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杨行密
杨行密(852~905),初名行愍,字化源,庐州合肥(含属长丰县吴山镇)人。其初于唐末起兵据庐州,中和三年(883)任庐州刺史。后又击败毕师铎和秦彦,杀宣州刺史赵锃。龙纪元年(889)任宣州观察使。景福元年(892)攻杀孙儒,入扬州,任淮南节度使,占有淮南、江东等地。天复二年(902)受唐封为吴王。天祐二年(905)卒。
余阙
余阙(1303~1358),字廷心,一字天心,自号青阳先生。元代庐州合肥(今属肥东县)人。元统元年(1333)赐进士,授泗州同知。后转入翰林文学、中书刑部主事。曾为辽、金、宋三史修撰。累官监察御史、中书礼部员外郎,出任湖广行省左右司郎中。至正十三年(1353)出守安庆,任都元帅,迁淮南行省左丞。至正十七年(1357)冬,为陈友谅部围困,次年,城破身死。余阙为政严明,与士兵共甘苦。留意经学,著有《五经传注》、《青阳山房集》。
周玺
周玺(?~约1509),字天章。庐州(今合肥市)人。弘治九年(1496)进士,授吏科给事中,三迁礼部都给事中。曾劾侍郎李温、太监苗达、尚书贾斌等,后任顺天府丞。被宦官刘瑾等矫旨下狱,复被杀。著有《垂光集》一卷,曾有“庐阳三贤”之称(“三贤”指宋代包拯、元代余阙、明代周玺)。
龚鼎孳
龚鼎孳(1615~1673),字孝升,号芝麓。明崇祯七年(1634)进士,授兵科给事中。次年,李自成攻占北京,改元永昌,以鼎孳为直指使,巡视北城。是年,清兵入关,定都北京,被授为吏科给事中,寻迁礼科。累迁太常寺少卿、刑部右侍郎、户部左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清康熙元年(1662),任左都御史,迁刑部尚书,转兵部、礼部。九年,充会试正考官。诗、古文俱工。与钱谦益、吴伟业齐名,并称为“江左三大家”。著有《定山堂文集》、《定山堂诗集》、《诗余》、《浠川政谱》、《露浣园》等。另辑有《龚端毅公奏疏》、《龚端毅公手札》、《龚端毅公集》等。
李天馥
李天馥(1635~1699),字湘北,号容斋,合肥北乡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七岁能诗,被称为神童。官至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著作有《容斋集》。
李文安
李文安(1801~1858),合肥东乡(今肥东磨店乡)人,本名文玕,字式和,号玉川、玉泉,晚号愚荃。清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官至刑部郎中,记名御使。曾在合肥办团练抵抗太平军。
张树珊
张树珊(1826~1866),字海柯,合肥西乡张老圩(今属肥西县聚星乡)人。咸丰三年(1853)与其兄张树声在乡办团练,后从清军在安徽镇压太平军、捻军,升任千总、都司。同治元年(1862)随李鸿章到上海进击太平军,以所部号“树字营”编入淮军,并在青浦、嘉定、常州等地同太平军作战,先后任游击、参将、副将、记名总兵及提督。同治三年四月授广西右江镇总兵。同治四年从曾国藩在山东、湖北等地镇压捻军。同治五年在追剿捻军时,被击毙。
唐殿魁
唐殿魁(1832~1867),字荩美,合肥西乡(今属肥西县)人。咸丰十年(1860)率乡团从清军,在寿县、六安等地镇压太平军,任千总。同治元年(1862)随李鸿章去上海进击太平军,隶刘铭传部,在川沙、奉贤、金山卫(金山县)、江阴等地抗拒太平军,先后任都司、游击、参将、记名总兵。同治三年为记名提督。次年从刘铭传渡淮征捻军。同治五年授浙江衢州镇总兵。同治六年调任广西右江镇总兵,是年在湖北永隆河被捻军击毙。死后,清廷赐太子少保衔。
刘盛璋
刘盛璋(1843~1869),字子璜。同治元年(1862)入淮军,随叔父刘铭传镇压太平军,升副将,后又率军镇压捻军,擢提督。同治八年率兵驻防直东,卒于军。
李昭庆
李昭庆(1833~1873),字幼荃。合肥(今肥东县)人。李鸿章弟,初入曾国藩湘军、李鸿章淮军,驻防无为、庐江。同治元年随淮军去上海、江浙一带。同治四年统武毅、忠朴等军,从曾国藩镇压捻军。官至记名盐运使,赠太常寺卿。著有《补拙呤轩草》等。
蒯德模
蒯德模(1816~1877),字子范。合肥人。咸丰末诸生。同治三年(1864)任长洲知县,旋署太仓知州,苏州知府。同治九年调署镇江,江宁知府,不久擢四川夔州知府。著有《吴中判牍》、《带耕堂遗诗》、《合肥蒯氏四种》等存世。
徐子苓
徐子苓(1812~1876),字叔伟,一字西叔,号毅甫,晚年自署南阳子、默道人、龙泉老牧,合肥人。幼年时,家中有书数百卷,田数十亩,给他求学以有利条件。年轻时,喜读老庄、孙子书。道光十五年(1835),他考中了举人,曾多次在北京应试,但屡试不第,近四十岁时,他放弃科举的道路,靠卖文为生。同治五年(1866),选授和州学正,参修《安徽通志》。一年后,归隐龙泉山下。能文、诗为谭献所称,曾选其诗与同邑戴家麟、王尚辰诗称“合肥三家诗”。著有《敦艮吉斋诗存》二卷、《敦艮吉斋文存》四卷、《劫余小录》一卷。
李鹤章
李鹤章(1825~1880),字季荃,一字仙侪,号浮槎山人,诸生,合肥人。兄瀚章、鸿章,弟昭庆。子经羲。初从父、兄治本籍团练。咸丰十一年(1861),授知县。同治元年(1862)从李鸿章在江苏进击太平军。次年,他领兵由常熟向江阴进军,授知府。同治三年(1864)授甘肃甘凉兵备道。是年冬,曾国藩调其军赴湖北,后病归,遂不出。著有《浮槎山人文集》、《半仙居诗草》、《平吴竹枝词》、《广名将谱》、《平吴纪实》,藏于家。
丁寿昌
丁寿昌(1826~1880),字乐山,合肥西乡人。咸丰三年(1953),太平军进攻安徽,他募兵抵抗,旋从安徽巡抚福济镇压太平军。咸丰九年随清兵进攻六安州,擢县丞。咸丰十一年攻克巢县、含山、和州等地,升任知县。同治元年(1862),率偏师从李鸿章去上海,同太平军作战,由知县晋知府。随潘鼎新攻浙江,克乍浦,擢乍浦同知。又随克嘉兴,晋道员,后加按察使衔。同治六年,从刘铭传参与镇压捻军,加布政使衔。次年,刘铭传病归,他代统其军。同治八年署天津道,并在那里修水利,办学校。后调赴天津总理营务兼充海防翼长。光绪四年(1878)署津海关道,补直隶按察使。光绪五年署布政使。光绪六年卒。
吴毓兰
吴毓兰(?~1882),字香畹,合肥人。兄毓芬,字伯华,官江苏候补道,加按察使衔,著有《也是园诗抄》五卷。咸丰十年(1860)与兄毓芬集团练去凤(阳)、颍(上)间助“剿”太平军、捻军,擢县丞。同治元年(1862),李鸿章率师去上海进击太平军,毓兰从军东下,先后取柘林、奉贤、南汇、川沙、青浦、金山,任知县。次年取嘉定,加同知并领“华字副营”。同治三年(1864)率所部从总兵程学启攻嘉兴,战于合欢桥,升任直隶州知州。他与毓芬多次参与镇压太平军、捻军。同治七年(1968)一月,赖文光率东捻军突围至扬州瓦窑铺,为毓兰所获。是年加布政使衔。光绪六年(1880)授天津河间兵备道,修筑南运河、子牙河以及千里堤湾、静海、军粮城河道。著有《训子格言》。
张树声
张树声(1824~1884),清末淮军将领。字振轩,合肥西乡(今肥西县聚星乡)张老圩人。廪生出身。咸丰三年(1853)在乡办团练。同治元年(1862)随李鸿章到上海与刘铭传等分领淮军,进攻太平军。后参与镇压捻军。同治四年(1965)授直隶按察使。同治十一年提升为漕运总督,任江苏巡抚。光绪三年(1877)授贵州巡抚,旋任两广总督。光绪十年(1884)中法战争初期,被革职留任。旋病死,谥“靖达”。著有《张靖达公奏议》八卷,《庐阳三贤集》十六卷。
黄桂兰
黄桂兰(1836~1884),字蕙亭。清合肥(今肥东县)人。初入团练,后随淮军参与镇压太平军、捻军,官至广西提督。同治十三年(1873)和光绪七年(1881)曾两度参加安南之役。光绪十年中法之战中,因越南北部北宁等地失守,在谅山军营中自杀。
周盛传
周盛传(1833~1889),字薪如,合肥西乡(今属肥西县)人。曾与兄周盛波在乡办团练。咸丰三年(1853)率乡团抗拒太平军,后与其兄分领团练。咸丰十一年升任千总。同治元年(1862)充亲兵营哨官,在嘉定、太仓、昆山、江阴、常州等地抗拒太平军,任游击、参将,并以总兵记名。同治三年升任总兵,并以亲兵三营改为“传字营”,独领一军。次年与盛波从曾国藩参与镇压捻军,以提督记名。同治六年授广西右江镇总兵,次年代统全军从李鸿章移师湖北。同治九年从李鸿章赴陕西镇压农民起义军。是年秋,李鸿章升任直隶总督,盛传率部屯卫畿辅。同治十年移屯青县马厂,修大沽炮台。光绪二年(1876)调天津镇,兴修京畿水利。光绪八年任湖南提督,但仍留天津镇训练士兵。著《操枪章程》十二篇,以此训练士兵。著有《周武壮公遗书》十卷。光绪十一年病故。
朱焕明
朱焕明(1844~1887)合肥人。初从刘铭传进击太平军,任游击。曾参与镇压东捻军,任副将。后在沧州、德平等地镇压西捻军,晋总兵。同治十三年(1874),从唐定奎去台湾,抗击侵占台南的日军。光绪元年(1875)在竹坑山、内外狮头抚番,任提督。光绪十年(1884)法军侵略台湾,他在沪尾(今台湾淡水港)英勇抗击法国侵略军。不久移师台北。
袁宏谟
袁宏谟(1828~1886),字荫普。合肥(今属肥西县)人。出身农家,幼读私塾,喜爱击剑摔跤。咸丰年间在江苏投太平军李秀成部,累升至将军。在杭州守城时,曾拒绝妹夫周盛传的劝降要求,并复函老母,申明大义。太平军失败后,潜回家乡,在合肥西乡紫蓬山西庐寺出家为僧,佛名通元,俗称袁二和尚。此寺毁于咸丰兵火,袁决意募捐重修西庐寺殿宇百余间,光绪九年(1883)又迎得北京《龙藏全经》一部,运归紫蓬山西庐寺。晚年移驻合肥城,重修明教寺。光绪十二年,以微疾逝世,僧众于紫蓬山建“通公塔”,供奉其骨灰牌位。
唐定奎
唐定奎(1833~1887),字俊侯,合肥西乡(今肥西县)人。同治元年(1862)随李鸿章到上海进击太平军,与其兄唐殿魁隶刘铭传部,在南汇、川沙、江阴等地与太平军作战。同治四年从刘铭传在山东、河南、安徽、湖北等地参与镇压捻军,升任副将。同治六年,其兄在湖北永隆河被捻军击毙,他代领其旧部转战河南、山东,以提督记名。同治十三年,日军侵略台湾,船政大臣沈葆桢奏请援师,经李鸿章推荐,唐率部去台湾,抗击侵占台南的日军。后授直隶正定镇总兵,不久升任福建陆路提督,后于光绪十三年(1887)春病故,谥“果介”。著有《戍余吟草》。
唐仁元
唐仁元(1844~1887),字礼门。合肥(今肥东县)人。同治六年(1862)入淮军,在镇压太平军、捻军诸役中官至参将、统领。光绪十年(1884)中法战争爆发后随刘铭传去台湾,参加台湾保卫战,并参与“开发抚番”。殁于台湾。
周盛波
周盛波(1830~1888),字海舲,清末淮军将领,合肥西乡(今属肥西县)人。咸丰三年(1853)率乡团练二千人在安徽抗拒太平军。同治元年(1862)随李鸿章去上海,以所部号“盛字营”编入淮军,在扛苏太仓、昆山、江阴等地与太平军作战,先后任游击、副将、总兵。同治四年从曾国藩参与镇压捻军,任甘肃凉州镇总兵。同治七年在山东茌平镇压张宗禹率领的西捻军。曾在进攻东捻军时,在河南唐县民寨惨杀民众,后为巡抚李鹤年所劾,被革职。同治九年复职。光绪十年(1884)在淮北募兵十营赴天津训练。是年其弟盛传病死,盛波代替其弟任湖南提督,仍驻防天津,后于光绪十四年十一月五日病死于天津海防营,谥“刚敏”。
郑国魁
郑国魁(1844~1888),合肥人。咸丰十年(1860)从提督曾秉忠去上海,后随李鸿章在江苏昆山等地抗拒太平军,升任副将,并以总兵记名。同治五年(1866)参与镇压东捻军,驻防山东峄县,曾以提督记名。光绪中,任天津镇总兵,后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卒。
苏得胜
苏得胜(?~1890),合肥人。曾从刘铭传镇压捻军。任游击,屡迁提督。光绪十年(1884)从刘铭传去台湾抗击法军,守台北,战基隆,任记名海疆总兵。后在台湾沪尾(今淡水港)、月眉山抵抗法国侵略军。次年补建宁镇总兵,留防沪尾。卒于军。
