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机构团体
县文化馆1950年建立。馆址设在店埠镇北大街(今老街),文化场所249平方米,配工作人员5人,1953年增至10人。大部人员带图书、图片、幻灯等到农村宣传时政,辅导建立文化网。1957年反右派中,5人受错误处理;1958年,又抽去5人大办钢铁和下放锻炼,文化馆工作停顿3年。1962年,恢复正常,文化场所增至477平方米。1966年,馆址被“造反派”占据。1969年至1976年,文化馆工作局限于学唱“样板戏”,辅导文艺宣传队、大批判战斗队,推广“小靳庄十件新事”。
1978年以后,文化馆致力于辅导区社文化站和群众文化活动。1981年,副馆长许良动以成绩优异出席国家文化部召开的“全国农村文化艺术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从1979年到1984年,文化馆协助县文化局,举办了一年一度的戏曲调演和三次大型灯会。1984年,馆址迁至县影剧场内,人员增至13人。1985年,就地举办各种内容的橱展22期;征集书画30幅,参加合肥地区联展。并全面推广“以文为主,多业相助”活动,以增加经济收入,发展文化事业。
区乡文化站1951年,全县各区均建区文化站,每站配国家干部1人,有20到120平方米文化场所。举办报刊图书阅览、图片展览,放映幻灯,出黑板报,开展球类活动。1958年,撤区并乡,区文化站改为乡文化站。1962年,恢复区文化站。1985年,有区文化站7个,工作人员计9人。
1958年,全县30个乡均自办1个乡文化站。1960年全部撤销。1974年到1977年,先后建立34个,其中11个站受到公助。1985年,每乡镇有1个文化站,计58个,均转为公助。配国家干部25人,大集体干部4人,受国家补助31人。半数以下站有三四间到十多间的固定站舍,开展各项文体活动。
肥东庐剧团1951年4月,民间艺人姚昌标等31人,在店埠成立店埠人民戏院;徐国勋等20人,在撮镇成立撮镇人民剧社。以演唱《白灯记》、《合同记》等传统庐剧为主。同年8月,两团均派人至皖北戏改训练班学习,在戏改中首演《农民泪》、《一朵大红花》等小型现代戏。1952年2月,店埠人民戏院与撮镇人民剧社合并为肥东人民剧团。1953年,剧团先后吸收15名青年学艺。排演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宝莲灯》等固定台本传统戏,以及《擦亮眼睛》、《柳树井》等大型现代戏。
1956年至1962年,肥东人民剧团改名肥东庐剧团,建立导演制度。先后排演了30多个较好的传统戏和现代戏,每年在全县演出四五百场次。特别是《社长的女儿》、《特别代号》等现代戏,连演二三十场而观众不减,被评为全省先进单位。在此期间,剧团由班社团体改为大集体性质,1958年改为地方国营,1962年又恢复为大集体。
1966年,受“文化大革命”冲击,演出停顿。价值十几万元的古装行头被焚毁。1970年恢复活动,以学唱“样板戏”为主,惟生产剧目《盘石山下》,代表巢湖地区参加全省会演;现代小戏《岭上行》、《战红旗》、《小钱包》等参加巢湖地区调演。
1978年正常演出,上演了《十五贯》、《珍珠塔》等7个传统剧,排演了《于无声处》、《就是她》等5个现代戏,在合肥、芜湖、巢县、宣城、六安等地演出,受到广泛欢迎。1985年,剧团计有47人,其中演员40人。生产剧目《白蛇后传》、《安安送米》、《少国公》。全年演出270场次,尤以《白蛇后传》受到好评。
肥东杂技团1954年,江苏省阜宁县“朱家班”在八斗乡大盛村落户,收徒传艺。朱家三兄弟各组一班,成立人民、新道、双盛3个马戏团。1956年,合并组成集体性质的肥东人民马戏团,由朱步义(朱胡子)任团长。1959年,从县内中、小学招收20名学员,又从上海聘请3人指导技艺。
