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节日
(一)春节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俗称过年。民间作为盛大节日,凡外出的都要回家,合家欢聚度春节。解放前,初一早上,家家放爆竹,烧时香,打香气,敬神祗,“开财门”。忌扫地、汲水、泼水、动针剪。出门遇熟人须拱手互道“拜年”或“恭禧发财”。初二开始向亲友拜年,初四早晨送年。
解放后,敬神风气逐渐淡化。但开财门、放鞭炮、贺新年、走亲访友、往年酒等仍流行。村干部重视组织群众敲锣打鼓慰问烈军属。
(二)试灯节农历正月十三,旧称试灯节。解放前,每到这天晚上,家家门前挂彩灯、放鞭炮、吃粑粑(用米面包成,有荤的、有糖的,称试灯粑粑)。现在乡间仍沿袭这习惯,
(三)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俗称过小年。家家早餐吃元宵,夜晚闹花灯。有龙灯、狮子、五马破曹、旱地行舟、花挑、高跷、莲枪、车上轿、独竿轿、猜灯迷等。如今花灯形式大有发展,如按民间传说的小故事——王小二推磨、孙悟空大闹天宫,动作机巧,维妙维肖,引入发笑。是日晚餐,农村家家习惯用香油炒饭,叫“闹秧根”,象征是年秧好拔、好洗、好插、好活。
(四)媳妇节农历正月十七日俗称媳妇节。旧习有年大初三,正大十七之说。这天,婆母烧煮,让媳妇休息故名。解放后渐次消失。
(五)龙灯节农历二月初二,旧称龙抬头。人们玩龙灯祈祷龙王降给“风调雨顺”的丰年。晚上做“土地会”,敬香、聚餐。解放后,此习已破除。
(六)寒食节即清明节前一天。解放前,有些人在这天不生烟火做饭,以纪念春秋时晋的介之推。解放后,此节多被人忘记。
(七)清明1950年前,每逢清明节,家家垒坟土、戴坟帽、插柳条、烧纸锞祭祖先。1966年后,大部分地区平坟种庄稼,青年人对清明上祖坟的认识淡泊,只有一些老人仍有烧纸活动,学校组织青少年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烈。
(八)端午节俗称五月节,家家吃粽子,烧盘香,挂钟馗像;屋檐插菖蒲、艾条,室内洒雄黄酒,以驱除邪毒。解放后,除不挂钟馗像外,余仍旧。
(九)七巧节古代神话:喜鹊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各献头上几根羽毛,在天河上架起鹊桥,让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因此有的人家这天晚上,在室外摆香案,叫姑娘们先朝空跪拜祈祷,后用彩线穿针,如一次穿成,就预兆今后女红技术精巧,叫“穿七巧”。解放后,此习不传。
(十)七月半农历七月十五日旧称鬼节,为追念先人,须焚化纸锞,有的用彩色油纸,做成许多荷花灯,中放菜油灯芯或蜡烛,晚上点着,放到河里,逐波飘荡,说是可以超渡亡魂。50年代中期,这旧习已无。
(十一)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俗称八月节,城乡常习,吃饼赏月。农村少年,以村组织火把队与邻村比赛。兴尽归来,按旧习,每人还得摸点农作物,如一个棉桃、大椒、花生等叫做“摸秋”,摸到什么就象征来年丰收什么。
(十二)冬至旧习人们在这天要上坟祭祖,或将浮厝的棺柩安葬,解放后,一度终止,80年代后,有些人又恢复。
(十三)腊八解放前,农历腊月初八,农民早餐以各种粮食混熬成腊八粥,以庆祝本年的丰收并祈祷来年五谷丰登。