张树屏
张树屏(?~1891)合肥西乡(今属肥西县)人。早年与诸兄树声、树珊在乡办团练,曾任千总。同治元年(1862)随兄树珊去江苏,转战松江、苏州、常州等地,升任副将。后从兄与捻军作战。同治五年张树珊在德安战死,树屏分领树字三营驻周家口,以提督记名。同治六年山西巡抚李经羲奏调,令其率新军六营分驻山西大宁、吉州(吉县)等地。同治十二年兼统水陆驻河津,并分防归化、包头。光绪四年(1878)授太原镇总兵。光绪六年移防包头。光绪九年调大同镇。光绪十三年因病归乡。光绪十七年去世。
李经世
李经世(1851~1891),字丹崖。李鸿章从子。光绪六年(1880)进士,为翰林院编修。卒赠侍读衔。著有《醉芸馆诗集》。
张文宣
张文宣(?~1895),字德三,亦作德山。李鸿章外甥。清同治武进士,初隶淮军吴长庆部。李鸿章创办北洋海军后,先后驻防旅顺、威海,官至记名总兵。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海战中,以孤军抗拒日舰进袭达月之久,重创日军。光绪二十一年二月,因弹尽援绝,服毒自杀于威海前线。
吴育仁
吴育仁(1839~1898),原名隆仁,字从起,号东山。合肥(今肥东县)人。同治元年(1862)年入淮军“华字营”,在镇压太平军、捻军诸战中,以军功升至记名总兵,又独领“仁字营”,后调整定镇总兵。黄海海战中在运兵轮上率部奋勇还击日军袭击,船沉后侥幸生还。光绪二十四年(1898)因病殁于正定住所。
李瀚章
李瀚章(1821~1899),字筱泉,合肥(今肥东县)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拔贡。曾任湖南益阳、善化(今长沙县)知县,累任按察使、布政使。同治四年(1865),任满南巡抚。同治七年调浙江,授湖广总督。光绪元年(1875)调任四川总督,次年还督湖广。后家居六年,再起授漕运总督,不久移督两广。光绪二十一年以疾告归,光绪二十五年卒。谥“勤恪”。著有《合肥李勤恪公政书》十卷。王孝祺
王孝祺(1840~1899),本名得胜,合肥南乡人。初入淮军,从李鸿章、张树声进攻太平军,后参与镇压捻军。历任守备、副将、总兵、提督。光绪六年(1880)随张树声去两广,历署潮州、碣石总兵。光绪九年徙右江镇总兵。光绪十一年同法军作战,收复谅山等地。次年,授北海镇总兵。光绪十三年,署广东水师提督,驻军虎门。光绪二十一年辞官归乡。光绪二十五年冬,逝世于家乡。
沈用熙
沈用熙(1810~1899),字薪甫,一字石坪,合肥人。清代书法家。岁贡生,官宁国训导。学书于包世臣。初学汉隶,后学真草,常临摹晋、北朝、唐碑刻。治学严谨,造诣颇深。80岁后自号石翁,年90卒。
周邦福
周邦福,字泽华。世代业儒,兼营商业。太平军攻入庐州后曾作《蒙难述抄》。
吴宏洛
吴宏洛,合肥郊区义兴集人。早年入淮军铭字营。光绪十年(1884)随刘铭传至台湾,参与保卫和开发台湾,因功擢升澎湖镇总兵。
章高元
章高元(1829~1899),字鼎丞,合肥人。初入淮军,累功至副将。曾在山东、安徽等地镇压捻军。安丘之役,擢总兵。后从刘铭传、孙开华防守台湾,晋提督。光绪十年(1884)署澎湖镇总兵,并在台湾沪尾、基隆抗击法国侵略军。中日之战,防守旅顺,以盖平(今辽宁盖县)失守革职。光绪二十六年义和团运动爆发时,起署天津镇总兵,官至重庆镇总兵。后因病免职。
赵怀业
赵怀业。字少山,号小川,合肥人。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时,为铭军分统。同年十月,因旅顺、大连守军宋庆等部奉调前线,李鸿章命募兵六营,称“怀字营”,驻防大连,旋晋提督。十一月六日,敌军进犯金州(今辽宁金县),他亲自至大连湾码头督运行李杂物及军粮渡海,准备逃亡。前方将领再三告急请援,赵均以“守卫炮台”为借口按兵不动,致前线兵单而败,金州陷落时,弃炮台率队逃奔旅顺,继又弃旅顺逃跑,被革职查办。
聂士成
聂士成(1840~1900),字功亭,合肥北乡(今长丰县岗集)人,武童出身。初从袁甲三军镇压捻军。同治元年(1862)改隶淮军,从刘铭传先后在江、浙、闽、皖镇压太平军和捻军,累迁至副将,后擢总兵,晋提督。光绪十年(1884)中法战起,他率军渡海冒险从台东登陆,翻山越岭赶至基隆前线,屡挫法军。后还北洋、统庆军,驻旅顺。光绪十七年调统芦台淮练诸军,镇压热河朝阳金丹教起义。光绪十八年,授太原镇总兵,仍留芦台站军,并曾到东三省等地巡边,著有《东游纪程》。光绪二十年六月随叶志超率部赴朝鲜,抗击日本侵略。在辽东战役中,扼守大高岭,收复连山关分水岭,击毙日将富刚三造,升直隶提督。马关议和后,还驻芦台。北洋创立武卫军,改所部三十营为前军,与宋庆、董福祥、袁世凯并为统帅,称“武卫四军”。光绪二十六年一面镇压义和团,一面抗击八国联军,在天津八里台与八国联军激战中阵亡。清廷为表彰聂的功绩,追赠他为太子太保,谥“忠节”。
叶志超
叶志超(1838~1899),字曙青,合肥西乡(今后肥西县)人。清末淮军将领。行伍出身。在刘铭传部下,参加对太平军、捻军的镇压。光绪初,署正定镇总兵。光绪十五年(1889)任直隶提督。光绪二十年中日战争时,总统援朝鲜诸军,平壤战败,被革职监禁。光绪二十六年获释回家。光绪二十四年去世。
郑崇义
郑崇义,合肥人。同治元年(1862)由武童投刘铭传军,参与镇压太平军。从攻奉贤、嘉定、江阴、常州等地,历任守备、都司,同治四年升任参将。光绪元年(1875)随李鸿章调至直隶。光绪六年充督标行营中军兼随办海防事务。光绪九年,统亲兵水师中营驻防天津。光绪十七年驻大沽口北岸炮台。光绪二十三年调赴福建,办理安靖、长金各营炮台营务。光绪二十六年署南澳镇总兵,不久病死。
龚照瑗
龚照瑗,字仰蓬,合肥人。曾任江苏候补道。光绪十年(1884)中法战争期间,曾为台湾守军转运武器、兵员。光绪十六年以苏松太道迁浙江按察使。次年迁四川布政使。光绪十九年任出使英、法、意、比大臣。次年授光禄寺卿。光绪二十年改太常寺卿,免兼驻法大臣。光绪二十二年,曾在伦敦诱捕孙中山。光绪二十三年被劾去官。
龚照玙
龚照玙,宇鲁卿,合肥人。同治十年(1871)投北洋制造局当差,后捐纳同知、知府。光绪十一年(1885)捐道员。光绪十六年为直隶候补道,调总办旅顺船坞工程兼会办北洋沿海水陆营务处。中日甲午战争期间,闻金州失陷,即托词遁避烟台、天津。寻返旅顺,仍畏葸不前。旅顺陷落前,竟弃船厂不顾,微服杂于溃勇中逃窜。后被叛斩监候。
董履高
董履高(?~1908),字仰之,合肥三河镇(今属月巴西县)人。咸丰末年在乡办团练。同治元年(1862)从李鸿章去上海进击太平军,官至守备。次年,从克江阴、无锡等地,后移师浙江。同治四年晋游击。曾从李鸿章在山东、河南、湖北等地镇压捻军,任副将。同治九年提升为总兵。光绪三年(1877)驻防归化、包头。光绪五年署浔州协副将,光绪九年移防南宁,次年调任新太协。光绪十五年补广西右江镇总兵。光绪二十五年调任直隶正定镇总兵。光绪三十一年任寿春镇总兵。淮河大水,董指挥军队日夜护城,使全城得以安全渡汛。次年,巡视泗州防营时坠马,旧病复发,告病回家。光绪三十四年病故。
蒯光典
蒯光典(1857~1910),字礼卿,合肥人,幼时聪明,八岁能诗。光绪九年(1883)进士,授检讨,充会典馆图绘总纂,后聘为两湖书院监督。光绪二十四年,创办江宁高等学堂。光绪三十二年,官淮扬道候补,加按察使衔。光绪三十四年赴欧洲,任留学生监督,岁余辞职,充京师督学局长。光典通训诂,精目录学。著有《文学蒙求广义》四卷,《金粟斋遗集》八卷。
钱玉兴
钱玉兴(1830~1912),字荣山,出生于寿州东乡(今长丰县境)。幼时丧父家贫,曾替富家放猪。
咸丰年间,钱投身太平军。同治二年(1863)十月,钱接受淮军总兵程学启的指使,劝诱太平军将领投降,从此入淮军程学启部。同治三年程战死,转投淮军将领刘秉璋。并随刘镇压捻军,以剿捻有功被保举为记名总兵。光绪元年(1885),钱任江西抚标右营游击。
光绪十年,中法战争,法军进犯东南沿海,钱随刘秉璋参与镇海防务,并多次击退法舰来犯。光绪十二年,随刘秉璋入川,并提升为重庆镇总兵,署四川提督。光绪十六年以后,因涉嫌人命案,被革职回原籍,后病死。
刘焕文
刘焕文(1885~1916),别名刘髯仙、刘布绕、刘义章,今合肥市郊区骆岗乡花园行政村人。其父刘家圣参加过太平天国运动,在太平军名将李秀成部下任官员。刘焕文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是老同盟会会员。民国3年(1914)在南京参加铁血军,被任命为南京都督。同年6月任南京三千属官团团长。8月南京失守,刘焕文带一名警卫员到上海法租界居住,并从事革命联络活动。民国5年8月被暗害。
王天培
王天培(1880~1917),字元符。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日本留学时加入同盟会。宣统二年(1910)回国,任安徽学堂监督,翌年在安徽响应武昌起义,参与组织安徽独立活动,曾任军政府民军都督,旋去职率军北伐。南北议和后解甲归里,忧郁而终。
水百川
水百川(1896~1917),原名巨汇,寿县(今属长丰县)人。幼入寿县新学,辛亥革命后加入淮上军,为寿县东南乡团防局局长,民国2年(1913)年发动起义,率万余农民攻打寿州。失败后潜往芜湖、上海。民国6年冬被捕遇害。
万福华
万福华(1865~1920),字绍武,合肥人。早年倾向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从事革命活动。光绪三十年(1904)夏与吴旸谷等在南京组织暗杀团,谋杀铁良未果。是年冬,愤前广西巡抚王之春出卖利权,勾结帝国主义镇压当地会党,遂跟踪至上海设计行刺。行刺未遂,被租界巡捕逮押入狱。后在狱中组织越狱,亦未成。民国元年(1912)获释。次年到北京,拒绝袁世凯利诱。民国3年极论帝制之害,不被采纳,遂避地远边,躬耕自给。民国5年袁世凯死后被黎元洪招至北京,主张兴办实业。民国9年病死。
雷振春
雷振春,字朝彦,合肥人。自幼随父母定居宿州。光绪六年(1880)投军入伍。后入北洋天津武备学堂。光绪二十一年任袁世凯新建陆军右翼步兵三营管带。光绪三十一年任北洋常备军第三镇五协统领、奉天巡防营务处总办,后任江北提督。民国元年(1912)年任河南扩军使。民国2年任长江查办使,曾参与镇压“二次革命”。民国3年任北京军警执法处处长。袁世凯称帝时,被封为一等伯爵、震威将军。民国6年张勋复辟时,任督军团总参谋长,陆军部尚书。张勋复辟失败后,雷被捕判刑。后长期在天津居住。
周肇基
周肇基(1901~1921),合肥南乡人。14岁考入尚志高等小学,17岁入安徽省立第一中学。“五四”运动中曾参加安徽学生总会的组织工作。民国10年(1921)6月为要求增加教育经费,率安庆学生向省议会请愿,被军警打成重伤,后因伤势过重不治而死。当时安庆各界曾举行万人追悼会,与被刺身亡的姜高崎并葬于安庆菱湖公园。
陶久仿
陶久仿(1900~1927),寿县陶楼乡(今属长丰县)人。民国8年(1919)年春,进入芜湖工读学校学木工,其间,参加了学生联合会,开展反军阀活动。民国12年,陶久仿在芜湖参加中国共产党,并由党中央派遣,于民国14年春夏之间与蒋光慈赴苏联学习。民国15年9月,陶久仿回国,担任京汉铁路总工会委员兼秘书,在铁路工人中建立工会。民国16年,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陶久仿临危不惧,留守京汉铁路工会,坚持工会工作,不幸被捕,惨遭杀害,年仅27岁。
李诱然
李诱然(1875~1927),一名诉然,字茂询。寿县(今属长丰县)人。年轻时设塾,辛亥革命中参与光复寿州之战,并加入淮上军,任军统。民国7年(1918)任泗县县长,民国16年(1927)在马祥斌旅任参谋长,参加抵抗直鲁联军,同年与马祥斌等被张敬尧诱捕押至济南杀害。
孟靖
