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合肥电视台
合肥电视台的前身是合肥电视转播台,于1982年5月开始筹建。
1982年10月,合肥电视转播台因陋就简,开始试播,发射机功率为50瓦,天线相对高度为29米,有效覆盖半径3公里,发射频道为9频道。1983年1月1日,合肥电视转播台正式播出。每周3次,每次3小时,节目内容主要是录像播放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节目(特派专人赴北京录制)。同年,合肥市机构编制委员会确定合肥电视转播台编制30人。
1983年3月17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合肥地区电视事业座谈会,会后,各企事业单位共集资50万元,为合肥电视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1984年1月,合肥电视转播台发射功率由50瓦扩大为1千瓦。经上级批准,更名为合肥电视台。内设编辑部、技术部、电教部、办公室。
1987年7月,合肥电视台迁至新办公地址,总面积达1600平方米,楼顶架设天线,相对高度110米。9频道为自办节目,覆盖半径为25公里。6频道的1千瓦发射机也正式开播,覆盖半径20公里,转播上海电视台第一套节目。
1988年8月,合肥电视台内设机构进行调整,增设了总编室、新闻部、文艺部、电视制作部、社会教育部(是由原电教部与专题部合并而成)、广告部。保留办公室、技术部。1992年,又增设了经济部。事业编制已增加至76人,其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28人,大专学历32人;具有中、高级职称资格36人。为适应新闻事业的发展,提高新闻节目的生产能力和质量,1994年10月,撤销新闻部,成立新闻中心,下设采访部、编辑部,实行新闻节目的采、编、播“一条龙”管理,同时撤销经济部。
为了使合肥电视台的节目信号覆盖到市辖三县,1990年3月,经批准,建成CH—13频道分米波10千瓦发射台,发射机由鞍山广播器材厂生产。经费由市财政拨款80万元。CH—13发射机与安徽电视台大蜀山发射台内的发射机共用机房共塔。电视信号采用微波传输方式,CH—6频道、CH—9频道发射机的信号传输用电缆。
节目设置新闻类:1983年2月11日(除夕),合肥电视转播台首次播出合肥电视新闻节目《春节合肥市场繁荣》。从此,开始播放自己摄制的新闻节目。1984年初,“合肥新闻”改为固定节目播出,每周3次,每次约5分钟。1985年,新闻节目播出时间由5分钟改为10分钟。1988年增至每周6次,每次15分钟。在宣传中,加强了时效性、计划性,注重报道的深度和广度,当天采编,当晚播出。例如:《万里副总理植树》、《久留米贵宾来访》等。“合肥新闻”自1983年开办,至1985年,共拍摄播放了1118条新闻,其中:被中央电视台采用4条新闻,被省电视台采用80多条新闻。1992年2月起,“合肥新闻”由每周5档改为天天播出,每档15分钟,当晚重播。周日为“一周新闻综述”。
1991年,合肥市遭受特大洪涝灾害,在抗洪抢险的关键时刻,合肥电视台先后出动430多人次,采编播出1700多分钟的新闻报道。开辟临时新闻专栏“来自抗洪第一线的报告”,摄制了《灾区纪行》等,在当时起到了安定人心、鼓舞士气的积极作用。陆军、陈桂兰采写的新闻特写《三河抢险纪实》在1991年全国优秀广播电视新闻节目评比中获二等奖。专题报道《三河破圩前后》在安徽省抗洪救灾好新闻评比中荣获一等奖。1990年,赵联采录的节目《雷达,雷达,还是雷达》获全国城电视台《当代共产党人》专题一等奖。1992年,吴迪友采录的新闻《合肥叉车厂质量服务万里行》、1994年采录的新闻《一个造假“专业户”》,分获全国优秀电视经济节目一等奖和二等奖。1992年,刘露采制的节目《她来自平凡的土地》获全国20省市电视短片大赛一等奖。
社会教育类:合肥电视台的社会教育类节目,初办时以摄制专题片为主。自1984年第一部专题片《投石问路》诞生后,相继拍摄了《合肥——建设中的科教基地》、《合肥——新兴的工业城》、《古城明珠》、《南淝河之春》等百余部专题片。1988年,与南京电视台、南昌电视台合作摄制了大型专题片《联合之歌》上、下集,并在中央电视台及江苏、上海、江西、安徽电视台和南京经济区域18个地市电视台播出,有相当反响。
