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李许一家明末清初,磨店有李正庄和许光照两人,交往甚厚,许家种几亩薄地,勤于耕作;李家贩卖杂货,善于经营。两家经济状况,本来不相上下,以后许家生了6个儿子,吃口渐重,又逢连年灾荒,家境日益贫困;李家无儿无女,生意积累,手头钱活,经常接济许家。有一年春节前夕,李许在闲聊中,讲到吃年酒上,李说:“菜肴不在乎多少,要有特色。”许赞同说:“我们两家今年就拿出点新花样。”年初二,李请许吃酒,为炫耀自己富有,用4只金元宝垫桌腿,吃饭时,唯恐姓许的没有看见,特意将桌子晃了几晃,叫许看看桌腿是否垫稳。许只瞟了一眼,装着毫不介意。过了几天,许也七拚八凑,备了酒菜回请李,临入席时,许叫4个儿子,各抱一个桌腿,两个儿子端菜斟酒。李见这情况就说:“老兄呀!4位令郎分抱桌腿是何意?望赐教!”许说:“那天到府上喝酒,你用金元宝垫桌腿,说明你有钱。我认为,元宝是死的,儿子是活宝。”含意是儿子能挣到元宝。这句话触到李的痛心处,李不由低下了头,深悔自己用元宝垫桌腿做法的错处,随即抱拳作揖赔不是。许见老朋友诚恳认错,也引咎自责。并说:“我的儿子多,你不嫌弃,就挑一个带回去吧!”李见老朋友如此真诚相待,高兴万分,就选许的第四子慎所为己子,为择婚配,生儿育女,人丁兴旺,传到李鸿章兄弟,已是第八代了。
2.包氏祠堂按照我国传统习惯,凡祠堂大门,都朝南。唯包氏宗祠门朝北,相传其中有个重要原因:包公为官,一直铁面无私,不惧权贵,得罪了许多皇亲国戚,达官权臣,这些人既怕他又恨他,总想伺机加害。某年,包公接到家书,得知大嫂病危,焦急万分,想起嫂嫂对自己幼年抚育的恩情,恨不得生翅膀飞到嫂嫂病榻前,于是上奏仁宗乞假归里。仁宗听了包公讲述嫂子待他的恩情,除准假外,还赐银一万两。包公在回籍途中,看到河南、安徽一带大旱,遍地灾民,饥寒交迫的惨状,于是将皇帝赏赐的万两银子施舍给灾民。这事传到皇亲国戚、奸佞权臣耳里,他们借机上书,诬告包公收买人心,图谋不轨,仁宗虽未深信,但也起了疑心,就派人暗查。
包公到家没多久,嫂子就去世了,正料理丧事中又逢清明节日,附近大姓望族,都在祠堂祭祖,而包氏没有宗祠,族人纷纷提议要盖祠堂。包公考虑:包氏子孙多数务农,难得温饱,怎能要他们筹银呢?决定将自己多年来一点积蓄拿出来,兴建包氏宗祠。就在这时,在京的宰相文彦博,听到佞臣们上书诬告包公,特写信给包公告之此事。包公见信后,虽恨佞臣们的可恶,但也应该表白自己的心地无私。于是,他立即跑到建祠工地上,令工匠们将祠堂门朝北开,并向同族人宣布:凡是不忠不孝的子孙,奸佞枉法之徒,死后不准名入包祠牌位。
奉命暗查的人,没有查到包公一点不轨的迹象,就回京向皇帝回报。仁宗问:包拯为何将祠堂门朝北开?使臣说:包拯意在告戒子孙,永远效忠朝廷。仁宗听了,疑窦顿消,包公假满回京,仁宗给他加官进爵。从那以后,包氏宗祠,虽几经重建,但祠堂大门,一直是面朝北开。
3.曹侯井从前,由合肥东门到三十埠,连着有三口古井,叫曹侯井,传说是曹操驻兵合肥时专为士兵用水挖的。
原先那一带是丘陵地,无雨即旱。有一年又逢天旱,一户姓谷人家,小媳妇去洗衣服,走了几个塘都没有水,急得哭起来。这时,有几位骑马的路过,一位有胡须的听到哭声便问:“小大姐,你哭啥?”她说:“我找不到水洗衣服。”那人说:“你村后不是有井吗?”小媳妇说:“爹说,那是曹丞相挖的官井,供军马饮用,老百姓不能乱用。”那人听后,哈哈一笑说:“你去用,谁来拦阻,你就说曹丞相叫用的。”小媳妇破涕为笑,高高兴兴地用井水洗了衣服。谷家的大媳妇平时最刁钻,她一看到家中衣服洗净晒好,便以为肯定是小媳妇偷用官井水洗的。就跑到公公面前告状。公公听后吓坏了,常言道:“民不与官斗。”不由分说,即叫人把小媳妇捆起来,正拟送往曹营治罪。恰巧这时,两个将士骑马进村,传达曹丞相命令:“由于天旱缺水,村民可以吃用官井水。”谷老头这才相信小媳妇的话是真,随即给她松了绑,大媳妇也感到羞愧。后来,人们叫这井为曹侯井。