1961年,更名为肥东杂技团。演出节目,杂技有:集体车技、柔软翻杯、平台飞车、海防线上、绳鞭技巧、玻璃灯塔、走钢丝、顶碗、扛梯、皮条、爬杆、蹬技;魔术有:当众钩鱼、破伞还原、金蝉脱壳、蜡烛生花、手表飞渡、武松脱铐,曾往合肥、南京、上海、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武汉、山东、湖南等省、市演出,受到好评。湖南日报、安徽文化报都发表赞美文章。
1967年,巢湖地区决定,把和县杂技团24人并入肥东杂技团。1970年1月,省革委会政工组决定,撤销肥东杂技团,从杂技演员中挑选22人调至省杂技团,其余50人改行安排,肥东杂技团至此结束。
民间剧团1950年,首次出现大陆岗、小陆岗、排头、复兴和县直等业余剧团。1951年7月,排头、店埠两个业余剧团联合义演14场《如此美军》、《特务你往哪里逃》等现代戏,为抗美援朝捐款60余元。1954年,县举行业余观摩演出,民间剧团340人表演了《原形毕露》、《卖余粮》、《俩兄弟》、《哪条路好》等51个现代剧目。1962年,县文化馆和庐剧团,为民间剧团培训表(演)导(演)人员68名。排演了《三月三》、《假报喜》、《挑女婿》、《小菜园》等戏,受到广泛欢迎。1965年,全县民间剧团发展到220个。1966年全部解体。1978年至1980年,恢复和建立民间剧团99个。经过整顿提高,1985年有民间剧团66个(其中业余剧团60个,职业、半职业剧团6个)。民间剧团以演唱庐剧为主,撮镇、王铁、长临河、长乐、草庙、元疃、文集等剧团的表演艺术,都名噪一时。
曲艺协会县内曲艺人,分散在乡镇说唱评书、大鼓、门歌。1956年,组成县曲艺协会,会员36人,程存武任曲艺协会副主席。程系本县富旺乡人,生于1916年,12岁从师学艺,长期在合肥、全椒、定远、滁县等地演唱,解放后定居合肥,应邀回县领导曲艺工作,是技艺精湛、众望所归的老艺人。1957年,建立店埠曲艺场,供曲艺人演唱。1963年,集中33名曲艺人,学习、演唱《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血碑》等现代剧目。1966年,曲艺协会被解散,曲艺人的城镇户口被强行注销。1979年,恢复曲艺协会,经过技艺考核,吸收会员98人。程存武再任曲艺协会副主席。
二、组织活动
解放前,群众文化活动,主要是传统灯会。内容有:狮子、高跷、旱船、五马、花挑、莲枪、独竿轿、车上轿等民间歌舞;兰花、门歌、戏曲等民间文艺演唱;彩灯、龙灯、洋蛇灯等音乐、体育、舞蹈、工艺兼有的综合艺术。灯会集中在春节、元宵节,从夏历正月十三日到十八日是玩灯高潮期,灯从本村下地后逐渐向周围村镇扩展演出。爆竹、焰火迎送,十分热闹。夏历二月二日,俗传为“龙抬头”,全县都有玩龙灯活动。县境30多处寺庙,借所供神、佛诞期举行庙会,进行游神、玩灯、唱戏、说书等活动,以马政庙、梅子山祖师庙的“三月三”会期最盛,周围数十里男女信士朝香拜佛,观赏文艺活动。县境演唱“倒七戏”也很普遍,每当农闲季节,村镇集资,请“倒七戏”班,搭台唱戏。还有在劳动间隙唱山歌、秧歌、小调,下“四棋”(象棋、军棋、龙凤棋、屎棋),散老窝,讲故事。并有为谋生糊口走村串乡,说大鼓、唱门歌,或以门歌、莲枪等形式,沿门叫唱乞讨。