(十四)送灶旧习:腊月二十三日晚,填灶疏(填写全家人名)、备马草(剪稻草节)、黄豆和饴糖,送灶神上西天,好话多奏,希望明年合家平安,五谷丰登。解放后,此习已废。但在这天掸尘除垢,讲究卫生,迎接春节的好习惯仍继承下来。
(十五)除夕俗称“年三十”。旧习:这天早餐后做荤菜,贴春联,吃“年饭"。丰盛菜肴可随意选吃;唯整鱼不准吃,意思是年年有余。就寝前接灶神,合家吃守岁酒,家长给小孩子压岁钱。欠债户这天想方设法躲避债主,挨到春联贴上,债主即不来逼债,债期可延至下年。过去流传这样顺口溜:“二十八嘴直哒,二十九有有有,三十不见面,初一拱拱手”。
二、生产习惯
(一)妇女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南部地区,田少人多,男子外出谋生,妇女在家承担全部农活;男子不外出的家庭,一般是男的分工犁耙肩挑,女的负担栽割耨锄和家务。北部地区,田多人少,男子外出很少,男女分工,南北地区相同。
(二)wan工大忙季节,同村若干户,今天我帮你干一天,明天你帮我干一天,后天再帮他干一天。这属农民互相换工。优点是:集中人力,抢时间,快收种。伙食是帮谁家干活,由谁家供应,一般都备些荤菜。
(三)打暴工农忙时,一些热心人,利用一天中趱些农活所腾出的时间,帮助鳏、寡、孤、独(无劳动力的)或劳力弱的户,突击收种,不计吃喝报酬。
(四)发黄泥团每年插秧季节,凡请人栽秧,头一天拔秧叫做开秧门,又叫做发黄泥。这天晚餐后,发给每人黄泥团(盐鸡蛋)4个(不是劳动报酬)。困难户没有盐鸡蛋,则炒蚕豆或豌豆代替,每人一茶杯。
(五)泥仓田多户请人栽秧的最后一天,傍晚收工时有一场泥仓闹剧,即男女青年一开始互砸稀泥,或互用手抄水泼对方,继则男女双方有目的地向对方1至2人糊稀泥,从头糊到脚,重点是头部,弱者成了活泥人,博得一场哄笑结束。有的地区习惯,专给雇主媳妇泥仓。1953年以后,有的地区还给生产队长泥仓(大多数是妇女生产队长,或年轻生产队长)。这种闹剧预祝今年大丰收、稻满仓。
三、生活习惯
(一)饮食
县境人以吃大米为主,面和杂粮为辅。一日三餐,早晚吃粥,中午吃干饭,面食多数为面条、面疙瘩、面粑粑,少数为馒头。早晚吃咸小菜,中午一般吃蔬菜,经济富裕户有荤菜。春节或习惯节日,基本上家家有鸡、鱼、肉、蛋等几样荤菜。
凡遇婚丧喜庆,宴请宾客,一般办荤菜4大盘,宽裕者10碗,高级筵席是凉荤菜8碟,热荤菜多达18碗,酒质的好差则根据主人的经济条件而定,但都不限酒量。
回族饮食的习惯,是遵照古兰经规定:肉类只食有肫、膆囊和有腮、鳞、翅等动物,禁食猪狗和自死的(指不经宰杀)动物,对宰杀动物的血不吃。
满族:非常爱犬,不准宰杀食用。余与汉族相同
(二)穿着
解放前,农民多着土布,市镇居民多穿“洋布”(即白市布),春秋多穿长衫;冬季,富者穿皮袄、皮袍,一般穿棉袄、棉袍。妇女上衣,长齐膝盖,袖口、领口、衣边镶几道花边。未婚女梳一条独辫,脸部留绒毛;已婚则盘辫成髻,除去脸上绒毛,叫“开面”。
男女老幼多穿布鞋,参加劳动或出外远行穿草鞋。
冬天,一般男青年戴礼帽,老头子多戴套头帽,平时卷边戴,遇寒风即放下卷边,套着整个头部,眼睛部位有枣核形的透视孔。女青年扎头巾,南部地区用花毛巾,北部地区用土织白底蓝条头巾;老年妇女都扎黑毛巾。夏天,乡绅和官员戴白细草帽、拿破仑帽,其他都戴粗草帽。
解放后,人们爱穿卡叽布。近年多穿化纤布,少数穿春呢、夏绸、秋涤、冬皮。服装颜色:中年以上男女蓝色居多,灰黑间或有之;女青年花色偏多。幼女都着花衣。近年来,少数青年穿喇叭裤、牛仔裤、西服、花衬衫。农村姑娘留辫极少,多剪自由式发型,城镇女青年烫发较多,男子发型因年龄而异,有平顶头、西洋装、大包头等,还有少数烫发,男女难分。老年妇女和男子一般穿松紧口布面鞋,夏天穿凉鞋,雨天穿胶鞋,城镇穿皮鞋的较多,青年妇女则爱穿中、高跟鞋。
