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代表选举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代表,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各人民团体民主协商产生。1953年起,实行普选,按照选举法规定,先由选民选出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然后召开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乡(镇)人民政府。第一届乡级选举,全县37万多选民(约占总人口50%),共选出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6988人,其中农民5700多人,约占代表总数82%。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分别选出正、副乡(镇)长594人,成立253个乡(镇)人民委员会。县级选举,一至六届采用间接选举,先由选民选举产生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然后由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一届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420人,实际出席代表382人,其中农民308人,工人4人(当时本县工业很少),商界5人,教育界13人,医务界10人,干部(脱产)38人,学生2人,文艺界1人,原国民党军政人员1人。“文化大革命”期间,政治生活极不正常,1968年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没有按选举法进行普选,只是先由各“造反派”协商提名产生工人、贫下中农、红卫兵三方面的代表,再由代表选举产生“造反派”、领导干部、军代表三结合的肥东县革命委员会。1981年,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恢复普选,并实行两项重大选举改革:一是实行差额选举;二是县级实行直接选举。
二、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950年1月,在店埠镇召开县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出席代表400余人,其中农民240人,民主人士11人,工商界20人,少数民族4人,干部20人,青年团8人,共产党16人。会议讨论了兴修水利和生产救灾工作;决定设立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办公室,由驻会常务副主席、秘书、干事各1人办理日常工作。
1951年春,在店埠镇召开县第二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出席代表370人。讨论土地改革和兴修水利等工作。
1952年1月4日至7日,在店埠镇召开县第三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出席代表346人。会议通过了厉行增产节约、支援抗美援朝、兴修水利和植树造林等项决议。
1952年6月23日至26日,在店埠镇召开县第四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出席代表417人。会议决定暂时停止三反运动,突击完成午季征粮任务。
1952年10月16日至19日,在店埠镇召开县第五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出席代表433人。会议通过了整顿互助组、宣传贯彻婚姻法、兴修水利等决议。
1953年3月20日至23日,在店埠镇召开县第六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出席代表456人。会议通过了生产救灾、查田定产、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组织城乡物资交流、召开乡级人民代表大会等决议。
1953年9月25日至28日,在店埠镇召开县第七次各界人民代会议。出席代表450人。会议通过了“三秋”(秋收、秋耕、秋种),物资交流,普选和兴修水利等决议。
1953年12月14日至17日,在店埠镇召开县第八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出席代表416人。会议通过了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冬季生产、整顿互助合作和粮食统购统销等决议。
三、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7月17日至19日,在店埠镇召开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出席代表382人。会议通过了《肥东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讨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选举出席省人代大会代表8人。
1955年5月30日至6月3日,在店埠镇召开县第一届人代大会第二次会议。出席代表432人,列席25人。会议通过了县政府工作、县财政预决算等报告;选举产生了肥东县第一届人民委员会、县长、副县长、县法院院长。
1956年10月17日至20日,在店埠镇召开县第一届人代大会第三次会议。出席代表274人,列席31人。会议通过了县人委会工作、县法院工作、县财政预决算等报告;同意于成仁辞去县法院院长职务,选举杜国典为县法院院长。
1957年2月9日至14日,在店埠镇召开县第二届人代大会第一次会议。出席代表433人,列席县、区、乡三级干部会议人员423人。会议通过了县人委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县第二届人民委员会、县长、副县长。
1958年9月17日至23日,在店埠镇召开县第三届人代大会第一次会议。出席代表364人,列席县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代表1200人。会议通过了县人委会工作、县法院工作、县财政预决算等报告;选举产生县第三届人民委员会、县长、副县长、县法院院长、出席省人代大会代表8人。
1959年5月20日至22日,在店埠镇召开县第三届人代大会第二次会议。会议通过了县人委会工作、农业税工作、财政预决算、任免行政人员暂行办法等报告。
1961年1月6日至13日,在店埠镇召开县第四届人代大会第一次会议。出席代表439人。会议通过了县人委会工作、县法院工作、县财政预决算等报告,选举产生了县第四届人民委员会、县长、副县长。