1949年,以冬学、民校、识字班为阵地,进行唱歌、读报、放幻灯等活动。此时老解放区的秧歌、腰鼓、陕北民歌等新文化,传播全县,丰富了文艺内容。1950年12月,县土改工作队在店埠首演现代歌剧《白毛女》,轰动全县。1951年,排头、复兴,大陆岗、小陆岗先后排演新编传统戏《罗汉钱》、《梁祝》,以及现代戏《白毛女》,继承改造了民间艺术。1953年,县派出工作组到镇东乡试建文化网,成立10个读报组、5个黑板报组、6个土广播组、1个图书室、4个业余剧团、6所民校、1个识字班,4个幻灯组。因名目繁多,活动分散,效果不好。1954年,县文化馆在龙西乡(后并入定光乡)山王村作试点,建立第一个综合性的农村俱乐部,很快在全县推广。当年冬,县举行青年业余文艺观摩演出,全县俱乐部推选13个代表队、340人参加演出,表演了51个现代节目。通过交流,提高了现代戏和民间歌舞的演出水平。每逢五一劳动节、国庆节,城镇举行秧歌、腰鼓、歌曲、活报剧等形式的文艺活动。传统节日乡村举行玩灯活动。1955年春节,于县城举行首次肥东灯会,县内乡村灯队此去彼来,表演传统灯艺。从白天到午夜,锣鼓喧天,爆竹震耳。观众数万人,挤满了店埠的大街小巷和广场。1975年,全县农村俱乐部发展到1784个。山王、大路、杨疃、大岗、万松、许家柞、洼地吴、大冉、大金等俱乐部,以组织健全、活动经常、形式多样著称。报道山王、大路俱乐部和定光乡等单位文化活动事迹的文章、照片,先后被省内外报刊采用。文化部门为全县俱乐部训练文艺骨干4000多人。涌现殷光兰、赵从芝、王绍西、管华英等一批文化活动积极分子。
1958年,盲目要求一年内普及“文化十三网”(文化站、电影队、广播站、图书室、博物馆、文工团、俱乐部、创作组、美术组、科技组、通讯组、文物保护组、体育场),原来的农村俱乐部被分割,农村业余剧团也改成生产、生活、演出“三集中”的文工团。又规定活动内容要“写中心,画中心,演中心”。进而要求“人人唱歌,人人画画,人人写诗,人人跳舞”。这些花架子做法,使群众文化受到严重挫折。接着是1959年到1961年经济困难,群众文化活动停顿。1962年,一些农村俱乐部恢复,县举办农村业余文艺骨干训练班,为俱乐部培训120人。1963年,县举行革命歌曲竞赛会,业余文艺骨干代表,演唱30多个项目、48首歌曲,形式有独唱、对唱、合唱、表演唱。当年,复兴公社大李大队以7个回乡知识青年为骨干,办起大李文化室,把宣传、学习、文娱、体育、科技等活动,融于一体,使村容一新,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安徽日报、滁州报作了报道。县内推广这种做法,至1964年,全县有文化室220个,代替了原来俱乐部。当年,县组织“乌兰牧骑”式农村文化服务队,排演了《小保管上任》、《两件棉袄》、《送肥记》等小戏、歌舞、曲艺,携带幻灯、图书、图片,到古城、石塘等边缘地区演出,边宣传、边辅导,为群众服务。
1966年,“文化大革命”冲击了群众文化,民歌、玩灯、传统剧、古装戏等民间文艺,被视为“封、资、修”而查禁;程存武等民间艺人,被带上“三黑”(说黑书、唱黑戏、黑艺人)帽子而遭受迫害;连陆晓东、王保仁等业余文化活动积极分子,也受到批判斗争。全县所有文化组织被迫停止了一切文化活动。1969年,为适应“文化大革命”的政治需要,全县建立了473个文艺宣传队,“演样板戏,唱语录歌,跳忠字舞”,把文化活动内容严格控制在划定的政治范畴。至1976年,这些组织和活动全部取消。
1977年起,民歌演唱、传统和现代庐剧、玩灯等活动率先恢复。当年,中央音乐学院耿生廉等5名师生至肥东采风,观看民歌队的演出,记录30余首肥东民歌,将其中《丫头歌》、《茶壶山歌》等11首,编入该院教材。1979年,有30多个乡村举行玩灯活动。县举行“三八灯会”,三十埠、店埠、撮镇、梁园等地的龙灯、狮子、高跷、旱船等民间灯、舞,汇集县城,观众达五六万人。当年,举行全县民歌演唱会,8个代表队、170人参加,演唱63首民歌,有24人获优秀奖。群众文化组织渐次向高层次发展。长临河公社形成文化中心雏形,很快在10余个社镇推广完善,协调开展政治宣传、文化娱乐、科技普及、体育卫生等活动,促进村户的文化活动。王铁公社建立综合文化中心——农民文化宫,内设影剧院、陈列室、游艺室、图书阅览室、摄影服务部。1982年,文化宫内半职业剧团获巢湖地区优秀演出奖。复兴乡文化中心设有影剧院、画廊、摄影服务部、阅览室、游艺室、文化站、广播站、放映队、民间职业剧团,以设施齐全、活动正常,多次受到省、市表彰。