白鹅”是著名的优良品种。乡镇企业有油厂、糖坊、食品厂、农具厂、水泥预制厂、农机修配厂、印刷厂等。
镇有完全中学1所,小学附设初中班1所,小学1所;有县医院高刘分院,镇卫生院,共有医护人员60多人;有镇文化站、电影队、广播站、影剧院、业余剧团等。
九、其它小集镇
除以上8个建制镇外,本县还有44个乡政府驻地(或附近)小集镇。其名称和分布详见下节。这些小集镇一般有一、二条数百米长的街道,居民数百到千余人,农、工、商杂居,有初级中学、小学、卫生院、文化站、广播站、影剧院、粮站、供销站、食品站(组)、信用社、邮电所、农技站、商店、饭店、旅社、兽医站、农具修配厂、油厂、粮食加工厂、砖瓦厂、拖拉机站等单位。
此外,还有行政村驻地小集镇20多个,规模较小,现择重要者简介如下:
二十埠属肥光乡,因距合肥20华里得名,位于合安公路旁,老街在路南,现沿公路形成新街。有粮站、小学、供销站、食品站、饭店、旅社、轮窑厂、家具厂、汽车修配厂、省水电安装队等。
五十埠属馆驿乡,因离合肥50华里得名,位于合安公路旁。潜南干渠自官亭穿过县中部低山区到此,可通行木船。集市在公路北,有小学、商店、饭店等。
桥庵属清平乡,在丰乐河北岸,与三河镇相对,旧为去三河镇必经渡口,是本县最大渡口。上三公路原至此为终点,三河大桥竣工后,公路延至三河镇,桥庵渡口渐不重要。街道在桥侧,有粮站、供销站、饭店、旅社等。
吴山口属芮店乡,在李陵山东南,位于农兴集到花岗中点处,公路通芮店、花岗。有粮站、小学、饭店、商店。
沈店属山南镇,位于山南到聚星公路中点,原曾置乡、公社,屡废。有小学、粮站、供销站、饭店、商店等。
半个店属江夏乡,位于合六公路与南分路、王集两条区乡公路交叉路口,有小学、粮站、饭店、商店等。
王拐岗属五十里小庙镇,位于合六公路北通将军岭、长岗店的公路交叉路口,有小学、饭店、商店等。
北分路口属五十里小庙镇,位于小(庙)高(刘)公路与淠河总干渠交会处,在干渠南。有电灌站、变电所、小学、商店、饭店等。
梁墩三十岗属南岗乡,因位于合肥之西30华里,街旁有座梁墩子得名。公路通南岗,仅2.5公里。有南岗中学、供销站、梁墩小学等单位。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