1962年8月28日至9月3日,在店埠镇召开县第四届人代大会第二次会议。出席代表427人,列席71人。会议通过了县人委会工作、县财政预决算等报告;补选陶诚为副县长。
1963年10月14日至18日,在店埠镇召开县第五届人代大会第一次会议。出席代表384人,列席10人。会议通过了县人委会工作、县财政预决算等报告;选举产生县第五届人民委员会、县长、副县长、县法院院长、出席省人代大会代表8人。
1966年1月31日至2月5日,在店埠镇召开县第六届人代大会第一次会议。出席代表363人,列席15人。会议通过了县人委会工作、县法院工作、县财政预决算等报告;选举产生县第六届人民委员会、县长、副县长。
1968年8月6日,在店埠镇召开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会议通过工人、贫下中农、红卫兵等代表协商,成立县革命委员会。
1981年4月22日至27日,在店埠镇召开县第八届人代大会第一次会议。出席代表426人,列席99人。会议通过了县革命委员会工作、县法院工作、县检察院工作、县财政预决算等报告;决定恢复县人民政府名称;选举产生了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简称县人大常委会)、县长、副县长、县法院院长、县检察院检察长。
1982年4月20日至24日,在店埠镇召开县第八届人代大会第二次会议。出席代表434人,列席132人。会议通过了县政府工作、县人大常委工作、县法院工作、县检察院工作等报告;补选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法院院长、县检察院检察长;增选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人,县人大常委会委员3人。
1983年3月29日至31日,在店埠镇召开县第八届人代大会第三次会议。出席代表431人,列席136人。会议通过了县政府工作、县人大常委会工作、县法院工作、县检察院工作、县财政预决算、土地管理实施细则、罢免尹春和崔学章职务等报告;选举出席省人代大会代表11人。
1983年6月29日,在店埠镇召开县第八届人代大会第四次会议。出席代表431人。会议选举出席市人代大会代表115人,增选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人。
1984年3月5日至8日,在店埠镇召开县第九届人代大会第一次会议。出席代表389人,列席148人。会议通过了县政府工作、县人大常委会工作、县法院工作、县检察院工作、县财政预决算等报告;选举产生县第九届人大常委会、县长、副县长、县法院院长、县检察院检察长。
1985年4月20日至23日,在店埠镇召开县第九届人代大会第二次会议。出席代表395人,列席166人。会议通过了县政府工作、县人大常委会工作、县法院工作、县检察院工作、县财政预决算等报告。
四、人大常委会
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始设常务委员会,并设办公室开展日常工作。
县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委员19人,共召开23次常委会议。部分会议及常委活动情况:
1982年1月13日,在店埠镇举行第八届第四次常委会议。会议鉴于倪合林调离,推选嵇荣伦为县人大常委会代理主任。
1982年9月21日至23日,县人大常委会部分成员视察店埠、古城、众兴3个地区的11所中、小学和师范,了解普及教育、建立正常教学秩序、思想品德教育和开展“五讲四美”活动等情况。
1983年1月3日,在店埠镇举行第八届第十四次常委会议。会议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作出关于组织全县人民学习、宣传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决议。
1983年4月29日至30日,县人大常委会部分成员到撮镇区和店埠乡视察农副业生产重点户和专业户情况。
1983年10月28日至30日,县人大常委会部分成员到撮镇镇和长临河、桥头集、龙山、刘桥、王子城、同心等乡视察生产救灾、扶贫、计划生育和贯彻《村镇建房用地管理实施细则》等情况。
县第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15人。至1985年共召开11次常委会议。部分会议及常委活动情况:
1984年8月10日,在店埠镇举行第九届第四次常委会议。会议审议通过店埠镇总体规划。
1984年11月27日至29日,县人大常委会成员分别到县文化局、广播电视局、体育运动委员会、税务局、粮油食品局、供销社、农业局、林业局、畜牧水产局视察机构改革后新领导班子工作及实行干部岗位责任制等情况。
1985年4月9日,在店埠镇举行第九届第七次常委会议。会议任命李富银为副县长。
县人大常委历任领导人

附提案办理选录
县人民代表大会从第八届第一次会议至第九届第二次会议共受理代表提案1280件,比及分交有关部门,全部办理结束。选录部分提案办理情况于后。
县第八届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上,农民代表提出“农业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生产队原有农具不能满足新的需要,要求解决制作犁耙木材”案,县计划委员会接到提案后,将省是年拨给本县650立方米议价木材,全部分给各地制作犁耙,县社队企业局又购进部分耙料,解决了农民犁耙不足的问题。
县第八届第二次人民代表大会上,刘金汉代表提出“要求修建永安公社梁宇店大桥”案,县政府接到提案后,立即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实地勘查,决定拨建桥款1万元,由永安公社负责修建。
县第八届第二次人民代表大会上,卞华璞代表提出“要求县科技部门对科技干部进行职称晋升评审”案,县科委接到提案后,会同县工程技术干部技术职称评定委员会,通过评审报批,晋升工程师3人,晋升助理工程师18人,套改技术员及助理工程师14人,技术工人晋升为技术员11人。
县第八届第三次人民代表大会上,李长洲代表提出“要求修建龙山至肖圩砂石公路”案,县交通局接到提案后,拨款7万元助修此路,已于1982年10月1日正式通车。
县第八届第三次人民代表大会上,刘盛友代表提出“要求支援杨塘公社灾区农业生产资金”案,县农业银行接到提案后,是年发放给杨塘公社贷款20万元,县政府又拨给该公社扶持贫困户款6000元,解决了该公社部分受灾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困难。
县第九届第二次人民代表大会上,张盛增代表提出“加强小学校长培训”案,县教育局接到提案后,办了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培训班,并购置《教育学》、《班主任一百例》等书发给各中心小学,以便组织学习。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