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
肥东县居安徽腹地,南滨巢湖,东连巢湖市、滁州市和全椒,西靠合肥、长丰,北接定远,是合肥市的郊县。淮南铁路,合浦、合蚌、合芜公路贯穿县境,为省会合肥通往皖东、皖南的交通要冲。总面积2222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6%。辖7区、3镇、55个乡。境内有汉、回、满、壮、彝、苗、水、侗、布依、维吾尔、纳西、蒙古等12个民族。总人口为971558人,其中汉族人口占99.5%。非农业人口占10.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37人。县境地势略呈倾斜,北高南低,江淮分水岭贯于北部,形成江淮两大水系。分水岭以南的1718平方公里土地属长江流域,分水岭以北的504平方公里土地属淮河流域。境内河渠交错,主要河流有南淝河、店埠河、滁河和池河。大别山余脉逶迤东南,主要有四顶山、白马山,青阳山、双山、龙泉山、浮槎山、棋盘山、凤凰山、小岘山、岱山、元祖山等。地理座标介东经117°19′~117°52′与北纬31°34′~32°16′之间,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温度15.5℃,降雨量879.9毫米,无霜期237天。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适宜多种动植物生长繁衍,为发展农副业生产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东南部的低山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经过勘探,全县矿藏储量:白云石500万吨,磷灰石1300万吨,大理石260万吨,铁矿石1100万吨,石英石250万吨,花岗石1.33亿吨,石灰石1400万吨,还有少量的重晶石和云母,大量的黄沙和红沙,是发展本县现代工业的物质基础。
肥东历史悠久,从已查明的古村落遗址来看,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此劳动生息。夏商时,本地为淮夷之地。春秋战国时属楚国之域。秦属九江郡。汉武帝时始建逡遒县。县治在今龙城,辖今之肥东绝大部分地区。南北朝时期,本地为南朝刘宋所占据,宋武帝永初三年(422年)将当时设在颍上县江口集的慎县侨置于本地,县治设于梁园,从此逡遒为慎县所代替。南宋绍兴三十三年(1162年),因避孝宗皇帝赵昚(同慎)之讳,改慎县为梁县。明代洪武初年,梁县并入合肥县,为合肥县之东乡、梁乡、北乡。1949年1月21日,合肥解放,2月1日根据江淮区党委的决定,将合肥县析为合肥市、肥东县和肥西县。2月3日,中共肥东县委、县政府在撮镇附近的四大户正式宣布成立,县政府始设于梁园,3月间南迁至店埠。新县成立时属江淮解放区第五行政区,同年4月属巢湖专区,1952年3月属滁县专区,1956年1月属蚌埠专区,1958年7月属合肥市,1961年4月属滁县专区,1965年7月属巢湖专区(“文化大革命”期间称巢湖地区)。1983年7月复属合肥市。
肥东依山傍水,山河秀丽,全国著名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在本县的水域有45平方公里。湖上烟波浩渺,景色如画。四顶山的“四顶朝霞”素称“庐阳八景”之一,自唐代以来,无数骚人墨客、文人雅士漫游于此,写下了许多酬咏诗篇,为千古所传诵。浮槎山是合肥地区最高的山峰,山上泉水汩汩,清冽甘美,欧阳修畅饮此泉后,曾挥毫写下《浮槎山水记》,誉为“天下第七泉”。此处昔为佛教圣地,号称北九华。从南朝梁代开始就有无数僧尼登跻建庙,鼎盛时期,有“三百尼、六百僧,跑马关山门”之说。龙泉山的龙泉古寺,四周茂林修竹,一泉环寺而流,甘甜可口,醉翁品为全国第十三泉。梁园的鲍明远读书台、古峏塔,小包村的包拯故居,享堂任的吴复墓石雕群,长临河的余阙青阳山房,桥头集的徐子苓龙泉精舍等名胜古迹也都遐迩闻名,古城遗址、古村落遗址和古墓葬群遍及全县,其中有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石器晚期的古村落遗址大城头、大陈墩以及历史名城逡遒城、慎城、小岘城的遗址。这些胜迹惜多湮没,亟待修葺和开发。
在肥东这块丰蕴灵秀的土地上,育孕过无数的杰出人才,其中不少是名扬四海的著名人士。宋代有刚直不阿、执法严峻,被誉为清官典范的包拯;元代有治军严明、善诗能文,时称“贤吏良将”的余阙;明代有屡建战功,辅助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官至安陆侯,死后追封黔国公的吴复;清代有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掌握清朝末叶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既有丧权辱国的一面,又有倡导洋务运动一面的李鸿章;现代有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积极反蒋抗日的王亚樵;有在1928年参加平江暴动后任红三军第一纵队司令,1930年在攻克湖南浏阳文家市战斗中壮烈牺牲的柯武东;有学生时代参加革命,现任中共中央委员、国务委员的张劲夫。至于为战胜日本侵略者和创建新中国而英勇献身的仁人志士和无名英雄,更是不可胜举。
