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共青团双河支部
民国12年冬天,在芜湖职业学校读书的合肥籍学生许传典(时任芜湖第一支部长)寒假回合肥,在合肥成立具有马克思主义研究性质的读书会,成为合肥成立团组织前的早期组织。1927年春,张开泰(徐百川)、张伯平、柯任东等人受上级党组织委派回合肥,以失学青年和教书为名,在肥东众兴一带进行活动,发展党员,并于1927年底在众兴成立江苏CY共青团支部和双河团支部。双河团支部时有团员20多名。
共青团合肥特别支部
民国16年7月,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和党中央的决定,安徽籍的共产党员纷纷从外地返回家乡,开展革命斗争,于1928年春,在合肥成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合肥特别支部(简称特支)。当时,合肥团组织主要以城市初中生、学徒生、农村贫苦的青年农民等为发展对象,至1929年,共青团合肥特支共下辖6个小组,21名团员。其中合肥城内有4个小组,合肥西乡有2个小组。1930年3月,共青团合肥特支发展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合肥县委。
共青团合肥县委
民国19年3月中旬,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合肥县委成立,时有团员50多名,王平(陈汉卓)任书记。至1930年6月,合肥团县委团员数量发展到110多人,下辖城内第一、二团支部和乡村5个特别支部。其中:南乡2个特支、北乡1个特支及三特、中特两个支部。特支下分别设有分支部。特支指导分支部工作。另组建成立了少年先锋队、儿童团、青年妇女会等组织。当时,合肥团县委开办有两所贫民学校和一个文艺研究会,办有每周一刊的团县委机关小报,其后还出有《合肥红旗》刊物。
共青团合肥中心县委
民国20年3月,中共中央为加强鄂豫皖苏区外围游击区域党的工作,指派前往鄂豫皖苏区工作的沈泽民和中共皖西分特临时委员会委员舒传贤到合肥开展工作。沈、舒于23日到达合肥后,即召开中共合肥县委成员及各区区委书记联席会议。会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合肥县委扩建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合肥中心县委,王平任书记。中心县委下辖4个区委及几个特支(数不详),共21个团支部,130多名团员。团员主要成份为青年农民、青年工人和青年店员。
共青团皖西北中心县委
民国20年11月上旬,中央巡视员陈文巡视皖西北工作。11月10日,在陈文指导下,共青团合肥中心县委召开全委扩大会议,决定将团县委组织改建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皖西北中心县委,机关设在合肥,王平任书记。1932年6月,王平被调到苏区,以改组派名义被肃掉后,由张宗本担任合肥团组织书记。团中心县委直属团中央领导,辖管寿县、凤台、颍上、阜阳、舒城、庐江等县的团组织。
共青团合肥中心县委
民国21年5月,中共中央根据皖西北中心县委领导力量薄弱,无法推动皖西北各县工作的情况,决定撤销皖西北中心县委。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皖西北中心县委同时被撤销,继改设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合肥中心县委,张宗本担任书记。同年9月初,合肥团中心县委宣传部长张绪东因原团省委书记陈映冰(陈贤彬)叛变出卖而被捕,后张绪东亦叛变,造成包括中央特派员陶秉哲、中共合肥中心县委书记程明远和团合肥中心县委书记张宗本在内的23人全部被捕,致使合肥县党团机关被彻底破坏。
民国22年4月,成立不久的中共合肥临时中心县委召开活动分子会议,会议决定恢复成立共青团合肥中心县委。
青年团合肥市工作委员会
1949年1月21日,合肥解放。1月31日,中共合肥市委正式成立,下设青年工作委员会,负责全市青年工作。5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合肥市筹委会成立。当时全市团员数约220名。6月10日正式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皖北区合肥市工作委员会,为合肥解放后成立最早的市级青年团组织机构。团市委书记由时任市委宣传部长黎竞平兼任。组织上受中共合肥市委青年工作委员会领导,内设机构有组织部、青工部、学生部、宣传部、军事体育部。下辖有学校、工会、机关三个团总支和一个分总支及28个团支部,计1200多名团员。
共青团合肥市委员会
1950年5月,合肥市团工委更名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合肥市委员会(简称团市委)。1957年5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关于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决议》,根据这一决议精神,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合肥市委员会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合肥市委员会。至1960年,全市团员人数发展到106014名,团支部数达到4280个。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共青团合肥市委领导机构因受运动冲击渐陷瘫痪。1968年6月,合肥市革命委员会成立,全市团的工作由市革命委员会政治工作组青年小组负责,直至1973年6月召开共青团合肥市第六次代表大会后,才恢复共青团合肥市委机构。1982年后,合肥市共青团工作出现新的发展形势,全市各级团组织相继建立健全,团员人数发展很快,至1985年底,全市各级团委已达432个,团总支达347个,团支部达6807个,团员总人数达14.36万名。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