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肥西县位于安徽省中部,江淮流域之间,滨巢湖西岸,临肥水西南。邻接长丰县、合肥市郊区、肥东县、巢湖市、庐江县、舒城县、六安县和寿县。总面积2168平方公里,另有巢湖水面100平方公里。县城上派镇,东距合肥市区17公里(直线距离—下同),人口1万户,3.5万人。
肥西历史悠久,商、周为“淮夷”之地;战国时为楚国地;汉为九江郡合肥、成德二县地,东晋后成德县废,全属合肥县,隋唐以后合肥县属庐州府。1948年12月底,肥西民主县政府成立,正式建县,至1949年底,辖有原合肥县西、南乡地。肥西县先后隶属巢湖、六安行署和合肥市。1985年全县总人口84.5万人,21.8万户,其中非农业人口6.4万人。主要民族为汉族,回族有0.7万人,其它少数民族有藏、苗、高山族等。全县划分为上派、丰乐、花岗、山南、官亭、五十里小庙、高刘7区和上派、三河两个直属镇,50个乡(镇)、554个行政村,11个街道居委会。
肥西扼江淮水陆要冲,物产丰富,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较重要的战役有:春秋吴楚“鹊岸”(又称鹊尾渚,今三河镇)之战,三国魏吴“(合肥)新城”争夺战;南北朝“鹊尾”(今三河镇)争夺战;晚清太平军“三河大捷”和官亭之战等。近代著名的淮军主要是以肥西对抗太平军的团练武装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本地共出淮军将领100多人,其中提督、总兵衔以上的大员30多人。抗日战争中,合肥县政府迁驻肥西鸽子笼圩子;抗日军民扼守西进大别山门户,多次击败侵犯的日军。
肥西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元末朱元璋农民起义军、明末张献忠农民起义军、晚清太平军和捻军农民起义军转战肥西时,都有大批农民揭竿而起,参加起义军;涌现出太平军将领袁宏谟等杰出人物。辛亥革命时,袁宏谟之孙袁斗枢等曾率军光复庐州。在人民民主革命年代,肥西人民更是积极拥护和参加革命斗争,肥西成为中共合肥中心县委、皖西北特委、皖西北独立游击师等重要革命组织的诞生地、主要活动地和游击战的根据地,李坦、刘敏、张璋、颜文斗、马子中、孙仲德、周老三姐、陈良季等革命人物至今为人们所崇敬。
肥西素为尚文习武之地,人物辈出。除上述提到者外,古代还有:南宋抗金英雄葛升、元代翰林学士葛征、明代福建布政使窦子偁等。晚清较著名者如:淮军创始人之一、两广总督、曾指挥军队抗日、抗法的张树声,首任台湾巡抚、抗法名将刘铭传,扼守津门、曾大力修筑塘沽炮台和开发天津水利的淮军提督周盛波、周盛传,曾挥师入台、迫使侵台日军退走的福建陆路提督唐定奎,直隶提督、甲午战争中朝鲜前线总指挥叶志超,以及董凤高、董履高等淮军名将。民国时有曾任安徽教育总会会长的著名教育家童茂倩,曾任多伦镇守使、抗击过沙俄侵略的爱国将领唐启尧,以及曾任北洋政府总理和临时执政的段祺瑞等。当代人物有因舍已救人光荣牺牲,分别受到中央军委表彰并号召全军学习的盛习友烈士和受省表彰并号召全省人民学习的解正新烈士等。
县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江淮分水岭横贯县中北部,形成丘陵起伏、岗冲相间的地貌。县西中部有一系列低山,绵延25公里,为大别山余脉。大潜山为全县最高点,海拔289米。东南部湖河冲积平原,地势低平,圩堤纵横。丰乐河自县南界流入巢湖;派河自北向南经县中部流入巢湖,县城上派镇即因此河得名;分属江淮水系的南肥河和东肥河(古皆称肥水)源头皆在本县北部将军岭一带,为历史著名河流,合肥及本县之名即由此河而来。本县矿藏较贫乏,仅小蜀山、鸡鸣山火山岩中蛭石(岩棉矿)具有开采价值;其次可作建筑材料的石料、河沙以及可作制陶原料的粘土较为丰富。
肥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雨量适中,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5.4℃;无霜期240天;年平均降水1020.6毫米,多集中在夏季。自然灾害以旱涝为主,旱灾主要分布在丘陵岗地;洪涝主要分布在冲圩、畈田;“北旱南涝”几乎年年皆有。全县总面积中,岗丘占六分,水域占三分,平原占一分。1985年全县耕地面积111万亩,其中水田86万亩,旱地25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1.4亩。
肥西县以农业责任制的发祥地闻名于世,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农业在经济中占首要地位。