县城店埠横跨店埠河通济桥两侧,离省会合肥17公里,是一座古老的集镇,三国时即为商业重镇,当时商贾云集,车船辐辏,市场繁荣;同时这里地处江淮要冲,合肥近郊,又是兵家必争之地。宋代的宋、金之战,明代的张献忠起义,清代的太平军起义以及近代的民主革命战争,都是重要战场。解放前,这里长期遭受国民政府统治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掠夺,造成百业凋敝,满目疮痍。新中国成立后,经过30多年的改造和建设,使旧貌变了新颜。现在县城的面积已达4.1平方公里,人口达5万余人,已由一个消费集镇变成一个工业比较发达,商业繁荣,交通四通八达,文化教育欣欣向荣的新兴城市。
(二)
肥东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早在辛亥革命前,孙品骖、葛质夫等一批有识之士就加入同盟会,积极从事推翻清政府封建政权的斗争。合肥光复之后,公推孙品骖为庐州军政分府总司令,组织军队驻守合肥。不久,孙又指挥所属部队东进南下,相继光复舒城、无为、巢县、含山、和县等地。孙中山就任大总统后,实施军政分治,改庐州军政分府所部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师,仍由孙品骖任师长,并移防芜湖,扼守长江,屏障金陵。
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本地的革命斗争更是风起云涌。民国15年,崔筱斋从毛泽东创办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毕业后,即来青龙厂一带宣传马克思主义,成立农民协会和赤卫队,建立苏维埃基层政权。民国16年,在安庆读书的张伯平回到家乡众兴集,以教书作掩护,组织农民协会,发展党的组织,并于民国19年在众兴集建成肥东地区第一个中共支部。同年,裴海萍在广兴集裴家村成立共青团中心支部,在青年中传播革命火种。民国24年,以靳首先、崔干为首在石塘地区发动一起声势浩大的农民武装暴动,公开提出“打倒土豪劣绅,推翻国民党统治”口号,强迫地主富户开仓济贫。这场武装暴动虽然只持续20多天就被反动武装镇压下去,但革命真理却深深扎在人民心中。
民国26年七七事变以后,抗日烽火燃遍江淮大地。民国27年9月,高敬亭领导的新四军四支队各部陆续进驻青龙厂、梁园、石塘桥一带,开展抗日的游击战。这时,中共皖东工委委员谭光庭带领一批干部,以省抗日动员委员会的名义也进驻梁园,与四支队一起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在青龙厂、梁园、石塘桥等地相继建立“青抗”、“妇抗”、“农抗”、“商抗”等群众抗日组织,并于民国28年春节后在梁园镇小陆岗成立了中共合肥工委,成为领导肥东地区抗日斗争的核心组织。从此,地方党组织密切配合四支队,放手发动群众,组建抗日武装,先后建成淮南抗日义勇军大队、山王自卫队、梁园游击队、磨店游击队、江北游击纵队第二大队、合二区独立营、巢北支队等抗日地方武装。这些地方武装配合主力部队,前仆后继,同日本侵略军及国民党顽固派进行浴血奋战达千百次,其中有著名的东山口对日阻击战、梁园对日反击战,以及古城会战、宋山洼突围战、宁庙守备战、黄疃庙反“围剿”战役等。经过8年血与火的斗争,终于在肥东这块土地上震慑了敌人,唤醒了群众,壮大了革命队伍,巩固和发展青龙、山王、古城等革命游击根据地。
抗日战争胜利后,因国民党反动派挑起内战,驻本县的新四军主力于民国35年6月作了战略转移,主动北撤。但肥东地区仍在继续进行革命斗争,一批优秀的共产党员转入地下斗争,先后成立了淮东工委(后改肥东北工委)、巢北工委、全合工委、肥东工委,同时发展了地方武装,至民国37年底游击队已发展近千人,拥有机枪十几挺和长、短枪1000多支。这支地方武装在白色恐怖下出生入死,机动灵活战斗,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百日清剿”,迎来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刚刚翻身解放的肥东人民,在“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口号鼓舞下,勇跃投入了轰轰烈烈的渡江支前运动,全县有23万人投入支前,其中参加远征担架团3600多人,担架600副,跟随渡江大军南下,直到江西玉山县后才复员回县。这支担架队纪律严明,不怕牺牲,冒着枪林弹雨,转运伤员,有6个连被评为模范连,40人立功受奖,200多人在支前前线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了抢修国民党军队溃退前破坏的铁路、公路和桥梁,全县出动大批民工日夜施工,及时修复公路92.5公里,桥梁20座和双墩集至桥头集的铁路,使全县征集的大批粮草得以及时运送到供给地点,也使军事运输畅通无阻。
1949年3月18日,以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组成的渡江战役总前委进驻撮镇附近的瑶岗村。邓小平、陈毅在瑶岗度过了29个日日夜夜,运筹渡江计划。如今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已建成纪念馆,成为向全县人民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
新中国建立以后,肥东人民积极投入反匪反霸、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和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斗争,为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不断作出新贡献。