1988年以前,合肥电视台仅开办单一的社教专栏节目“企业与改革”,每两周编播一档,长度20分钟左右。为了扩大报道面,1988年3月,创办了第一个综合性社会教育栏目“庐州大观”,每周一档,设2~3个小栏目或专题。长度15~30分钟。该栏目从城市到农村,从社会到家庭,重点报道合肥地区各条战线新风貌、新成果、新经验,同时反映社会生活中的热门话题。
1992年4月,“庐州大观”改为“今日庐阳”,系综合性专栏。采用杂志式板块结构,有“八面来风”、“社会广角”、“企业之林”、“农村天地”、“七色光”、“短镜头”、“回音壁”等诸多小栏目。每档15分钟。报道内容注意反映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并采用现场采访和评论形式。1993年和1994年期间,还开办了’93、’94质量合肥行”固定专栏,内设“质量动态”、“质量广角”、“质量论坛”等栏目,已举办60期。1994年10月,该专栏并入“今日庐阳”栏目。当年所摄制的《合肥深秋纪事》、《“包公”合肥故乡行》、《琥珀山庄》等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美丽吉祥的城市——合肥》在香港亚洲电视台播出;《对外开放的城市——合肥》、《“包公”合肥故乡行》、《淝河风流》还在美洲东方卫星电视台播出。这些节目在海内外观众中都有一定影响。
为了辅助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学好英、日等外语,发挥电视的优势,1989年3月到1993年10月,先后开播了“速成科技日语”、“中学生英语”、“小学生英语”、“英语视听说”、“儿童趣味学拼音”等电教节目。其中:“中学生英语”158讲,每周3讲,历时播出14个月。文艺、体育类:合肥电视台开办初期,播放了大量录制、交换、购置来的文艺节目。1983年起,开始自拍电视单本剧,例如《华佗的传说》,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还与合肥市文化局联合拍摄了电视剧《在实践中延伸》上、下集。1984年,拍摄了《庐州歌声》。1985年,拍摄了具有地方特色的4集庐剧戏曲电视连续剧《情仇》,6集电视剧《法向人间》曾在中央电视台两次播出。还拍摄了6集电视连续剧《风云女杰》,黄梅戏集锦《繁星集》4集,歌舞片《春风吹开友谊花》。1985年,开办了“每周一歌”节目。1987年,开办“九狮苑”专栏,旨在反映合肥地区的文化、体育生活。“九狮苑”在1992年前,每两周播出一档,每档20分钟。1992年起,每周播出一档,每档20分钟。1988年以后,拍摄了不少有影响的文艺、体育专题片和电视剧,有些节目曾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并获奖。如:电视剧《雏鹰展翅》、专题片《电影(寡妇村)——一部褒贬共存的新颖影片》、《合肥的故事》、6集电视连续剧《高敬亭》、《水秋月》、12集电视连续剧《生意场上的女人》、6集电视连续剧《梅姐》。1990年,合肥电视台录制的文艺节目《红了黄梅》获第5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二等奖。
服务广告类:1985年4月25日,开办“合肥市场”栏目,内容涉及全市工交、财贸、农林、科技、文教等各个领域,为消费者提供商品信息。
1985年,开办“观众之友”栏目,系综合性服务专栏,旨在电视台与观众之间架桥,成为观众的知己挚友。有“节目预告”、“观众信箱”、“生活百科”、“说你说我”、“观众点播”、“传真与扫描”等。每周一档。1990年合肥市广播电视局组织的受众调查中,“观众之友”栏目和主持人刘露分别获最佳栏目和最佳节目主持人奖。
1994年,“合肥市场”栏目增设了“市场纵览”、“消费者之声”、“走走看看”、“产品大世界”等小栏目。
1993年前,合肥电视台的广告主要来源于合肥本地和一部分全国省会城市电视台广告联播体的交换。1993年,广告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发达的我国南方部分城市。到1994年下半年,广告播出量发展到每天40~50条次,总长50~30分钟,在单位时间内广告含金量大大增强,经济效益显著。