50年代起,干部多戴解放帽,男青年喜戴黄军帽、中山帽;女青年扎花头巾渐少,工人戴工人帽。70年代以后,干部多戴中山帽,少数戴工人帽。近年来,男女青年都讲究发型,因而不戴帽或头巾。
(三)佩带
解放前,肥东地区妇女一般都戴银耳环;独子或头胎子女,小时大多戴银制项圈、项链、挂锁、手镯和脚镯;富豪人家,此类装饰品多为金玉制成。解放后,在反对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影响下,上述装饰匿迹;80年代起,又渐行时。
(四)居住
县内南北居民多喜住朝南房。解放前,店埠以北的民房,砖瓦结构的极少,一般都是矮小的草房;店埠以南瓦房居多,也较宽敞。富裕户讲究盖四合院,绿树环绕,花草满院。
旧社会群众盖房讲迷信,请山人(即地理先生)看风水,如:门向不迎流水;前房桁条头不对后房中间门,否则即伤家主;右邻建房不得高于左邻,传说:“左青龙,右白虎,不怕青龙高三丈,就怕白虎抬头望。”并忌在老坟地上盖房,说是阴阳地。房屋建成后,还要请山人收土。解放后,随着文化科学的普及,过去的迷信传说,大多消除。近年来,在少数人中,这些迷信活动有所抬头。
(五)出行
解放前,人们远出都要选黄道吉日,逢七、九,三十等,都是远出的忌日;逢八是归家的忌日,有“七不出,八不归,九日出门惹是非”说法。一出家门如见穿孝服的,怀孕的,犯人,死人,兔跑,蛇行或听到不吉利话,以及乌鸦叫等,都认为不吉利,要回家改日出行。外出交通工具,显贵者和富有者骑马或坐轿,贫贱者步行。
(六)礼节
本县人热情,好客,讲究礼节。早晨相见,一般招呼:“你早!”接近早、中、晚餐,则招呼:“你吃过啦!”对长辈则带称谓。旧时请客,一般多发请帖。客人入席时,则互让首席,尊年老者或社会地位较高者坐上席;新女婿第一次到岳父家必坐首席。平时来客,都要请坐,敬烟,奉茶,留饭则备酒肴。
(七)婚丧喜庆
1.婚俗解放前,肥东婚嫁类似古代“六礼”程序——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男女髫年时,家长即为择配,通过媒人说合,取得双方家长同意后,交换生辰八字,经算命合八,两造俱佳,男方即送彩礼,俗谓“过礼”。届嫁娶之年,男方择定吉日,春节请春酒(请亲家母),中秋送月饼,备彩礼,请媒人向女家送嫁娶日子。婚期前一天,男方备齐美酒、猪腿、鸡、鱼、面等成双礼品送到女家。婚期当日,男方备花轿、高灯、火把、吹鼓手等到女家接新娘。新娘下轿,由伴娘扶着走布袋上,一人道好,谓之“传代”。接着,新婚夫妇行拜天地、祖宗、父母及对拜礼。晚上,青年闹新房,肆意出难题,摆布新人,逗引哄笑。最后吃团圆饭,合卺礼成。次日早餐后,亲友带喜钱来道喜,新夫妇要一一拜见,叫“拜期”,办酒席招待。第三日新夫妇同往女家谓之“归宁”(又叫回门)。
以上系正常婚礼习惯,但还有买卖、换亲、抢亲、抱童养媳、襁褓订婚、指腹联姻等恶习。
1951年,国家颁布了婚姻法,本县结婚程序,城乡大有改进。如男女双方首先通过结识,迨两厢情愿,才到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就算合法婚姻。家长强迫包办婚姻,日趋减少。婚嫁程序虽还存在,但已简化。如迎亲、归宁用步行代替花轿,择吉不凭八字推算,而只选双日或节日。至于选择对象,城镇青年要看对方家庭政治地位及经济收入等情况。婚礼随社会生活的提高而不断提高;前些年要家具、衣服,这几年则要电气化用品时髦嫁妆了。为此有些家长债台高筑。80年代前后,农村出现女子私奔现象(当然未经政府登记),为数虽不多,但已说明本县父母干涉子女自由择配的现象,又死灰复燃;另一因素是女方家过高的要求(新盖三间瓦房、时新家具、时髦服装),男方因财力不足而屡延婚期,引起私奔。