从20年代建党初期至今,肥东有957名优秀儿女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和社会主义的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丰功伟绩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永昭后世,成为激励全县人民继续奋勇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
(三)
新中国成立以后,肥东县人民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使国民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1949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只有9959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1985年上升到49070万元,增长了3.93倍。
36年来,肥东县经济建设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经济发展较快,1952年,工农业总产值12272万元,比1949年增长23%,年平均递增7.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贯彻执行党的总路线,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当时的生产关系比较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各种事业蒸蒸日上。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18217万元,比1952年增长48.4%,年平均递增8.2%;到了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县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地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出现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导致饿、病、逃、荒、死,人口减少18万。1962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只有13954万元,比1957年减少23.4%,年平均递减5.2%;在三年调整时期,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大力压缩基本建设规模,加强农业和轻工业,使国民经济得以初步恢复和发展,1965年,工农业总产值16955万元,比1962年增长21.6%,年平均递增7.8%;在第三、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发生了“文化大革命”,经济建设再次遭到严重摧残,直到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后两年的1978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只有24504万元,年平均只递增3.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端正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实行“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建立各种经济责任制,重视发展乡镇企业,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向前发展。1985年,工农业总产值近5亿元,年平均递增11.6%,大大超过前29年年平均递增速度3.15%的水平。与1978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增长1.16倍,翻了一番多。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全民所有制职工的年人平均工资已由1978年的525.5元,上升到812.1元,增长54.5%,农民的年人平均收入由1978年的68元上升到363元,增长433.8%,从全县南、北、中三个地区的抽样调查,已有80%以上的农民过上了温饱生活,有10%左右的农民开始由温饱型向富裕型生活过渡。
肥东县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林、牧、副、渔为辅的农业县,现有耕地141万亩。解放前由于土地私有制的束缚,加上水旱灾害频繁,生产技术守旧,生产水平极低。194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只有9956万元,粮食总产4亿斤,油料总产3325万斤,棉花总产29372担。解放后,在废除土地私有制,逐步调整生产关系的同时,大力兴修水利,推行精耕细作技术,培育推广优良品种,加强病虫防治,适当增加复种指数,改进农业机具,使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1985年,农业总产值36071万元(其中:农业占74.19%,林业占0.63%,牧业占22.08%,副业占1.96%,渔业占1.14%),是1949年的3.62倍。