节目交换合肥电视台的电视节目来源,初期主要采取“空中录”、“翻录”等方式。从1985年开始,大部分电视节目是与其他电视台交换获得,节目交流范围逐年扩大,由最初的10家电视台,发展到1992年全国近200个城市电视台参加交换。自从南京电视台等数家电视台联合创办的“全国城市电视台节目交换中心”成立后,合肥电视台播出的节目中,60%以上是从“南京节目中心”获得。从1985年底开始,全国电视节目市场初步形成,各家电视台领导、节目采编人员也开始产生了购买意识。由于省内各电视台经费困难,1986年初,安徽省成立了“安徽省城市电视台联合购片小组”,各台按经济实力大小集资,从1986年到1988年,全省联合购片约23万元。至此,节目开始从无版权向有版权过渡,不仅丰富了电视台节目源,也使之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新闻、专题节目,从1986年起,在江西、安徽、江苏3省18个地市建立横向经济联系和协作,并成立了“南京经济区电视台新闻、专题协作会”。到1993年,每年交换新闻700条左右,专题片40个左右,不仅大量传播了各地、市的经济信息、科技成果、先进人物和经验,而且反映了各地市的民俗风情、风景名胜,为南京经济区域几千万观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促进了经济区生产力的发展。1987年,俞锦元采制的新闻《“世界船王”包玉刚回合肥寻根访祖》、1989年,陆军等人采制的新闻《淮南线偷盗严重》,分获南京经济区域地市电视台优秀电视新闻一等奖。
安徽电视台
安徽电视台于1959年开始筹建。1960年9月30日正式开播。该台是我国第一批建立的地方电视台,又是我国第一座以省名为台号的电视台。机房设在长江路“文化新村”4楼,简易十字天线安装在楼顶,用5频道投入运行。与此同时,大蜀山电视发射台主机房也赶建成功,由于1千瓦发射机未能到货,开播时也未能使用。1961年国家财政困难,1962年安徽电视台停办,大蜀山发射台未建工程随之停建。安徽电视台初建时,是安徽人民广播电台的一个部,即“电视部”,内设节目组和技术组,共22人。
1962年10月,我国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充实、巩固、提高”的方针,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决定,利用安徽电视台停办后留下的机器设备及少数技术人员,与安徽省教育厅、中共合肥市委宣传部、合肥市教育局和部分高等院校联合筹办安徽电视学校,开设中文、英语、数学3个专业。1963年10月学校开学,共择优录取学员500名,
1969年春天,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周年,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决定恢复安徽电视台。当年国庆节,安徽电视台正式播出。发射机仍是原50瓦发射机。恢复后的安徽电视台由军、工、群组成的革命领导小组负责日常工作,人事、经费以及重要的电视节目由省广播事业管理局军事管制小组和局革委会领导负责审定。
1970年6月开始在大蜀山发射台用1千瓦电视发射机播出安徽电视台节目。1970年底,因1千瓦功率偏小,不能充分发挥高山台的优势,为了扩大覆盖,安徽电视台决定扩大功率,自装了1部7.5千瓦的发射机,于1972年5月7日运抵大蜀山安装就位,开机使用。70年代初,中国兴起彩色电视热。1975年,安徽电视台的技术人员成功地把启用不久的7.5千瓦黑白电视发射机改造成黑白、彩色兼容的电视发射机。1977年,安徽省广播事业管理局鉴于大蜀山发射台单机超负荷工作,决定投资25万元,再自装一部10千瓦中频调制发射机,装成后,于1980年运抵大蜀山投入使用。
