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古村址
大城头遗址大城头又名皇城,位于县城东阚集乡小程村。系新石器时代至西周时期村落遗址。遗址为椭圆形墩台,南北直径100米,东西直径80米,高出地面2到3米。墩台东、南两面是早已湮没的古河道;西、北面是原始岗地;中心部位有散乱的墓葬。大城头西侧另有一圆形小墩台,面积约1500平方米,略高于大城头。从地面遗物鉴定,与大城头同属一个时代。1954年至1979年,省文物工作队、县文化局多次到现场考察,采集标本有石斧、蚌刀、鬲足、鼎足,以及鬲、鼎、罐、、豆的残片。大城头遗址表土下60到70厘米处,因耕作风化受到扰乱,其下均保存完好,文化遗存比较丰富。省人民政府于1956年、1981年,两次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陈墩遗址大陈墩又名大陈孤堆。位于县城东龙城乡仓陈村陷湖陂(又名新河陂)的西南端,距湖100米,孤堆突起,比四周水田高出6到8米。因长期耕作其上,墩台形成三大阶梯。最高1层,南北长43米,东西宽29米,是文物的集中区,文化层深达4.2米。从表土采集到石斧、石、鬲、豆、盉、盆、罐的残片和炼铜渣。1956年出土稻粒结块,考证出新石器时代本地已种植水稻,比当时安徽省考证的早500多年,是全省出土结块标本点之一。该稻粒结块现存中国社会科学院。从收集的标本判断,大陈墩是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的村落遗址。与大城头同时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药刘遗址位于县城南撮镇镇药刘村。遗址占半个村庄,面积约2万平方米,为缓起墩台,三面低洼,西边河道纵横,取水方便,适宜古人类居住。因药刘村庄建在遗址上,文化层大多受到扰乱。1980年考查时,挖两个3×3米探方,从80厘米到原始土层,都受到扰乱。出土遗物有:陶是新石器时代的炊具,夹砂红陶,剔戳纹,系稀有珍贵文物。现存肥东县文物管理所。参照一般地区考古资料验证,应是新石器时代中后期至商代的村落遗址。

吴大墩遗址位于县城东北古城乡东吴村。遗址为一长方形台地,东西长230米,南北宽180米。中部略高,南北低,一条流水沟绕台地东、南、西三面。西南角因流水冲刷,形成断壁。1978年,从断壁和流水沟中采集到部分文物。1985年10月,北京大学考古系、省考古研究所、县文物管理所联合试掘3个探方,采集了大量陶片,完整陶范、青铜镞、骨针。从出土文物和采集的标本鉴定,是以商、周时代为主的村落遗址,文物遗存丰富,有重要考古价值。
乌龟滩遗址位于县城北广兴乡中胡村西,四周平坦,中心台墩。南高北低,最高处离地面约2米,1976年挖渠,遗址分割为两块,东块现已基本削平,余下西块面积约2万平方米。挖渠时出土大量骨、石、陶器,惜被抛弃,唯当地老农胡泽安拾得几件石器,送县文化局。1983、1984两年,县文化局作两次调查,挖2×2米探方,表土为黑砂土,中间文化层为浓密的黑色草木灰土,下面原始土为黄砂礓土。出土文物有陶片、骨骸、骨簇、残陶豆,初期石化的鹿角、羚羊角。从民间征集到钵形器l件、石斧3件、鹿角2件。从出土文物鉴定,是商代人类居住地。