粮食总产9.69亿斤,是1949年的2.42倍。油料总产1.57亿斤,是1949年的4.71倍。棉花总产44926担,是1949年的1.53倍。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县农民共向国家交售粮食44.25亿斤,油脂2.10亿斤,皮棉103万担。在种植业中,除稻、麦为大宗外,还盛产花生和油菜,近年来,每年种植花生近19万亩,总产5500万斤,种植油菜近45万亩,总产1亿斤以上,被列为国家花生、油菜重点产区之一,花生、油菜的交售量居全省前茅。本县在发展农业生产中几经兴衰起伏,1949年至1957年为恢复发展阶段,其间实行了土地改革和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1957年,农业总产值17721万元,粮食总产6.51亿斤,比1949年分别增长62.75%和77.99%。1958年至1978年为徘徊不前阶段,在这漫长的20年间“左”倾思想泛滥,严重阻碍农业生产的发展。1958年9月,全县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大搞“一大二公”、“一平二调”、吃“大锅饭”,盲目追求高速度、高指标,高征购,造成瞎指挥和浮夸风,给农业生产带来了灾难性的损失,1960年农业总产值只有11120万元,粮食产量下降到2.25亿斤,农民除去征购、种子外,人均口粮不到100斤。1961年和1962年,全县有80%的农户实行了“责任田”,这对当时恢复生产,度过难关,控制非正常死亡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为时不久即被斥为“方向性错误”,全部“改正”过来。到了“文化大革命”期间,本县是全国的“农业学大寨”先进县和全省的“反击右倾翻案风”样板县,强行推行大寨、郭庄的“斗私批修”、“割资本主义尾巴”的经验,片面强调以粮为纲,排斥多种经营,限制家庭副业,这些错误思想和做法,一直延至1978年,是年农业总产值只有18191万元,粮食总产只有6亿斤,与1957年相比,产值只增长2.65%,产量则减少7.83%。1979年至1985年为持续发展阶段。从1979年开始,全县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接着实行第二步改革,使农业生产有了持续稳定的发展,扭转了农村经济长期停滞不前的被动局面,1985年农业总产值是1978年的1.98倍,粮食总产是1978年的1.61倍。
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指导下,促进了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和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1985年,全县成片造林累计10万余亩,四旁植树2769万株,森林覆盖率为10.2%。全县养猪62万多头,成为本省和全国商品猪基地之一。饲养家禽是本县农民的主要副业,全县饲养量达599万只。全县养鱼水面15万亩,占可养鱼水面84.4%,鱼产量达274万公斤,以上均超过本县历史纪录。
本县地势倾斜,冈区易旱,圩区易涝,解放前水利失修,大旱则“百里赤枯,籽草无收”,大水则“毁田庐,漂人畜”,一般性的旱涝则年年有之。解放以后,开展了大规模的治水工程,可算是肥东人民一大伟绩。36年来,共投资8034万元,兴建水库230座,兴修塘坝4.2万处,开挖主干渠道58条,长408公里;建立排灌站138个,装机543台套,总动力59979千瓦,另有柴油机抽水站509处。现已基本建成了大、中、小兼有和蓄、引、提兼备的农田水利灌溉网,形成了南提巢湖水,西引淠史杭水和东提长江水的三大灌区,并以袁河西水库为枢纽,相互调节。全县总蓄水能力达6.26亿立方米,有效蓄水量为4.23亿立方米,灌溉面积达133万亩,占总田亩94%以上,初步改变了昔日十年九旱、连年低产的面貌。
解放前,本县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只有一些匠铺和作坊。1949年肥东酒厂建成投产。成为本县第一个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1953年,创办集体工业一个,全民工业发展到3个,产品只有白酒、砖瓦、棉纱、服装、竹器、小农具六种,产值155万元。在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中,以手工业为主体的县内工业有了发展,1957年有全民工业5个,集体工业10个,产值496万元。“大跃进”中全县工业盲目发展,一哄而上,并将手工业社转为国营工厂,1958年有全民工业41个,集体工业630个,但为时不久大部分工厂关、停、并、转,1963年仅有的15个全民工业和62个集体工业也都奄奄一息。70年代,本县致力于发展“五小工业”,相继恢复了钢铁厂、纺织厂、化肥厂,新建了水泥厂、磷肥厂、衡器厂、塑料厂、轮窑厂等。在生产方式上,从手工业生产为主转向机械化、半机械化生产为主。80年代,对工业进行体制改革,实行多种形式的经济承包责任制,同时,充分利用本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市郊县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开展横向经济联合,引进、培养技术人才,增强企业活力,使工业得以迅速发展,特别是乡镇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本县工业系统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1985年,全县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367个,其中全民企业39个,集体企业328个,轻工业企业207个,重工业企业160个;职工13227人,其中全民职工7766人、集体职工5461人。