1980年,安徽电视台开始经费单独核算,机构进行逐步调整。成立了宣传办公室、新闻组、节目组、发射台、技术组、文艺组、专题组、电视剧组。并调整了人员,充实了力量。随着电视发射设备和节目套数的增加,旧的机房和桅杆天线都已不敷应用。1980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同意投资新建机房800平方米和180米天线铁塔,并列入1980年基础项目。1984年底,共建成调频、电视两个机房,各为500平方米;两个150平方米的地下通风房,另有微波机房、塔楼、配电房、值班室等建筑,天线塔高106米(天线相对高度354米)。总投资792.8万元。
1984年1月,安徽电视台设部、室12个:办公室、总编室、技术办公室、新闻部、社教部、对外部(国际部)、文艺体育部、经济部、电视剧部、制作部、播出部、发射台。在编职工229人。1984年12月17日,11频道10千瓦发射机搬进新机房首次开播。1985年,中央广播电视部要求安徽电视台用的5频道改为4频道,让出调频广播频率。1985年,购进4频道10千瓦电视发射机1部。1986年7月7日起,正式用4频道播出。1986年,筹建安徽电视台第二套节目25频道,后于1990年5月7日试播。1993年12月6日正式播出。
大蜀山发射台的节目信号源,在1970年,是由长江路播控中心台用北京广播器材厂生产的单向小微波向大蜀山传送。1984年更换成北京506厂生产的大微波传送中央电视台第一套、省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用日本NEC小微波传送省电视台第二套节目。1986年8月,为改善节目信号源接收效果和收转电教节目,大蜀山发射台购进一座7.3米的地面卫星接收站,接收东经66度卫星上的讯号。1988年6月,又添置1座6.2米的地面卫星接收站,接收东经87.5度卫星上的中央电视台第一套、第二套节目讯号。随后,又添置第3座3米地面卫星接收站,接收电教节目。
安徽电视台自1960年开播至1962年停办,每周自办节目4次(周二、四、六、日),每次2小时左右。设置的节目先后有“电视新闻”、“故事片”、“戏曲欣赏”、“电视纪录片”、“文艺演出”、“少儿节目”等栏目。1969年10月安徽电视台恢复播出后,新闻和专题片较少。1971年以后,随着人员素质的提高和设备的不断更新,安徽电视台新闻组拍摄了不少大型纪录片、新闻片,有不少获得了全国电视新闻一等奖和二等奖。其中:影响较大的有:风光纪录片《黄山奇观》;电视纪录片《合肥,绿色的城》;电视新闻《国产客机在合肥首航》、《贵重木箱丢失以后》、《滁州珠龙乡喜办托牛所》等。1986年起,“安徽新闻”改为每周7次播出,做到天天都有安徽新闻与观众见面。到1988年,每年都有几十条到200多条新闻被中央电视台采用。省电视台的社教节目,起初与新闻不分,1984年专门开办了社教节目,专题节目也走向栏目化。每年都有一些优秀节目获奖,如“致富之路”在农村影响较大。“社会之窗”收视率很高,观众反映较好,该栏目曾获全国优秀电视栏目三等奖。省电视台的文艺节目,六、七十年代都是邀请专业文艺团体、业余剧团来台演出现场直播。主要是安徽地方戏的名家名段,有严凤英、王少舫、潘璟俐、丁玉兰、李宝琴等人的《夫妻观灯》、《春香闹学》、《借罗衣》、《拾棉花》等。同时,也搞一些戏剧的演出实况转播。80年代后有了录像设备,文艺节目随之丰富起来,录制了一些电视节目,如安徽的重要文化活动、著名文化人物几乎都摄制了专题片。
安徽电视台于1961年播出了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此后又播出了《车间新风》、《党费》等9部电视剧。当时因没有录像设备,全部采取直播形式。1979年,有了录像设备,才开始制作电视剧。1980年3月,安徽电视台成立电视剧组。1984年升格为电视剧部,电视剧的制作由每年4~5部上升到10部。到80年代中、后期,每年制作的电视剧达34部(集)。已建成具有编、导、摄和后期制作较为健全的独立工作机构。所拍的电视剧有不少获全国大奖。有的还被推荐出口发行到罗马尼亚、德国和南斯拉夫。其中有:黄梅戏电视剧《七仙女与董永》、《女驸马》、《这家没男人》、《西厢记》、《朱熹与丽娘》等。
安徽电视台从1983年7月起开始转播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全部课程,1984年成立电视教学部,1988年电视教育部又并入社教部。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