韩楼老坝遗址位于县城北青龙乡韩楼村。遗址为一台地,自60年代起,从西边取土筑坝,台地逐渐缩小,现存5000平方米。取土时,挖出完整的三足鼎、四足鼎、盉、缸、鬲、豆等陶器,多被砸毁。1982年,县文化局调查遗址时,挖3×3米探方。65到102厘米左右处,多夹砂红陶、泥质红陶,103到250厘米左右处,多夹砂红陶、黑衣陶;250到320厘米处,多夹砂红陶、黑陶。从遗物鉴定,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的村落遗址。
双桥遗址又名大古堆,位于县城东定光乡双桥村南200米的河湾边。为一台地,东西直径50米,南北直径45米,高出地面3到4米,近河较陡,西北为缓坡。表土为黄砂土,因长期耕作,表土中陶片、鬲足被清除,50厘米上下为严重扰乱层,60厘米以下为丰富的文化层,清理出陶鬲残片、鼎足、陶罐残片、蚌刀等27件。从出土器物判断,是商周时代的村落遗址。
小赵遗址位于县城东南复兴乡小赵村,南北长152米,宽140米,高出地面3到6米。表土1.2米以下至5米为文化层,粘土,含大量草木灰、白螺壳、红烧结土,出土遗物有陶片200多件,陶拍、石箭镞、骨器、石刀残片各1件,青铜残块2件,陶网坠5件。从出土遗物判断,是西周晚期至东周早期的村落遗址。
肥东县村落遗址一览表



二、古城址
龙城古逡遒县城。位于县城东龙城乡龙城集。经勘查,今龙城集之东、西、北三面有土垄,是旧城垣倒塌后所形成;南边土垄虽被削平,但仍可辨别城垣旧址。城地东西400多米,南北600多米。旧城址内遍地断砖、碎瓦、残陶片,尤以“梳妆台”、“东门”、“大杨家”和龙城小学西旁、渠道两侧等11处最多。龙城有商、汉两代遗物。商代遗物集中于城西,先后采集到陶纺轮、石斧、石及陶鬲、陶罐的残片。汉代遗物出土较多,有青铜剑、铁剑、镞、戈、陶井栏、陶罐、陶盆、铜镜等。按史书记载和出土遗物判断,龙城是汉代逡遒县县城,又是商周时期人类居住的遗址,地下文物丰富。安徽省人民政府于1956、1980两年,两次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梁园古慎县和梁县县城。位于县城北梁园镇。按史书记载,南北朝宋永初年间(420~422),废逡遒县。永初三年(422),侨置慎县于原逡遒县,继设慎县县治于梁园。南朝齐南汝阴郡、陈梁郡,郡治均设梁园。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慎县改名梁县,县城仍在梁园。明代洪武初年,梁县并入合肥县。仍在梁园设巡检司衙门。清代末,梁园尚有文、武衙门。查考梁园遗址的地下墙基、沟涵,原来旧城址大于今梁园镇,南北约2000米,东西约1500米。在旧城的东郊和西北郊,多次发现有南北朝和隋唐的较大墓葬,故梁园曾是宦绅集中居住地区。
小岘城军事城堡遗址。史书记载:“南朝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豫州刺史鲁爽举兵反,使鲁瑜屯兵小岘。宋遣镇军将军沈庆云督诸将讨爽,薛安都率轻骑追鲁爽于小岘。”“北魏宣武帝景明元年(500)遣萧懿领3万军屯小岘,御南齐王肃”。清嘉庆《合肥县志》称,“小岘在县东70里”,按其方位应在小岘山口。此处古为庐州通往巢县、和县、全椒、含山之咽喉,东面之屏障,确系战略要地。故筑此军事城堡。