孟靖(1898~1927),原名孟宪仁,字靖,今长丰县义井乡人。15岁随寿县名流张树侯读书,后考入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其间,参加了芜湖学生举行的一系列反对军阀的斗争。民国14年(1925),孟靖在农校毕业后,留校任技术员,不久到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4期。入校不久,经胡萍舟介绍,参加青年军人联合会,并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5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10月,孟靖被派任一营一连连长。民国16年5月,孟靖参加平定夏斗寅叛乱的纸坊迎击战,负伤住院。7月15日,武汉国民政府公开与共产党分裂,大革命失败,孟靖随军开赴江西。8月1日拂晓,随同全团以野外演习为名,伺机将张发奎第二方面军总部卫队营全部缴械。8月5日,起义军在南昌市郊会师后,分批向广州进军。10月1日下午3时,孟靖奉命率机枪连首先强渡赣江,抢占对岸高坡镇,不幸在船上中弹牺牲。
陶淮
陶淮(1900~1927),号南表,原名陶仁爱,今长丰县陶楼乡人,民国12年(1923)春在上海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返乡探亲,在亲朋中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其家乡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民国14年受党派遣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就读。民国15年回国后,在武汉全国总工会组织部负责京汉铁路工运中党的工作。民国16年,在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被捕,同年冬在武汉被国民党杀害。
王影怀
王影怀(1902~1928),原名王立德,又名映淮等,今长丰县杨公乡人,民国13年(1924)年2月在家乡经薛卓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7年春任中共寿县县委书记,同年9月任中共安徽省临委秘书时,因叛徒告密被捕,12月被害于安庆。
柯武东
柯武东(1905~1930),原名争荣。合肥(今属肥东县)人。民国1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6年7月,参加彭德怀领导的平江起义。民国18年在井岗山参加红军,任独立二团团长,战功卓著。民国19年任红六军军委委员和第一纵队司令员兼第三支队队长、红三军一纵队司令。同年8月20日在进攻浏阳县文家市的战斗中牺牲。
吴炳湘
吴炳湘(1874~1930),字镜潭,合肥人。行伍出身,早年入北洋武卫军前军随营学堂肄业。光绪二十六年(1900)随袁世凯在山东任巡警道总理、山东警卫队马步营统领。民国2年(1913)任京师警察厅总监,后调总统府秘密侦探处主任、京师警察厅厅长兼市政公所会办、督办。民国8年任京师警察厅厅长兼京师行政局局长。民国9年因段祺瑞下台而去职。民国14年复出任安徽省省长。不久辞职去北方转入实业界。
胡宏让
胡宏让(1903~1930),今长丰县涂郢乡人,民国11年(1922)在家乡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民国12年秋在上海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5年秋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民国18年赴苏区任鄂豫皖苏区某部营长。民国19年秋奉命返乡组织武装,行至六安境内,被国民党逮捕杀害。
王培吾
王培吾(1906~1931),原名王报德,又名王安国,寿县汤王庙(今属长丰县)人。民国13年(1924)考入安徽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民国1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芜湖地委代书记。民国16年秋去苏联学习。民国18年冬回国,后历任红一军第二师政委、红一军前敌委员会委员、中共鄂豫皖军委政治部主任等职。民国20年11月被张国焘等人在“肃反”中杀害。
程东方
程东方(1907~1931),字白兰,今长丰县杨公区三和乡人。民国16年(1927),程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8年春,程东方受党组织派遣,至姚皋店小学任校长,同年6月任中共姚皋区委书记,8月担任中共凤台县委委员。民国20年10月,程率领县游击队配合县委在黄家坝开展扒粮斗争,在与敌人战斗中不幸牺牲。
徐梦观
徐梦观(1908~1932),原名问谭,化名薛成。合肥西乡(今属肥西县)人。少年熟读经史,民国13年(1924)考入合肥省立第六师范。民国1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任雷麻党支部书记。民国19年被选为中共合肥县委第一任书记,领导抗税和扒粮斗争。民国20年任中共合肥中心县委组织部长,次年被张国焘诬为“改组派”,惨遭杀害。1982年被平反。
李坦
李坦(1903~1932),原名安贫,字淑方。寿县(今属肥西县)人。民国13年(1924)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5年赴武汉中央军政学校学习,次年参加北伐军。民国19年,任红一军第一师政委,屡立战功。民国20年任鄂豫皖军委参谋部主任。民国21年被张国焘等以“改组派”罪名杀害。1950年平反,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周味绍
周味绍(1901~1932),原名绍奇,化名邹苇萧。合肥西乡(今属肥西县)人。民国16年(1927)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雷麻支部书记、合肥二区区委书记。翌年当选为合肥县农协主席,领导抗捐斗争。民国19年任中共合肥县委宣传部干事。民国21年组织和领导西乡农民扒粮斗争,在带领游击队和群众向地主粮仓高河沿进发途中,为保护群众,被国民党军队围困逮捕杀害。
陈良季
陈良季(1904~1933),合肥西乡(今属肥西县)人。幼年读私塾。民国17年(1928)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推选为焦婆地区农民协会主席,领导扒粮斗争。民国18年任中央交通中心站副站长兼六安思姑潭晁家油坊分站站长,为中共中央和苏区提供了大量情报和物资。民国22年1月在肥西缺牙山党员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共合肥临时中心县委书记。3月15日,在参加扒粮斗争中,为掩护群众转移而牺牲。
聂宪藩
聂宪藩(1880~1933),字维城。聂士成之子,合肥北乡人。清候补道。毕业于日本振武学校。回国后任直隶营务处提调、济南巡防队长等职。民国元年(1912)6月署山东登州镇总兵。民国2年8月改为烟台镇守使,升任中将。民国8年12月任安徽省长。民国10年8月辞职。次年任步兵统领,并负保护清室之责。民国22年病逝。
张鼎勋
张鼎勋(1884~?),字亚威。合肥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属北洋皖系,曾任江苏陆军二师第三旅旅长、西北边防军第四混成旅旅长。民国21年(1932)4月任安徽省政府委员。民国22年免职。后不详。
刘朝光
刘朝光(1909~1933),又名刘映冰,出生广东,祖籍合肥西乡大潜山刘五房圩子(今肥西县南分路乡刘五房村)。民国16年(1927年),刘朝光在上海求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8年担任合肥赤卫队南分路自卫大队大队长,配合皖西红军,开展革命活动。民国21年,由于地方豪坤出卖,刘遭国民党当局追捕,被迫离开合肥西乡赴皖西苏区,被分配在苏维埃干部学校学习,并担任政治指导员。民国22年,刘朝光在随红军西征途中英勇牺牲。
颜文斗
颜文斗(1909~1934),合肥南乡程店人。民国17年(1928),颜进入上海文治大学学习,后转读大厦大学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民国19年,颜回到合肥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创办了“联一书店”、“美林商店”,并以此为掩护建立秘密联络站。民国21年,颜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合肥游击队指导员、中共合肥南乡区委书记等职。民国23年5月,颜在合肥南乡与敌作战中不幸被俘,同年9月在六安英勇就义。
郭延怀
郭延怀(1910~1935),肥西县山南镇人。郭于民国20年(1931)参加革命,民国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大潜山党支部书记、大潜山临时区委书记、皖西北游击大队支队长、中共合肥县委组织部部长等职。民国24年9月,郭在合肥南乡黄渡口作战中不幸牺牲。
张璋
张璋(1905~1936),原名张鼎和,化名张晓天。合肥西乡张新圩(今属肥西县)人。青年时代在天津读书。民国14年(1925)参加反帝大同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6年被捕,不久越狱,赴日本留学。民国18年因反日回国,又考入北京辅仁大学化学系学习。民国19年被选为北方“左联”执委。民国20年返乡,筹建革命武装,多次身陷囹圄。民国25年被捕牺牲。
董成荣
董成荣(1901~1936),合肥西乡山南镇荷叶冲(今属肥西县)人。民国19年(1930)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党支部书记、合肥四区区委委员、区委书记等职。民国24年任西乡区委书记。民国25年任合肥特区区委书记,年底因叛徒出卖而牺牲。遗体葬于姑姑山下。
吴新田
吴新田,字芭荪,合肥人。保定军官学堂毕业。历任北洋陆军第七师十四旅旅长,岳阳镇守使。第七师师长。原属皖系军,后依附直系。民国14年(1925)督办陕西军务善后事宜。历任陕西省长、陕西护军使,第二集团军第十六路总司令兼一师师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议,后到天津闲居。
郑士琦
郑土琦(1873~1936),谱名余琦,字蕴卿。定远(今属肥东县)人。光绪十九年(1893)毕业于安徽陆军随营学堂,历任北洋军第五镇管带、统带。民初为旅、师长。袁世凯死后入皖系。民国10年(1921)年帮办山东军务。民国12年督理山东军务善后事宜,加陆军上将衔。民国14年被奉系张宗昌排挤,调任安徽军务督办,未到任即下野。
周绍章
周绍章(1889~1937),化名周大树、余光、孙家玉,合肥西乡佃吴大郢人。周于民国17年(1928)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8年任中共雷麻支部书记,后继任皖西北中心县委组织部长。曾先后领导合肥西乡、南乡和北乡等地区大规模扒粮斗争,并在斗争中发展党的组织。在周的努力下,到民国18年7月,合肥地方党的组织已发展到4个区委、2个特支,计23个支部,205名党员。周还策动国民党钱集团防局哗变并取得成功。民国21年9月,由于共青团合肥中心县委宣传部长张绪东叛变,周绍章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后被判无期徒刑。在狱中,周因受敌人残酷折磨,于1937年冬不幸去逝。
