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组建
民国26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很多地方农民自动购买枪支,保村保家,这是最早出现的分散的自发性的民兵。民国27年9月新四军四支队进驻肥东后,发动群众抗日,普遍成立青抗会、农抗会、妇抗会、商抗会等群众性的抗月组织,进而在这些群众中挑选骨干,先后在梁园、青龙厂、白龙厂等地组建了在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批民兵。民国29年上半年,县境内的民兵已有1100多人陆续参加了抗日游击队。民国35年5月,新四军北撤后,国民党军队进占民主根据地,民兵组织受到严重破坏。一部分民兵上升为正规部队,随主力北撤,大部分民兵转入地下活动。在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影响下,民兵日益活跃,民国37年县境内的民兵发展到4000多人。1949年2月新建的肥东县,所辖的50个乡,每个乡都建立1个民兵中队,配备不脱产的中队长1人,全县共有民兵7000多人。1954年,全县实行“普遍民兵制”,民兵发展到48000多人,这时组织上也趋向统一,按照各区、乡、村的居住情况,分设民兵中队、分队、小队。1958年9月29日,毛泽东主席发出了“全民皆兵”、“大办民兵师”的号召,民兵组织得到了空前发展,全县有民兵243885人,其中基干民兵127849人(含男性79339人,女性53510人),普通民兵116036人(含男性60886人,女性53510人)。编为1个民兵师,下辖34个民兵团,220个民兵营,1534个民兵连,7014个民兵排。1961年,按照国务院颁发《民兵工作条例》的规定,对全县民兵组织进行了整顿,将身体健康的16岁至45岁男性公民和16岁至35岁的女性公民,都编入民兵组织,其中男性16岁至30岁,女性16岁至25岁的编为基干民兵,其余的均编为普通民兵。编制本着有利生产、生活,便于领导和平时开展活动,战时利于快速动员的原则,在人民公社建团,生产大队建营,并配备营长、副营长,生产队建排,机关厂矿也分别建立连或排。1962年6月19日,毛泽东主席发出民兵工作要做到“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军事落实”的指示,此后,每年冬春季节,全县民兵进行一次整顿。1969年珍宝岛事件发生后,为适应战备,本县迅速组建1个民兵独立团,下设2个步兵营,7个直属队,共2434人,于1970年2月21日在梁园召开了建团大会。1974年底,在独立团的基础上,建成武装基干团,配备各式武器1894支(件)。1981年,对全县民兵组织进行了调整和改革,缩小了组建范围,简化了组织层次,减少了人数,民兵年龄规定为18岁至35岁,比原来压缩了12个年龄,其中男基干民兵为18岁至28岁,女基干民兵为18岁至23岁。经过这次整组,全县民兵由230143人减少到122028人。其中基干民兵由116242人减少到16300人。
二、训练
解放前,民主根据地和游击区的民兵,不作系统的正规训练,主要是通过官教兵、兵教官的形式,在巡逻放哨、维护治安、侦察敌情、行军带路的实践中增长军事知识。新中国成立后,县、区及时组建的人民武装部组织,加强了对民兵工作的领导,民兵的训练活动才逐步形成了系统化和正规化。从1951年以来,贯彻“劳武结合,以劳为主,军政并重,不脱离生产”的方针,年年都对民兵进行有组织有系统的训练,使民兵的军政素质不断提高。1960年1月,优秀民兵代表刘福民、张大银、许功文、周立功出席第一次全国民兵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中央军委奖给他们每人1支“五六式”半自动步枪。1964年,本县民兵参加滁县军分区举行的民兵比武大会,在集体比赛的6个项目中,获得了两个第一名(政治测验和机枪对抗),两个第二名(手榴弹投掷和战术动作);在单项比赛中,男子组也获得了步枪射击的第一名。“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民兵武器集中到县人武部保管,民兵训练一度中断。1969年,为加强战备,又恢复了民兵训练,重点训练独立团战士的“三防”(防空、防化、防原子)、“三打”(打飞机、空降、坦克)的军事科目。同年,组织民兵对阚集机场、三五二仓库、二十埠空军雷达站等重点军事保卫目标,进行了带战术背景的演练。1977年,定光公社民兵营长王汝潮在一次实弹投掷训练时,见到民兵王汝传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将已拉了弦的手榴弹投掷在离身边仅2米远的地方,他临危不惧,抢前抓起冒烟的手榴弹掷出,避免了一场防亡事故,省军区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1980年9月16日至18日,省军区在王铁公社召开全省民兵政治工作的现场会,推广王铁公社民兵工作的经验。从1981年起,民兵训练改两年为一个训练周期,训练时间30天,经考核各课目合格的,发给民兵训练合格证。到1985年底,经区武装部训练的民兵、县人武部训练的民兵技术骨干和民兵排以上干部共366728人次。
三、参战与参加建设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青龙厂、古城、石塘桥、西山驿、山王集等地民兵,配合新四军主力和地方游击队,或单独作战,打击日本侵略军和反击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作战728次,参战8092人(次),毙敌892人,伤敌1073人,俘敌454人,缴获各种武器3138支(件)。
解放初期,全县民兵投入剿匪反霸斗争,保卫“二五减租”及土地改革胜利成果。
1961年5月15日23时,台湾国民党飞机1架,飞临撮镇、长临河一带上空,空投反动传单。县人武部与县公安局闻讯后,会同当地党委,连夜集结了1000多名民兵,控制空投地区,两天内收缴传单11种,2219份,防止了反动传单的扩散。
1965年初,陈集公社广兴大队民兵,揭露国民党特务分子王德高、陈业余诱骗他们参加国民党特务组织的阴谋,及时协助公安部门将这两个特务分子抓获归案。
建县以来,先后兴建的大小水利工程,都有民兵参加,而且他们总是成为工地上的一支突击力量。
1949年至1985年,全县共有民兵8760人,协助公安机关侦破案件、捕捉反革命分子、押送与看守犯人、逮捕刑事犯罪分子;有8975名,先后参与看护铁路25公里、桥梁12座、厂矿7个、水库6个、电话线10000米,并参与守护海军航空兵阚集机场、八斗雷达站、南京军区15分部954仓库、352仓等重点军事目标。
民兵军事训练统计表

下一篇:第五节 战事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