古城古滁阳城遗址。位于县城东北古城集。清嘉庆《合肥县志》载:“滁阳故城位于慎县东北64里”、“滁阳城旧址在古城集”。《太平寰宇记》称:“吴赤乌十三年(250)遣兵断滁作堰以淹北道,遂筑此城”。《江南通志》辨伪云:“当是魏人筑,以备吴耳。”虽两说不一,但证实三国时确有此军事城堡。经多次考查,今古城集西、北两面有土埂,似属旧城垣;而且至今仍有“西门”之地名。
清水桥古清水镇遗址。位于县城北费集乡。《舆地记胜》载:“南宋开禧年间(1205~1207),用兵濠州,寄治于此。”清嘉庆《合肥县志》载:“清水镇在梁县北60里,自镇至州90里,今梁乡有清水桥即此”。今清水桥方圆约两公里内,均有殿堂、房屋、围墙的墙基和涵洞;周围有众多大、中型墓葬。墓葬出土过后汉、两晋、南北朝的瓷碗、圈颈壶、印像砖、几何花纹砖、铜镜、剑、镞等文物,可知曾是官宦集中居住的城镇。
三古墓葬
张氏墓位于县城北青龙乡韩楼村南面。1982年,当地农民犁田时发现古墓,县文化局派人清理,已暴露Ⅰ号张氏墓,其余墓葬未动。Ⅰ号张氏墓为砖石券顶,墓砖多有文字、人像、花纹。文字砖上有“元康四年春”、“张氏”、“张晦”、“周”等字样;人像砖全为乐伎形象,单线条,形态生动;花纹砖主要为对叶纹、几何纹、吕字纹、圈纹。出土遗物有:残破的圈颈壶、瓷碗,以及瓷盏1只,铜镜2枚。镜面光泽良好,照人清晰。从文字砖字样判断,是西晋惠帝元康四年(294)的墓葬。
梅山墓葬群梅山位于县城东南13公里。山之西麓2公里范围内有古墓葬,其中以西山驿乡杨王村、山王乡丁陈村一带为多。1958年平整土地,掘出多座古墓,其中有珍贵的汉代墓室壁画及大批文物,可惜均遭破坏。60年代后,古墓遗物仍时有发现,先后出土过春秋至唐代的青铜器、陶器、瓷器。其中有铜洗1件,为战国至汉时的用具;十二生辰青铜镜1件,为王莽时制品;青铜人像镜、白瓷碗、白瓷青釉四系莲瓣罐各1件,均系唐代制品;白瓷注子1件,为唐代盛酒器。
谷堆墓葬群位于县城东定光乡的大塘、马厂、谷堆、韦松棵和龙城乡的东分梁、龙城余、龙城杨等自然村附近。1958年,挖出石椁、砖椁、木椁墓多座,出土青铜剑、九支灯、鼎、爵、釉陶等众多的汉代遗物;近几年,当地农民又挖出几座两晋至南北朝的墓葬,出土遗物有:虎子、陶灶、青釉罐、铜镜等。
栗树墓葬群位于县城东解集乡与乌龙乡之间。墓葬散布在栗树、周岗、卢家庙、长李户、施集等自然村附近。1958年和1973年两次平整土地,发现不少遗物。1968年,周岗村农民挖井,发现1座木椁古墓,出土遗物有:青铜剑、钵形器各1件,是南北朝时代制品;五铢钱4枚,青铜十二生辰镜和四灵镜各1件,为西汉制品。
王坟孤堆墓葬群位于县城北元疃乡三合村。墓地为一大墩台,由表层到下层多古墓葬。农民在耕作中挖出一些砖椁小墓,从出土的灰陶罐鉴定,均是汉代遗物。也发现有墓道的大墓,因入土深,农民未挖掘。
左路墓葬群位于县城北杨塘乡左路村。解放后,曾挖出几座古墓,出土过唐代的石砚、铜镜等遗物(保存在省考古研究所)。在几处尚未挖掘的土堆前,发现过唐代的虎首纹瓦当。
四、古建筑
古峏塔位于县城北梁园镇,塔为四方形,基宽5丈多,亭阁式,砖结构。塔高9丈余,共5层,每层周围都有莲花托盘边沿,重叠飞出,沿墙有阶梯,拾级而上可至5层,但难以攀至塔顶。3层以上,塔身内收,外砌栏杆,可凭栏俯视全镇。民国初年,有管姓两兄弟冒险登至塔顶,得知塔顶系乱砖砌成的平面。据清嘉庆《合肥县志》记载,该塔始建于南朝梁武帝时期(502~549),因梁武帝好佛,故为佛塔,取名古峏。塔内原有石碑,碑文隐约可见,上书“古峏塔”,下书“尉迟敬德重修”。民国31年农历腊月(1943年1月),日军进犯梁园时,炸毁古峏塔。日军撤走后,国军就残余塔基建一锥形填心塔,上书“陆军一七一师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1958年扩建梁园中学时拆去。