李经迈
李经迈(1876~1938),字季高,合肥人。李鸿章次子。初为工部员外郎。光绪三十一年(1905)以候补三品京堂授出使奥地利大臣。次年授光禄寺卿。光绪三十三年因母病回国,旋历任江苏、河南、浙江等地按察使。宣统二年(1910)以随员往日本、欧美考察军事。宣统三年以候补侍郎署民政部右侍郎。辛亥革命后,隐居上海,与宗社党人来往密切,力图复辟。民国6年(1917),张勋复辟时任外务部左侍郎。张广建
张广建(1862~1938),字勋伯,合肥人。科举屡试不第。光绪年间入淮军聂土成部为军佐,积功保举知县,分发山东。以善于逢迎,为巡抚袁世凯所重,累升为布政使。辛亥革命期间,代理山东巡抚。民国元年(1912)3月袁世凯任大总统,调为顺天府尹。民国3年3月授张以“西北筹边使”名义调其带队入甘。进至定西,被任为甘肃都督兼民政长,从此成为袁世凯控制西北的干将。抵任后肆行贪暴,政风恶劣。袁世凯阴谋帝制,因其劝进有功,授一等子爵。民国6年张勋复辟,被任为甘肃巡抚。袁世凯死后投靠皖系。民国9年直皖战争中皖系失败,次年被免职。寓居天津。
吴中英
吴中英(1879~1938),字霖生,合肥(今属肥东县)人。少入义学,后在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师范班、保定学官学堂毕业。宣统元年(1909)留校任教,翌年入紫禁城京畿禁卫军,投北洋皖系。民国元年(1912)任陆军部参军,旋调安徽都督府军政司长,民国3年由段祺瑞调派甘肃任军务厅长,翌年初去职。民国6年反对张勋复辟,就任“讨逆军”参谋处副处长,年底随靳云鹏赴日考察。民国8年曾任靳云鹏内阁秘书长。在家乡创办滨湖中学。民国13年参与“北京政变”和接待孙中山北上事宜。后经营实业,回皖创办湖滨垦务公司。“八·一三”事变后,避居家乡六家畈,与二弟吴中流等被主皖的桂系军队指控为“汉奸”而遭枪杀。民国36年国民政府承认属冤案予以昭雪。
李国杰
李国杰(1881~1939),字伟侯,合肥人。李鸿章长孙。其祖父死后,袭一等侯爵。曾任散秩大臣。光绪三十二年(1906)任广州汉军副都统。次年调镶黄旗蒙古副都统。光绪三十四年任农工商部左丞。宣统三年(1910)出使比利时大臣。辛亥革命后回国。民国3年(1914)任参政院参政。民国7年为“安福国会”参议院议员。民国13年退职回上海,任轮船招商局董事长,并兼营其他工厂企业。民国21年,涉嫌盗卖上海码头案被判刑8年。民国23年获监外执行。上海沦陷后,梁鸿志在南京组织维新政府,李参与叛国活动,被军统刺死寓中。
贾德耀
贾德耀(1880~1940),字昆庭,合肥市郊区夏大郢人。北京洋武备学堂及日本士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毕业。曾任北洋军第二镇参谋官、马二标标统。民国元年(1912)在河南护军中任团长。民国2年任七师十三旅旅长。民国3年9月改任第十五混成旅旅长。
民国5年1月任陕南镇守使,7月调任将军府参军。后任保定军校校长、陆军部军学司司长。民国13年3月授将军府宽威将军,11月任陆军部军学司司长。民国14年11月任陆军部总长。民国15年2月任国务代总理,4月去职。国民政府时,任军事参议院参议。民国24年11月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后迫于形势,通过德国医院避开日本人的纠缠,化装成农民离开北平到达天津,后又乘船到上海法租界友人家居住。民国29年,在上海病故。
凌正明
凌正明(1908~1940),肥西县山南乡人。凌于民国23年(1934)参加地方赤卫队,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合肥特区委组织部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凌正明积极组织抗日武装,先后担任合肥西乡人民抗日自卫队第一大队副队长、合肥抗日游击队副队长、舒六合抗日游击队副队长等职。民国39年2月,凌被国民党当局逮捕,不久遇害。
朱养仙
朱养仙(1914~1941),原名朱祖传,肥西县雷麻乡人。朱于民国27年(1938)参加革命,曾任新西军四支队第一游击大队班长、排长、中队长,舒(城)六(安)合(肥)三县联络站站长,新四军江北游击队纵队直属大队大队长等职,于民国30年春在定远牺牲,时年27岁。
张帜
张帜(1907~?),原名张家植,肥东县阚集乡人。民国22年(1933),张高师毕业后,先后在合肥、巢县等地教书。民国27年5月日军侵占合肥后,张帜在家乡与地方开明绅士共同组建抗日救亡义勇军大队并担任政治部主任。民国28年,张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合二区区委代理书记、合二区区委委员兼区长、广兴区区长、巢合办事处主任。解放战争时期,张先后任苏皖边区参议室秘书主任、定合县县长等职。解放后,张转业地方,长期担任省劳动局领导职务。
赵干臣
赵干臣(1903~1941),原名赵邦才,合肥南乡四十井岗东村宋湾(今属肥西县)人。
民国19年(1930)参加农民协会,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2年5月,任中共宋湾党支部书记。民国27年任肥南抗日游击队队长,次年任新四军九团三营营长。民国29年回乡组织300多人游击队,翌年重返部队途中被叛徒杀害。
童宜仙
童宜仙(1893~1941),女,合肥西乡南分路口(今属肥西县)人。民国18年(1929)参加革命。民国2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合肥西乡第一位女党员。曾组织、领导“姐妹会”、“妇女会”,配合农会进行斗争。民国22年被选为中共合肥临时中心县委执委、妇女部长、中心县委书记。民国27年任合肥西乡妇女抗敌会主席,组织抗日武装。民国30年被捕牺牲。
龚振鹏
龚振鹏(1882~1942),字镇州,合肥北乡(今岗集乡)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加入同盟会,次年至安庆投军,旋入保定陆军速成学校。肄业后回安徽,任讲武堂教官,后主持岳王会。宣统三年(1911)年十一月四日,在清江率部举义,旋因伤赴上海诊治,孙中山委以第三十五旅旅长。“二次革命”中曾接替范鸿仙,主持铁血军,发兵讨袁,失败后流亡日本和南洋诸岛。护国战争时返国,与唐继尧、蔡锷、吕公望交往,到粤军供职,任支队司令及虎门要塞总指挥。民国10年(1921)年被非常大总统任命为陆军部第二司司长。后因陈炯明叛变而去职,在广州、上海、北平等地居闲十多年。民国27年在李济深的军事参议院任少将参议,病逝于桂林。
龚兴湛
龚兴湛(1868~1943),字仙舟,合肥人。幼时家贫,9岁只身去沪,为三伯父龚照瑗两子伴读。后自学英语,考入金陵同文馆。毕业后,派往驻英使馆,充钦差薛福成随员。薛四年任满,继任者为龚三伯父照瑗,龚仍充随员,随任法、意、比等国。回国后,任广东知府、广东按察使、钦廉兵备道、云南临安开广道、云南提法使等职。民国元年(1912)后历任汉口中国银行行长、赈务局督办、安徽国税筹备处长、财政司长等职。民国3年5月任安徽财政厅长。民国4年1月转任广东财政厅长(未上任)、采金局总办。同年6月任财政部次长兼盐务署督办、稽核总厅总办。民国5年任全国经界局督办及参政院参政。袁世凯称帝时,龚辞职闲居天津。迨帝制失败,被推为参议院议员。民国7年任安徽省长,旋调任财政总长。民国8年秋,继钱能训代理国务总理,在任仅三月。民国13年11月,任段祺瑞执政府内务总长,兼赈务督办。民国14年11月改任交通总长。民国15年4月去职。此后即长寓天津,从事实业活动。先后任中国实业银行、通益味精公司董事长、大陆银行、中孚银行、启新洋灰公司、永宁水火保险公司董事等职。民国32年12月病逝于天津。
郑大章
郑大章(1904~1944),合肥人。民国9年(1920)于北京师范大学附中毕业后去法国留学,在巴黎大学获学士学位,后入镭学研究所居里夫人实验室,并以《论放射性矿石中铀系与镁的比例常数》论文获法国物理学博士学位。民国23年回国,和严济慈主持筹办镭学研究所。北京沦陷后南下,在上海租界内坚持科研,病逝于苏州。
张世瑞
张世瑞(1919~1946),肥西县上派镇人。张于民国26年(1937)参加革命,民国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新四军第六支队排长、连指导员、泗阳县中杨区委书记、宿又秘密组织反袁,设秘密机关于汉口日租界。事败赴日本士官学校,以第七名毕业于步科。回国任教于山西军官教育团。民国4年(1915),李参与上海霞飞路渔阳里秘密组织,加入策反肇和兵舰起义,历任徐树铮边防军团长、汉阳兵工厂襄办、中将参议、安徽省府委员。民国26年辞职居桐城。次年去江津。民国34年任丰本公司董事长兼中孚银行常驻监察人。民国35年为“国大”代表,翌年任国民政府立法委员。民国38年去台湾。1952年在台湾病逝。
郭子清
郭子清(1890~1953),合肥(今属肥东县)人。宣统二年(1910)底加入同盟会。武昌起义爆发后,受黄兴指派回合肥组织500人的武装,任管带。民国13年(1924)任方振武部军需。民国18年任安徽省政府委员兼土地整理委员会主席。同年10月,方振武被蒋介石软禁后,郭受通缉,潜回原籍避难。民国25年入安徽地方银行工作。民国27年任副行长,旋代总行行长职。民国29年任皖南分行行长兼茶叶公司经理、皖南战时物资管理处副主任。在此期间,拥护中共抗日主张,支持新四军抗日活动。抗战胜利后,任安徽省银行副总经理兼芜湖分行经理。1950年为芜湖人代会特邀代表。1952年为安徽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列席代表、省文史馆馆员。1953年12月逝世。
程保乾
程保乾(1927~1954),王东银(1930~1954)。程保乾,肥西界河杨家桥人,解放后参加基层工作,曾任村长、乡团支书等职;1953年任湖滨区龙庵乡乡长。
王东银,肥西长安集葛漕坊人,1952年入伍,曾任乡团支书、财粮员、副乡长等职。因工作成绩突出,曾受到团省委的表扬。
1954年6月中下旬,滨湖大雨滂沱,巢湖大水猛涨,各个小圩均已漫破,龙庵乡大龙塘十分危急。程保乾、王东银二人毅然带领群众,在圩堤上日夜守护。7月9日至10日,水势不断上涨,为抢救大圩出现的缺口,程、王二人同时抱着棉被跳入水中堵塞缺口,终因洪水过猛,圩堤被狂浪冲塌,二人亦被洪水卷走,不幸牺牲。同年7月,中共肥西县委作出决定,追认程保乾、王东银二人为中共正式党员,并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授予二人为革命烈士。
龚兆庆
龚兆庆(1901~1958),上海持志法学院毕业,曾任怀宁、望江县长,安徽省高等法院合肥分院筹备处主任。民国37年(1948)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为解放前合肥县最后一任县长,对合肥的和平解放曾作出贡献。曾任安庆市城市建设局长,民革安庆市主任委员。
杨宝森
杨宝森(1909~1958),字钟秀。原籍合肥,生于北京。幼年起即师从裘桂仙、陈秀华、鲍吉祥学京剧老生。10岁起于京沪等地登台,成年后潜心研究余叔岩演唱艺术,逐渐形成宽厚低回的“杨派”风格,30年代与马连良、谭富英、奚啸伯并称“四大须生”。代表剧目有《伍子胥》、《失空斩》、《阳平关》、《击鼓骂曹》等。建国后曾任天津市京剧团团长。