解放前,本地农业生产水平低下,粮食亩产仅75~100公斤,棉花亩产5公斤(皮棉)左右,油料亩产25~50公斤。1949年,全县粮食总产14.4万吨。50年代由于实行互助合作、兴修水利和改进耕作制度,1957年全县粮食总产来在中共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陪同下,曾来本县肥光高级农业社视察。1958年秋实行人民公社达29万吨,比1949年增加1倍多。1958年1月,国务院总理周恩化和“大跃进”后,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严重,加之自然灾害频繁,生产下降,1959年~1961年出现粮食紧缺、饥荒和非正常死亡现象。1962年调整恢复后,全县粮食总产上升到20万吨左右。1966~1969年“文化大革命”高潮中,农业生产又出现下降、徘徊局面。1970年~1977年,由于淠河灌区建成通水,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推广良种和使用化肥,粮食总产由27.3万吨上升至37.4万吨。1978年秋,本县山南、官亭区部分社队在抗旱抢种中在全国率先创行包产到户农业责任制,迅速扩展全县,农业生产发展很快。粮食总产持续增长,至1984年达到51.6万吨。1985年,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扩大经济作物面积15万亩,粮食总产仍达47.8万吨,粮食商品率达45%。油菜籽收购量居全国前列。1983年起被确定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县现有农业机械7343台,总动力18.8万匹马力。建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区乡有57个农技站。共有农技干部305人,农民技术人员1500人,初步形成农技和良种推广繁育体系。
水利建设,始于先秦。楚国曾在将军岭挖“鸿沟,通江淮”;遗址横贯高岭,仍赫然在目。唐宋以来修建的巢湖圩田,使这一带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数百座古塘坝,至今仍在发挥效益。解放后36年来,水利面貌变化巨大,共修建塘、坝、堰近3万处,水库120座,总蓄水量2.53亿立方米。1958年4月,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家副主席朱德视察了本县张公塘和交通水库工地。1958年~1970年兴建的淠河引水灌区,举世闻名。本县建成淠河总干渠和潜南干渠、瓦东干渠、滁河干渠、大潜山分干渠、小蜀山分干渠、双河分干渠等7条干渠,境内总长165公里;支、斗、农渠1165条,总长1824公里。累计开挖土石方4400万立方米,配套建筑物2210座。灌溉本县80多万亩土地,其中自流灌溉60多万亩,效益显著。圩区先后治理了丰乐河、杭埠河、派河和巢湖圩堤,裁弯取直,拓宽加高,联圩改田,兴建大、中、小配套的电力排灌体系。全县83个圩,12.5万亩圩田,均能灌能排,洪涝灾害大为减轻。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9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90%,成为全省丘陵地区水利条件最好的县之一。古代,肥西森林茂密。清《紫蓬山志》载:“紫蓬峨峨,青葱郁郁;西望龙穴、大潜诸山,葱郁苍翠,绵邈天际”。今县中西部山区人工培育森林有数万亩,野生动植物丰富,是合肥附近面积最大的森林。1985年,全县宜林地15万多亩,有林地为11.8万亩,未绿化荒山荒地仍占三分之一。木材蓄积量8.31万立方米,当年林业产值345万元,仅占农业总产值的1.15%。全县有国营林场、苗圃各一个,乡村林场80个,花木专业户2500户,苗木生产、花木市场闻名省内外。
肥西有山有水,畜牧水产资源丰富,生产条件优越。巢湖银鱼和白虾、三河麻鸭、高刘白鹅、肥西麻黄鸡等著称省内外;羽绒年产量250吨左右,居全省之首;鲜蛋收购量多年平均1000吨,居全国前列。稻田养鱼和联合国援建的“2814”精养鱼塘开发成功,为水产养殖开辟了新路。1985年,全县畜牧和渔业产值分别为4971万元和461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6.5%和1.5%。年末大牲畜存栏数3.8万头,生猪21万头,家禽250万只。约有一半的饲草资源和可养水面尚未充分利用,发展生产潜力很大。
