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教师队伍
解放36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日益发展,各类学校的教师队伍不断壮大。1949年,全县只有中、小学教师739人;1952年秋发展到2038人;1966年发展到3032人;1977年达到8158人。经过几年的调整充实,至1985年全县各类学校有教职员工7881人(不含离、退休),其中公办教师4199人,占53.3%;民师3682人,占46.7%。教职员工总数中,中级师范68人;职业中学29人;普通中学2363人,是解放初期的51倍;小学5261人,是解放初期的7.5倍;幼儿园104人;其他教育事业56人(包括教育局事业编制人员和教学研究人员)。中学的师生比例为1:19.6;小学为1:28.4。这些教职员工多系解放后师范院校的毕业生。解放初和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教师大部分年事已高,办了离、退休手续,至1985年,已有15人离休,972人退休。
(一)政治地位
解放初期,原有公、私立学校教师全部留用。1950年,组织教师参加政治学习,向他们进行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等思想教育,并结合土改和镇反,对教师队伍进行初步整顿。1951年,成立教育工会,绝大多数教师加入工会组织,成为工人阶级一分子。1952年暑假,全县中学教师参加全省中学教师思想改造。11月份,根据华东军政委员会通知精神,宣布“人民教师算为革命工作人员”,大力纠正社会上歧视、侮辱教师的不良现象,年底评选县级模范教师12人。1956年,在教师中开展评优活动,评选17人出席省优秀教师代表会。1957年,教师参加整风运动,有409名中、小学教师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占教师总数2525人的16%。“文化大革命”中,有些教师被当作“牛鬼蛇神”横扫,很多教师受到迫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推倒“两个估计”,平反冤假错案。重视在教师队伍中发展党员,至1985年底,共有党员1381人(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只有党员921人),占教师总数的17.5%。从1984年开始,按照革命化、知识、年轻化、专业化的要求,把大批年富力强的骨干教师提拔到各级学校的领导岗位上来,仅中等学校就有110名。还有一些教师当选为省、市、县人大代表(其中两人为县人大常委)。有13人担任省、市、县政协委员(其中县政协副主席、常委各一人)。1981年12月,县人民政府召开了全县30年教龄教师庆祝大会,向691名老教师发了荣誉证。“文化大革命”以后共评选出优秀教师255人。1985年9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教师节,全县各地普遍开展尊师活动。有40名教师被中共合肥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优秀教师称号,肥东实验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王国兴,工作31年,担任过24届班主任,每届都评为先进班。他当过24个班级的语文教师,所教班级的语文考试成绩,在历次班际评比中总是名列前茅。他在教学中,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先后在报刊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20多篇;8万多字的专著《小学作文教学》1981年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他先后到全省和全国各地讲学和介绍经验达50多场次。多次被评为县、市、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1979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3年又被评为“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中共肥东县委曾发出通知,号召全县共产党员向他学习。肥东一中教师王学明,在班主任工作中,对学生立足于“爱”,着眼于“帮”,言传身教,成绩显著,于1983年荣获“全国优秀班主任”称号。1984年6月,冒险救出落入水中的学生和群众6人脱险,受到中共肥东县委的通报表扬。肥东二中化学教师蒯世定自1983年以来,在改革教学、改进实验、自制教具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先后在国内20多家报刊上发表了42篇经验介绍文章,他改进的化学实验被选入《全国中学化学实验录相集锦》,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和江淮青年十杰之一的光荣称号。
(二)生活福利
新中国建立以来,本县教师的生活福利不断改善,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自全县解放至1952年7月为第一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实行民办公助,除极少数公办中小学教师由政府发给每人每月平均大米150斤外,其余教师的报酬,或由群众摊派,或以生养校,甚至义务教学,当时教师的生活十分艰苦。
1952年8月至1956年9月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实行工资分制。1952年8月,全县民办和私立中、小学由政府接办,教师工资全由政府包下来,实行工资分制。根据“德才结合,照顾资历”的原则,给每人评定工资分等级。当时教职员平均95个工资分,工友80个工资分,工资分值由省里按月公布。工资分等级每年都有调整,至1956年上半年,平均每人月工资达人民币27元左右。