唐启尧
唐启尧(1865~1958),字庭。合肥西乡丰乐镇(今属肥西县)人。光绪十四年(1888)离家赴台入海军,曾任飞捷轮军官。甲午战争中转战东北前线。光绪二十六年随聂士成守卫天津。翌年投袁世凯,任陆军第三镇管带、直隶知州。光绪三十二年调东北,筹建吉林督练公所,任吉林兵备处总办兼协领。宣统二年(1910)任安徽兵备处总办,开设陆军讲武堂。辛亥革命后回任吉林督练公所少将参议。民国5年(1916)调任察东镇守使加上将衔。后任安徽宣抚使,督办安徽裁兵屯垦事宜。后因时局混乱无法实施,他解甲还乡,回到丰乐镇。日军侵占合肥后举家入川避乱。抗战胜利后回归家乡。1949年以后定居北京。1958年逝世于北京。
孙仲德
孙仲德(1902~1961),原名家骥,曾用名余凯章。合肥三河东旺圩(今属肥西县)人。民国9年(1920)考入保定随营学校。民国16年在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特务团任连长,后任肥南三河镇警备队长。民国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合肥南乡区委书记,皖西北游击大队副大队长。次年任皖西北特委委员兼军事部部长、皖西北独立游击师师长等职。民国26年赴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翌年起,先后任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团团长,江北游击纵队司令员,皖中军政委员会副书记,江北游击纵队政委,新四军七师十九旅旅长,新四军七师参谋长,中共和含地委书记及支队长、政委等职。民国37年任江淮军区副政委兼中共淮南工委书记,华野先遣纵队司令员。合肥解放后,任军管会主任兼城防司令部司令,皖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皖北地区军政干校校长、党委书记。出席全国政协一届会议并参加开国大典。1952年起,历任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兼民政厅长,上海第二医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长等职。1961年11月4日在合肥逝世。
叶粹武
叶粹武(1888~1963),原名守坤。合肥(今长丰县)人。安庆讲武学堂、安徽法政学堂毕业。光绪三十四年(1908)加入同盟会,宣统三年(1911)参加广州黄花岗之役。旋回安徽投入辛亥革命,任皖军独立师团长。后随吴忠信赴穗,民国14年(1925)任粤军军秘书长。北伐开始为江东第一路军指挥部秘书长。民国18年任合肥县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到卫立煌部,任14集团军秘书长、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秘书长、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高参。抗战胜利后退休。民国37年冬去台,病逝于台中市。
吴佩之
吴佩之(1874~1963),名纫礼。合肥(今属肥东县)人。16岁与同乡罗开榜投考威海水师学堂,经5年学习,毕业后被选在萨镇冰部下见习海军业务。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随萨率舰队访问南洋、欧美各国,考察世界海军。参与北洋海军重建。光绪二十八年起先后任保定陆军学校英法文总教练、保定陆军大学监督。宣统元年(1909)调任海军部军械司司长。民国13年(1924)任海军部次长、代总长。民国16年,蒋介石邀他去南京国民政府任职,吴以年老辞不赴命。后隐居家乡和贵州青德,抗战胜利后在合肥东乡六家畈创办养正小学。建国后为安徽省政协委员、省文史馆馆员。
戴正华
戴正华(1901~1966),合肥六家畈(今属肥东县)人。民国10年(1921)考入上海南洋专门学校学医,毕业后历任黄埔军官学校军医、广东总兵站医院内科主任、国民政府陆军44军卫生队队长和五十六师少校军医。民国20年所部在围剿红军中被打败,遂投红军,任红三军团军医。民国22年调任湘赣军区司令部医务主任。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红六军团卫生部长,随部长征,任中央红军总卫生部医务主任。民国29年任八路军120师卫生部政委,率医疗队至晋西北根据地,创办120师医院。民国34年后历任晋察冀军区卫生部副部长、军区后勤部参谋长、东北军区卫生部卫生主任等职。建国后,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曾率医务人员抗美援朝。1952年调任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66年6月病逝于北京。
宣南生
宣南生(1900~1966),原名宣荣章,合肥(今属肥东县)人。民国12年(1923)与四弟宣济民一起到上海日华纱厂做打包工。民国14年“五卅”运动爆发时参加了大罢工。民国1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因散发革命传单,遭通缉。
民国18年夏,宣南生来到芜湖市,协助中共安徽地下省委书记组织桐城闸自卫团武装起义。后因暴动失败,重返上海,加入中共的“特科打狗队”,在周恩来、何孟雄等人的直接领导下,处置叛徒、严惩敌顽,并且负责保卫当时处于地下状态的中共中央机关的安全。
民国26年,“八·一三”事变爆发,日军攻占上海,宣南生返回肥东山王乡,于民国28年2月在大夏祠堂成立山王抗日自卫队。民国28年3月,宣南生与新四军四支队七团政治处主任吕清取得联系,同年5月恢复了党组织关系并成立了山王地区党支部,任支部书记。到民国29年春,自卫队已由最初的十几个人迅速发展到700多人,并改名为淮南抗日人民自卫军。这时,宣南生又受党组织的委派至上海做策反工作,返回后担任新四军七师师特派员,在地方实力派和土伪顽中开展抗日统一战线工作。
解放战争期间,宣南生随军北撤到山东,在华东局汇通盐号担任叉涧分号经理,用盐在上海、南京等地换取军火、药品和布匹等物。民国36年,宣南生随军先后到济南、徐州任军代表和工会主席。建国后,历任合肥市房产科长、安徽省农林处实验场场长、合肥市牛奶厂厂长、合肥市胜利旅社经理等职务,1966年3月因病去世。
褚石谷
褚石谷(1902~1968),合肥人。民国11年毕业于安徽省立第六师范学校。民国12年褚在合肥县立初级小学任教。民国13年至民国15年在合肥县税务局、宜昌厘金局当职员。民国16年任国民党合肥县党部委员,民国18年至民国36年,先后任凤阳县临淮关稽征所主任,国民党56师政训处总务科长(驻地芜湖),无为县政府助理秘书,芜湖私立小学校长,肥西雷麻店货物检查处主任,平民织布厂经理,合肥抗战动员委员会委员,县党部计划委员,银行经理。民国37年经营裕民五洋店,同年10月任合肥县商会理事长,合肥县参议员。1949年合肥解放,留任合肥市工商业联合会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1950年任合肥市工商业联合会主任委员,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52年任民革合肥市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后任民革合肥市委员会宣传处处长。曾被推荐为皖北区协商委员会委员,选为合肥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合肥市协商委员会副主席。1968年3月在合肥逝世。
张永安
张永安(1945~1968),肥东响导乡张南生产队人。张于1963年春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部队担任保管员,曾多次立功受嘉奖。1968年,张退伍后,回家乡务农。同年4月5日中午11点,张发现两里之外的公社所在地失火,便立即赶到现场。此时,凶猛的大火正由屋内向两端蔓延。为切断火路,张奋不顾身地爬上屋顶,并指挥其他人一起切断火路。烈火烧着了张的衣服、鞋子,张仍坚持扑打火苗,终将火路切断。然而,此时大风又在东边房屋卷起了火龙,张赶忙冲向东边屋顶,扑向火口,拼命掀草灭火。因张所在房屋大梁被大火烧断,张永安不幸掉进火海,被大火夺去了生命。安徽省革命委员会于1968年8月18日追认张永安为中共党员和烈士,并号召全省人民向张永安学习。
解正新
解正新(1946~1968),肥西董岗乡姚岗村人。解于1963年初中毕业,回乡参加生产。为了改变家乡文化落后的状况,解先后在家乡创办了一所耕读小学,后又创办一所大队夜校,成为家乡发展教育的一名带头人。
1968年5月27日,解在与社员一起插秧时,有一青年社员不慎触上高压电线,几个社员见后连忙去抢救,结果有的被电击倒,有的也被电吸住。解正新看到后,不顾个人安危,便迅疾抓住电线,拼命向前猛冲,拉断电线。此时,其他人虽然得救了,而解正新却被强大电流夺去了生命。1968年12月,安徽省革命委员会作出决定,追认解正新为烈士。中共安徽省委追认解正新为中共正式党员。
费祥和
费祥和(?~1969),长丰县三十头乡人,中共党员,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停战后,费从部队复员,分配到合肥矿机厂工作。
1969年7月3日,费祥和在出差到宁国山城时,恰遇山洪爆发,费主动奔向抢险第一线,帮助宁国津南大队宁东生产队抢运粮食、化肥和受大水围困的群众。费在跳入水中抢救一名落水战士时,不幸被狂浪卷进漩涡,直到3天后,人们才在宁国县城50多里外孙有埠找到费的遗体。为了表彰费祥和舍已救人的献身精神,1969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和合肥市人民政府分别颁令,追认费祥和为烈士。
盛习友
盛习友(1944~1969),肥西县烟墩乡人。1964年3月应征入伍,任战士、排长。196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7月17日,在鲁中泰沂山区工地上,为抢救被洪水卷走的妇女李凤兰等而牺牲。中央军委授予盛习友“爱民模范”称号。全国各大报刊都陆续报道了盛习友的事迹。他家乡所在的村被命名为“习友”村。
桂俊亭
桂俊亭(?~1971),合肥西乡山南镇(今属肥西县)人。民国22年(1933)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3年率领缺牙山游击队镇压反动地主,缴获大批粮食分给贫苦群众。
民国24年冬任中共合肥特区军事部长兼赤卫队长和交通站长。民国26年任舒六合三县自卫队队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肥西人民抗日自卫军第一大队大队长,随后任合肥抗日游击队队长。民国27年,任舒六合抗日游击队大队长,支队司令。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营长、团长。民国34年,任淮南路东分区六合支队副司令、淮南四地委城工部、联络部副部长兼监委书记。民国35年6月后,任胶东军区后勤贸易总店总支书记,海军教导队政委,华东野战军医院副院长。1949至1962年先后在淮南矿务局警备司令部、皖北公安局、省公安厅、民政厅、省政法部任司令员、副局长、厅长、党组书记、副部长等职。1971年3月去世。
蔡庆华
