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合肥人素有“淮上健儿”之称,为历代兵家所重。清咸丰三年(1853)后,太平天国军队经营庐州地区,合肥人民多有投军,且作战骁勇,因功至统兵将领者达数人。清王朝亦看中此地兵员,同治元年(1862)十二月十日皇帝诏书称:“庐凤一带民风素称强悍,若派员前往招募,必可训练成军……”后遂有淮军产生。淮军总头目李鸿章及早期官兵多出自合肥,以凶悍能战著称,是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的主力之一。合肥籍的主要将领有刘铭传、张树声兄弟、周盛传兄弟、潘鼎新等。其后,淮军遗风,影响久远,团练武装,经久不衰。清朝末年,有合肥革命志士参加同盟会反清活动,其中王正藩、龚镇洲、倪映典、王天培为准备武装斗争,分别入安徽省立陆军弁目学堂、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安徽武备学堂、日本土官学校学习军事,后均在辛亥革命中大有作为。大革命时期,数十名合肥青年投入黄埔军校和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武从军。在黄埔军校1~6期学习的合肥籍学员有唐同德、孙怀远、蔡炳炎、许文騄、朱深、陈荣光、徐百川、张璋、童善宇、李时敏、王伟矩、陈忠、詹用韬、龚体仁、王彬、张如屏(今长丰县杨庙人,当时杨庙属寿县)等。在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的有李坦、张建之、王影怀等。其中不少人后来成为国共两党军队将领。抗战爆发,日军侵皖,合肥民众奋起反抗,志愿参加抗日自卫军者达万人以上。其后,加入国共双方军队者数以万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中,合肥籍人死于抗日者不计其数。国民党军队中,合肥籍人死于抗战亦不在少数。其中国民党上将卫立煌及其所部数千名合肥籍官兵,在华北对日作战和滇西对日作战中,获重大战果,也遭受很大伤亡。第18军67师201旅旅长蔡炳炎于民国26年8月26日在沪淞抗战中牺牲。抗战胜利后,合肥县政府一次就公布合肥籍抗战阵亡官兵294人。虽然国民政府役政黑暗,有负国民,然而合肥人民从军报国之情有志为证。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大批合肥青年投身革命军队,报效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1954年《兵役法》的颁布实施,合肥市至1985年征集90000余人服兵役,有数百名初、高中学生考入各类军事院校,接受培养。此外,以预备役士兵、预备役军官和民兵的形式接受预备役军人训练的公民,数以十万计。合肥人民从军卫国的热情,代代相传,经久不衰。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