自1956年9月至现在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实行工资制。1956年9月,教育系统实行工资改革,按照“教龄、学历、工作量、工作质量”四个条件给教师评定级别。改革后,六班以上的完小校长、主任月工资一般为51.5~57元;高年级教师月工资为38—43.5元;中,低年级教师月工资为34~38元,小学教职工平均月工资为40元左右,中学教职工的工资还高于这个标准。1962年,部分低工资的教职工工资得到了调整。十年动乱,教师工资处于冻结状态。粉碎“四人帮”后,几次调整了教师工资;1977年,给40%的教职工提了级;1978年,对2%有较大贡献的教师给予奖励提级;1979年,又给40%的教职工提了级;1981年,全体教职工普遍向上调整一级,有的还提了两级;198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中、小学教师工资提高幅度最大的一年,由每人平均月工资60.27元,上升到82.69元,净增22.42元,增长37%。
教师除工资之外,还享受公费医疗;发给福利费、班主任津贴、粮食和副食品补贴;执行离、退休制度,在1978年至1983年期限内,对离、退休教师照顾一名子女顶替,全县顶替近1000人;1982年,肥东师范有4名教师被评为讲师,1983年经县政府批准187名中教五级或小教三级的教师享受讲师待遇,并将他们在农村的直系亲属转为城市户口;每年利用寒、暑假,组织教师到黄山、苏州、杭州、青岛、桂林、北京等地旅游和休养,1980年至1985年,就有200余人次。
民办教师的生活待遇至今仍然很低。新中国建立后,对民师的报酬即实行“民办公助”,发给每人每月的公助部分,1977年以前,小学7元、中学13元;1978年至1982年,小学13元、中学16元,1983年至1985年,小学16元、中学19元。民师的副食品补贴、班主任津贴由政府按公办教师的50%发给。群众自筹部分标准不一,视各地经济发展情况而定,1977年以前,发给每名民师每月15元左右;1978年以后,发给20元左右;1983年以来,发给30元左右。由于民师队伍庞大,教育经费不足,自1952年1800余名民师转正后,长时期没有转正指标。从1978年开始对具有5年教龄、35岁以下以及具有10年教龄、40岁以下(1980年为45岁以下),身体健康,品德优良的民师,通过考试、考核合格后转为公办教师,对获有县以上模范教师称号的民师,在转正时给予适当照顾。至1985年底,有291名民师转为公办教师。
(三)师资培训
本县教师原来的文化程度不高,新中国建立后,即把培养提高师资质量作为办好学校一项重要措施。培训的方法:一是在职进修业务。新中国成立初期,每年都利用暑期举办教学研究,集中全县小学教师学习业务。1952年起,建立中心辅导学区,每两周以学区为单位集中教师学习业务,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或请优秀教师及学者讲学,这种行之有效的传统做法一直沿用至今。中学教师则以校为单位进行在职进修。二是离职轮训。1952年至1985年,全县有945名不及中师文化程度的小学教师离职参加肥东师范轮训班学习,有250名不及专科文化水平的中学教师离职参加安徽师范大学、巢湖师专、安徽教育学院轮训班学习。三是参加函授学习。1955年开始,组织不及中师毕业文化水平的小学教师参加县函授师范学校学习,单科独进,分科结业,平时以自学为主,每两周由辅导教师面授一次,并布置学习内容和作业。50年代,函授学习效果最好,至1959年,全县累计有2025名小学教师参加学习,其中有532人由高小文化水平提高到初师文化水平;有899人由初中文化水平提高到中师文化水平。通过几十年的培训,加上师范院校分来一批毕业生,使教师的文化结构有了很大的变化,小学教师尤为显著。1952年,全县有小学教师1934名,其中中师、高中毕业的只345人,占17.8%;初师、初中毕业的1078人,占55.7%;小学毕业的218人,占11.3%;无学历的293人,占15.2%。1985年,全县小学专任教师4942人,其中中师、高中毕业的2972人,占60%;初师、初中毕业的1775人,占36%;初师、初中肄业及以下的195人,占4%。
二、教育经费
教育经费是受国民经济制约的。新中国建立初期,国民经济处于困难时期。1951年上半年,政府发给全县学校补助粮17.7万多斤,人民币16万元。1953年,国民经济有了好转,教育经费增至人民币44万元,往后逐年递增。至1978年为人民币376万元,1979年为411万元,1980年为551万元,1981年为551万元,1982年为563万元,1983年为629万元,1984年为644万元,1985年达到748万元,占全县财政总支出的40%,全县人均教育经费为7.83元,低于全省人均教育经费11.05元的29.1%。
教育经费的来源,除了政府拨款外,还有三个渠道:一是群众投资。民办中、小学教师的生活待遇,解放后即采取民办公助的办法。1978年以来,仅民师工资一项每年群众自筹款就达人民币80万元左右。另外,农村小学的校舍维修费基本上靠群众自筹,政府只给少量补助。1982年,县建立“三结合”(群众自筹、学校勤工俭学、政府补助)建校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县学校修建工作,是年,群众集资14万元。1984年,群众集资53万元。1985年,群众集资184万元,用于修建校舍和添置校具。二是勤工俭学收入。1958年,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学校普遍办起了工厂和农场,开展勤工俭学活动。由于一哄而起,不能巩固,不久即相继停办。“文化大革命”期间,实行“开门办学”,校办工厂、农场多达78处,后因工厂的供、产、销难以解决,农场因管理不善,致使多数工厂关闭,农场荒芜。1979年后,对校办工厂和农场逐年进行整顿和调整,使勤工俭学活动得到稳步发展,1985年,全县中、小学有小工厂16座,全年总产值为69万元,纯收入10万元。三是学费收入。自1980年以来,每年收学费120万元左右,这笔经费全部留校作为办公费用。
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县农村小学都是利用祠堂、庙宇、公房或借用民房因陋就简办起来的,经过几十年的兴建和修葺,使校舍有了改观。1985年,全县中、小学共有校舍38.3万平方米,其中中学11.4万平方米,平均每生2.5平方米;小学26.9万平方米,每生1.8平方米。中、小学校舍仍严重不足,并有草房8.9万平方米,危房3.3万平方米,亟待翻新和维修。
1985年肥东县教育经费支出情况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