蔡庆华(1905~1973),号泰峰,合肥人。早年考入东南大学。民国16年(1927)考取国民党中央军校第六期交通科,后赴法国学习。民国24年冬回国,任国民党陆军交辎学校战车教导营少校营副。抗战期间任装甲兵团中校团副、第二○○师参谋处上校副主任、第五军参谋处少将副处长。解放战争中历任国民革命军陆军装甲兵学校第三处处长、教育长、校长等职。民国38年去台湾,先后任装甲兵副司令、陆军总司令部副参谋长等职。1973年在台湾病死。
孙章鼎
孙章鼎(1899~1976),字铸九,合肥人。民国12年南京金陵大学毕业,先后任职于浙江大学、西南经济建设研究所、重庆油桐研究所、复旦大学。建国后历任湖南农学院林学系、中南林学院林学系主任、教授,为中国林学会理事。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有《树木识别》、《白栎的新生》、《湖南林业》等著作。
褚峻斋
褚峻斋(1891~1977),学名振德,合肥东乡褚老圩(今属肥东县)人。民国2年(1913)考入合肥政法研究所,两年后毕业。民国13年在家乡创办小学。抗战爆发后毁家纾难,支持新四军抗日,并于民国28年入伍,其居所褚老圩曾作新四军四支队司令部。
民国32年后曾任定合县民主政权参议会议长,路西四分区参议员和豫苏边区参议员。出席延安参政会。1949年初随军由山东南下,任皖北行署财政处仓库主任,行署合作社经理,1951年后任省文史馆馆员。
陈东原
陈东原,合肥人。曾任教育部简任督学、国立湖南师范学院院长、教授等。民国19年(1930)接任安徽省立图书馆长,使馆藏图书增至10万余册;同时,创立、主编《学风》刊物,撰著《中国教育史》一书初稿。在任5年后赴美国留学。
戴济民
戴济民(1888~1978),合肥人。早年以行医为业。民国19年(1930)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民国2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后,将私营医院全部捐献给红军,为红军培养大批医护人员。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军医处副处长、卫生部副部长兼后方医院院长。建国后,任卫生部监察局局长,全国政协委员。1978年在北京逝世。
郑象钥
郑象钥(1901~1979),字启愚,今长丰县涂郢乡人。早年赴美国留学,于民国27年(1938)获硕士学位,民国3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解放后历任安徽大学、合肥师范学院教授、外语系主任。著有《东西洋文化比较》、《新华诗颂》、《西洋文学》等。
刘鸿文
刘鸿文(1916~1979),原名先富,又名季温,合肥东乡刘寿三村(今属肥东县湖滨乡)人。民国24年(1935)参加革命,民国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7年任皖北中心县委宣传部长兼霍邱县委书记,江北游击纵队政治部民运科长。民国30年任合肥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县委书记。民国32年起任皖东专署党团书记兼秘书长、中共淮南津浦路东地委城市工作部部长等职。民国35年任中共汴郑工委书记。1949年后历任中共河南省委统战部长、组织部长、省委副书记、省革委会副主任等职。1979年1月病逝于郑州。
陈紫枫
陈紫枫(1890~?),合肥(今属长丰县)人。早年随柏文蔚参加反清讨袁世凯活动。后追随蒋介石,曾任国民政府立法院委员,“国大代表”。民国38年(1949)去台湾,后病死。
方家社
方家社(1956~1979),肥西县滨湖乡方嗣村人。方自幼学习刻苦,成绩优良,经常在节假日主动参加集体劳动,重活脏活抢着干,从不计较工分报酬。在读中学时,曾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
1974年12月,方家社应征入伍。在部队训练期间,方训练刻苦,各项成绩均优秀,受到领导多次表扬和嘉奖,并被提拔使用。1979年1月,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打响后,方家社随部队走上前线。同年2月19日,方所在连队奉命攻打719高地,方带领尖刀排,猛打猛冲,迅速攻占719高地。后方家社在带领一个战斗小组,从正面冲杀牵制敌人,以掩护部队从两侧向敌军进攻时,不幸中弹光荣献身。战斗结束后,部队党委追认方家社为革命烈士,并追记三等功。韦章友
韦章友(1956~1979),中共党员,肥西四十井村人。韦章友自幼读书刻苦,学习成绩在全班、全年级均名列前茅。高中毕业后,韦因家庭困难,回乡务农,后于1974年报名参军。
韦章友入伍后,被分配到山东部队。在新兵训练中,韦不怕苦,不怕寒冷。在进行挖坑道作业中,韦经常连干三个班,肩上脱了一层又一层的皮,坚持连续战斗,硬是凭着这股劲,成了全团有名的技术能手。在全团实弹比武中,韦多次夺魁,曾被授予团“神枪手”称号。韦领导的三班,为全团射击尖子班,并荣立集体三等功。韦还刻苦学习马列原著和《毛选》,韦所领导的三班为部队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先进单位。1979年,韦所在部队参加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2月21日,部队奉命夺取551高地,韦章友带领三班担任尖刀班。上午8时,我军万炮齐发,总攻开始。一阵猛烈的炮火后,连长一声令下,进攻开始,韦章友首先跳出战壕,手握冲锋枪,带领全班向551高地扑去。当韦章友在向主峰冲锋中,不幸被敌弹击中前额,壮烈牺牲。战斗结束后,部队党委追认韦章友为革命烈士,并追记二等功。
赵勇
赵勇(1958~1979),长丰县下塘镇人。赵自幼读书刻苦,成绩优良,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1975年高中毕业后,赵响应党的号召,到该镇韩店村落户,积极参照劳动锻炼。在务农中,赵脏活重活抢着干,受到干群一致好评,曾被推选出席县、镇“先代会”。
赵于1978年12月应征入伍,1979年2月17日凌晨,参加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当时赵勇所在连队奉命攻打540高地,赵勇担任火炮弹药手。首长指到哪里,赵勇就和战友紧密配合,将炮弹打到哪里,有效地压制了敌人的火力,使部队很快攻下540高地。2月17日中午,赵勇所在班乘胜向550高地进攻。当冲到半山腰时,受到510高地敌军阻击。赵勇和战友很快用准确的炮火一个一个地把敌人火力点摧毁。就在赵勇又一次运送炮弹时,被敌人一串子弹击中腹部,壮烈牺牲,用鲜血和生命实践了其生前立下的“洒尽热血报党思”的誓言。战斗结束后,部队党委根据赵勇的英勇表现,追认赵勇为革命烈士,并追记二等功。
童德纪
童德纪(1958~1979),长丰县杨庙乡花园村人。童于1978年应征入伍。童入伍后训练刻苦,曾取得步枪实弹射击“优秀”的好成绩。童后被部队选调任为六○炮二炮手,在全团射击比赛中,童和一炮手紧密配合,曾获得第一名的优秀成绩。
1979年2月,童所在部队开赴中越自卫反击战前线。在进攻612高地受阻时,一炮手负了伤,童迅速冲顶上去,连发三颗炮弹,拔掉敌人的火力点,使部队成功攻占上目标高地。2月18日,连队穿插到657高地时,受到敌人火力袭击,排长负重伤,童德纪冒着敌人的炮火冲上前去抢救排长,就在童抱住排长向后撤时,不幸被敌弹击中头部壮烈牺牲。1979年5月19日,部队党委追认童德纪为革命烈士,并追记三等功。
吴建达
吴建达(1958~1979),合肥市人。吴高中毕业后,于1976年2月,插队落户到桐城县罗岭公社务农,当了下放知青。1978年12月应征入伍,被分到云南边防部队。
1979年2月,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打响后,吴所在的四连担负攻占369高地的任务,战斗中,正在阵地指挥战斗的四连王连长突然中弹负伤,指导员命吴建达前去救护。吴在向敌阵地匍匐前进时,不幸身中两弹,终因流血过多,光荣牺牲。战斗结束后,部队党委追认吴建达为革命烈士,并追记三等功。
叶晓武
叶晓武(1959~1979),合肥市人。叶自幼就喜欢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等英雄人物,决心长大后向英雄学习。
1979年初,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打响后,叶志愿报名参军,决心上前线为保家卫国建功立勋。入伍后,叶被分配在某师侦察连当侦察兵,奉命开赴边防前线。同年2月17日下午,叶所在班奉命执行侦察敌情任务。在到达敌前沿阵地进行搜索时,突然遇到敌暗火力点的袭击。叶晓武为掩护战友前进,不幸腹部中弹牺牲。战斗结束后,部队党委追认叶晓武为共青团员,并追记二等功。
李景苍
李景苍(1959~1979),长丰县土山乡人。李在读书时,就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入伍后因其学习努力,训练刻苦,被领导和战友誉为是一名思想、作风、技术都过硬的好战士。
1979年2月,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打响后。李随部队奔赴前线。同年3月3日下午,李所在团奉命攻打无名高地。在战斗中李奋不顾身,猛打猛冲,第一个登上无名高地。当暗藏在山洞里的敌人向我渡河部队开火时,李不顾个人安危,端起机枪向敌进行猛烈扫射,歼灭了敌人,摧毁了敌人的火力点。就在此时,李突然发现身后的班长中弹倒地,李迅速转身抢救班长,不幸被敌军一串子弹击中头部,壮烈牺牲。战斗结束后,部队党委根据李生前要求,追认李为中共党员,并追记三等功:李所在班被授予“英勇顽强班”称号。
王芬
王芬(1961~1979),长丰县人。王自小爱劳动,能吃苦,忠厚朴实,爱憎分明。1978年12月,王主动报名应征入伍。王到部队后,勤于学习,不怕困难,创造了在夜间用手电代替闪光练习瞄准的技术,解决了部队训练器材不足的困难,受到领导和战友好评,得到营、连的嘉奖。1979年2月,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打响后,王芬所在部队担任先锋连,王芬担任机枪手。战斗中,王芬为突击队队员。进攻中,敌军炮火猛烈,突击队刚接近敌阵地就受阻,被压制在一条狭窄的小沟里,情况十分危急。这时只听王对队长说了一声“我先上”,就一个翻身跃出,机智地躲开敌人火力,爬到一个隐蔽处,趁敌机枪换梭的瞬间,将手雷塞进敌人枪眼中,摧毁了敌机枪火力点。部队在继续向敌进攻时,又受到西侧520阵地上敌军的夹击。看到战友一个个倒下,王芬忽地从地上跳起,大喊一声:“看我的!”便端起机枪向敌人扫射,压制了敌人的火力。顽固的敌人集中全部火力向王射击,王终于被敌弹击中壮烈牺牲。战斗结束后,部队党委追认王芬为革命烈士,并荣记三等功。
姚兴修
姚兴修(1961~1979),长丰县罗集乡人。姚于1978年应征入伍。入伍后,姚多次向党组织递交决心书,立下“愿为祖国和平而死,决不为自己谋利而生,听从党召唤,党指到哪里,就打到哪里。”的誓言。
1979年2月,姚随部队奔赴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前线。在3月1日的一次穿插战斗中,姚机警地带领身边战友绕开地雷、开辟一条无雷通道,使部队顺利到达目的地。3月4日,排长带领姚和另一战士,到敌方无名高地侦察,在到达主峰时,被敌人发现,遭到敌人三面火力夹击,排长不幸中弹。在此情急时刻,姚兴修向连长请求:“请把最艰巨的任务交给我吧,不消灭敌人决不回来!”在得到连长同意后,姚带领战士勇猛地冲向敌人,迅速攻下一个小山头。就在姚乘胜向主峰冲击中不幸中弹牺牲。战斗结束后,部队党委追认姚兴修为革命烈士,并追记三等功。