明远台位于县城北梁园镇西南角。旧址约1050平方米,四周有水圩。民国初年被毁。抗日战争时期,合肥县肥东办事处于旧址建中山纪念堂,不久即倒塌。解放前夕,此处仍有数块明远台碑石。解放后,梁园区公所建房于旧址,《方舆胜览》谓:“宋鲍照尝读书于此”。鲍照(414~466)字明远,原籍东海,是南朝刘宋时的杰出诗人,曾任临海王刘子顼的参军,故有的参军之称。清嘉庆《合肥县志》载,北宋张持正官庐州时,访知慎县有鲍照读书处,就其地建亭,取名“俊逸亭”。因杜甫《春日忆李白》诗中有“俊逸鲍参军”句,称赞鲍照诗,故名。清代蔡邦燮在旧址上设塾授徒,重修此亭,而取鲍照之字更名为“明远台”。清代光绪年间兵部尚书彭玉麟(刚直),幼年也曾在明远台读书。1985年12月20日,在明远台旧址掘得一座残碑,尚可辨认的碑文有“……余乡彭刚直少时曾读书于此”,下刻碑文撰书者:“清朝吉林省长、翰林院编修、长沙郭宗熙”。
吴复墓石雕吴复墓位于县城北肖圩乡享堂任村东边高地上,面向平

川。墓前原有享堂,今存残迹。神道两旁对立一组花岗石质的圆雕,有武士、羊、吼、马、驭手各1对。武士高达2.4米,羊高1.3米,其余均在2米左右,刻工精湛,具有元末明初雕刻风格。神道最前端有一石碑,据清嘉庆《合肥县志》记载,碑文为翰林学士刘三吾所写。现碑石用作桥板,字迹莫辨。吴复(1327~1383),祖籍八斗乡大吴村。元至正十四年(1354)随朱元璋起义,30年间屡建战功,官封安陆侯。明洪武十六年(1383)十月,征云南、克普定、取广西之后,因金疮发而死于普定(今贵州安顺市)。死后追封黔国公,威毅。洪武十九年(1386)葬于此处。吴复墓的石雕,具有重要艺术、历史价值。县政府于1978年公布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罗胜四万年台位于县城南长临河乡东光村。为罗姓宗祠的组成部分。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万年台又称走马转楼,由戏台、东西两厢、正厅等三部分组成。坐南朝北,木架楼阁式结构,台口6米,台高3米,台深4米,后台2米。前后台之间用屏风隔开,屏风两边各一副格门。台面由22根柱子托起,一柱3叉。台面东西两旁配设1米高的栏杆,为乐队位置。屋面盖灰色筒形瓦,飞檐重叠,具有明代建筑风格,气势雄伟。台的两侧各有两层楼房,与两厢楼房联为一体。万年台是祠堂头路,祠堂二路为正厅,三路是后厅。总建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是罗氏宗族举行盛典时的演出场所。解放前共演出7次,每次10天,都是在罗氏修谱后请京、徽班子演出。演出前,由罗氏族长发出请帖,邀清他姓祠长、地方绅士和军政官员看戏。男坐左边包厢楼上,女坐右边包厢楼上,本族执事人坐正厅下面,可容纳数百人。解放后,万年台成为群众文化活动场所。1968年,长临河公社建房需要木料,万年台和祠堂房屋同时被拆。
振湖塔又名潜溪塔,位于县城南湖滨乡六家畈。塔为密檐式砖结构,塔身7层,高12丈,6面立椎形,每层有6个窗户,每窗横楣均嵌有铁浮雕佛像。塔心建螺旋式阶梯,缘梯而上可登塔顶,俯首眺望,湖光山色,尽收眼底。据塔内文记载,此塔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塔四周无任何建筑。对造塔目的,传说不一。一说是:作为辨认六家畈方位和巢湖航行标志;一说是:建塔以镇