解放前招赘,被讥为“倒插门”;现在男到女家落户,人们称作新风,政府也给予支持。据1980年统计:全县就有518名男青年入赘女家。
回族男女婚姻在宗教制度未改革前,都是父母包办,择配对象多系本族,请阿訇主持证婚,并念“伊查卜”(伊朗语),即证婚词,向新郎铺开的褂襟撒花生、红枣、桂园,新郎兜进新房,向新娘身上撒去,意思是生活美满、早生贵子、家庭幸福。1958年宗教制度改革后,这些礼节渐次废除。
2.生育解放前,生男满三天,亲朋道喜,吃“洗三酒”,赠送红蛋,设宴招待;生女从简。穷家生女过多,无力抚养,甚至溺婴或弃婴。小孩满周岁,外祖母须来“抓周”,是男孩则购文具和玩具等,是女孩则购针线和玩具等,陈列桌上,任小孩选玩,凭第一次选玩的东西,以推断小孩今后有无出息。解放后此俗农村仍流行。实行计划生育后,不论生男生女,一般均向亲友送红蛋。小孩周岁,城乡仍盛行送礼,机关干部不参与。
回族生孩第三天,即请阿訇选取圣经上圣人的名字作小孩的名字,意思是要孩子走正道,多做好事,孝顺父母,爱国家,听从真主安排。1958年,宗教制度改革后,此俗已废除。
满族妇女生孩,头两天不准吃干饭,头10天不吃猪肉,每天5餐,每餐两个鸡蛋。
2.寿辰一般人家,小孩生日,吃煮鸡蛋。富户贵子,逢10周年(10岁、20岁……)的生日,则宴请亲朋。一般59岁做60寿,其余类推。富裕户如有长辈高寿,事先特制“寿”字碗,以赠来客,有长命百寿之意。
过去地方豪绅及有权势者,常以祝寿为名,广发请帖,索取财礼,群众称为敲竹杠。现在此风已绝。
4.丧葬解放前,长辈死了,子孙要披麻戴孝,给死者衣“三腰五领”,设灵堂,请山人念经文3至5天,谓之“做斋”。斋满由山人看风水、择吉穴,定期安葬(肥东北部习惯:头年暂厝,次年冬至落土安葬,其余仪式相同),坟后插白、红、黄等丧棒(白的代表儿辈、红的代表孙辈、黄的代表重孙辈)。安葬这天傍晚,送一盏戳灯、一碗饭、一双筷至坟上,第三天停止,谓之“完火”。“七七”内,死者子孙不准理发。死后头一年,其子女穿白鞋,第二、三年灰鞋,谓之“穿孝”。春联不用红纸,而用蓝纸或黄纸,谓之“守孝”。大户人家还要给死者烧灵。
吊唁分清吊和荤吊两种,清吊限于一般亲友,只送纸锞、挽联等薄礼,丧家献上孝白,不作任何招待;荤吊由来吊唁者献上猪头三牲等礼物,礼成后,即入席吃漂汤肉(不放盐),饭后自动退出,不接不送。
50年代初,土葬还盛行;中期,政府一面对一些从事迷信专业活动的人给以教育、取缔,一面广泛宣传破除迷信,丧葬从简的好处。1958年,本县大部分地区,把适宜耕种的坟地进行平整,有的迁柩到荒岗上,有的埋深填平,种上庄稼。这时丧葬大多能从简。迨至1976年6月,肥东殡葬管理所火葬场建成后,学校、机关、厂矿首先响应火葬,农村群众也逐渐受到新风的影响,开始实行火化,并提倡以戴黑纱代替白孝布。从火葬场建立起至1983年底,已火化尸体1309具,旧的丧葬仪式,逐渐由向遗体告别所代替。
回族对亡人都实行土葬,不论家庭贫富,亡人遗体停家不得超过三天,不准陪葬衣物。认为一个人出生未带来任何东西,死去除穿布外,也不要带任何东西去。人死后当天,用清水将遗体沐浴干净,着白布,男穿3件(即大小卧单和披挪哈),女穿5件。然后盖好棺罩,由阿訇念“者挪子”,意思是:亡人你一生在世,认真尊圣,多做好事,回归复命,永久安息吧!念完由4人抬到坟地,放进墐祠(土坑)里,并在亡人面部七孔上涂抹麝香,身上撒冰片、樟脑等,用以防腐、防毒虫进入尸体。堆坟土时,阿訇念“堵阿”,意思是:亡人你今天和众人分手了,归顺真主,少受罪过,早进天堂,永世安息吧!