工业产品由1953年的6种增加为棉纱、棉布、毛巾、服装、皮鞋、饮料酒、农具、硫酸、磷矿石、化肥、农药、空气锤、台秤、生铁、水泥、砖瓦、榨油机、煤气灶、工艺品等400余种。其中县仪表厂生产的空气锤,属全国定点产品,县衡器厂生产的台秤,属全国布点产品,这两项产品声誉较高,畅销全国。县禽蛋厂生产的糖心皮蛋、咸鸭蛋、牛肉干为省优产品,产品多数出口,少量内销。二轻工业生产的服装、人造皮革进入北京市场,皮鞋打入美国市场。198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为12999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26.50%,是1953年83.85倍。
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本县一大批农村劳动力从种植业中分离出来,转向从事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和服务业,使乡镇企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引人瞩目。1985年,全县有乡镇企业1046个,从业人员51391人,固定资产原值5037万元,总产值达15836万元。其中:农业企业107万元,工业企业5406万元,交通运输业258万元,建筑业9339万元,商业饮食服务业726万元。共缴税金467万元,纯利润1073万元。本县素有“建筑之乡”之称,具有传统的建筑技术优势,现已组织起建筑公司或建筑队109个,拥有一支3.7万人的建筑大军,分布于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甘肃、黑龙江等19个省、市、自治区,1985年,100多个建筑工地完成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他们不仅建筑速度快而且质量高,受到各地的欢迎和表彰。长临河乡棉织厂年产浴巾71.75万条,产值156.7万元,创外汇150万元,产品远销东南亚和中东地区,占安徽全省毛巾出口的80%。历次全国产品展销都被评为先进,1983年曾获国家对外贸易经济部荣誉证书。王铁乡的东海水泥厂,1985年9月投产,年产设计能力可达10万吨,成为合肥地区生产建筑材料的主要厂家之一。三十埠乡塑料厂生产的塑料喷粉和复兴乡水泥厂生产的白水泥填补了全省的空白。店埠镇工艺美术厂,生产47种工艺品,色泽鲜艳,维肖维妙,是省内市场的热门货,其中立体浮雕在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上被评为第二名,荣获银杯。
解放以后,本县的电力、交通、邮电也有了较大的发展。电力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到1985年底,全县建立变电所28处,架设高压线路4105.64公里,年供电11740万度,人均用电120度。全县60个乡镇、5807个生产队、145所工厂和638所学校通了电,全县有95%的村庄通了电。在交通方面,解放以前,仅有淮南铁路和合蚌、合浦公路经过县境,由于战争频繁,时通时阻。南淝河和店埠河也经常淤塞停航。解放以后,国家投资修复了淮南铁路,改造和修筑了合蚌、合浦、合芜三条公路。县内投资修筑了晴雨通车公路30条,总长329.5公里。此外,村队还修筑机耕路27条。现在乡乡都通客车,90%以上的行政村可通行汽车和拖拉机。平均每平方公里有公路0.21公里,密度居全省前列。1985年,全县汽车客运量为583万人,货运量为71万吨。南淝河和店埠河经过综合治理后,可常年通航,和长江沿岸各大港口相通,成为本县重要水上通道,年客运量为17万人,年货运量为3100吨。本县于光绪二十二年三月始设长临河、梁园两个邮局,后来在店埠、撮镇、六家畈、施口、复兴集、桥头集、二十埠、广兴集等地设立邮政代办所。为方便人们投递信件方便,在邮路线上较大的村镇设立邮政信箱。民国19年3月,店埠至合肥架通电话,以后逐步扩展到各区和部分乡镇。解放以后,邮政电信事业发展较快,1985年,全县有邮电局、所33个,邮路总长3628.5公里,电话总机1244部,全年邮电计费总量为78.62万元。
解放前夕,本县仅有私营商店1692家,从业3549人,当时除撮镇、梁园、长临河、排头、店埠、石塘桥有少量较大的商店外,多为半农半商的小本生意,肩挑贩运,惨淡经营。解放初期,积极发展国营商业和集体商业,对个体商业继续鼓励经营,市场贸易十分活跃。1956年,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3985家个体商店中有267户被国营商店和供销社所吸收,其余的组成195个合作商店和135个合作小组。剩下少量的季节性个体商贩,只允许经营瓜果蔬菜和家禽,为社会主义市场“拾遗补缺”。1964年,开放了集市贸易,但不久即被下令取缔。“文化大革命”期间,正当的商业活动受到批判,市场出现萧条。1979年以后,贯彻“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商业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初步形成了以国营商业为主导,集体和个体商业为助手和补充的社会主义商业市场,商业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1985年,全县有国营商业260家,供销合作商业550家,其他集体所有制商业192家,农村代销商店150家,个体有证商业7659户。全县社会商品零售额达23723万元,比1949年增长18.3倍。零售额中国营商业占33.4%,集体商业占56.1%,个体商业占10.5%,同时,积极发展对外贸易,组织货源,扩大出口,1985年出口商品27种,行销21个国家和地区,价值435万元,比1978年增长1.31倍。