梁厚明
梁厚明(1961~1969),合肥市人。1978年,梁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1979年1月3日,梁随部队到达广西扶绥县边境。
1979年2月17日,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打响后,梁随部队开赴战斗第一线。当时,梁是工兵,在战斗中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爆破、排雷等任务十分艰巨危险。梁厚明遇任务抢着干,一次又一次出色地完成任务。3月7日,梁厚明所在部队受敌炮火袭击,工兵连奉命布雷阻击。梁在和班长一道执行反坦克布雷任务过程中,因遇一颗地雷发生意外爆炸,光荣牺牲。战斗结束后,部队党委追认梁厚明为革命烈士。
谭声乙
谭声乙(1900~1981),字蜀青,合肥人。19岁毕业于天津河北工学院机械系,曾参加“五四”运动。民国11年(1922)官费留学英国,就读于格拉斯哥大学。民国22年底回国,执教于武汉大学,先后任武汉大学工科研究所主任、工学院院长、交通部参事等职。民国36年应郭寄峤之邀任甘肃建设厅长,旋去职。1949年后,历任江汉造船厂顾问、重工业部上海钢铁局顾问,并执教于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华东纺织工学院,曾任“华纺”力学教研室主任。在机械、造船业上有较深造诣。译著有《矩阵分析在电气线路上的应用》等。
王唯农
王唯农(1934~1982),字行。出生于南京市。祖籍肥东王铁乡。民国38年随父母去台湾,在台北读中学。1953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台湾国立中正理工学院。1956年在全台高等学校毕业会考中,得化工科第一名。1958年又考取台湾清华大学新开设的原子能科学所研究生,两午后获硕士学位,并获得第一届中山奖学金第一名,被送往美国壬色列(PRl)物工学院学习,继续研读原子核子物理。1965年,获博士学位后,返回台湾,就任台湾国立清华大学教授兼物理系主任、物理研究所所长,并筹建台湾第一个低温固体物理实验室。很快在核反应及核能研究领域取得多项成果,引起国际物理学界核能源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吴大猷特聘其为中央研究院研究员兼物理研究所副所长。1969年,王又应联邦德国洪堡基金会的邀请,赴西德研究核能工业一年。回台后,任国民政府科技发展委员会自然科学及科学组主任,主持参与台湾核能源开发研究工作。
1972年,王被推选为新成立的国民党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两年后任国民党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并在同年当选为国民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1978年8月被任命为台湾国立爽功大学校长。1982年7月在台南病逝,年仅48岁。
金维系
金维系(1888~1982),字幼輈,合肥人。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讨袁和护法运动。曾任庐州讨袁军筹饷局局长、中华革命军皖中司令官、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议。民国17年起历任国民党安徽省党部执行委员、省政府委员,抗战爆发后曾任第四届国民参政会参议员。民国36年当选为国民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民国38年去台湾,任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等。
胡允恭
胡允恭(1902~1991),又名胡萍舟,今长丰县杨庙乡人,民国12年(1923)年秋在上海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3年受上海大学党组织指派,返回故乡,以办“淮上中学补习社”为掩护,宣传马列主义,秘密进行党团组织创建工作。民国18年被调往山东工作,先后任中共济南市委书记,山东省委书记等职。民国21年,受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迫害,被排挤出党。1983年1月,经中央书记处批准,充分肯定其革命功绩,恢复了他的党籍。1991年病逝于南京。
吴如孝
吴如孝,一作汝孝。广东梅县人。清咸丰元年(1851)参加金田起义。咸丰三年与罗大纲同守镇江,屡败江南大营清军,并同罗一起向英国驻华公使宣布太平天国禁止鸦片,允许通商的外交方针。咸丰六年配合秦日纲歼灭江苏巡抚吉尔抗阿部。咸丰八年随陈玉成等攻占庐州,遂为庐州城守将。后率部南下,配合陈玉成等部在三河镇全歼湘军李续宾所部。咸丰九年任前军主将。曾联合捻军攻定远、盱眙。咸丰十年随陈玉成赴天京摧毁清江南大营。不久与吴定彩等率军往凤阳援助捻军张乐行部。咸丰十一年,与各军合救安庆失利。安庆失陷,引军返回庐州。后封顾王。同治元年(1862)撤出和州铜城闸及巢县。同治二年,克浦口。
马祥斌
马祥斌(?~1927),字文柏。安徽宿县人。光绪三十三年(1907)入安庆巡警学堂,后因徐锡麟举义,学堂解散回乡,任过清乡团团总、清乡局局长。民国2年(1913)为安徽都督倪嗣冲收编,历任安武军哨官、管带、蚌埠警察局长、安武军旅旅参谋长、团长、第二混成旅长等职。民国16年出任国民革命军暂编第五师师长,驻守合肥。同年因保卫合肥有功,升任暂编第十一军军长。遂收编直鲁军张敬尧、袁家骥二部。后张、袁哗变,劫掳马祥斌押交张宗昌。马祥斌一再拒绝张宗昌劝降,是年11月在济南被枪杀。合肥各界人士听到马遇难后,于民国17年春,在合肥城中心四牌楼处建立“马、王二公祠”(王指王金韬,系冯玉祥部北伐先遣司令,率部三千,助马样斌守城。合肥解围后,部队开往徐州时,被卫士谋财害死)以示纪念。
李子芬
李子芬(1902~1936),又名李泽萍、李次芬,化名孙济夫、孙子芬,湖北黄梅县人。民国12年(1923)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1年,党中央分配他来合肥地区,任中共合肥中心县委宣传部长,以加强皖西游击区域领导。他宣传和发动群众,组织游击武装,开展扒粮和抗暴斗争,有力地配合和支援了鄂豫皖苏区红军作战。
民国21年9月2日,因叛徒投敌,出卖组织,致使李子芬和合肥党团中心县委机关被破坏,23人被捕入狱。敌人对李子芬严刑拷打,他却严守党的机密,并以顽强的毅力领导狱中难友进行多次绝食斗争,最后被国民党高等法院判处无期徒刑。民国25年12月,被敌人折磨了4年多的李子芬不幸逝世于狱中。
谭光廷
谭光廷(1910~1959),化名袁仁安。江西莲花县桃岭村人,民国15年(192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19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抗战开始后的民国27年4月至民国28年1月,任中共安徽工委军事部长,后任皖东工委、苏皖省委民运部长。民国28春,以任安徽省动委会的合法名义出面,深入敌后的肥东梁园一带与坚持在那里活动的新四军4支队8团民运股长周利人取得联系,在小陆岗组建了抗日战争时期肥东地区第一个共产党的县级组织—中共肥东工委,后改为合肥工委,谭光廷兼任书记。民国28年6月,谭光廷被调到中共苏皖省委,领导开展更大范围的民运工作。民国29年以后,历任皖东津浦路西区政治委员、津浦路西联防司令部政治委员、淮南苏皖边区党委路西地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抗战胜利后,积劳成疾,被迫休养。民国36年,解放战争正处于紧张阶段,谭光廷带病工作,出任华东财委驻大连办事处主任、政治委员等职。1949年大军南下,曾任上海铁路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兼政治委员。1953年,调任铁道部政治部主任、党组成员。1954年,基因病停止工作去休养。谭光廷1959年11月,病逝于北京。
童雪鸿
童雪鸿(1909~1966),原名鸿彦,字万安,号印隐。安徽巢县人。民国18年(1929)于上海新华艺术大学毕业后,辗转四川、安徽等地任教。1950年至1953年曾在皖北区合肥第一高级中学任教。1956年起又任教于安徽省艺术学校、省艺术学院,毕生从事美术教学与创作,书法、其绘画、治印俱精。绘画擅长瓜果花卉,尤重秋菊腊梅,每佐之以诗书闲章,相得益彰。童在抗日战争时期即有《雪鸿印存五集》面世。60年代其篆刻的《沁园春·雪》等毛泽东诗词组印更是名噪一时,曾当选为安徽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文化大革命”初期童雪鸿被迫害致死。
张东野
张东野(1889~1974),安徽潜山县人。光绪三十四年(1908)张考入江西讲武堂,同年参加同盟会。宣统三年(1911)在上海参加辛亥革命,不久任宪兵队队长。二次革命失败,被捕坐牢5年。民国10年(1921)应堂弟张恨水之约任北京《晨报》编辑。民国11年先后任柏文蔚部参谋,霍山县县长。民国12年回安庆与沈子修等发动“驱马(马连甲)反倪(倪道烺)”运动。民国17年随柏文蔚、冯玉祥在郑州反对蒋介石,失败后到甘肃任邓宝珊部军法处长。民国22年起历任甘肃灵台、泾川、礼县、武都、民进等县县长。民国31年回安徽任潜山县参议会参议长,曾与皖西中共区党委有过联系,掩护和营救过共产党人。民国37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在安庆、潜山等地从事地下活动,迎接解放。1949年初协助怀宁县分化瓦解反动组织“大刀会”。翌年任皖北赈灾委员会委员。后历任合肥市民主建国会主任委员、工商联主委。1956年10月任合肥市副市长。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81年改正。张曾被推荐为安徽省及合肥市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市协商委员会副主席,当选为省人民代表,省政协常委,省工商联副主任委员,政协合肥市第一届委员会副主席。1974年2月在合肥逝世。
杨效椿
杨效椿(1911~1976),原名杨世浓,山西省万荣县人。民国26年(1937)参加革命,民国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寿六霍中心县委宣传部长、新四军4支队新8团政委、新四军第2师第6旅第18团政治部主任、华东野战军10纵队第30旅政治部主任、江淮地委书记、巢湖地委书记。全国解放后,杨效椿先后担任省人事厅厅长、检察院检察长、省委常委、组织部副部长、中共合肥市委书记、省革委会副主任等职。1976年,带病深入基层检查工作,不幸病逝。1977年11月,其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何谦堂