同时,出现自营、联营的文化专业户,从事放映、文娱、图书阅览等项活动。1982年,响导乡任家权,自筹资金7000多元,建文化场所,购置图书、电视机、电影机、发电机、电唱机、乓乓球桌、座椅等,一家7口人投入文化经营。1983、1984两年,收入9600多元,受到县政府表彰。1984年春节,合肥市举行首届庐州灯会,县实验小学、棉纺织厂、撮镇镇、王铁乡、三十埠乡制作21盏彩灯,参加灯展。其中“孔雀开屏”、“金龙”、“专业户”等3盏彩灯获一等奖。同时,解集乡大邵村的“洋蛇灯”,撮镇镇的“龙灯”,西山驿乡的“百人高跷”,王铁乡枣巷村的,“龙灯”和“旱船”,长临河乡牛官堡村的“狮子”,棉纺织厂的“旱船”,计6个灯组,1400人,组成肥东灯队,参加庐州灯会演出,以灯种多、技艺精博得观众称赞。其中“洋蛇灯”荣获特等奖,“龙灯”、“百人高跷”获一等奖。1985年,群众文化沿着“多体制,多渠道,多形式”前进,全县有乡镇文化中心15个,文化室25个,文化专业户76个。文化专业户中集股兴建影剧院6所。文化活动更是丰富多彩,社会性文化发展到电子游艺、录像播放、书画工艺、专业知识;家庭文化急速兴起,家用电视机、录音机、录像机,收藏图书、字画,培植花卉盆景,与日俱增。
三、文艺形式
庐剧本县是庐剧发祥地之一,原名“倒七戏”,又名“捣七戏”、“小捣戏”,1955年改称庐剧。庐剧系由大别山区和淮河沿岸的民间歌舞、皖中一带的民间小调发展而成,至今约有200多年历史。所谓“倒七戏”,一说,因只要7人就能组班演唱;一说,因无固定台本,剧中人物反复倒叙情节,故名“倒七”;还有一说,因演捣杂戏多而得名“捣七”。庐剧在发展过程中,有些社班同徽剧、京剧合班演出,受过这两个剧种的影响。唱腔有主腔和花腔小调两类。分西路、中路、下路、北路四种,本县属中路。过去剧目分花脸小戏、折戏、本戏三种,传统剧目有《休丁香》、《借罗衣》、《秦雪梅》、《陈世美不认前妻》、《白灯记》等。
县境南北村镇都有组班演唱庐剧的习惯。清末民初,有吕家班、丁家班、费家班等民间专业班社。20世纪初期起,著名艺人有王凤山、殷锡锁、殷锡成、韩小和尚、吕尚成、丁有和、费业法、尹从林、郭士龙、潘保璋、马梅英(女)、管大姐(女)等。当代著名庐剧演员王本银、丁玉兰(女)、孙邦栋等,均系本县人,由民间演员进入合肥市庐剧团,演唱技巧堪称“庐剧真腔”。50年代起,县庐剧演员方善荣、李邦芝(女)、尚绍成、季秀英(女)、蔡心聪(女)、王汝英(女)等,均受群众称赞。
洋蛇灯本县解集乡大邵村独有的传统灯艺,相传元末时,元兵在该地残害百姓,东海飞来巨蛇相救。遂以其形扎灯庆贺。当时,蛇灯只有几丈长,以后每18年玩一次,每次增加一节,现今蛇灯已长达24丈、33节,每节有根棍把,由一人操持,蛇灯前导有球状蛇珠。蛇头有99角,身内有99盏灯。传统舞蹈设计有:长蛇出海,走径折,摇大车,蟒翻身,盘宝塔。仪仗、音乐有:前面四对牌灯,一对上书“风调雨顺”,一对上书“国泰民安”,一对书洋蛇经历,一对书技艺简介。牌灯后有两根三眼铳,以炮助威,后面是20管笛子,两个大抬鼓,三四套锣鼓打“十番”。
扎灯技艺高超,蛇腹以竹篾扎成鳞状,外蒙白布,经腹内烛灯照射,现出满身鳞纹。腹内烛灯的烛座,重心向下,故蛇身翻滚时灯头始终朝上。蛇珠能转,珠内有烛灯,转动时灯头亦始终朝上。
龙灯据传清代同治年间,龙灯由长江南传至本县撮镇,首由李姓一家玩出。解放初期,八斗乡小邵村,张集乡田埠余村、河东村,王铁乡枣巷村,三官乡大赵村,元疃乡元疃集,都有龙灯活动。
撮镇龙灯技艺较高,自1954年起,数次应邀赴合肥、店埠演出。1984年参加合肥庐州灯会演出时,龙身由原来8节、4丈多长增至9节、5丈多长。龙头、龙身、龙尾用小竹竿、竹篾扎成,纱布打底,再蒙上彩绘布,人称是“活龙活现”。玩出队形是:前有8面腰鼓,一面开道锣;接着是排灯、杂灯、两条龙灯;最后是一套锣鼓。两条龙灯随着锣鼓乐器声,上下左右翻滚,在爆竹硝烟中时隐时现。观众称赞象真龙在云雾中飞腾。