(四)
随着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事业的繁荣。
解放以后,肥东的教育事业,经历了1949年至1952年的恢复和整顿时期;1953年至1957年的稳步发展时期;1958年至1961年的盲目冒进时期;1962年至1965年的调整提高时期;1966年至1976年的惨遭破坏时期;1978年以后的健康发展时期。尽管几经反复,但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36年来,普通中、小学共培养了高小毕业生379657人,初中毕业生139087人,高中毕业生30904人。1985年底,全县小学发展到683所,在校小学生14958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6.69%;初级中学发展到62所,完全中学发展到11所,在校初中生42244人,高中生3987人。还有中等师范、职业学校、农职业学校各一所,学生856人。现在平均每一万人中有在校小学生1541人,初中生435人,高中生41人,中专生8.6人,同解放初期相比,小学在校学生增长了12倍,中等学校在校学生增长了146倍,幼儿教育、工农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函授教育有所发展,教育体制改革、教学改革也获得了初步成果。
本县文化艺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传统文艺有庐剧、灯艺、曲艺、民间歌舞等。解放前,很多村镇于农闲季节露天搭台,搬班唱戏;于传统节日举行灯会,表演民间文艺。50年代前期,重视文化建设,演映团体、影剧院场、有线广播、文化馆站,均已初具规模,并出现一些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但自1958年起,盲目组织“文化十三网”、“三集中文工团”;进而要求“人人唱歌、人人跳舞、人人画画、人人写诗”,脱离实际,流于形式。1966年,一些文化设施被破坏,团体被解散,艺人受迫害,传统文艺一律废止。1977年后,被禁锢多年的传统剧目、玩灯、民歌等率先恢复,接着出现多体制、多渠道、多形式的兴办文化事业的兴旺景象。1985年,全县有文化馆站66个,民间文化团体183个,演映场所51个,图书馆室50个,图书发行网点4处,个体租书摊76个,有线广播站65个。文艺创作和文艺演出日趋繁荣。家庭电视机、录音机、照相机日益增多。
本县的卫生事业,在解放以前,少医缺药,加之巫医迷信猖獗,造成各种疾病流行,特别是霍乱、伤寒、天花和肺结核给人们的危害最大。解放之后,大力发展卫生事业,1985年,全县有医疗单位93所,医务人员1200人;另有乡村医疗点627所,医务人员657人。同时实行中西医结合,基本上改变了少医缺药的落后状况,原来20多种地方病、传染病,大都受到控制,其中头癣、天花、霍乱等已告绝迹。由于卫生条件的改善,加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平均寿命由解放前的35岁提高到69.95岁。
新中国成立前,本县的科研事业是个空白。50年代,成立县科普协会及科学技术委员会,主要任务是推广科学种田,改革耕作陋习。十年动乱使刚刚起步的科研事业受到挫折。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之后,科研工作得以恢复,重新组建县科委、县科协和各种学会、协会,宣传科学知识,引进和推广先进技术,开展科学咨询服务,组织科技攻关。1985年,有各种专业技术干部5549人,在工业、农业和医务系统中有66人评上中级以上技术职称。1983年以来,引进和推广新技术31项,其中撮镇油脂化工厂在中国科技大学的专家指导下,研制生产的多维营养油、县仪表厂与大庆油田设计院合作研制的“井口刮板流量计”等都已列入国家计划,批量生产。
本县于1962年即正式提出计划生育,起步虽早,但收效甚微。人口生育长期处于无政府状态。1979年以后,坚决贯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人口政策,采取以“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工作为主”的工作方法,使全县人口由盲目发展转向有计划生育。1985年全县人口出生率控制在8.44‰,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3.84‰。
肥东地腴物阜,钟灵毓秀,古往今来,风云变幻。如今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了以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为目标的新的历史时期,全县97万勤劳而淳朴的人民正在奋发图强,开拓前进,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建设一个繁荣富庶的新肥东。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