何谦堂(1892~1979),安徽无为县人。民国2年(1913)毕业于无为县立高等小学。民国3年起先后在无为、寿县等地私塾、小学、初中教书,在此时期,同情革命,支持三弟何际堂参加中共地下党工作。民国27年任无为凤凰颈稽征处主任,翌年因涉嫌被国民党扣押,不久获释,回无为县中学任教。民国30年奔赴皖中抗日民主根据地,先后任皖中行署参议员,无为县参议长,苏皖边区参议员等职。民国34年秋,许随军北撤苏北、山东、河北等地。1949年南下后,许历任合肥二中校长,一中副校长,巢湖师范副校长、合肥师范专科学校副校长。1958年后,任合肥市副市长、市农工民主党主任委员。197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人大代表,合肥市政协第二届至第五届委员会副主席。1979年8月6日,其在合肥逝世。
魏建章
魏建章(1922~1981),曾用名魏保民。河北涞源县人。民国27年(1938)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区委执委、组织委员、书记、县分委书记、县委副书记,中共定易涞县委、满城县委、定兴县委书记。1949年南下。历任中共宣城地委秘书长,宣城市委书记兼市长,安徽省委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副书记,安徽省委监委副书记兼监察厅厅长、党组书记、中共合肥市委书记、革委会主任,省工交办公室副主任,省委统战部部长,省政协副主席等职。曾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1981年1月在合肥病逝。
许移山
许移山(1894~1981),安徽无为县人,光绪二十年(1894)生。许少年读书,后来务农。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民国28年(1939)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无为县五区湖陇乡支书,牛埠区区委书记。民国30年7月,无为县建立地方政权,先后任皖江抗联农民部长,县农抗会理事长,县农、青、妇抗联支书,县抗联会主任,县委委员。民国34年秋,随部队北上,任七师家属队支书,妇干队队长,枣庄华兴总号副经理,益华烟厂副经理兼工委会主委。1949年南下后,任皖西四地委民运部副部长,支援解放大军渡江。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巢湖地委农协会副主席兼农委副书记、地委第一副书记兼农工部长,安徽省农业厅副厅长,合肥市副市长,市政协第四、五、六届委员会副主席、党组成员。1981年10月在合肥逝世。
荣德馨
荣德馨(1909~1982),江苏无锡市人。民国16年(1927)在上海申新职员养成所纺织专业学校毕业,同年进上海申新五厂当练习生。民国21年至民国23年在日本田刈谷工场实习。民国23年至民国31年任申新十八厂保全主任和申新二厂工程师。民国33年至民国35年在美国Visco研究所任研究员。民国35年7月任申新二厂、五厂总工程师。1951年任申新总管理处技术处长。1954年到合肥筹建安徽纺织厂,历任筹备处副处长、安纺一厂、安纺总厂、纺织局总工程师。1956年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79年平反。曾被推荐为安徽省政协委员,选为省工商联第四届副主委,政协合肥市第六届委员会副主席,合肥市工商联副主委,1982年1月在合肥逝世。
胡济
胡济(1900~1983),安徽省南陵县三里乡人。民国15年(1926)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崔筱斋回到合肥北乡后,参加创建中共合肥第一个党组织——合肥北乡支部,并任安徽省农民运动委员会委员兼秘书。民国16年初被派往芜湖开展农民运动,后脱党。解放后曾任南陵县胡里公社卫生院院长,1983年病故。高鸿
高鸿(1915~1983),安徽枞阳县人。民国27年(1938)参加革命。民国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乡长、区长、区教导员、区委书记、县政府党团书记、专署党团书记、专署秘书长等职。民国37年后,历任渡江先遣纵队政治部秘书。中共皖北区党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主任,中共安徽省委副秘书长、秘书长、省委常委,中共芜湖地委第二书记、中共合肥市委副书记,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等职。1983年2月于合肥病逝。
吴彦求
吴彦求(1896~1983),又名与志,江苏睢宁县人。民国5年(1916)毕业于江苏法政专门学校,民国10年参加江苏高等法院考试,被录取为见习承审员。民国11年至民国24年先后任江苏阜宁、盐城、东台、东海、宿迁、泰县承审员和行政工作。民国24年在徐州从事律师工作。在此期间,吴同情和支持其四弟吴汉卿、五弟吴季诺(中共党员)及妹夫魏衡东等从事共产党的地下活动。
民国26年抗日战争开始,吴任国民党徐州专署军法官,曾敦促徐州专员李明扬抗日,释放政治犯,并多次营救被捕共产党员和群众,支持建立抗日武装。
民国27年睢宁沦陷后,出任睢宁县抗日动员委员会主任。民国30年被选为睢宁抗日民主政权第一任县长。民国31年任邳睢铜灵地方法院院长,兼任邳睢铜灵参议会副议长。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大举进攻解放区,吴随军北撤至山东。
1949年,吴随军南下,历任蚌埠市人民法院院长、蚌埠市副市长、安徽省司法厅副厅长,省高等人民法院副院长。1956年参加中国农工民主党。1957年当选为农工民主党安徽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58年10月被选为政协合肥市第二届委员会副主席。还先后任全国政协四届委员,全国人大四、五届代表、第一届安徽省人民代表、第二、三届安徽省政协常委,第四届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农工民主党第二届中央委员、第三届中央常委,安徽省法学会名誉会长,198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83年9月在合肥逝世。
洪左德
洪左德(1919~1983),浙江慈溪人。民国26年(1937)在上海清心中学读书。民国27年至民国37年在上海经营新泰五金号任经理。1949年至1956年任新泰五金号经理兼立新德记五金号协理。1956年接受社会主义改造转业合肥,向长江饭店投资45.8万元。同年,任合肥市工商业联合会副主任委员和安徽省工商联执委,并参加了中国民主建国会。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79年3月平反。1980年4月退休。曾任政协合肥市第一届委员会副主席,1983年3月在上海逝世。
张志一
张志一(1910~1984),化名李星三、张春荣。江苏省如皋县石庄镇人。民国14年(1925)参加了“五卅”反帝爱国运动。民国1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进入莫斯科东方劳动共产主义大学军事政治特别班和莫斯科陆军步兵学校学习。民国20年春受中共中央军委委派,负责中共合肥中心县委军委工作。民国21年任中共合肥中心县委军委书记。民国35年先后担任苏中军区九分区政治部副主任、华中指挥部军工部部长兼政委、组织部副部长等职。解放后,张志一历任苏南人民行政公署人民监察委员会委员、苏南军区镇江军分区副政委、苏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华东军区国防工程指挥部工程处副处长等职。1984年病逝于重庆。
廖德操
廖德操(1917~1984),江西省兴国县人。民国21年(1931)参加工农红军。民国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和南泥湾大生产。历任红三军团赣南后方医院看护员,红六军团十八师五十二团卫生队看护班长,三五九旅卫生队医生,卫生所长,延安医大学员,山东渤海教导旅一团卫生队队长,二军直属队卫生所长,新疆省立医院院长、党组副书记。1958年后,历任中共合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卫生局局长、党委书记,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市革命委员会卫生小组组长,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1981年3月任市政协第六届委员会副主席。1982年2月离休。1984年8月在合肥逝世。
黄岩
黄岩(1912~1989),又名黄家银,安徽六安人。民国20年,黄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2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霍丘县区委书记。抗日战争时期,民国26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后历任中共安徽省工委委员兼寿县、六安、霍丘中心县委书记,中共舒(城)无(为)地委书记,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政治委员,中共淮南津浦路西地委书记,新四军第二师六旅兼路西军分区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淮南军区第四军分区政治委员。率部转战于津浦路西、皖中地区。参与指挥过界牌集战斗、谢圩战斗等。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驻山东办事处政治委员,华中干部学校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东局副秘书长,中共江淮区委副书记兼合肥军管会主任、合肥市委书记,皖北军区副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皖北行署主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处书记,安徽省省长,安徽省人大第一副主任,省政协副主席。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1989年6月9日在合肥逝世。
张恺帆
张恺帆(1908~1991),安徽无为人,民国1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任中共吴淞区委书记,沪西区委书记兼组织部部长。抗日战争初期,张任无为县抗日自卫总队政治委员,巢县黄山抗日游击大队政治委员,新四军第四支队领导的东北抗日挺进纵队第一团政治委员,新四军第四支队东进大队政治处主任,新四军第五支队秘书长。皖南事变后,张任皖中行署副主任,中共皖南地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此间曾参加半塔、古城集等战斗。解放战争时期,张任苏皖边区政府秘书长,第三野战军东线兵团前委秘书长、合肥市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任淮南矿区警备区政治委员、安徽省副省长、中共安徽省委书记处书记、安徽省政协主席。1991年10月29日,其在合肥逝世。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