乡镇企业在1978年后发展很快,已在农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1985年全县有乡镇企业1184个,从业人员2.7万人,总产值8075万元,比1977年增加1倍;总收入5900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518万元。
肥西工业,解放前有些竹、木、酿造、食品等手工作坊;三河镇曾兴办碾米、纺织、卷烟、印刷、发电等小型工厂。194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607万元,经36年的持续发展,至1985年,全县已有机械、化工、建材、酿酒、食品、纺织、印刷、粮油加工等27个国营企业和321个集体所有制企业。国营工业有职工3384人,集体工业有职工5843人(不包括乡办工业)。工业总产值15683万元,是1949年的25.8倍。其中:重工业产值4079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26%;轻工业总产值11604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74%。本县第一家国营工厂三河酒厂,于1950年在几家酿酒作坊的基础上创办;所产“巢湖甜酒”原名“金波酒”,有百余年历史,为糯米酿制,色泽金黄,独具特色,驰誉省内外,连续3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县化肥厂为本县最大工厂,1963年在全国小化肥厂中第一个生产出碳酸氢铵固体化肥,次年被化工部授予“全国小化肥红旗单位”。县缸套厂生产的S195缸套,于1980年、1984年获全国缸套耐磨第一名。县轻工机具厂生产的晶牌犁镜,连续6年被评为轻工业部优质产品。洪店电子仪器厂生产的“回春牌”电热毯,获省和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称号。三河羽毛扇厂生产的羽毛扇自70年代出口海外,1981年获全国工艺美术品评比第四名。
本县交通,古以水运为主。丰乐河、派河经巢湖通航长江,极为便捷。位于丰乐河、杭埠河交汇处的三河镇“河流宽阔,万艘可藏”(《嘉庆合肥县志》),很早就成为巢湖西岸和大别山东麓的重要港口。上派、中派、丰乐、新仓港亦为巢湖水系重要港口。1965年通航的淠河总干渠横贯县北部,上通六安、下通双墩集,本县官亭等地形成重要港口。陆路当合肥至安庆、合肥至六安要道,30年代始修沙石公路。解放后,经30多年的整修,已形成全县公路网。合安、合六、杨(小店)桃(溪)3条干线公路(渣油路面)呈三角形沟通县南、北、西部;区乡公路81条,通车里程475公里,实现乡乡晴雨通车,交通已变为以陆路为主。1985年,全县有客车72辆,货车874辆,各类汽车运输队14个,公路客运量787人次,货运量60.5万吨。合肥大型国际机场位于县东界骆岗,离县城仅16公里,航空去国内外各地甚为迅捷。
全县现有邮电支局、所22个,邮电代办机构30处,邮路总长463公里,邮电职工210人,通讯邮递堪称方便。有一半乡镇能看到当天报纸。1985年,全县邮政业务量62.4万元;发行报刊15.3万份,杂志4.9万份。
1985年,全县各乡镇皆已通电,供电量6940万度。
肥西商业,旧以三河为首镇。三河镇地当水陆要冲,“百货交通,为庐郡南一大都会”(《庐州府志》),有行店千余家,尤以大米运销为大宗。民国时期统计:三河港年输出大米100万石(每石约合105公斤),居巢湖各港之首。解放后,县城逐步发展成商业中心。建有腾飞商场、商业大楼、食品大楼、致富楼、白鹭商场、雁鸣楼等大型商场,商品丰富,琳琅满目。全县50多个农村集镇也是商店林立,生意兴隆。1979年后,私营商业突起,闻名省内外的肥光乡桃花源酒家兼商场已拥有固定资产一百多万元。1985年,全县有商业机构6602个,从业人员1.56万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1796万元。全县共有农贸市场56个,年成交额6805万元。上派镇的花木市场、丰乐镇羽绒市场、高刘镇白鹅市场、三河镇大米市场等闻名省内外。
肥西为省出口商品基地县,出口大米、羽绒、羽扇、兔毛、蚕茧、薄荷油、蜂蜜、提花浴巾、烤饼炉、钢丝钳、钳工锤等40多个品种。1985年出口商品总值572万元。