高跷高哓用木棍制成,棍高约4市尺,粗如手臂,上装踏板。演员脚踩踏板,腿绑木棍上,以棍代足前进,称为踩高跷。踩高跷时粉墨登场,表演节目,又称高跷灯。
县内湖滨乡的六家畈、洼地吴、许家柞,复兴乡的刘集等村,高跷灯颇有名气。长临河乡二站村的高跷,号称一丈高,演员需坐房檐上绑扎,更具特色。西山驿乡洪山村的百人高跷,场面盛大。1984年春节参加庐州灯会演出时,有46副高跷,每副有2人轮流替换。登场时分文武两堂,武堂为男性演员,在外围转动,边演边维持秩序。文堂为女性演员,在内围演艺,节目有“西游记”、“白蛇传”、“四老爷”、“风管齐”等。以锣、鼓、钹、管笛乐器伴奏。音乐系当地民歌小调,填以古人名字提对,多系7字句、4句词;长词16句。
龙船长临河、湖滨、龙塘等水乡,有古老的玩龙船活动。解放前,每逢端午节,在巢湖、南淝河举行“龙舟竞渡”。解放后,玩龙船中断较长时间,1979年起,逐渐恢复。
龙船的船身狭长,前饰龙头,后缀龙尾,中部装上适合船体的船舱。一般每船十对水手,分坐船舱两旁划桨。龙船飞驰水面,水手边划边唱,观众欣赏其艺术造型和飞驰风姿。
门歌安徽曲种名。过去多为穷人在乞讨时沿门叫唱,故又名讨饭歌。门歌结构简单,适应“望风采柳”口编歌词。如乞讨人至门前,见主人在纺土纱,演唱歌词是:“从东家来到西家,得见老太太纺棉花。好纱织布牢又牢,给你家少爷做龙袍”。门歌又适宜叙事情节。如,1980年创作门歌《过去与而今》的歌词:“过去累得难直腰,千头万绪一人焦。而今实行责任制,千斤担子众人挑;家家户户唱嗷嗷。过去上工听铃声,三遍过后把头伸。而今响铃成废铁,村村户户出满勤;懒汉也变成麻俐人。”演唱门歌,以小锣小鼓伴奏。一人两人均可演唱。现在除沿袭传统形式外,也有改作三人、多人演唱,还有用领唱、合唱形式演出。
门歌在本县流传甚广,过去专业艺人有王绍西、陈庆海等。王绍西系定光乡山王村人,原唱倒七戏,曾与王本银同班演出,后改唱门歌。新中国建立后,积极参加本村俱乐部,向一班年青人传授技艺。
安徽大鼓安徽大鼓分张、沙、杨、高、蓝、柴、桂7大门派,本县主要是沙门,兼有柴门。
大鼓艺术表演,运用内音(喉音),有主嗓、卧嗓两种唱腔和南口、北口、花口三个流派。各派均吸收民歌及戏曲音乐。音乐为上下句反复结构,包括上板、慢板、摇板、闪板、紧板、落板板式。道具一鼓一板,演员击鼓打板演唱。曲名有:“段子活”(书帽)和“蔓子活”(长篇)两种,传统曲目有《杨家将》、《响马传》、《月唐》、《呼家将》等50多部。现代曲目有《敌后武工队》、《林海雪原》、《儿女风尘记》、《烈火金钢》等。
县内著名演员,30年代起有:杨延朝、谢有银、陆凤山、罗正香、张字长、张荣玉;解放后有:程存武、马俊、刘正文、许承夏、曹明富、孙本汉。
民歌县内流传的民歌非常丰富,经文化部收集整理,分为四类:一是革命歌曲。青龙厂地区,土地革命时期有:《小放牛》、《农民伤心事》;抗日战争时期有:《打日本》、《我们在大别山上》;解放战争时期有:《送郎参军》、《写书信》。这些歌曲用民间小调填新词,通俗易懂,明快、高吭。二是山歌、秧歌。具有浓郁的劳动生活情趣,虽有固定歌词,但演唱时往往是望风采柳,即兴编唱。撮镇、石塘两区的山区,有“白马山歌”、“石塘山歌”、“尖山山歌”、“许家柞山歌”。秧歌流行最广,南北各异,北部地区,曲调节奏强烈、明快,中部辽阔、悠扬,南部抒情、轻快。三是劳动号子。南部多打桩、拉锚、绞棚、摇橹等劳动号子;北部多打夯、使牛、挑担、拉风箱等劳动号子。各类号子都由一人领唱,众人帮腔。四是小调。属于流传最广、品种最多、内容繁杂的一类民歌。演唱多与玩灯结合,载歌载舞。过去玩灯者都要合唱10首以上的小调。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