湖蛟,防止湖水泛滥;一说是:吴姓为“文运”而建。塔成,吴姓恰有4人分3科考中,遂说是建塔之验。
五、古庙宇
浮槎寺又名道林寺,位于县城东浮槎山上。《天下名胜志》载,浮槎山有道林寺,寺有碑略云:“梁武帝第五女梦入一山为尼,早晨奏帝。乃取名山图,展观此山,恍如梦境。天监三年(504)敕建。道林寺成,帝女遂入山祝发为尼,号总持大师。梁女墓在殿东百余步,塔下有海榴一株,相传公主手植。”碑阴有元丰七年洛下景谟游刻。清武英殿大学士李天馥有咏《道林故址》诗,足见庙早毁。今合巢泉北400米处,尚有古寺遗址。遗址东北角有塔的遗基,众多老人曾见塔下有老石榴树;距塔百米有“大师墓”,土丘尚可辨认。故考证此处古寺遗址即为浮槎寺。
甘露寺又名大山庙,位于浮槎山主峰,合巢泉旁。清嘉庆《合肥县志》记载,南末端平二年(1235)为求雨而建。殿中有释迦牟尼、十八罗汉等大型佛象。浮槎山香火盛时,朝山者必至此庙。庙内清凉爽适,为避暑胜地。1952年拆毁,今王铁乡新桥村茶场建房于旧址。
龙泉寺位于县城东南龙泉山的山腰。寺内碑文记载建于唐初,清嘉庆《合肥县志》谓元建。当时规模甚大,佛殿屹山顶,庙宇逶山腰,大门远在山下,故有骑马关山门之说。后因屡遭兵燹,大部房屋被毁。据现存碑文所载,此寺在明朝末年,清朝嘉庆六年(1801)、民国20年(1931)虽三度重

修,但规模大减。到新中国建立时,仅有庙宇4幢、30多间,佛像无存。1958年,县在桥头集地区大办钢铁,于寺内设矿山疗养院,1961年撤销,改设龙泉寺林业站。今面目已非,仅存大殿一座和大门牌楼。殿内有民国20年重修龙泉寺的石碑;牌楼石门楣上原刻“龙泉古寺”四字,仍可辨认。大殿院内甬道两侧各有一井和老天竺,称为“龙眉”、“龙眼”。寺内有龙泉水,源出两处:一处出自大殿左侧石罅中;一处出自大殿前珍珠井。两股泉水沿曲折石溪汇流至庙门前石池(龙嘴),再流向山下,可灌溉农田二三百亩。龙泉水味甘美,唐人张又新著有《煎茶水记》,评此水为庐州界第一。宋人欧阳修游此,品评为“天下第十三泉”,并立碑记其事。李鹤章之子李天钺所居南圩,距龙泉寺10多公里,亦着人挑此水烹茶。如今龙泉寺山水依旧,景色宜人。寺周林木茂盛,修竹参天,泉水淙淙,鸟语声声,身入其境,顿忘尘嚣。
龙山寺位于县城东北的龙山。始建年代无考,光绪三年(1877)僧人行霞、行念募化重修。全寺共有庙宇44间,大小佛像200多尊。分上下两寺。下寺在龙山脚下,4幢、36间庙宇,其中门殿、大殿、观音殿、地藏殿各3间,内有释迦牟尼、观音菩萨、地藏佛等大型塑像。上寺在龙山顶,两路两厢共8间庙宇。头路有王爷、韦驮塑像;东西山墙有哼哈二将塑像,高齐屋顶。二路佛殿有十八罗汉、文殊、普贤等塑像。东厢房为牛王殿,西厢房为娘娘殿。寺周古树参天;下寺门前一株银杏树围粗达4人合抱。山顶山脚各有1口水井。抗日战争前香火兴盛,有僧人、杂役各10余人,庙田140亩。每逢农历二月十九日、三月三日、六月十九日,举行庙会,有近万人朝香拜佛,晨钟暮鼓,香烟缭绕。抗日战争后,日渐衰落,房屋渐次被拆,至解放初期被拆完,树木砍伐无遗。
六、宅院宗祠
包拯故居位于县城东解集乡包村(古名小包村)。故宅早毁,现存一井一塘,均在故宅后院。井与塘东西并列,相距百米。井名花园井,深13米,井筒上部5米为近年重修,其下8米仍为宋井风格。塘名清净塘,又名清明塘、荷花塘、青莲塘,长方形,水清澈。