县财政收入,1952年仅77.5万元,1978年为1024万元。1985年上升到1688.4万元,其中:企业收入87.6万元,工商税1053.2万元,农业税540万元,其它7.6万元。财政支出,1985年为1968万元。其中:文教科卫事业费875.9万元,占第一位;行政管理费344.7万元,占第二位;抚恤和社会福利费134.8万元,占第三位。其余较大支出有农、林、水、气象事业费79.8万元,支援农村生产66.6万元;基本建设59万元,城市维护费36.2万元。
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较快。1985年,全民所有制职工人均工资872元,集体所有制人均工资691元。城镇居民住房面积人均5平方米,大多数居民有电视机、自行车、手表。农民人均收入362元,约有三分之一农户盖起新瓦房。年末城乡居民存款余额3260.7万元。全县现有社会福利院一座,收养残、老、孤儿500人;乡办敬老院13所,收养孤寡老人184人。1981~1984年间共投放扶贫资金388.3万元(包括拨、贷款及减免优惠等)。已脱贫5863户,占贫困农户的77%。
全县有农科所、农技中心等科研单位及专业学会8个,专业科技人员2347人,共获科研成果242项,有31项受到省、地奖励。
肥西教育,源远流长。旧时,私塾义学,城乡皆有。肥西书院,创于清同治年间。民国初年,始建小学。1940年,创办了最早的两所中学——肥西(聚星)、肥南(三河)中学。解放后,教育事业获得大发展。1958年1月,周恩来总理曾亲临本县肥光小学视察。至1985年,全县有师范1所,学生458人,教职员65人;普通中学63所,在校学生3.6万人,教职员1815人;小学547所,在校学生12.1万人,教职员3950人;幼儿园19所,入园儿童1558人。1978年以来,有3637名毕业生考取大、专院校和中专学校,占应试人数的4.1%。全县有17个乡普及六年制义务教育。
县内有图书馆1所,藏书6万册。文物管理所1个,藏文物600多件(种);1950年由本县刘老圩刘肃曾献出的珍贵文物“虢季子白盘”,为西周三大青铜器之一,素称国宝,现陈列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全县有文化馆站50个,影剧院25个,电影放映队82个,县庐剧团有演员63人。业余文艺团体有“雪花吟”诗社,老干部书法协会,散文诗社等。
卫生机构有县、区、镇、乡卫生院62所,病床1037张。专业卫生人员1341人,其中医师以上职称209人。各卫生院大多配有X光机、显微镜、超声仪等医疗设备。县防疫站和县妇幼保健站有4层大楼1幢,设备齐全。
全县现有体育运动场16个,篮球场82个(灯光球场3个),排球场6个。肥光中学无线电测向队多次参加国家级比赛,共获金牌8枚,银牌20枚,铜牌23枚。
名胜古迹,遍布全县。较重要的有:上派镇古埂岗新石器文化遗址,四合乡汉舒王墩,周公山周瑜读书处,将军岭“曹操河”,紫蓬山西庐寺、三河古街、大柏店清真寺以及淮军将领故居刘老圩、张老圩、张新圩、鸽子笼圩子、周老圩、吴大圩、叶大圩、唐五房圩、董大圩等。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34处。风光名胜,可分三片。南片:巢湖,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中有孤、姥二山,风景秀丽。春秋古镇三河,因太平军“三河大捷”闻名,镇内河道交错,桥梁相接,街道房屋,古色古香,具有水乡古镇独特风貌。中片:山区,森林茂密,水库环绕,古迹众多,山青水秀。紫蓬山素称“庐阳第一名山”;圆通山近年有数万只白鹭聚栖,成为奇景;大潜山为最高峰,登高一望,肥西大地尽收眼底。北片:将军岭一带,古运河“曹操河”遗址和新运河“淠河总干”、瓦东干渠、滁河干渠、大蜀山分干渠由此分合,纵横交错,犹如几条巨龙蜿蜒于高岭之上,十分壮观。三片景区,都具有开发旅游的良好条件。
肥西前景,更加美好。合肥至黄山(405国道)、上海到伊宁(312国道)高级公路和合(肥)九(江)、宁(南京)襄(阳)铁路将分别横贯本县南北部;规划中的江淮运河纵贯县中部;水陆干线交叉,交通更加便利。自动电话工程完工后将与合肥市区联网,直拨国内外各地。农业正向深化改革、科技兴农方向发展。工业呈现高速发展势头,所占国民经济比重即将超过农业而占首位。乡镇企业正在崛起。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文化教育卫生科技事业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城乡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肥西大地充满生机,欣欣向荣,定将出现繁荣昌盛、富庶文明的新面貌。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