4.王小把戏王小把戏原名王掌太,长临河乡罗疃王村人,生于清末。兄弟3人均以船业谋生。掌太从小就在长兄船上打杂,逐渐掌握了操船技术。稍长,他常在妈妈面前要求单干。他妈妈说:“你还是小把戏,有什么能耐去吃那大茶饭呢!”这是他绰号由来之一。另一种说法:他小时身轻如燕,攀爬桅杆如猴样敏捷。还欢喜用桅杆尖端顶住腹部在上面打旋。人人看了惊叹不已,说他是在玩把戏,这是他绰号的另一由来。及长,他做了船主,仍保持平时和气待人的作风,与客商来往最讲信义。因此,他船上生意日益兴隆。十多年间,由1只小船发展到28艘大船,为长临河一带最富有的船户。他的船常在沿江岸口来往,每停泊岸口,总是住附近的寺庙,与僧人为友。一次晚上去镇江寺,路经一村,闻有哭泣声,恻隐心引起他耐心细听。原来是一对恩爱夫妻,因子女多,生活困难,负债太多,狠心债主,天天逼还,夫妻俩无法可想,商议将妻子抵押大户人家,第二天就交人。此时,夫妻俩正流离别泪,诉拆散苦。他听了真情后,即赶到寺里,派人挑两石黄豆,内放几百块银元,送到该户,紧靠大门放着,而他却远远巡视,等到拂晓。该户大门一开,箩内黄豆银元倒泼门内,他才放心离开。这对夫妻惊喜万状,但不知是什么恩人,帮助他们了结这桩悲离案,一家欢聚,感激万分,到处寻找施恩者不着。念念难忘,不免在亲友中常提此事,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只有王小把戏,才能做出这样好事!”这对夫妻终于打听到恩人的下落,多次找到王小把戏表示千恩万谢,但他总是矢口不认,后来就干脆避而不见。
由于王小把戏一生正直善良,博施济众,所以群众由爱敬心情,而臆造些神话说:一次,他夜航回家,船经巢湖,突然狂风大作,雷电交加,方向不辨,他急着在船头烧香跪祷。俄而见一灯高悬,他即命船工向红灯处疾驰,终于安全到达岸边,免遭灭顶之灾。他为感谢神灵,乃在长临河西,独资兴建一庵,两路一厢,命名“回龙庵”。紧靠回龙庵西,有条小河,每逢大雨或湖水上涨,过路行人,须走独木桥上,常有失足落水淹死之患。他又慨然解囊,建了“回龙桥”。至今过往行人,见桥即想到他的善行。一次,他满载七八只船米到无锡,正遇无锡缺米供应,他船初到,不知行情,行商纷纷找他议价。他正因小便后打颤(冷)而摆头,行商误认为他嫌米价低,摆头表示不卖,就连连加价。后来流传着“王小把戏撒尿打冷颤,涨了米价”的故事。
5.董探花明时,洪泽湖江洋大盗,常出没于合肥一带,大肆抢劫,扰乱社会。县官严令捕盗,一次捕了孙飞(匪首孙某独生子),经审讯后,处以死刑。孙匪闻讯,悲愤交加,誓为儿子报仇。暗派20多名匪徒,伺机暗刺县官。一天,县官陪夫人到明教寺敬香,在回衙途中,双双遭到暗害。之后三年,凡任合肥县官,多只一年,少仅一两月,就遭杀害。致使新任县官不敢上任。皇上闻奏后,即御任新中武探花董盛荣为县官。
董探花是肥东护城乡张河村小陈户人,身体魁梧,力举千斤,从小练就十八般武艺,百步穿杨,身轻如燕。当钦命到达时,他不考虑个人安危,毅然受命,决心为民除害。他上任后,一面施惠民政策,使人民安居乐业,发动民众暗送匪徒活动情况;一面积极设防,密布暗哨,对付孙匪的暗算,致使孙匪派出的匪徒有来无回。三年中,合肥被董探花治理得井井有条,无偷无盗。一次,孙匪探知董探花要回家奔母丧,即派大女儿孙美容前来伺机行刺,孙美容来肥后,初则无隙下手。后来,不断听到董探花为官清正,为人正派,不觉产生了崇敬之心,同时对自己父亲一贯作恶、危害百姓也日益厌恶,因此决心改邪归正,弃暗投明,乃向董探花投案,倾吐肺腑,并做了董探花的夫人。孙匪见大女儿去后无消息,又派二女儿孙美玉前来。美玉得知姐姐已嫁了董探花时,就登门求见,叙述来因,后在姐姐的开导下,美玉也以身许董探花。
孙匪首见两女一去杳无音信,随即亲自出马。一天来到小陈户,获悉两女已嫁董为妻,气得暴跳如雷,但又奈何不得,深知两女武艺精湛,而董探花又武功非凡,他(她)们联合一起,自己怎敢轻举妄动,只好待机而行。某夜晚,明月皎洁,美玉在院内独自赏月,孙匪窥此机会,越墙而入,向女儿泣诉衷情,要美玉作刺杀董探花的内应,美玉难违父命,遂表同意,
时隔几日,正值六月热天,董探花在天井院洗澡,孙家姐妹仗剑守卫前后门。董洗澡刚毕,美玉叫姐姐去房中拿换洗衣服。美容走后,美玉将手一招,屋上响了一声,董探花大吃一惊说:“有刺客!”随以澡盆防御,正细察屋上动静,未防美玉从侧面刺来一刀,中了要害以致殒命。孙匪割了头颅,带美玉遁去。及美容取衣返回,看到惨状,挥刀追去,不见踪迹,悲泣万状。
皇上得知董探花遇害,念他治肥有功,赐予金头御葬。为防盗棺,用72口棺材,同时出殡,使人难辨真假。此即到处有探花岗的由来。
董探花在守母丧期间,正值大旱,附近村庄,到处无井,人们没有水吃,叫苦连天,董探花即雇人打了1口井,深10余丈,井口直径一尺五,泉水涌流,方圆20里,都来汲水。人们为纪念董探花,把它叫作“探花井”。现在井口被汲水绳索磨成33道深沟。在百姓中一直留传这样佳话:“探花井水清又清,为官清正留下好名声。”
上一篇:地名掌故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