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49年2月1日,合肥市人民政府成立。全市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一面努力恢复和发展经济,一面支援解放军渡江作战。此后,又相继开展镇压反革命、土地制度改革、抗美援朝、农村互助合作化等运动,同时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经过1949~1952年的艰苦创业,巩固了政权,发展了经济,展现了社会主义前景。
自1953年起,合肥市开始实施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合肥市始终把发展工业当作经济工作的重点,通过投资建设、对私改造、接受上海援助等,兴建了一大批工业企业,初步奠定了合肥市机械、轻纺、化工等工业基础。与此同时,大力兴办中、小学校,开展职工业余教育,扫除文盲,发展教育和文化事业。坚持贯彻预防为主、防治并重的方针,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兴建医疗和疾病预防机构。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加强城市道路、桥梁、工业区道路网和防洪工程建设,制定城市总体规划。至第一个五年计划末,合肥市作为建设中的一座新兴工业城市,已初具规模。
1958年,合肥市经济建设由于受“大跃进”运动的影响,工业生产盲目追求高速度、高产量,在农业方面一味追求“一大二公”,高指标,放“卫星”,导致共产风、浮夸风盛行,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造成国家财产和资源的巨大损失和浪费。1961年下半年,合肥市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大规模压缩基本建设,关、停、并、转一批工厂,压缩精简城市人口,调整工业结构,重点发展冶金、化学、机械、建材、食品、纺织、皮革工业。开展以“五好”为目标的比学赶帮运动和技术革命、技术革新运动,降低消耗和提高工业经济技术水平。农村开展整社,并逐步实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刹住共产风、浮夸风,推广适用农业生产发展的新技术。到1963年,合肥市国民经济已进入稳定发展阶段。
1966年“文革”初期,合肥地区工厂停产、学校停课“闹革命”,造反派全面夺权,各级政权机构瘫痪,社会秩序混乱,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1967年3月,人民解放军对合肥市实行军事管制。1968年4月,合肥市革命委员会成立。市革委会贯彻以阶级斗争为纲,在机关、工厂、学校、农村等各个领域开展“斗、批、改”。城市部分文化艺术团体、中学和医疗机构一度被压缩或下迁农村,城市部分居民、特别是高、初中毕业生下放农村插队落户。工业企业持久开展学大庆运动,农村实行单一集体经济,工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合肥市遵循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的错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在城市,调整工业内部结构,重点发展轻纺工业和建材工业。全面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并采取“大面积、小规模”办法,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改造老企业。同时,从扩大企业自主权人手,简政放权,改革工业企业管理体制;在流通领域贯彻计划管理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方针,改革商业流通管理体制,繁荣城乡市场;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准方面,认真纠正长期存在的“重生产、轻生活”的错误倾向,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投入,积极解决城市建设遗留问题,首先解决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住房难、乘车难、理发难、洗澡难、上厕难”等各种突出矛盾。实行广开就业门路,多渠道、多形式扩大就业面,妥善解决城市待业青年和上山下乡回城青年的就业问题。1983年,市人民政府开始探索旧城改造的新途径,以经营的方法改造旧城。合肥市率先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做法,成片改造旧城,打破了长期实行的建设单位分散建设、各自为政的建设体制。旧城改造促进了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道路、供水、供气、通信、园林绿化、居民住宅建设等全面走上快速发展阶段。在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合肥市政府围绕加强城市管理工作,逐步建立“门前三包”、“百米一岗”、“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等管理制度,使城市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市人民政府认真执行拨乱反正的政策,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发展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在发展科教文卫事业方面,市政府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贯彻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实行科技成果有偿转让,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至1985年,合肥市伴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综合实力增强,城乡面貌一新,成为全省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交通中心,现代化的城市面貌已见端倪。
合肥市人民政府在管理和建设城市,发展经济及其他各项事业中,在各个时期,都根据国家的大政方针,结合合肥市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这些地方性政策法规,对规范和加速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详见卷末《文献辑存》)。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概述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