包拯(999~1062)字希仁,祖籍县境小包村,北宋嘉祐元年(1056)迁居合肥城。包拯少年在乡读书,亦兼耕牧。仁宗天圣五年(1037)举进士,初授大理士评事、知建昌县,累官至枢密副使。以刚正不阿,执法严峻著称。
包村南面的包冲田中,有一隆起土堆,相传包拯出生的胎衣埋此,故名衣胞地。村西南山溪上有一石桥,名凤凰桥,高3米,长8米,为宋代所建,但在近年重修时改变了原貌。村东南有凤凰山,又名柴山。山上杂树稠密,传说包拯少年常在此山打柴,嬉游。村东方有虎山,传说包拯少年常到此游玩,留连忘返。山上苍松青翠,怪石鳞毗。有石似龙之首,名“蛟龙出洞”;有石形似乌龟,名“龟灵朝天”;有三石并立,名“蓬莱三仙”;有石似鲸之嘴,名“金鳌出海”。是正待开发的旅游胜地。
包村北去2公里为包氏宗祠(今文集乡大包村)。原祠建于宋代,已早毁。现存之祠为清光绪年间重修。祠门向北,不同于一般祠门朝南开。相传奸臣诬告包拯图谋不轨,拯为表白忠心,特将祠门北开,以示“子子孙孙永不面南”。祠堂二路屋正中,原有包拯塑像,“文化大革命”初被毁。惟《包氏宗谱》、《包孝肃奏议》10卷、包拯画像一幅,由包氏历代长房长孙,历尽艰辛保存下来。包氏宗祠现为大包小学的校址,原来的向北祠门已封实,仅留痕迹。

青阳山房位于县城南20公里青阳山的山腰,元代余阙建。阙为官时,不忘旧地,于少年读书处建房储书,以备休官后讲学授徒,取名青阳山房。
余阙(1302~1358)祖籍武威(在今甘肃省境内),唐兀氏。父沙喇卜藏在庐州为官,阙与全家随至任所。幼年丧父后,全家迁至青阳山南麓山毛村(今属长临河乡),元统元年(1333)中进士,初任泗州同知,累官至监察御史。至正十二年(1352)出守安庆任都元帅,与陈友谅等起义军相拒,城破自刎。夫人蒋氏率其儿女投井自尽。故安庆有风节井,青阳山房亦有门联曰:“苦读恋青阳,只识得忠孝两字;稚龄搔白发,已挥尽心血一腔”。明清两代,官绅乡里几度重修青阳山房,规模日大。清末被毁。现在遗址,仅有约600平方米的平坦地上遍布瓦砾,以及一口堵实的水井。
青阳山西北坡有一白石,状如耕牛,背依山冈,面向平川,曲身酣睡,故名卧牛石。余阙少时,常坐此石读书。徐子苓游此,曾作诗曰:“怪石嵯峨状似牛,形象不改已千秋。风吹遍体如毛动,雨洒周身似汗流。青草遍地难开口,长鞭任打不回头。至今鼻上无绳圈,疑是谁家牧未收”。
龙泉精舍为徐子苓旧居,位于县城东南桥头集乡葛家嘴村。曾国藩典试江西,经合肥,往葛家嘴访徐,不遇,颜其宅曰龙泉精舍。故宅在葛家嘴自然村东头,前后两进一院,院中走道旁有一枣树,树下是“鹤冢”,鹤为曾国藩所赠。东厢房是藏书之所。另有书房,山墙朝东,开大窗。东山月上,书房皎洁爽朗,谓“先得月厦”,自居其中。民国30年(1941),日军侵犯葛家嘴时被焚。后人在故址所建之房,已失原貌。
徐子苓(1812~1876)字西叔,亦字毅甫,晚号龙泉老牧。祖居合肥二郎庙巷,清咸丰年间随母迁居葛家嘴。道光年间举人,工诗文,不求官。晚年选授和州学正,弃官不就。著作有敦艮吉斋诗、文存和三色眉批古文十八篇。徐子苓与朱默存、王谦斋为挚友,性皆介特,时称“庐州三怪”。
李家庙位于县城北磨店乡葛祯村,是李文安的祠堂。