四、陋习
(一)封建迷信解放前,县内封建迷信活动盛行,如算命卜卦,以问吉凶,生病不求医而求神,香灰当作万灵药;盖房、葬坟要择吉地,以求吉星高照,子孙昌盛;烧灵焚衣,望先人保佑;求巫婆神汉,请鬼下神,以消灾避祸;还有妇女分娩未满月不准进别人家(认为产妇是血腥人,进谁家,谁家六畜就不兴旺),有事只能在大门外接洽;年三十晚用草纸擦小孩嘴,忌讲犯讳话,堂屋贴“童言妇语,一概不忌”的红纸条子等。解放后,科学知识逐渐普及,不少迷信活动,已不禁自禁。但在偏僻的角落里,仍偶有活动。
(二)纳妾蓄婢解放前,县内地主、资本家,纳妾、蓄婢,普遍存在。解放后,本县认真贯彻执行了新的婚姻法,实行一夫一妻制,使作妾的改嫁,令奴婢回家,妇女真正得了解放。
(三)溺婴解放前,生育无计划,县内贫苦人家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兼有重男轻女思想,所以,溺女婴成为常事。解放后,人民政府严令禁止,并提倡计划生育,溺婴现象渐趋终止;超计划生育溺婴者,也受到法律处理。
(四)吸鸦片烟据1950年1月统计:全县种烟苗2591.5亩、开烟馆725家、吸毒2800人,仅店埠一镇就有烟馆30余家。吸毒者均体形枯瘦、倾家荡产,甚至卖妻鬻女,亦所不惜。有的沦为盗匪,影响社会治安。解放后,政府三令五申:严禁种烟、吸毒、贩毒。1950年12月,已戒烟1226人,正在戒烟676人,未戒烟735人,复瘾63人。政府对少数屡教不改者,即予依法处理。卅埠乡的费志年因吸鸦片烟被三次拘捕,1956年最后一次拘捕戒烟,他写一首打油诗:“坐牢三四天,学习一大篇,人问干什事,戒烟!”从此他不再吸鸦片烟。50年代中期,吸毒已无。
附鸦片烟鬼卖妻记
解放前,长乐集王某,由于吸大烟,弄得倾家荡产,最后竟卖掉结发妻子。王某原来家庭经济状况很好,夫妻间也很和睦,自从他吸烟上瘾后,家庭经济越来越困难,衣物、田房全被卖光了。烟瘾来时,呵欠连声,涕泪交流,实在难煞,怎么办呢?想来想去,只有从妻儿身上打主意,卖哪个好呢?经过再三权衡,还是留下儿子好——香火有续。于是心一横,竟把结发多年的妻子卖掉,以供他吞云吐雾。可怜五岁的小孩,几天不见妈妈,迷惑地问道:“爸爸!妈妈到哪里去了?”王某心里一愣,脸上露出苦笑,指着大烟枪对孩子说:“你妈妈钻到这里去了!”可怜这个无知小孩,瞪着大眼,对烟枪发呆,而王某见状触情,只有让潸潸的泪水去填补无穷的悔恨!
(五)赌博解放前,本县赌博方式有打麻将,推牌九,抹纸牌,押单双,摇摊,押宝,掷骰子(俗称掷猴子)、斗蟋蟀等。官场、民间四季都有赌场,大小集镇逢集,更是赌徒赶赌的日子。有些人以地方上的权势为后台,开赌场向赌徒抽头(每次从赢方抽头1%),养肥自己,而赌棍们朝夕沉醉于迷魂局,多致倾家荡产,陷入潦倒困境。求生乏术,为非作歹,影响社会治安。解放后,政府多次颁布禁赌令,对屡教不改的即依法惩治。
(六)乞丐和娼妓旧社会贫苦人家,一遇天灾人祸,无法生活,有的沦为乞丐,有的被鬻为娼妓。乞丐中大多属失业求生,但也有少数闯江湖的,专事诈骗以求财。他们背竹筐、持吹筒,到人家门前,胡吹乱奏一通,即讹声讹调地索钱,不达目的,决不离开;有的用刀划破头皮,大耍无赖(俗称破头花)。住户为了图安,多予满足的施舍,不能满足要求的,就要请乞丐的头目——“照街”来处理,但也要破费些钱物,否则,就会招致同伙成群结队,前来取闹,造成更大的损失。解放后,人民政府重视对乞丐和娼妓的教育、改造,并在土改中,分给土地,使之就业和从良。50年代中期,本县乞丐大大减少,娼妓近绝迹。三年困难期间,群众生活极为困难,行乞人数,有所上升。1980年,本县普遍实行联产承包制,使每个人谋生有路,致富有门。对失去劳力的残、老、孤、幼,或收容到县社会福利院,乡、村敬老院,或在本生产队享受“五保”
下一篇:第三节 方言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