李文安(1801~1855)祖籍本县(今磨店乡群治村祠堂郢)。曾任清刑部督捕郎中,生瀚章、鸿章、鹤章、蕴章、凤章、昭庆6子。清同治六年(1867),李鸿章选此“金被盖牙床”(风水迷信)之地,面积22085平方米,为其父建祠,称李家庙。规模宏伟,状似宫殿,计有正屋92间。正门前有13丈长的照壁,东、西各1座辕门。中间4路厅房为享殿;东边四路是福寿堂、东客厅和住房;西边是省心阁、西客厅和书斋。除6间厨房外,其余都是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同治八年(1869)举行大祭,李鸿章六兄弟归乡主祭。安徽八府、五州官员均往祭奠,车水马龙,阻塞四乡交通道路。家庙建成后至光绪二十五年(1899)的30年中,共举行大祭6次,每次均得到清朝廷的赏赐。故家庙内存有诏书、玉如意、金碗、黄马褂等大批文物。解放后,国家用此房作粮库。1964年到1970年,拆去家庙,重建仓库。文物随之散失。仅存石狮、石碑3座和古老的迎春、腊梅两株。
李瀚章庄园位于县城北永安乡小刘河(又名小李河,今名新庄)。同治十年(1871)开工,光绪七年(1881)建成,营造300多间豪华房屋。有宫殿式大厅,西式洋楼,苏州园林式亭阁,碑刻林立的长廊。外用城砖砌成高大围墙,方圆1.5公里。抗日战争初期被焚毁。但从小洋楼遗址、花园池塘,仍依稀可见当年建筑的宏大规模。小刘河内收藏的《戏鸿堂法帖》碑刻,今有140块在安徽省博物馆收藏。
李瀚章(1821~1899),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拔贡选授知县,累官至两广总督,赐太子少保衔。
李家楼又名南圩,位于县城南长乐乡曙二村。李鸿章、李鹤章庄园,光绪初年建。李家楼四周挖水圩,占地315亩,建房180余间。前有照壁、辕门,后有花园、亭阁。分为东、西两宅,东为李鹤章居住,西为李鸿章所有,两宅之间的风火墙相隔。日军侵占期间,房屋渐次拆去,现仅存几块石碑。县水稻良种场建房于旧址。
李鸿章(1823~1901),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举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累官大学士,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掌管清廷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成为洋务派首领,
刘氏宗祠位于县城北张集乡河湾村,系清代庐州名儒刘福庆的宗祠,祠堂为庭院式,两路两厢,14间房屋,建筑面积244平方米。木结构,雕梁画栋,古朴典雅。院内甬道两侧各植牡丹1株,高约l米,花簇直径1.5米。左为红牡丹,右为白牡丹。据刘氏宗谱记载,两株牡丹是清咸丰三年(1853)李鸿章所送。李鸿章就学时,常作文章请刘福庆(字瑞麟)批阅指教,—为官后特从洛阳购来两株牡丹赠刘。同治元年(1862)刘福庆主持兴建刘氏宗祠,将此牡丹由家中移至祠堂。民国5年(1916)刘氏族人曾在祠堂内办瑞麟小学,解放后改为白华小学。在学校师生管护下,红白牡丹日益枝繁叶茂。每年清明后谷雨前,红白牡丹盛开,每株开花150朵到250朵,如玛瑙,似碧玉,争芳斗艳,清香四溢,沁入肺腑。附近村民往往携伴结队前往观赏。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纪念地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